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靛厂与“岔曲”
北京是“曲艺之乡”,曲艺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名家辈出,岔曲便是其中之一,它也是老北京“八角鼓”曲词之一,是最具北京地方特色的鼓曲,也是清代八旗文化的代表之一,早年间在北京乃至京津冀等地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其创始人宝小岔(又称宝小槎,名恒),就是清乾隆年间蓝靛厂火器营人。可以说岔曲最早是从蓝靛厂传出去的,早年间住在蓝靛厂的旗人,大多会唱上几段八角岔曲。
清乾隆年间,四川大、小金川土司叛乱,清廷命大学士阿桂督师征讨。当时蓝靛厂火器营曾有数百名将士随阿桂出征,宝小岔便是其中之一。由于战争年久,将士们身在异地便产生了思归情绪,闲暇时便以民歌小曲聊作消遣。宝小岔随身带着一只八角鼓,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表演时,左手击鼓,右手指弹鼓面,同时手摇鼓身抖动,鼓边装饰的丝穗在摆动中上下翻飞。宝小岔在当时流行的民歌基础上吸收了高腔的曲调,另制新词新曲,将士们听了觉着新鲜,便产生了兴趣,继而大家跟着学唱,使将士们乐而忘返,稳定了军中的思乡情绪,直到金川之战取得了胜利,返回京城。火器营的将士们回到蓝靛厂后,这种演唱形式很快在营里传开了,因是宝小岔首创,故名“小岔(槎)曲”或“岔曲”。
关于宝小岔,清末文选司郎中崇彝所著《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略有记载:“文小槎者,外火器营人,曾征西域及大、小金川,奏凯归途,自制马上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单弦杂牌子及岔曲之祖也。其先本曰小槎曲,简称为槎曲,后讹为岔曲,又曰脆唱,皆相沿之讹也。”
由于往来京城与蓝靛厂外火器营的人很多,“岔曲”很快被传入皇宫中,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并允许八旗子弟在外边演唱。
有了乾隆皇帝对岔曲首肯,皇亲国戚们也对岔曲有所青睐,很快,这种演唱形式便在各旗营内传播开来,短短几年,就传遍京畿各处。自嘉庆、道光以来北京城百姓几乎没有不知道岔曲的,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民间艺人演唱“岔曲”
其中光绪年间,八角鼓票友,单弦牌子曲艺人司瑞轩(字靖辕,别号“随缘乐”,蓝靛厂人)在岔曲的基础上对曲调内容、音乐结构和演唱形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吸收了民歌和小曲、子弟书、戏曲和佛教音乐中的曲调曲牌,以《聊斋》《水浒》等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为题材编写出多部中长篇的联曲,他自弹自唱,取名为“一人单弦八角鼓”,轰动一时。
另据《北京曲艺史话》载:“有关岔曲的来历,目前比较公认的是源自清乾隆年间,据说为乾隆年间蓝靛厂火器营人宝小岔所创。据1935年旧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所编《升平署岔曲》引言中云:岔曲……,传为清乾隆时阿桂攻金川军中所用之歌曲,由宝小岔(名恒)所编,因名岔曲,又称“得胜歌词”。最初的岔曲,基本格式为六句,即曲头三句曲尾三句。而后随着内容的充实和演唱的需要逐渐扩展,先是在曲头后曲尾前加垛句,又有在曲头和曲尾中间加唱几个曲牌,即通常所称的“腰截”,随后在“腰截”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曲牌,从而形成了曲头曲尾中间以若干曲牌连缀起来演唱的形式,由此“牌子曲”正式诞生了。
解放初期,蓝靛厂还有几位善于演唱岔曲的老先生,其抖、摇、颤、转、磕等技手法别具一格,而击鼓的弹、捶、打、扫、溜、滑等手法更为一绝,加上演唱时口字清淅,声情并茂,其精湛的表演在京西有口皆碑。而今几十年过去,当年那悦耳的八角鼓声已难以闻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