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六节 便秘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结难以排出。一般每周排便少于3次,提示存在便秘,但有无便秘必须根据个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来判断。便秘是常见的症状,多长期持续存在,可影响生活质量。
【病因与发生机制】
1.病因
便秘的病因较多,以肠道疾病最为常见。凡是因人体内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称为器质性便秘;无器质性病变,只是因为胃肠功能改变引起的便秘称为功能性便秘。引起便秘的常见病因见表1-54。
表1-54 便秘的常见病因
2.发生机制
食物在消化道经消化吸收后,剩余的食糜残渣从小肠输送至结肠,在结肠内再将大部分的水分与电解质吸收形成粪团,最后输送至乙状结肠及直肠,通过一系列的排便活动将粪便排出体外。从形成粪团到产生便意及排便动作的各个环节,均可因神经系统活动异常、肠平滑肌病变及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或病变而导致便秘的发生。
(1)摄入食物过少或纤维素及水分不足,致肠内食糜和粪团的量减少不足以刺激肠道的正常蠕动。
(2)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肌肉张力减低和蠕动减弱。
(3)肠蠕动受阻致肠内容物滞留而不能下排,如肠梗阻。
(4)排便过程的神经及肌肉活动障碍,如排便反射减弱或消失、肛门括约肌痉挛、腹肌及膈收缩力减弱等。
【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的便秘常有原发病的表现,各种病因的肠梗阻多有呕吐、腹胀、肠绞痛等;结肠肿瘤、肠结核及Crohn病患者可有腹部包块;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常有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1)急性便秘:
可有原发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患者多有腹痛、腹胀,甚至恶心、呕吐,多见于各种原因的肠梗阻。
(2)慢性便秘:
多无特殊表现,患者常有口苦、食欲缺乏、腹胀、下腹不适或有头晕、头痛、疲乏等症状。严重者排出粪便坚硬如羊粪,排便时可有左侧腹部或下腹痉挛性疼痛及下坠感,常在左下腹触及痉挛的乙状结肠。排便困难严重者可因痔加重及肛裂而有大便带血或便血。慢性习惯性便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是经产妇女,可能与肠肌、腹肌及盆底肌张力降低有关。
【伴随症状】
①伴呕吐、腹胀、肠绞痛等可能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肠梗阻。②伴腹部包块应注意结肠肿瘤(注意勿将左下腹痉挛的乙状结肠或其内的粪便块误为肿瘤)、肠结核及Crohn病。③便秘与腹泻交替应注意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④伴生活环境改变、精神紧张多为功能性便秘。
【问诊要点】
1.确定是否是便秘
询问患者所指便秘的确切含义,大便的频度、排便量及是否费力,以确定是否便秘。
2.发生特点
询问便秘的起病与病程,如是否于腹泻之后发生,持续或间歇发作,是否因精神紧张、工作压力诱发。
3.患者的职业与生活习惯
应了解年龄、职业、生活习惯、进餐及食物是否含足量纤维素,有无偏食等。
4.既往史
是否长期服用泻药,药物种类及周期。有无服用引起便秘的药物史(如吗啡、阿片制剂、可待因、肠道吸收剂等)。是否有腹部、盆腔手术史。询问其他疾病情况,如代谢性疾病、内分泌性疾病、慢性铅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