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输血医学是一部充满曲折、艰辛、磨难,甚至以生命为代价,而今迎来绚丽多彩的“英雄史诗”。早在1世纪,人们就已开始探索血液的奥秘,试图通过输动物血液挽救生命或延年益寿。自1818年James Blundel尝试人与人间输血开始,至今已走过近200年的历程,直到1900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并于1907年Reuben Ottenberg开始将其用于输血前配型,输血才避免或减少危及生命的风险。1914年血液抗凝集方法的发明使得血液可以成功保存,输血才开始成为临床治疗方法,并为日后建立血库奠定了基础。Chon发明了血浆蛋白低温乙醇分离法在二战救治伤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之后,输血疗法也从主要作为战场创伤抢救性治疗转变成医院一种常规治疗方法。至20世纪后期,随着生物医学的突飞猛进,输血也成为医药科学中一门新兴学科——输血医学。临床用血量的急剧增长,自愿无偿献血理念与实践已日益扎根全球,全血输注逐步被成分输血所取代,免疫血液学研究揭示所有血液成分都有与输血反应相关的同种抗原,血液安全问题的凸显促使强化血液管理以及敏感、特异性强等相关新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于献血者筛查和输血前检测,各种预防输血传播疾病的措施得以迅速发展,同时出现了研发血液代用品的热潮。在新旧世纪交替之时,我国首部《临床输血学》(1993年;杨天楹,杨成民,田兆嵩主编)及其姊妹篇《基础输血学》(2001年;杨成民,李家增,季阳主编)面世,近十多年来又有多种输血医学专著出版。
21世纪生物医药领域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和互联网等新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生物医学,也为输血医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如今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不仅用于检测输血相关病原体,而且用于检测人类血型;蛋白组学被用于研究血液成分的变化;诱导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为人工血细胞带来一个新途径;细胞疗法日渐应用,给输血服务增添了新的内容;使用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重组蛋白制品相继问世。临床输血理念不断更新,临床输血策略也由“开放性策略”转变为“限制性策略”,并正在探索更加科学性的“个体化策略”。一言以蔽之,输血医学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好时代”,DNA分析技术、重新编码干细胞以及再生医学、精准医学、循证医学为输血医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为了跟上时代步伐,我们决定在《临床输血学》和《基础输血学》的基础上整合升级,出版这部经人民卫生出版社选题委员会批准定名为《中华输血学》的新著。
《中华输血学》全书由62章组成,由百余位中国输血领域专家和学者执笔撰写。本书共分四篇,其内容涵盖现代输血医学领域几乎所有议题。第一篇属基础输血学,包括输血原理、免疫血液学基础、血细胞生物学和保存、组织氧供与氧耗原理、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与防治、血浆成分及其生化与生理功能、血液流变学与血液携氧释氧动力学、失血性休克与容量治疗病理生理等共13章;第二篇属输血技术学,包括血型血清学检验技术、血型基因检测技术与亲子鉴定、相容性输血及其临床应用等共7章;第三篇属献血服务学与输血管理学,包括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献血者的招募与管理、采血与输血应用医学伦理学等共6章;第四篇属临床输血学,这部分除了对内、外、妇、儿和肿瘤患者输血等常遇到的疑难问题予以全面阐述外,又新增了老年患者输血治疗、高原患者输血治疗、战场输血治疗、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中医与输血、血液代用品等内容,并重点介绍了临床输血存在的风险等,共36章。
《中华输血学》力求做到临床输血实践与基础理论相结合,力争适应输血医学发展的需要,侧重面向临床输血的实践需求,以输血医学的最新理念、最新成果以及发展方向为主线,既全面展示了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也突出反映了国内包括作者自己的成功技术和发展。对中医与输血做了探索性的阐述。企望本书能成为有益于临床输血、输血医学研究乃至所有输血从业人员的一本综合性读本,对读者在树立创新思维、思考当前工作和未来发展时能有所借鉴。当然,本书也可以作为高等医学院校输血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的重要参考。
因本书涉及面广,囿于主编的专业水平和视角,难免有疏漏和不妥当之处,恳请读者提出批评指正,以便今后再版时得以改进。另外,本书由于各章相关专业发展状况不同,故在篇幅上有所差异。
本书承蒙国际知名的“人工细胞之父”、加籍华裔功勋科学家张明瑞院士与我国著名创伤外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王正国院士和我国著名的临床输血专家田兆嵩教授的支持,担任主审;我国著名的输血医学专家朱永明教授担任特聘评审;吴国光、林武存和李勇等教授也为评审做出了贡献;此外,本书还得到张一峰医师和杨晓峰医师“助学基金”的资助以及《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蔡辉主任等的大力支持;另外,本书特约编辑蔡辉、刘晓明以及本书学术秘书周文涛等做了大量辛勤、细致和有效的工作,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杨成民 刘 进 赵桐茂
2017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