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去到乡下支教的十天,是我唯一一次精神自由
大二暑假的时候,有一个去村镇小学支教的机会,同院系的同学来征求我的意见,我十分诧异,为什么会找到我呢?我的专业学习的也不好,也没有什么特长,去到小学能交给学生什么呀?
“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
“去哪个学校?”
“目前还没有确定,你愿意加入的话我们就有四个人了,咱们一起策划一下。”
“为什么找我呀?我可不会教什么东西呀。”
“我看过你旁白的话剧,你的声音很好听。”
“哦哦,好的,我加入,需要我做什么随时说。”
原来是看过我配旁白的话剧啊,她不提起,我自己都要忘记了。
这个话剧的名字已经忘记了,只记得中间有一大段旁白,整个剧情也需要旁白来推进。当时没有话筒,舞台又很小,我必须躲在一个角落里,确保声音可以传出来、人又不被发现。整个表演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我在念旁白的时候很投入,很大声。
话剧结束的时候我早早的就离开了,掌声和鲜花属于导演和编剧,属于演员,但是不属于旁白。我就像一个隐形人一样,默默的离开没有人发现。听着里面热闹的起哄,我只觉得那些都不属于我,我只需要享受话剧里的情感与话剧外的努力就可以了。
所以这段记忆对于我来说,没有我参演的印记,只有我享受过的情感。
但是,没想到过了这么久,还会有人记得这件事情,并且肯定我的表演。这种感受就像有一股暖流经过,藏在心底的感动又被唤醒。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着手实施了。
第一步就是要找到一所愿意让我们去支教的小学。其实已经有了选择,就是同学的老家,他正好认识一所小学的校长。我们商量过后决定周末就出发,去跟校长谈谈。
出发的一路上还算顺利,只是下车的时候下起了小雨。更加出乎我意料的事情是,我们下了小巴车,还要爬一段山路,据说爬这段山路是为了绕近路,如果走大路的话还要好几个小时。
第一次下雨天爬山,如果不是为了赶路,我还真想好好看看这烟雾缭绕的山丘。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走起来也快,一个多小时的山路,走起来竟然毫不费力。我一直走在最后面,边走边想,他是怎么不迷路的?这样蜿蜒曲折的山路,随便一个岔路都可能会让我驻足迷失,他却总能分辨出正确的方向,不禁心生敬意。
到了校长家的时候,校长的家人都十分热情,招待我们就好像市里面来的领导,端茶送水,忙个不停。在我们说明了来意之后,校长就表达出了他的担忧,
“其他的都好说,我就怕没有学生啊,暑假学生都放假回家了。”
“没事,我们负责招生,只要校长给学生们通知到,我们负责给学生们讲解,多少学生无所谓。”
“我们这条件艰苦啊,你们能待住吗?”
“没事,我们可以的,我们来就是给孩子们上课的,陪着孩子们一起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那行,你们来吧。”
没想到,第一家学校就这样谈定了。
谈完之后已经很晚了,当天已经不可能回到学校,同学就招待我们去了他家里休息。还记得叔叔阿姨做的饭真好吃啊,简简单单的农家小炒,真是香。第一次到人家家,不敢吃的太饱,夹菜只敢夹一点点。结果就是,阿姨一直给我夹菜让我多吃点,我一直推脱说吃不下,到最后反而我是吃的最多的,哈哈哈哈,都是套路。
这次意外的借宿,唯一难住我的问题是,我不敢上厕所。
厕所建在家里的后院,但是厕所没有门,蹲下来之后只有很窄的几块砖挡着脸,无论是从后面还是从前面,都可以看到有个人蹲在那里,具体还能看见什么,我不敢想了。总不能每次上厕所都让同学陪着,我只好大着胆子自己去。
刚刚蹲下就听到脚步声,我火速站起来提裤子,谁知道他只是经过了一下,又走了,好险。刚刚那一下已经花掉了我全部的勇气,我站在厕所门口犹豫了将近一分钟,等我鼓足勇气再次蹲下,我暗暗发誓,今天晚上绝对不上厕所了。
等我们回到学校后,一切都非常顺利的推进,学校领导同意了我们的支教计划,其他科目老师的招募也十分顺利。转眼就到了我们要出发的日期。
我们出发的时间比较晚,寝室的同学都已经回家了,我打包了所有的行李,只留了一张凉席和一个枕头、一个手机,定好了闹钟,万事俱备。
“咚咚咚,咚咚咚。”
“谁呀?”
“出发了,你怎么还没起呢?”
“不可能啊,我没听到手机响啊?”
“你看看几点了,是不是时间定错了?”
我赶紧翻开自己的手机,屏幕怎么都不亮,连着按了几次开机键都没有用,拔掉电池也不行。好吧,手机坏了,难道是要暗示什么嘛?手机坏的也太不是时候了。我就要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了,如果没有手机,没有办法跟外界联络,我该怎么活?同学们说说笑笑,我只惦记我的手机。
经过一路的颠簸,我们到了支教的学校,我除了负责学生们的心理学课程,也要负责老师们的一日三餐,倒不是全职大厨,而是要负责排班、安排人手和控制钱款的支出。
一到了地方,大家各司其职,一切都井然有序。时间紧急,我竟也顾不上手机坏的事情了。
晚上吃过饭后,我跟妈妈打了电话,跟她报告一下我的手机坏了,联系不上我很正常,如果她找我可以联系我的同学。后来,妈妈没有主动找我,我也没有主动找她。就这样,我过了十几天没有手机的日子。
第一次看到做面汤时,可以先在面里面加水,在下锅前加水搅拌均匀,真好喝;
第一次见到土豆丝可以用番茄汁炖,真好吃;
第一次换炉子里的煤块的时候,两块煤连在一起,又不能全部扔掉,急得我真想下手去抠,真刺激;
第一次跟通宵跟同学一起备课,真热血。
经过简单的筹备、招生之后,正式开始了上课的日子。
每天的生活过的都一样:白天上课,中午先买菜再做饭,晚上先买第二天的菜再做饭,再备课。晚上偶尔还可以打打篮球,跟同学一起散散步。再偶尔还可以收到村民送来的西瓜,整个支教生活,就靠这些西瓜解解馋了。
跟孩子们上课的内容已经完全不记得了,只记得孩子们玩的很开心,我也很受教。明明什么也没有教给他们,他们却一脸崇拜和渴望。孩子们,对不起了,老师下节课会准备的好一点。
支教到一半的时候,我们也决定到孩子的家里面家访一下,看看孩子们成长的环境是什么样的,看看家长们对我们支教的反响如何。
去到孩子们的家里才发现,他们虽然都在同一所学校,在同一个村子,但是家庭条件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有的孩子家里没有爸爸妈妈,只有爷爷奶奶陪着。爷爷奶奶也不知道我们支教的事情,只知道孩子每天都要学校去。看到我们来,还以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局促又惶恐,一个劲儿的解释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
有的孩子在学校飞扬跋扈,身旁总是围绕一群追随者,回到家后竟然是个害怕爸爸的小男孩,规规矩矩,坐立难安。
有的孩子在学校腼腆内向,从来不抬头,回到家后竟也是个折磨人的小丫头,跟同学和奶奶说起话来不依不饶。
家访了几个孩子下来我们发现,我们能给到孩子们的真的有限。短短十几天,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给不了他们整个世界,如果我们只能做一件事情,我们希望这件事情是陪伴。
后来,我们调整了上课的内容,更多的是让孩子有表达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更快乐的玩,更开心的笑,更大声的闹。
渐渐的,我越来越喜欢这里的环境,习惯了每天的生活节奏,早上六点起,晚上十点睡;熟悉了买菜买米的叔叔阿姨,可以跟他们搞搞价了;跟孩子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他们敢背后说我坏话了。我不想离开这里。
这里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喧闹的人群,没有吵闹的音乐,没有好吃好喝好玩的,甚至没有熟悉我的人,这里的一切都仿佛都在对我说,我等你很久了。
可是,一切开始都有结束,一切相聚都有分离,一切我想要的、不想要的都会离我而去。
学校的领导来了,我们真的要走了。
学校的领导和学生干部们来看望我们了,因为他们要赶在我们结束前慰问一下我们,看我们在这里过的怎么样,教学成果怎么样。
知道他们要来的消息,我简直如五雷轰顶,要结束了,真的要结束了。
恐怕我是唯一抵触他们来慰问的人。他们的到来仿佛在告诉我,你逃不掉的!我不喜欢的外面的一切,都被他们带来了。
十几天的与世隔绝终究是要结束的,我不想见到的人,不想碰到的事,终究是要靠我自己解决的。
分别的日子被这次慰问加速了。在我们坐上大巴要出发的时候,孩子们闻声赶来,一个个喊着喜欢的老师的名字,
“老师,你别走”,
“老师,留下来”,
“老师,我不想让你走”。
我不敢看向窗外,我不忍看到孩子的泪水,我不想听到有孩子喊我的名字,我只希望这一刻我是隐形的。终于,还是有孩子喊出了我的名字,我微笑着招手,“回去吧。”我说不出更多的话。
难道我要告诉他们,有时间来找我玩呀?我说不出口,因为我知道他们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爷爷奶奶根本无法带着他们去到城市里面。
难道我要告诉他们,有空常联系?我说不出口,因为我知道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注册QQ,家里没有电话,他们根本联系不到我。
难道我要告诉他们,我会回来看你们的。我说不出口,因为我知道我不会的。我下学期没有继续支教的计划,我要准备考研,而这个支教团队也不会固定不变的,回到学校之后我们就散落各处再不相识了。
这个夏天,我来过,又走了,但我多希望,我没有来过,我没有离开。
这次的支教的生活,是我唯一一次感受到精神自由,没有手机的束缚,没有金钱的困扰,没有熟人的绑架,没有不想听到的消息。
我只需要伸个懒腰,一日三餐。
或许我爱的不是这个地方,而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但是现在,我没有资格再继续抱怨,因为我还在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我还在得意出卖自由换来的“糖果”,我还在坚持生命的透支兑换的金钱。
也许吧,有一天,我可以带着一台电脑,一个耳机,去到自由的深处,只写我想说的,只听我想听的。
有一天,总有一天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