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糖尿病
国际糖尿病联盟于2017年发布第八版糖尿病地图。该地图显示,我国成年(20~79岁)糖尿病患病人数高达1.14亿,比2015年增加0.05亿,仍是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相当于排名第二的印度糖尿病患者人数的2倍,且患病率增长速度最快。2017年,中国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高达842 993人,其中33.8%为60岁以下的患者。由此可见,糖尿病已经成了我国的重大健康问题,防治刻不容缓。
(一)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1.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1980年,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进行了我国首次全国性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纳入我国14个省市的30万人口。按照兰州会议制定的成人糖尿病诊断标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全年龄组人群糖尿病的粗患病率为6.09‰,人口标化患病率为6.74‰。按性别分组,男性和女性粗患病率分别为6.30‰、5.84‰,按照人口构成进行标化后分别为6.84‰、6.62‰。
1994年第二次全国范围的糖尿病调查数据显示,按照WHO 1985年的诊断标准,我国19个省市地区25~64岁人群总的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2.51%,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的标化患病率为3.20%。与1980年的数据相比较,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了近4倍,但仍然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1995年7月至1997年6月开展的针对我国11省市20~74岁常住人口的调查显示,按照WHO 1985年的诊断标准,全国11省市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IGT)的粗患病率分别为3.62%、5.23%;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21%、4.76%。按性别分组,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粗患病率分别为3.40%、3.79%;糖耐量减低的粗患病率分别为4.94%、5.46%。
国家“九五”攻关计划糖尿病研究协作组于1997年8月至1998年8月对中国12个地区的中老年人群的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IGT)患病率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表明,中国40~99岁一般人群中糖尿病的总体患病率为5.7%,标化患病率为5.89%;IGT总体患病率为5.8%,标化患病率为5.90%。
Inter ASIA研究纳入2000-2001年间全国在35~74岁之间具有代表性的共计15 540位成年人,按照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诊断标准,结果显示,糖尿病的粗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均为5.49%,糖耐量减低的粗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均为7.33%。
中国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研究组2007-2008年进行的包括我国14个省市自治区20岁及以上人群在内的横断面调查研究(WHO 1999年诊断标准)表明:我国20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9.7%和15.5%。
2010年,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全国疾病监测系统162个监测点的数据显示,应用ADA 2010年的诊断标准[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估算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50.1%。
2013年进行的中国慢性病以及危险因素监测研究覆盖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8个监测点,对24%的中国人口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最终纳入分析的共有170 287名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群。结果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总体标化患病率为10.9%,糖尿病前期标化患病率为35.7%。
虽然上述的研究采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不尽相同,同时纳入人群的年龄组不尽相同,但我们依然可以大致看出,近40年,我国居民糖尿病(图2-7)及糖耐量减低/糖尿病前期(图2-8)的患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图2-7 中国1980年、1994年、1995-1997年、1997-1998年、2000-2001年、2007-2008年、2010年、2013年糖尿病患病率对比
图2-8 中国1994年、1995-1997年、1997-1998年、2000-2001年、2007-2008年、2010年、2013年糖耐量减低/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对比
2.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流行病学特征
(1)性别差异:
对上述的几项研究进一步按照性别分组,我们发现近40年,男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出逐步赶超女性的趋势(图2-9),而糖耐量减低/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男性则呈现出持续高于女性的特征(图2-10)。
图2-9 中国1980年、1994年、1995-1997年、1997-1998年、2000-2001年、2007-2008年、2010年、2013年糖尿病患病率性别差异
图2-10 中国1994年、1995-1997年、1997-1998年、2000-2001年、2007-2008年、2010年、2013年糖耐量减低/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的性别差异
(2)年龄差异:
2010年来自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全国疾病监测系统162个监测点的数据显示,我国人群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图2-11)。
图2-11 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变化
(3)城乡差异及地区差异:
同样来自2010年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全国疾病监测系统162个监测点的数据显示,我国人群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呈现出城乡与地区差异性(图2-12)。
图2-12 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的城乡和地区差异
3.中国1型糖尿病的流行现状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大多并没有对糖尿病进行分型。有限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DiaMond研究调查了1990-1999年间全球14岁及以下儿童中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根据DiaMond研究,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最低,为0.1/10万人。近年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上升趋势。1型糖尿病虽常见于儿童,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中国在2010-2013年进行了覆盖全年龄段的1型糖尿病研究,研究样本量为1.33亿人,调查范围约占中国总人口数的10%。该研究显示中国全年龄段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1.01/10万人,其中0~14岁儿童发病率为1.93/10万,15~29岁人群发病率为1.28/10万,3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率为0.69/10万。全国每年有13 000例新发1型糖尿病,其中超过9000例在15岁以上的人群中。大部分新发1型糖尿病是在成年诊断。0~14岁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发病率与纬度显著相关,北方比南方发病率高,但1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与纬度变化无关。这可能与基因、环境因素有关。中国仍然是全球1型糖尿病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但在过去20年间,1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增加近4倍,且新诊断的成年起病1型糖尿病发病人数也不可小觑。
(二)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与脑卒中的关系
1.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并影响其转归
大量证据表明糖尿病与脑卒中的发病及转归相关。经典的Framingham研究,基线纳入5209例30~62岁的人群,经过20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在调整了其他相关危险因素之后,糖尿病使该部分人群中男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18倍( RR=2.18),女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17倍( RR=2.17)。另一项包含中国人群在内的亚太地区研究协作联盟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与基线期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在随访期间致死性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增加近1倍( HR=1.99),所有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增加近1.5倍( HR=2.49)。当合并有其他代谢性危险因素时,这种脑卒中相对风险将会更高。一项基于中国人群糖尿病和脑卒中风险的荟萃分析纳入1990-2015年间的研究,根据从病例对照研究中提取的数据,汇总 OR为2.51(95% CI:2.31~2.73),从四项队列研究中得出 RR 为 1.48(95% CI:1.02~2.14)。
糖尿病不仅会增加脑卒中发生以及复发的风险,也会增加脑卒中死亡的风险。2007-2008年间进行的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纳入来自132家医院的22 21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随访其发病后3个月和6个月的临床和功能预后(死亡、生活依赖和复发)后得出,与未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者住院时间更长,并且在出院时、脑卒中发生后3个月和6个月其死亡率、功能转归不良率和脑卒中复发的几率均显著增高。对可能的干扰因素进行调整后分析得出,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个月及6个月死亡或功能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2008-2009年开展的ACROSS-China研究连续纳入263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过1年的随访发现,血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oucose regullation,IGR)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的患者(6.8% vs.2.1%, P=0.0004),IGR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HR=3.088,95% CI:1.386~6.884, P=0.006)。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持续7年的随访结果得出,与无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增加1倍(1373/10万人 vs.646/10万人;调整 RR=2.00,95% CI:1.93~2.08),并且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均存在相关性,其中合并糖尿病使脑卒中死亡风险增加98%( RR=1.98,95% CI:1.81~2.17)。
2.对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及相关死亡率
已有一些大型的RCT研究证实了强化降糖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在心脑血管事件中的保护作用。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 trial,DCCT)于1983-1993年间纳入1441例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治疗时间6.5年,得出与常规治疗相比,强化降糖治疗可降低这部分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也有研究表明,相对于常规治疗手段,对2型糖尿病合并持续微量蛋白尿的患者进行综合强化治疗(严格控制血糖、降压、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治疗相结合)可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和心脑血管事件相关死亡率。
(三)糖尿病的诊疗现状
糖尿病知晓率和治疗率维持较低水平是全球糖尿病防控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也不例外。自1980年我国进行第一次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以来,我国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但知晓率和治疗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与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合作开展的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达到70%,即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有7人并不知晓自身的糖尿病状态。此次调查同时报告了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采用HbA1c≥7.0%作为糖尿病控制标准,在所有接受降糖治疗的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者不足半数。
2013年进行的中国慢性病以及危险因素监测研究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的总体知晓率、治疗率、治疗人群控制率分别为36.5%(95% CI:34.3%~38.6%)、32.2%(95% CI:30.1%~34.2%)、49.2%(95% CI:46.9%~51.5%)。糖尿病的知晓率以及治疗率在年长者、女性及城市人群中较高,而控制率则在年轻人群及城市人群中较高。综上,中国糖尿病的防控工作依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四)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血糖管理和二级预防策略
有证据表明,血糖升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AIS患者的血糖管理是脑卒中急性期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公认对脑卒中后高血糖进行控制,但有关降糖措施的选择和目标值的确定仍缺乏确切的标准。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推荐脑卒中急性期将血糖控制在7.7~10.0mmol/L。2018年美国心脏协会最新发布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仍然建议将AIS患者的血糖控制在140~180mg/dl(7.8~10mmol/L,Ⅱa级推荐,C级证据),与2013版指南的推荐相同。
针对脑卒中患者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血糖控制的大型二级预防临床研究尚缺乏。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推荐某一种降糖药针对脑卒中预防更有优势。2014年发布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推荐对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以减少脑卒中事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为7%。临床医师应综合考虑个体患者的HbA1c预期值、药物不良反应和毒性、潜在的非血糖性获益和花费等因素,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降糖方案,同时注意对其他因素的综合管理。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EB/OL]. 2018.08.11.http://diabetesatlas.org.
[2] National Diabetes Research Group. Diabetes mellitus survey of 300,000 in fourteen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 ChinMed J,1981,20: 678-681.
[3] Wang K1,Li T,Xiang H. Study on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GT in China.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1998,19(5):282-285.
[4] Pan XR,Yang WY,Li GW,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China,1994.National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operative Group. Diabetes Care,1997,20(11): 1664-1669.
[5] 国家“九五”攻关计划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12个地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4: 30-34.
[6] Gu D,Reynolds K,Duan X,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nd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n the Chinese adult populatio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sia (InterASIA).Diabetologia,2003,46(9): 1190-1198.
[7] Yang W,Lu J,Weng J,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N Engl J Med,2010,362(12): 1090-1101.
[8] Xu Y,Wang L,He J,et al.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 JAMA,2013,310(9):948-959.
[9] Wang L,Gao P,Zhang M,et al. Prevalence and Ethnic Pattern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China in 2013.JAMA,2017,317(24): 2515-2523.
[10] Group DP. Incidence and trends of childhood Type 1 diabetes worldwide 1990-1999.Diabet Med,2006,23(8): 857-866.
[11] Weng J,Zhou Z,Guo L,et al. Incidence of type 1 diabetes in China,2010-13: population based study.BMJ,2018,360: j5295.
[12] Shou J,Zhou L,Zhu S,et al. Diabetes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Stroke Recurrence in Stroke Patients: A Meta-analysis.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5,24(9): 1961-1968.
[13] Peters SA,Huxley RR,Woodward M. Diabetes a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in women compared with me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64 cohorts,including 775,385 individuals and 12,539 strokes.Lancet,2014,383(9933):1973-1980.
[14] Jing J,Pan Y,Zhao X,et al. Prognosis of Ischemic Stroke With Newly Diagnosed Diabetes Mellitus According to Hemoglobin A1c Criteria in Chinese Population. Stroke,2016,47(8): 2038-2044.
[15] Kannel WB,Mcgee DL.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framingham study. JAMA,1979,241(19): 2035-2038.
[16] Tun NN,Arunagirinathan G,Munshi SK,et 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stroke: A clinical update. World J Diabetes,2017,8(6): 235-248.
[17] Woodward M,Zhang X,Barzi F,et al. The effects of diabetes on the risks of maj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death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Diabetes Care,2003,26(2): 360-366.
[18] Khoury JC,Kleindorfer D,Alwell K,et al. Diabetes mellitus: a risk factor for ischemic stroke in a large biracial population. Stroke,2013,44(6): 1500-1504.
[19] Wang J,Wen X,Li W,et al. Risk Factors for Stroke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7,26(3): 509-517.
[20] Jia Q,Zhao X,Wang C,et al. Diabetes and poor outcomes within 6 months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e 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 Stroke,2011,42(10): 2758-2762.
[21] Jia Q,Liu G,Zheng H,et al.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predicted 1-year mortality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data from ab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across China.Stroke,2014,45(5): 1498-1500.
[22] Bragg F,Holmes MV,Iona A,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diabetes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of china. JAMA,2017,317(3): 280-289.
[23] Li G,Zhang P,Wang J,et al.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all-cause mortality,and diabetes incidence after lifestyle intervention for peopl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n the Da Qing 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a 23-year follow-up study.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14,2(6): 474-480.
[24] Nathan DM,Cleary PA,Backlund JY,et al. Intensive diabetes treatmen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N Engl J Med,2005,353(25): 2643-2653.
[25] 徐瑜,毕宇芳,王卫庆,等. 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报告解读.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3): 184-186.
[2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 246-257.
[27] Powers WJ,Rabinstein AA,Ackerson T,et al. 2018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2018,49(3): e46-e110.
[28]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