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之滨蓝靛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蓝靛厂村落说故

户力平

历史上的蓝靛厂,既是京西古镇,也是较大的行政村,包括蓝靛厂、老营房、下村、石佛寺、黄庄、缠脚湾等多个自然村。尽管史料中对这些村落少有记述,但民间却有不少传说轶事。

“黄庄”本是“皇庄”

黄庄曾为蓝靛厂所辖自然村之一,地处远大路南,板井路北,西四环路东,西邻东冉村,村呈带状。因其东北十余里处的海淀镇东南侧也有一个叫黄庄(也称海淀黄庄、东黄庄)的地方,故将此黄庄俗称为“西黄庄”。而今随着世纪城的建设,这一古老的村落已消失,只有地名被沿用至今,其实“黄庄”本称“皇庄”。

说起黄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它源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至1398年),发展于永乐初年(1403年),迅速增长于弘治年间(1488年至1505年)。明朝时的土地分为“官田”和“民田”, “官田”最初称“宫庄”,后称“皇庄”或“官庄”,是皇室成员所经营的庄园,遍布京畿,占尽膏腴之地。嘉靖初年(1522年),明朝财政出现危机,于是嘉靖皇帝“改皇庄为官田”,从此京畿不复有“皇庄”。“皇庄”虽废,但与之性质相似的“官田”却一直保存到明末,而作为地名却流传到清代。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取消封建帝制,于是以“皇”字相称的许多地名被改用“黄”字代替,“皇庄”也就改成了“黄庄”。

早年间,出了西直门往西,便是荒郊野外,有大面积的农田,土地肥沃,水量充沛。据传明朝时的皇庄,占地数千顷,周边有一些散落的小村庄,村民们多在皇庄里为皇家“打工”。皇庄的管理人员由宫廷直接委派管庄太监管理,另有官校、庄头、家人等数十人。管庄太监倚仗权势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可以说皇庄就是皇家的“小金库”“自留地”,不需要纳税,还都是非常好的地块,所有的收成都进了皇家的腰包,而在皇庄里劳作的农民却难解温饱之惑。据一位久居黄庄的老人介绍,老辈子人相传,当年的“皇庄”北起今天的蓝靛厂以北,南到金庄,西至西冉村,东到车道沟一带,面积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大约在明嘉靖年间,在今天的远大园一区、二区一带,也就是板井路北侧形成聚落,因处在皇庄的核心地带,且皇家委派的黄庄管理者官校、庄头、家人等多住在这里,故称“皇家庄园”,简称“皇庄”,民国以后谐音为“黄庄”,也称“西黄庄”。

解放初期,这一带仍为农田,有一条自西直门向西经白石桥、麦钟桥、石佛寺到东冉村的大道,并经过黄庄村北面。1958年成立四季青公社之后,为蓝靛厂大队的一个生产队,以种植蔬菜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附近逐渐出现多家社办企业,如农机修造厂等。自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地域被迅速开发,农田随之消失,工厂关闭,短短的十几年间,一个古老的村庄便逐渐消失了。

“下庄”本称“兴隆庄”

下庄曾为蓝靛厂所辖自然村之一,位于远大路东段南侧,京密引水渠西侧,有关这一地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说“下村”之名为乾隆皇帝所赐。据传下村原名兴隆庄,也称龙显庄。地处京城西北侧,为上风上水之地。因村中有一户人家,在京城做着大买卖,且生意兴隆,故家大业大,其宅院修建得高大气派,村子也被称为兴隆庄、龙显庄。有一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出了西直门径直往西,过了麦钟桥就看见一个小村落,于是走了过去。来到村口,只见一面山墙上写着“兴隆庄”三个大字,而村中一户人家的宅院修建得高大气派,特别是那三开间的大门,上覆绿色琉璃瓦,这可是王府大门的规格,且门前为三层台阶。乾隆皇帝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儿,只有官宦人家才是三级台阶,象征步步高升。而做生意人家,只能是一级台阶,象征一本万利。莫非这户人家为官宦?这时有人从他身边走过,他连忙叫住,一问方知这户人家是个生意人,而这村子也叫龙显庄。乾隆一听这村子也叫龙显庄,顿感不快。心说:我是真龙天子,莫非这里再出个真龙天子,那我这天下可就坐不长了。再说这“龙”与我的年号“乾隆”的“隆”字谐音,这是犯了“避讳”的。他越想越不对劲儿,为“煞”其“王气”,便把“兴隆庄”和“龙显庄”改成“下村”,还令人在村东立了一座影壁,写上“下村”两个大字。随后又传下旨意,说村中那修建三开间的大门的人家“逾制”,有“谋反”之意,不但被强拆,一家人也被抓了起来。从此“兴隆庄”和“龙显庄”被改成了“下村”。

二说“下庄”因早年间地处低洼地带而得名。老年间人们多将地势较高的地方称为“上”,地势低的地方称为“下”。顾名思义,“下村”,就是地势低洼之地。早年间蓝靛厂南部地势为西高东低,尤其是东部,由于地势太低,曾称“下洼子”。后来在这一地带东西各形成一个小村落,相距百余米,西面地势高的称高庄、上村,而东面地势低的称下村。高庄只有十几户人家,而下村有三十多户。因高庄打不出水井,吃水要到下村来担,很不方便。为此,高庄的人家逐渐迁到了下庄,高庄便消失了,所以今天说到高庄已鲜为人知。

下庄村呈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解放初期只有五六十户,以蔬菜种植为主。村中曾有五圣神祠,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七月重修,寺庙南北3丈,东西3丈,西殿房一间,庙内法物有泥塑11尊,庙门前有古槐两棵。而今随着世纪城的建设,这一古老的村落已消失,甚至连地名也几乎被人们遗忘了。

“石佛寺”因寺得村名

石佛寺位于蓝靛厂南面,东临长河,因曾有石佛古寺而得名。

有关石佛寺的史料极少,《海淀老街巷胡同寻踪》称:石佛寺“建于明,占地面积约六亩,佛殿、住房计十四间,庙内法物有泥塑像八尊、铁钟、铁磬及鼓各一,今仅存槐树二株。”

据传,今天的石佛寺一带为元大都郊外的荒芜之地,发源于玉泉山的金河由附近流过。明初开始有人定居,最初是从山东逃荒而来的阎氏一家十几口。他们流落于此处,见这一带的土地肥沃,且有金河经过,便搭起茅屋居住,几年后翻建成石板房。

有一年夏秋之交,天降大雨,洪水泛滥,良田被淹没,阎氏兄弟住的房子眼看被淹没,一家十几口性命难保。说也奇怪,正在这时从金河上游漂来了一尊石佛,当石佛漂到阎家附近时,洪水全退潮了,阎氏家十几口人的性命全保住了。他们感念石佛的保佑,便将石佛抬回家里供奉。这是一尊头戴花冠、颈挂佛珠的观音像,高有三尺多,盘坐在莲花宝座之上,左手下垂握右脚,右手上举支撑前额,慈眉善目。以后阎氏人家便到附近的村落募捐钱物,修了一小庙供奉石佛。一是对石佛表示感恩戴德,二是祈祷菩萨神灵保佑。因供奉的是石佛,故称石佛寺。此后庙里的香火日盛,募化的善款越来越多,明朝时被改建为一座规模较大的寺院,仍称石佛寺。寺院占地六亩,有前殿和后殿各三间,其它禅房十余间。前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及石佛,后殿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和关帝老爷,庙内有三位和尚,京西一带的村民多到此祈福进香者。据传乾隆皇帝私访时,还到过石佛寺,并上香礼拜。以后该寺附近逐渐形成村落,以寺而称石佛寺村。虽然只是一个传说故事,却表达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石佛寺一直保存到民国时期,由于年久失修,到解放初期已经很破败了,曾被用作蓝靛厂大队养猪场,此后部分建筑被毁,只有前殿保存到1999年前后。随着世纪城及周边的开发,该寺便消失了,但遗址上还有两棵古槐树。石佛寺村于2002年初被拆除,此后这一地名便淡出人们的记忆。

“缠脚湾”俗称“缠脚腕”

缠脚湾位于蓝靛厂西北面,临近横街,主街大致为东西走向。关于这一地名的由来,史料中记载极少,但民间传闻较多,有几种说法。

其一,早年间缠脚湾村处于一个黄土坡上,因村民建房取土,日久天长使村中的道路坑洼不平,遇到雨天,到处是积水,行走十分不便,常常有泥水缠脚,故此得名“缠脚腕”,后谐音为“缠脚湾”。

其二,清末时,蓝靛厂西北有一无名小村,村中有住户常家万,其祖上为“随龙入关”的旗人。当时小村子只有几户人家,以常姓人家家大业大,周围几百亩地都是他家的,被称为“常老财”,此后村子因“常家万”被讹称为“缠脚湾”。

其三,早年间该地曾有一座小庙,供奉观音菩萨,附近有一条小路通往蓝靛厂,且道路多弯曲,因观音菩萨为佛教之神,故此地被称为“禅教湾”,后谐音为“缠脚湾”。

其四,源于民间传说。相传当年七仙女私自下凡被捉回天庭后,日夜思念人间,更想念她的董郎。玉皇大帝怕她再私自下凡,便叫天兵天将日夜看管,不得有误。转眼又快到了这年的四月初八,乘玉皇大帝做寿之机,七仙女驾着祥云离开了天庭,下凡去了人间。可谁知,她刚一离开,就被王母娘娘发现了,于是尾随其后。七仙女一见不妙,急忙藏到一片草丛里,但被王母娘娘识破,直追过去。七仙女夺路而逃,王母娘娘紧追不放。忽然她摔了一跤,低头一看,是缠脚布开了,于是坐在地上缠起脚来。等她缠好脚再寻找七仙女时,已不见踪影。王母娘娘无可奈何地驾着祥云返回了天庭,后来人们就将王母娘娘缠过脚的地方叫成了“缠脚湾”,清末形成村落。

其五,当年高亮赶水时,从西直门一路追赶推着水车的龙公、龙母到这里,眼看还有百十来步就追上他们了,龙公一见不妙,连忙施法术,眨眼间从路边伸出许多藤条,将高亮的双脚紧紧缠住,使高亮欲走不能,急得他用手中的亮银枪去挑那缠在脚上的藤条。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那些缠在脚上的藤条挑开,再看那赶推着水车的龙公、龙母,快逃到玉泉山下了。他急中生智,将手中的亮银枪朝着龙公、龙母逃去的方向用力一投,那亮银枪如箭一般,朝龙公、龙母飞去,不偏不斜地扎破了一只水篓,水哗的一下就流了出来。高亮举枪要扎第二个水篓,但见那龙公、龙母一闪身,推着剩下的一个水篓消失在玉泉山下。从此这缠过高亮脚腕儿的地方,被叫成了“缠脚腕儿”,后谐音为“缠脚湾”。

解放初期,缠脚湾只是蓝靛厂西面的一个小村落,有十几户散居的人家,村子西面有一座小庙,供的是哪位神仙,已无从考证,一说是五道将军,一说是关老爷。此后村子逐渐扩大,到20世纪80年代初,成为四季青公社远大大队一个较大的自然村。2002年为兴建世纪城,拆除了缠脚湾村,由此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老地名被人们淡忘了,其位置大致在今天的曙光街道办事处偏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