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达行在所[1](三首选二)
至德二年(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迁驻凤翔。杜甫于四月中冒生命危险,从长安金光门逃出,由小路奔至凤翔。这组诗写于到达凤翔之后。这里选的是一、二首。
一
本诗写作者困守长安时的绝望心情,以及脱出贼营到达凤翔的经过。语句质朴,感情迫切。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3]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4]
茂树行相引,连山望忽开。[5]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6]
【今译】
我西望凤翔,盼望着来信,但没有人从那边捎寄消息回来。
我对着落日之处望眼欲穿,已死了的心又燃起了希望之火。
沿途人迹杳然,只有繁茂的树给我引路;远处群山相接,放眼望去,忽然现出了通道。
昔日的亲友同僚,都为我既老且瘦而惊讶——要知道,我是历尽了艰辛从贼军手中逃出来的啊!
【注释】
[1] 行在所:古代帝王出巡的临时住地。
[2] 凤翔:原扶风县改名,即今陕西省凤翔县。
[3] “西忆”二句 忆:思念。岐阳:即凤翔。因在岐山之阳,故名。遂:终,竟。却回:返回。指从凤翔回到长安。
首句写盼望音讯,次句写希望落空;盼望之切与失望之苦溢于言表。
[4] “眼穿”二句 眼穿:写长时间而专注之望。当落日:对着落日之处。即对着西方。与上文“西忆”相应。著寒灰:死灰复燃。语本《汉书·韩安国传》。鲍照《赠故人马子乔》诗“寒灰灭更燃”,亦用此意。
以上四句为一段,盼望之情深切感人,而失望与希望又交错起伏。
[5] “茂树”二句 行相引:沿途指引。连山:相连接的山。旧注谓莲花峰。非。两句承上联次句,写逃奔凤翔途中所见。诗人走的是小路,故人迹罕至,沿途茂树连山,荒僻寂寥。读者感觉得到诗人旅途的艰辛和脱险后的喜悦,而这种艰辛与喜悦都不正面写:艰辛,以景物烘托;喜悦,用山开相关。
[6] “所亲”二句 所亲:亲近的人。两句写到达凤翔后的喜悦。说“惊”而不说喜,言“苦”而不言甘,读者却又能看出诗人巨大的喜悦,这是其独到之处。
以上四句为一段,写逃奔凤翔沿途所见和到后的心情。
二
本篇写从长安贼中生还及看到凤翔“中兴”气象的喜悦。以昔日之深悲衬托今日之狂喜,对比鲜明。一悲一喜,正见出老杜的至情至性。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1]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2]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3]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4]
【今译】
还记长安之夜,胡笳阵阵,愁思难遣;宫中的禁苑,即使在春天也分外凄凉。
今日生还实在侥幸——从小路逃奔的时候是多么危险啊!
今天才看到朝廷恢复的典章制度,凤翔已是一派中兴的新气象。
我喜极成悲,无法按抑心潮翻腾,不由得呜咽泣下,泪水沾湿了衣衫。
【注释】
[1] “愁思”二句 胡笳:据《天中记》载:胡笳由张博德从西域传入,李延年改为军乐。此指安史军中之乐。汉苑:汉朝的宫苑。此指唐长安禁苑,如南苑、曲江等。两句承第一首,回想困守长安贼中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2] “生还”二句 意谓昨天还是生死未卜,不知能否活着回到凤翔。间道:偏僻的小道,所谓“向其间隙之道而行”。暂时人:意谓随时有生命危险。两句写从间道逃奔时的险状,流露出死里逃生的喜悦。
[3] “司隶”二句 指唐肃宗恢复的唐制旧章。王莽篡汉后,群雄起兵反莽,更始帝刘玄以刘秀为司隶校尉。刘秀入洛阳,恢复汉朝官属规章。此以喻肃宗的“中兴”。南阳气:中兴气象。光武帝刘秀,起兵舂陵(今湖北枣阳)。望气术士苏伯阿受王莽之遣到南阳,遥望舂陵,说:“气佳哉!郁郁葱葱然。”两句写到凤翔后看到的“中兴”气象。
[4] “喜心”二句 翻倒:翻转过来。指翻喜成悲。巾:衣巾,佩巾。两句极言诗人因见“中兴”有望而喜。末句写的是历尽艰辛的人,一旦获知苦难已过时的真实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