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临床检验速查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出、凝血功能检验

一、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适应证】
1.有助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有助于推测出血性疾病的病因。
【参考区间】
Rumpel-Leede法:正常人<10个出血点(阴性)。
【临床意义】
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CRT),又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或束臂试验,主要用于评估血管壁的完整性及脆性,阳性结果(>10个出血点)说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主要见于:
1.血管壁结构与功能缺陷
 如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及其他血管性紫癜。
2.血小板的量与质异常
如各种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先天性(遗传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症。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缺乏
 如血管性血友病(vWD)。
另外,妇女月经期、服用大量抗血小板药物亦可呈阳性。
二、出血时间测定
【适应证】
1.有助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有助于血小板和毛细血管性疾病的病因诊断。
【参考区间】
出血时间测定器法:(6.9±2.1)分钟,超过9分钟为异常。
【临床意义】
1.出血时间延长
 主要见于血小板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质量缺陷,如先天性和获得性血小板病、血小板无力症等;某些凝血因子缺乏,如血管性血友病、DIC等;血管异常性疾病,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药物干扰,如服用阿司匹林等。
2.出血时间缩短
 见于某些严重的血栓病。
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
【适应证】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测定主要用于辅助血管性血友病(vWD)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或分型。
【参考区间】
(107.5±29.6)%。
【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周围血管病变、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小球疾病、大手术后和剧烈运动等。
2.降低
 见于血管性血友病(vWD)。
四、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
【适应证】
用于血小板相关免疫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
【参考区间】
PAIgG:0~78.8ng/10 7血小板;PAIgM:0~7.0ng/10 7血小板;PAIgA:0~2.0ng/10 7血小板。
【临床意义】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包括PAIgG、PAIgM、PAIgA 和血小板补体3(PAC 3)。
1.增高
 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所致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90%以上ITP患者的PAIgG增高,若同时测定PAIgM、PAIgA和PAC 3,则阳性率可高达100%。其他如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活动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ITP患者经治疗后PAIg水平下降;复发后,则又可升高。
2.降低
一般无临床意义。
五、血小板黏附试验
【适应证】
用于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参考区间】
(62.5±8.6)%。
【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妊高征等。
2.降低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管性血友病、异常蛋白血症、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六、血小板聚集试验
【适应证】
用于血栓性疾病、血小板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吸光度法:最大聚集率为(62.7±16.1)%。
【临床意义】
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主要反映血小板的聚集功能。
1.增高
 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高β脂蛋白血症、人工瓣膜移植术后、口服避孕药、高脂饮食及吸烟等。
2.降低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ITP、肝硬化、尿毒症、急性白血病、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七、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测定
【适应证】
用于研究血小板的释放功能和反映血小板的状态。
【参考区间】
β-TG:(16.4±9.8)μg/L;PF 4:(3.2±2.3)μg/L。
【临床意义】
血浆 β-血小板球蛋白( 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 4)临床意义相同。
1.增高
 反映血小板被激活及其释放反应亢进。见于血栓前状态和(或)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梗死、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深静脉血栓形成、妊高征、肾病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2.降低
 一般无临床意义。
八、血块收缩试验
【适应证】
用于出血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血浆法:40%以上;定量法:48%~64%。
【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先天性因子Ⅻ缺乏症。
2.降低
表示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见于特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无力症、严重的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功能障碍、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
九、血浆血栓烷B2测定
【适应证】
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4.5±2.5)ng/L。
【临床意义】
血浆血栓烷B 2测定(TXB 2)为反映血小板代谢活性的试验。
1.增高
 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妊高征、高脂血症等。
2.降低
 见于先天性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环氧酶、TXA 2(Thromboxane A 2)合成酶缺乏症或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物后。
十、全血凝固时间测定
【适应证】
用于凝血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玻璃试管法:4~12分钟;塑料试管法:10~19分钟;硅化试验管法:15~30分钟。
【临床意义】
全血凝固时间测定(CT)简称凝血时间测定,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1.CT延长
 见于:
(1)因子Ⅷ、Ⅸ、Ⅺ明显减少:
如血友病A、血友病B、因子Ⅺ缺乏症。
(2)严重的Ⅰ、Ⅱ、Ⅴ、Ⅹ因子减少或缺乏:
如凝血酶原重度减少、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严重的肝损伤及维生素K缺乏等。
(3)纤溶亢进:
血液中有大量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时,血液处于低凝状态。
(4)循环抗凝物质增加:
如类肝素物质增多及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时。
2.CT缩短
见于:
(1)高凝状态:
如DIC高凝血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液以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
(2)血栓性疾病:
如心肌梗死、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病变等。
十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适应证】
用于凝血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自动凝血分析仪法:23~36秒,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0秒以上为异常。
【临床意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测定是检测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其临床意义同凝血时间(CT),但较普通试管法CT更敏感,是目前推荐应用的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也是监测肝素治疗用量的首选指标。
十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适应证】
用于凝血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凝血酶原时间:11~13秒,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以上为异常;
凝血酶原比值(PTR):1.0±0.05;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0±0.1,口服抗凝剂者为 2.0~3.0。
【临床意义】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测定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1.PT延长
见于:
(1)先天性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缺乏。
(2)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维生素K缺乏、严重肝病、原发性纤溶亢进、口服抗凝剂、异常凝血酶原增加等。
2.PT缩短
 见于:
(1)血液高凝状态:DIC早期等。
(2)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3)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
(4)口服避孕药等。
十三、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
【适应证】
用于凝血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凝固法:16~18秒,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以上为异常。
【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和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高,如DIC中、晚期;血中有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如重症肝炎、胰腺疾病、肝素治疗中、SLE等。
2.降低
 见于血液标本有微小凝块或存在钙离子时。
十四、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适应证】
1.用于凝血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2.用于其他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2~4g/L。
【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急性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大手术后、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及血栓前状态等。
2.降低
 见于:
(1)消耗增多:
DIC、原发性纤溶症。
(2)合成减少:
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等。
十五、凝血因子Ⅷ、Ⅸ、Ⅺ和Ⅻ促凝活性测定
【适应证】
用于出血和凝血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FⅧ∶C:103.0%±25.7%;
FⅨ∶C:98.1%±30.4%;
FⅪ∶C:100.0%±18.4%;
FⅫ∶C:92.4%±20.7%。
【临床意义】
凝血因子Ⅷ、Ⅸ、Ⅺ和Ⅻ一般用“一期法”分别计算受检血浆中所含因子Ⅷ∶C、Ⅸ∶C、Ⅺ∶C、Ⅻ∶C相当正常人的百分率表示。
1.增高
 主要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妊高征、晚期妊娠、口服避孕药等。
2.降低
(1)FⅧ∶C降低:
见于血友病A、血管性血友病、存在FⅧ抗体、DIC。
(2)FⅨ∶C降低:
见于血友病B、肝脏病、维生素K缺乏症、DIC、口服抗凝药物。
(3)FⅪ∶C降低:
见于因子Ⅺ缺乏症、肝脏疾病、DIC等。
(4)FⅫ∶C降低:
见于先天性因子Ⅻ缺乏症、肝脏疾病、DIC和某些血栓性疾病等。
十六、凝血因子Ⅱ、Ⅴ、Ⅶ和Ⅹ促凝活性测定
【适应证】
用于出血和凝血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FⅡ∶C:97.7%±16.7%;
FⅤ∶C:102.4%±30.9%;
FⅦ∶C:103%±17.3%;
FⅩ∶C:103%±19.0%。
【临床意义】
凝血因子Ⅴ、Ⅶ和Ⅹ一般用“一期法”分别计算出受检血浆中因子Ⅱ、Ⅴ、Ⅶ和Ⅹ促凝活性(FⅡ∶C、FⅤ∶C、FⅦ∶C和FⅩ∶C)相当于正常人的百分率表示。
1.增高
 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2.降低
见于:
(1)先天性:
先天性因子Ⅱ、Ⅴ、Ⅶ和Ⅹ缺乏症。
(2)获得性:
主要见于肝病、DIC、口服抗凝剂、维生素K缺乏症等。
十七、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
【适应证】
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108.5%±5.3%。
【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血友病及口服抗凝药物。
2.降低
见于先天性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缺乏症;获得性AT-Ⅲ缺乏症,如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DIC和肝脏疾病等。
十八、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测定
【适应证】
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0.29±0.06)g/L。
【临床意义】
同血浆AT-Ⅲ活性测定。
十九、血浆蛋白C抗原测定
【适应证】
用于凝血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102.5%±20.1%。
【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妊娠后期等。
2.降低
 见于:
(1)先天性PC缺陷:
患者表现为反复原因不明的血栓形成。Ⅰ型者PC∶Ag含量及活性均降低,Ⅱ型者PC∶Ag正常,而活性降低。
(2)获得性PC缺陷:
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肝功能不全、手术后及口服双香豆素抗凝剂等。
二十、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测定
【适应证】
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1.45±0.4)μg/L。
【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不稳定型心绞痛、DIC、急性白血病等。
2.降低
 一般无临床意义。
二十一、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适应证】
用于出血和凝血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5mg/L。
【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原发性纤溶亢进、高凝状态、DIC、肺栓塞、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恶性肿瘤及心、肝、肾疾病、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等所致的继发性纤溶亢进等。
2.降低
一般无临床意义。
二十二、血浆D-二聚体测定
【适应证】
1.用于出血和凝血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2.可作为溶栓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
【参考区间】
胶乳凝集法:阴性;ELISA法:0~0.256mg/L。
【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DIC、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重症肝炎等疾病,也可见于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肝硬化、恶性肿瘤、白血病等疾病。
2.降低
一般无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