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得上的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焦虑症,离你有多远?

工作室曾来过一位叫晓君(化名)的女性,经她同意,我把她的经历与各位读者朋友分享,希望借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焦虑和焦虑症。


晓君和先生是大学同学,毕业后结婚,两人感情一直很好。3年前,她辞职下海创业,丈夫很支持,拿出家中的150万积蓄作为创业启动资金。结果,事与愿违,不到2年时间,创业失败,家中积蓄也所剩无几。晓君觉得很愧疚,很受打击,在家人的劝说下,她决定在家休整3个月。可是就在这短短的3个月,她出事了。

某一天,先生忘记带手机去上班,而她凑巧在手机里发现了一条措辞暧昧的短信,她愤怒地跑到公司找丈夫对质,结果发现是一场误会,那条短信是公司的一位男同事发的。

她觉得自己把这辈子的脸都丢尽了,灰溜溜地回了家。丈夫虽然有些生气,但还是原谅了她。可是从这天开始,晓君开始每天晚上做噩梦,梦里都是丈夫抛弃她的各种场景,白天在家里忧虑不安、紧张害怕、胡思乱想、顾虑重重,总觉得某天丈夫到家就会跟她谈离婚,惶惶不可终日。

家人发现了她的异状。为了打消她的顾虑,丈夫赌咒发誓说自己不会抛弃她,公公婆婆也保证她是他们唯一承认的媳妇,身边的闺蜜也多次劝解,她尽管嘴上说“我放心了,不会乱想了”,可就是不能真正释怀,自己也非常痛苦纠结。

随着症状越来越严重,她甚至不能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婚姻破裂的剧情,一旦看到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尿频尿急等症状,一般持续10多分钟,最严重的一次持续了30分钟。“我感觉自己当时就快要死了,整个人发疯似地尖叫,我当时觉得不尖叫就会被憋死”。晓君在说到这一段的时候,手指还有些神经质的轻微抖动。


显然,晓君的情况属于严重的焦虑发作,学术上称为“惊恐发作”,多见于焦虑神经症(简称焦虑症)。

焦虑和焦虑症的区别

1894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发表了一篇论文,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征:焦虑神经症。这标志着大规模研究焦虑的开始。

124年后的今天,我们提起的“焦虑”,其实包含了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指焦虑情绪;另一种特指精神病理学中的“焦虑症”。

“焦虑”作为一种情绪体验,通常会因为生活中某些刺激源的出现而引发,比如考试前的焦虑,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引起的焦虑,被父母逼婚引起的焦虑等。它是个体预期某种情境会对他的自尊心构成潜在威胁,而产生的不安、忧虑、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状态。

焦虑是一种信号,是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其意义是提醒个体即将有危险来临。自我只要察觉到真实的或潜在的危险便会引起焦虑。而在焦虑产生之后,又会启动心理防御机制来斗争或躲避。

比如,为了消除考前焦虑和工作焦虑,你会废寝忘食地努力学习或完成任务,积极做能减轻焦虑的事情。再比如,你可能在春节长假选择去欧洲旅行,而不是回家过年,以躲避父母逼婚引起的焦虑感。这些焦虑和应对焦虑的方法,都是正常的。

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若符合临床上的相关诊断标准,就会被诊断为“焦虑症”。

焦虑症很常见,国外报告一般人口发病率在4%左右,占精神科门诊的6%~27%。可起病于任何年龄,多见于40岁以前。起病可急可缓,病前常有心理或躯体方面的诱因,男女发病的比例为2:3。

正常人的焦虑是人们预期某种危险或痛苦情景即将发生时的一种适应反应或为生物学的防御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情绪。而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控制不住的、没有明确对象的恐惧,客观事件的威胁性与焦虑程度很不相符。

上文提到的晓君,就属于焦虑症,而不是焦虑情绪,因为晓君的表现与焦虑症的诊断依据相吻合。

如何判断焦虑症?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马克·刘易斯(Marc Lewis)认为,作为病理现象的焦虑症,应包括如下5个特点:

第一,基本的情绪状态是害怕,如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感到极端恐怖。

第二,感到不愉快和痛苦,严重的时候会有一种大难临头,或马上就要虚脱昏倒的感觉。

第三,指向未来,预料未来有某种威胁或危险。

第四,患者预料的危险与实际情况不符,实际上可能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或者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诱发焦虑的事件的威胁程度与患者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相称。作为伴侣,我们都不希望另一半抛弃我们,但是晓君的反应显然是过度的,她焦虑的严重程度与事件的危险程度并不一致。

“焦虑”作为一种情绪体验,是一种自我保护反应的信号,其意义是提醒个体即将有危险来临。而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控制不住的、没有明确对象的恐惧,焦虑的严重程度或持续时间与客观事件的威胁性明显不符。

第五,除了焦虑的情绪体验,还伴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乱。精神运动性不安主要表现为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能表现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多表现为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两腿无力、脸发红或发白等。

需要注意的是,若没有不安和恐惧的内心体验,只是单纯身体上出现了上述症状表现,不能视为焦虑症。同样,只有焦虑的情绪体验而没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的任何表现,也不能视为焦虑症。

比如,因为马上要考试了,你感觉很紧张很焦虑,担心自己考不好,但若没有上述生理上的任何表现,就不能判定你有“焦虑症”,只能说明你有“焦虑情绪”。

焦虑的分类

在临床上,倾向于将焦虑症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惊恐发作,这是一类急性发作的强烈焦虑,患者会感到危机即将来临,体验到强烈的恐惧,并产生逃离冲动;同时伴随出现各种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如心悸、出汗、震颤、呼吸困难或窒息、胸痛或不适、头昏或感到头重脚轻、害怕自己失去控制或会“发疯”,感觉异常,有濒死感,会发冷、打寒颤或发热。

第二种是无名焦虑或广泛性焦虑,这是一类没有原因的、不限于特殊场景的广泛而持久的焦虑。个体预感有一种迫在眉睫的、不可避免的危险,但又说不清楚危险来自哪里;同时,个体怀疑自己是否有应对这种即将来临的危险的能力。症状表现包括:警觉性增高、心跳加快、有窒息感、感到胸部堵塞感或不适、恶心或胃部不适、出汗、面色潮红或苍白、震颤等。

第三种是预期焦虑,即患者因预期自己会再次面临某种令人害怕的情境而出现的焦虑。例如:一个有惊恐障碍的患者,会担心自己的惊恐再次发作,或者一个有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对即将来临的社交场合十分担心,这都属于预期焦虑。

第四种是忧虑性期待焦虑,即患者由于过分担心自己或亲友会发生不幸而产生焦虑,或由非现实威胁而引起的焦虑。他们常常有恐慌预感,整日忧心忡忡、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其焦虑的严重程度与现实中诱发焦虑的事件本身的危险程度很不相称。

第五种是道德性焦虑,此时威胁来自于超我,个体会因为自己的某些行为而体验到羞耻感和罪恶感。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来访者,他是大学老师,偶然间看到了自己一位女学生的裸体,产生了生理反应。虽然他立刻离开了那个场景,但他却为自己曾有的生理反应而感到极度羞耻,进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焦虑症状。一般来说,道德标准比较高的人,更容易体验到道德性焦虑。

焦虑程度因人而异

由于每个人的人格特点各不相同,在相同的情境中,情绪反应的频度和强度也有很大差异。有一些情景会让一部分人产生强烈焦虑,而另一部分人可能仅仅是轻微焦虑而已,甚至完全不焦虑。比如,与陌生人相处的时候,有的人就会特别不自在,而有的人则游刃有余、适应良好。

按照焦虑水平,通常可分为高焦虑者、中度焦虑者和低焦虑者。我们以学习为例,详细解释一下这三种人的差异。

高焦虑者由于学习动机过强,抱负过高,对学习过程中的人际因素和环境因素过于敏感,学习的责任心强,但学习情绪不稳定,容易急躁。而且,在考试之前,高焦虑者更容易出现失眠、多梦、头晕、心烦意乱等躯体和认知症状。

中度焦虑者能理性地把握学习环境中的主客观因素,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把自己的学习动机和抱负水平调整到恰当的水平,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成效高。

低焦虑者学习动机弱,目标不明确,学习责任感不强,因而学习行为比较放松,容易受到外部诱因和偶发因素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中等水平的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过低或过高的焦虑水平对学习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就好像在学校中,考试之前特别紧张或者特别无所谓的孩子,成绩一般没有既紧张复习又情绪稳定的孩子优秀、稳定。

焦虑也是有价值的

德国精神病学家葛布萨特尔(Gebsattel)曾说过:“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也就是说,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

焦虑可以提升个体的动机水平。比如,快高考了,几乎绝大多数的高三考生都会产生焦虑感,也正是在这种感觉的驱使下,他们会激活动机系统,血液内肾上腺素浓度增加,废寝忘食、拼尽全力。就像上面说的那样,中等水平的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说,焦虑是有价值的。

焦虑还可以增强个体的创造性。强烈的焦虑并不总是消极的,比如,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一生饱受焦虑症的折磨,他本人因为严重的焦虑情绪爆发出了耀眼的思想火花,发表了多部专门讨论焦虑的专著,成为一代宗教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诗人。

治疗建议

正如前面谈到的,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只是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或程度轻重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说,焦虑情绪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情绪,只要没有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如果随着特殊刺激的消失,焦虑情绪也随之明显减弱或消除,那么这种焦虑不需要特别治疗。

只有当焦虑原因不存在或不明显,焦虑症状很突出,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均超过一定范围,以致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时,才可以认为患了焦虑症。此时,就需要到正规的、专业机构去做心理健康水平测评。

常用的测量工具是社会焦虑量表(SAS),请见本文末。如果你的测量得分超过50分,就说明有焦虑症状;分值越高,说明你的焦虑症状越严重。具体来说,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我们的建议是,轻度焦虑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来缓解,中度到重度的焦虑则需要接受心理咨询,甚至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

如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压力事件,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希望这些能帮助你自己和身边的人正确认识焦虑,及时觉察焦虑症状,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早日拥有健康心理和幸福生活!

附:焦虑自评量表(SAS)(含评分标准)

填表注意事项:

下面有二十条描述,请你仔细阅读每一条,根据你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选项上画“√”。

评分标准:

评定时间范围为过去一周内。

将20个题的得分相加,得到原始总分,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

标准分低于50分为正常;

50~60分者为轻度焦虑;

61~70分者是中度焦虑;

70分以上者是重度焦虑。

注意:关于焦虑症的临床分级,除参考量表分值外,主要还应根据临床症状。量表分仅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而非绝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