中华临床中药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药的产地

中药材出产地不同,其内在成分的质和量都会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中药的临床效应。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在我国纵横万里的大地,江河湖泽,山陵丘壑,平原沃野以及辽阔海域,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在北方寒冷,而无霜期短,在南方炎热,而夏季漫长,西部高原干燥少雨,东部沿海潮湿雨足,这些都决定着各地区的生物尤其是植物的分布特征。因为动、植物的生长各有特定的自然条件要求,某地的自然环境可能适宜于某些生物的生长,而不适宜于其他生物的生长,因而中药材的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即中药材的生产多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同时,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即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也不一样,由此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道地药材,有时又被称为地道药材。“道地”一词,本为“代人事先疏通,以留余地”(辞海·语辞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124)之义。如《汉书·田延年传》:“霍将军召问延年,欲为道地。”颜师古注解“道地”说:“为之开通道路,使有安全之地也。”因道地药材一语的广泛使用,“道地”便成为“真正”“真实”“真资格”“正宗”等的近义词。
“道地药材”之称,据现已查阅的资料,首见于元·汤显祖《牡丹亭·砵药》,其中有“好道地药材”的唱词。其形成的原因有待考证,但一般认为与唐政府编《新修本草》时,命各“道”(唐初的行政区划将全国分为十个道,开元年间又因山河之势,增为十五道)普查上报药物有关。
习惯上,将那些具有明显地域性,因其生长环境适宜,品种优良,栽种(或养殖)加工合理,而质量优于其他产地的药材,叫作“道地药材”,即真资格的优质药材。其所产之地,相应叫作“道地产区”。
对于药材的产地,历代医药家们就有很多论述。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谓:“古之医者……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说明只有采用道地药材,才能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对药物在论述产地时最早专设“道地”一项,说明早在明代,对药材的道地产区就有明确记载。陈嘉谟《本草蒙筌》亦谓:“地产南北相殊,药力大小悬隔。”
不仅如此,现代中药研究成果也证实古人上述认识的正确性。如据报道,各地中药青蒿(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高低不等,生长在北方的青蒿,其青蒿素含量远较生长在南方四川、广东等地的低。实验证明,这与当地光照时间和强度有重要关系。欧乌头( Aconitum napeelus L.)生长在寒冷气候条件下无毒,而生长在温暖气候条件下的地中海地区就变为有毒了。内蒙古地区生长的蒙古黄芪,其微量元素硒的含量远较其他地区为高。葛根中总黄酮的含量,产于吉林的葛根中高达12%,而产于贵州的仅为1.77%。因此,中药材的质量与产地的各种生态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在特定的地区才能生产某些优质药材。
一般而言,在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如四川的川黄连、川芎、川附子、川贝母;河南的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浙江的杭白芍、杭菊花、杭白芷;西宁大黄,宁夏枸杞,甘肃当归(秦归),山东阿胶,山西的党参(潞党)。但有少数情况例外,如广木香,并非是广州所产,而是从广东进口集散;藏红花,亦非西藏所产,而是以前经西藏进口。
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道地药材产区,因自然地理条件的改变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时会发生一定的变迁。如因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上党人参绝灭,人们遂贵东北人参;三七原产广西,称为广三七、田七,云南产者后来居上,称为滇三七,云南成为三七新的道地产区。以上事实说明千百年来,道地药材始终是以药材“质优效佳”为标志,“择优而立”为准则。因而,道地药材在任何时期都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重视中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强调道地药材的开发和应用,对于保证中药疗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药材需求量日益增加,再加上很多药材的生产周期较长,产量有限,要解决道地药材的不足,一方面要扩大道地药材产区的生产;另一方面还必须进行科学的引种栽培以及药用动物的驯养。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已能成功地对不少名贵或短缺药材进行异地引种,药用动物的驯养也不断取得成效。如原依靠进口的西洋参在国内引种成功;天麻原产贵州而今在陕西大面积引种;人工培育牛黄,人工养鹿取茸,人工养麝及活麝取香等。当然,在药材的引种或驯养工作中,必须确保该品种原有的性能和疗效。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迅速,为有效控制中药材的质量,满足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该管理规范简称为“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就是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出发,控制影响药材生产质量各种因素,规范各个生产环节乃至生产全过程,以达到中药材“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目的。在开展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中,一般首先考虑选择常用道地药材产地建立大宗中药材的GAP示范基地,同时十分注重以道地药材为基础,制定中药材品种质量标准。截至2014年5月底,我国已认证通过66个中药材品种共152个GAP种植基地,涉及的中药材品种包括山茱萸、人参、板蓝根、三七、黄芪等。加强道地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提高药材质量,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保护中药资源和生态环境,以达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者统一,已成为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