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敌而变之法
【原文】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详解】
凡事都要既懂常规战法,又能善于权变,因敌、因地、因时而变,故后文有专篇“九变”来阐述战机稍纵即逝,必须以权变为核心。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李筌注解说:“敌贪利,必乱也。”给敌人“小利”,去引诱他,制造敌人内部的混乱,放弃原来的目标。曹操打马超,在渭河遭遇马超的“半渡而击”,曹操仓皇逃跑,马超的追兵越来越多,危急时刻渭南县令丁斐将牛马都赶了出来,马超的追兵看到山上的牛马,都无心追曹操了,掉头去抢牛马,曹操得救。
春秋时齐桓公称霸,其他诸侯国都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只有楚国不承认。很多人建议齐桓公发兵打楚国,管仲不同意,他认为齐国军队需要休整,不能再出兵打楚国。于是,管仲铸铜钱跟楚国打金融战,当时楚国盛产鹿,两枚铜钱就能够买一头鹿,管仲派100多名商人到楚国去贩卖鹿,并到处扬言:“齐桓公喜欢鹿,不惜重金购买。”商人们将鹿由两枚铜钱一头炒到40枚铜钱一头,高昂的利润使楚国农民不种地了,士兵不练兵了,都开始猎鹿、养鹿。一年之后,楚国田地荒芜,粮源紧张。然后,管仲命令各诸侯国不允许与楚国做生意,楚国人拿着大把的铜币却买不到粮食,最终不得不跟齐国求和,管仲不用一兵一卒就征服了楚国。
贪利是人性的弱点,几乎每个人都贪利。人们往往因贪利而陷入混乱,混乱则容易给对手创造机会。
乱而取之,也是对付强敌的一种方法,短时间无法取胜,就等待他的内部出现混乱,然后抓住战机消灭他。但这并不是消极等待,一方面敌人内部有矛盾,另一方面可以制造矛盾。
官渡之战后袁绍病逝,袁绍废长立幼,引发了长子袁谭和次子袁尚之间的矛盾,因此曹操放弃围攻邺城,等待时机“乱而取之”。果然,袁谭、袁尚兄弟二人自相残杀,曹操抓住机会各个击破,彻底肃清了北方势力。
刘邦曾用400斤黄金贿赂楚将,使得十万楚军变成一盘散沙,没有丝毫战心,钱在这里变成了武器,大败项羽。
给敌人小利,制造混乱,乘机大败对手。
生活中的各种骗子都是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中计、上当都因为贪图小利,想不中敌人的诡计,唯一的方法就是不占便宜、不贪心。
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带兵打仗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我之实,击敌之虚”。这种战机没有出现之前,先不要轻举妄动。
“实而备之、强而避之”这两条计策说的就是敌人没有暴露弱点的时候,或者遇到敌人实力比较强大的时候,加强防备,避其锋芒,等待战机。
“实”,不是指实力,而是没有暴露出弱点,防备得很严实,这时候不要贸然出击,而是加强防备,做好准备工作,以待其虚。
唐代名将李靖说:“观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这一进一止之间,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敌之虚,是否暴露了其弱点。
杜牧注解说:“对垒相持,不论虚实,常须为备。敌若修政治实,上下相爱,赏罚明信,士卒精练,即须备之,不待交兵然后为备也。”
敌人上下、内外,都找不到弱点,没地方下嘴,只能等待战机的出现。无论实力强弱都要学会等待,抓住敌人的“虚”,才去用我之实击敌人之虚。
春秋时,吴国与楚国的一次交战中,接连下了几天大雨,为了防止山洪,楚军被迫集中到一起,倚相建议主帅子期说,楚军过于集中,而驻地又狭小,存在隐患。如果吴军来偷袭,楚军没有办法展开,要做好准备。
不久之后,吴军果然来偷袭,由于楚军加强了防备,吴军没有偷袭成功,只能退去。这时倚相又建议:雨天路滑,吴军往返数十里,一定疲惫,加上偷袭不成,士气低落,如果挑选精兵去偷袭,一定可以打得吴军一个措手不及。子期依计而行,果然将吴军打得大败而逃。
“强而避之”,曹操注解说:“避其所长也。”
李筌注解说:“量力也。”这个解释很准确,遇到强敌,要量力而行,避其锋芒,很多人总是高估自己的优势,不自量力与敌人硬碰硬,吃大亏。
杜佑说:“彼府库充实,士卒锐盛,则当退避以伺其虚懈,观变而应之。”
王皙说:“敌兵精锐,我势寡弱,则须退避。”
总之,遇到强敌,遇到敌人士气正旺盛,就先避其锋芒,等他士气弱了,再找机会攻击他。
西汉名将周亚夫在“七国之乱”时,汉景帝派他率军东攻吴、楚,周亚夫见吴楚联军兵势强盛,采取了“以梁委之,绝其粮道”的策略。先进据昌邑,避而不战,听任吴楚联军攻打梁军,以便让吴楚联军陷于梁地,而后周亚夫带兵进据下邑,仍深沟高垒,坚壁固守,一直等到吴楚联军饥饿疲劳不堪,不得不撤军时,周亚夫带兵出击,大破吴楚联军。
总之,无论“实而备之”,还是“强而避之”,都强调一个等待战机,等待敌人弱点暴露出来,都强调避其锋芒,可见等待对于带兵而言多么重要。很多人总想有所动作,不停地用动作来缓解焦虑,殊不知,动作越多,失误就会越多。
我们都知道,跳水比赛,动作越少越安全,行军打仗也同理,企业经营也同样如此。一个企业不断有新动作,说明内部一定出问题了。
学会等待,是将领一个重要素养。
练好基本功,做基础的事,日日不断地积累,等待成功也是老板的修养。
怒而挠之,卑而骄之。
这两个“诡计”都是利用将领的性格弱点,将领容易发怒,就想办法激怒他,让他失去理智,急于寻求决战,又不与你决战,让你难受放弃原来制定的策略。
敌方的将领很谦卑,或很骄傲,我方就继续示弱,让自认为谦逊、卑小的将领骄傲起来,让本来就不把我方放在眼里的将领更骄傲,放松警惕。
先说怒而挠之。
李筌注解说:“将至多怒者,权必易乱,性不坚也。”
王皙注解说:“敌持重,则激怒以挠之。”
对于容你发怒的将领,想办法激怒他,让他失去理智,打乱他原有的部署,是最有效的方式。
刘邦带兵于汜水击败曹咎,用的就是“怒而挠之”。曹咎这个人易怒,项羽带兵去打彭越,让曹咎守成皋,项羽知道曹咎性格刚烈、易怒,性情急躁的毛病,临行前特意交代曹咎不许出兵,坚守成皋,阻止汉军支援彭越就是首功。
刘邦带兵渡过黄河,来到成皋城下,曹咎不出兵,无论汉军如何挑战都不出兵。张良得知曹咎性格暴躁后,就让士兵在城下辱骂曹咎,言语不堪入耳,后刘邦又命人用一个巨大的白幡,上书曹咎大名,下绘乌龟王八之类的畜生图案。曹咎看了怒火攻心,带兵出击,刘邦佯败,引曹咎至汜水,又隔河大骂,引曹咎渡河,曹咎中计,楚军大败,曹咎拔剑自杀。
这个策略主要针对易怒、性格暴躁的将领,对于“静以幽,正以治”的将领则难以起作用。所以,将领要不断修身,才能在战场上把握自己、把握胜败。
修中道是高级将领的必修课,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达到致中和的程度,收发有度,《中庸》讲致中和,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即不喜、不怒、不哀、不乐;喜怒哀乐发而有度,谓之和,该喜则喜、该怒则怒、该哀则哀、该乐则乐,就是发而有度。
这需要将领自身修为。
尉缭子说:“宽不可以激而怒。”对于性格宽厚的人,自我修养比较高的人,情绪控制比较好的人,这招不管用。
三国时期,诸葛亮出祁山,与司马懿对峙,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急于速战,因为他粮草运输有困难,时间长了拖不起,因此就坚守不出。诸葛亮给他送女人的衣服想惹怒他,但他不为所动,最终诸葛亮没有办法,只能退兵。
这条计策关键要看人,并不是对谁都管用,先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然后才能有的放矢。诸葛亮显然有点黔驴技穷的感觉,明知司马懿谨慎还用这招,结果显而易见。
可见,这招用错对象,则无效。
再说卑而骄之。
卑而骄之的核心在于示弱。
梅尧臣注解说:“示以卑弱,以骄其心。”
王皙注解说:“示卑弱以骄之,彼不虞我,而击其间。”
这个策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实施:
一是说敌方很谨慎、谦卑,我就故意示弱,使敌人骄傲。
前文说关羽守荆州,想攻打樊城,又担心吕蒙,于是吕蒙装病,让陆逊来驻守陆口。陆逊继续示弱,给关羽写信:说我是小辈,最崇拜你,我是听着你关二爷忠义的故事长大,我现在负责这里,只想跟你和平共处,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关羽信以为真,放松了对吴军的防备,抽走了荆州大部分兵力去攻打樊城,结果被吕蒙抄了后路。
二是敌人原本就是无视我方,原本就鄙视我方,我则将计就计,让他更骄傲。
杜牧在注解中讲了冒顿单于灭东胡的战例。当时,匈奴冒顿初立,东胡强大,不把冒顿放在眼里,派使者来找冒顿要千里马,冒顿单于问群臣的意见,大家都怒不可言,说千里马是国之宝,不能给,冒顿为了麻痹东胡果断给;东胡得寸进尺,又来要冒顿单于的阏氏,冒顿也给了,东胡更加傲慢,又派人来要匈奴的土地,这回冒顿单于急了,说千里马我可以给,女人我也可以给,但土地是国之本,不能再给。于是带兵倾巢出动,东胡傲慢没有准备,被冒顿单于灭了。
俗话说:“骄兵必败。”骄兵通常准备工作不充分,对敌人实力估计不足,往往会高估自己,低估敌人,最终给自己带来灾难。
无论是军队,还是个人,抑或是企业,最难的是认清自己,高估自己是每个人的通病,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理性认识市场,需要在孔子讲的“无我”状态下看自己、看市场。
提高自己的修养也是将领的必修课!
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这两个“诡计”考验的都是将领或领导人的判断力,面对敌人的骚扰,面对敌人的离间,你能否识破是关键。
先说“佚而劳之”。
李筌注解说:“敌人安逸,我就骚扰他,让他疲劳。”
梅尧臣注解说:“以我之佚,待彼之劳。”
王皙注解说:“多奇兵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救左则右,救右则左,所以罢劳之。”
王皙说的“奇兵”应该读jibing,就是分兵策略,这个在“势篇”会详细讲。
这个策略主要让敌人处于疲劳的状态,而我方却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整,达到战力旺盛的状态,从而破敌。
《战国策》中有句名言:“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这句话是说,像骐骥这样的骏马,等到它体力衰竭的时候,一般的劣等马也能超过它;像孟奔这样的大力士,等到它疲倦、筋疲力尽的时候,一个女子就可以打败他。
敌人处于疲倦状态,我方再打他就能够省很多力气,胜算更大一些。李筌、杜牧在注解中都讲了吴伐楚的战例。
吴国公子光问计于伍子胥,怎么对付楚国?伍子胥说:“将我军分为三师,我一师至,楚军就会尽众而出,他出,我就归,亟肆而疲之,多方以误之,然后三师合一发起总攻,必克之。”
公子光依计而行,采用车轮战对付楚国,依次袭扰楚国,每一次楚国都尽众而出,楚军出来,吴军就撤退,一岁七奔命,让楚军疲惫不堪,消耗了大量国力,使得楚国国库空虚,最终吴军集中三师一举攻进楚国国都邺城。
三国时期,曹操破刘备,刘备投奔袁绍,袁绍欲引兵攻曹操,他问谋事田丰的建议。田丰说:“曹操善于用兵,未可轻举,不如以持久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有四州之地,外结英豪,内修农战,然后挑选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左,救左则击右,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矣。不及三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悔无及也。”
田丰这样高明的疲敌战略,袁绍不采纳,不愿意以逸待劳,总喜欢主动出击,最终败于官渡,被曹操统一了北方。
这就是将帅或领导者的判断力,对战略没有识别能力,因为自己那点“情结”,因为自己那些“个人需求”,再好的策略都看不到,都无法识别。
企业决策者也如此,因为自己追求的那个“情结”,而忽略了别人非常适合企业的策略。除非你提出的策略与他的“情结”相符,否则不接受各种理由。
佚而劳之,还有一种情况是从精神上麻痹敌人,让敌人因神经过度疲劳而放松警惕。
唐朝安史之乱时期,令狐潮率大军进攻淮阳,城内的箭已经用完了。守将张巡让人捆扎许多草人,给他们穿上黑色的衣服,趁着夜色,用绳索从城墙上放下去,令狐潮以为唐军要偷袭,就下令放箭,一时箭雨纷飞,每个稻草人上都插了几十支箭,张巡一夜获得数万支箭。
后来,张巡经常放草人下去,令狐潮的士兵就见多不怪了,开始还放些箭,后来连箭也不放了,完全放松了戒备。张巡就将计就计,派500精兵从城墙下去,突袭令狐潮军营,令狐潮大败而归。
再说“亲而离之”。
曹操注解说:“以间离之。”
李筌注解说:“破其行约,间其君臣,而后攻也。”
杜牧说:“言敌如果上下相亲,则当以厚利贿赂而离间之。”
解读“亲而离之”,最最为熟知的就是长平之战的离间计和陈平离间项羽与范增。长平之战前,赵军主将廉颇,打了几次败仗之后,发现很难胜秦军,就采用防守的策略,坚守不出。秦军远征急于求胜,于是就用离间计,说:“秦军只怕赵奢之子赵括,不怕廉颇,又传说廉颇不战因为在与秦军议和,有投降的图谋。”赵王上当,换上赵括,在长平被坑杀四十万人。
范增是项羽重要的谋士,项羽唯一能够听其建议的只有范增,于是陈平用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项羽派使者来汉营,开始给高规格的招待,听说是项羽的使者后,就将这些招待撤掉,换上低规格的招待,还说开始以为是范增的使者,因此给予高规格的招待。
使者回去跟项羽汇报,项羽开始怀疑范增准备投靠刘邦,越来越不信任范增。范增没办法只能告老还乡,项羽痛快应允,身边从此没有敢说真话的谋士,注定了失败。
这些反间计都很简单,或说表演都很拙劣。但决策者都甘愿中计,其中是满足了决策者的“个人需求”或满足了个人的某些“情结”。
一厢情愿,忽略客观现实,是中计的关键。疲敌之策需要敌人决策者的一厢情愿,离间之计也需要决策者的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