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攻篇营销之用】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
目标是工作和安排工作的基础。
刘伯承元帅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净。”
五行,是指任务、敌情、我情、时间和地点。首先要明确任务,也可以理解为目标,离开这个要素,后面的工作都无从下手。
任务,即明确目标。“谋攻篇”开篇讲关于目标的制定:五全,即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五破,即破国、破军、破旅、破卒、破伍。
战争的首要问题是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然后制定目标是“全”,还是“破”,是“全国”“全军”,还是“破国”“破军”,即打大仗,还是打小仗。
然后依据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哪些战役要“破”,哪些战役要“全”,“破”到哪个层次,是“伍”“卒”,还是“率”,“全”到哪个层次。
就像解放北平之全,是建立在解放天津之破的基础上,某种意义上讲,“破”是“全”的前提。
比如做一个地市级市场,先集中资源做好一个县的市场,周围其他县就会受到影响,不用再付出前一个市场那么大的代价,这就是“破”与“全”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大目标一定是由一个一个小目标积累而成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积小胜为大胜”。另外,目标与预算有关,有多少预算,或者说有多少资源、能力就追求什么样的目标。
实现“全国”,除了有一定级别的“破”作为威慑外,还要从“全伍”“全卒”“全旅”“全军”逐级实现,而不是一蹴而就,一下子搞个大的实现了“全国”。
孙子给出的总体原则或总目标是“兵不顿而利可全”,兵力不受挫而获得最大的利益。所以,追求“非战”“非攻”“非久”。
营销目标,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销售目标;另一种是品牌积累目标(或市场地位目标)。
销量目标比较容易评估,用数据说话,全年营销行为结束,完成了多少销量,实现了多少利润,有据可查;品牌积累或市场地位目标则难以量化,只能通过综合评定。
“全”与“破”(目标)如何实现呢?
目标决定着企业的结构和主要活动。
一方面,决策着营销组合的结构,是以传播为“奇”,产品、价格、渠道要素为基础,还是以“产品”为“奇”,价格、渠道、传播为基础要素,这都由具体目标决定。
另一方面,目标由关键动作来实现,由战略重心来聚焦资源。克劳塞维茨说:“决战中,所有力量的集中打击,都必须指向敌人整体所依赖的重心。”
可见,战略重心是整体所依赖的地方,是力量和运动的中心。打击敌人,需要打掉其重心,自己运作时,要基于目标有其战略重心,有重心才知道资源投向哪里。
同时,基于资源的聚焦、战略重心,还要细化出关键动作,实现目标的关键动作。
《孙子兵法》中也给出了实现“全”或“破”的关键动作或组合。
孙子讲的战争四要素,即“伐谋、伐交、伐兵、攻城”。此四者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奇正”组合来使用。
对于某些战役而言,要用伐谋、伐交,有些战役则伐谋、伐兵,有些战役攻城、伐交,甚至四者同时用上,方能实现目标。
至于怎么组合“伐谋、伐交、伐兵、攻城”四个要素,孙子给出了参考方法,或用兵的原则。即“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要依据自己的资源能力、实力与敌方的对比来决定用什么方式来实现目标,“伐谋”“伐交”要在综合实力大于敌人时才能使用,而综合实力不如敌人时,想侥幸用“伐谋”“伐交”获胜,最终带来的一定是灾难,故实力不行,则要逃或避。
“全”,相对应的方法是“伐谋”“伐交”;“破”相对应的方法是“伐兵”“攻城”。
目标不同,资源能力不同、实力不同,就要选择组合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要因己、因敌而组合。
如何保障目标成功实施呢?
孙子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将能,“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二是国君对有能力的将领不能掣肘太多,主要注意“糜军”“惑军”“疑军”。
三是这个作战计划要具有可行性,即著名的“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欲同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四是知彼知己,至少要知己。
这些告诉我们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作战目标”,是每一位将领的必修课。
从“全”与“破”目标来看,其本质还是打心理战,创造一种势不可挡的势能。
心理战的手段就是外交和宣传。
关于外交之战,读春秋史,耳熟能详的战例比较多,这里不再赘述。
在《三国志》中已经出现了“宣传”的字眼,春秋时不一定有宣传,但从史料中不难发现,外交已经成为当时重要的作战工具。
外交不仅是谈判,还有信息的获得、试探虚实等,是第十三篇“用间”的重要工作。
开始在谋攻中加入了宣传因素,尤其是到了近代,宣传工作在战争的作用与外交同样重要。
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拉斯维尔,他的博士论文就是《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他研究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所有宣传及宣传内容,为传播学奠定了基础。
可见,世界大战中对传播的重视。他总结世界大战的传播就是,树立恶魔,点燃仇恨,激发同仇敌忾的激情和胜利的欲望。
他还讲,宣传可以维系盟国及中立国的友谊,瓦解敌人的斗志,形成上下一致的意见,以及获得民众的支持。
战争中的传播还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对外宣传一致,外交部门、军事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要在组织上协调统一,发布相同的信息。
其实,传播就是通过故事、谣言、报道、图片及社会传播等形式,来控制意见,形成有利于我方的势能。
读粟裕的传记,他几乎每一个大战都先研究口号,如孟良崮战役“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济南战役“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等。
这些口号一方面可以鼓舞军队的士气,在士兵之间易于传诵;另一方面可以瓦解敌人的斗志。
另外,红军整个长征中,就像一个播种机一样,走到哪里,宣传就到哪里,红军把这个宣传的工具发挥到了极致。
新华社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也不能低估,很大程度上瓦解了国军将领们的斗志。
苏联把宣传分得更细,把宣传分为宣传和鼓动,可见已经找到了宣传的法门。
企业的热销势能也离不开宣传,用一个图形、一个口号、一套模式,让经销商觉得这个产品可以动销,觉得这个产品很热销,让对手进入你的体系,总想搞个跟你相似的口号,或卖点,或定位,又助推了热销氛围。
外交与宣传,都是虚虚实实,是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像条件反射一样,影响或控制人们的思维。
拉斯维尔说:“在选择刺激物的时候,一定要少而精,只要充满激情,一个简洁的口号、图形往往胜过千言万语。”
对于企业活动,一个鲜明、易识别的视觉记忆点,一句话简洁、打动顾客的口号,是企业成功宣传的首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