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孩子求知欲的原理
1.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
孩子的求知欲是通过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形成的。《论语·述而》里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指求知欲的内外因互相作用的过程最终转变为孩子自主求知愿望的状态。
(1)外在求知欲。由外因所导致的求知欲叫作外在求知欲,外在求知欲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呈不稳定状态。孩子在形成内在求知欲之前,随着知识的增加,社会接触面的扩大,外在求知欲的鞭策作用将由强变弱,如果在此过程中过分强调外在求知欲的作用,反而会加速孩子厌学,只有外在和内在的两者相互作用,才能起到作用。
因此,外在求知欲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应该是通过外在求知欲的诱发,最终引导孩子形成稳定的内在求知欲。
(2)内在求知欲。所谓内在求知欲,就是孩子有意识或者潜意识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推理、接受新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找到动脑的感觉和自己智慧的存在,从而强化能力,让孩子从心里感受到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平衡,感受到知识的作用,领悟到学习的真谛,从而产生发自内心地想拥有更多知识的欲望。
也就是说,要想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去求知,就要在外在诱因的作用下让孩子形成动机,产生求知行为,然后在行为结果的不断强化下形成内在求知欲,从而进一步促进孩子的求知行为。
2.形成“空穴”
人们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结构和因果关系的物理世界中,一切物质都在持续地运动着,因而人也具有相应的心理特征:喜欢追求规律性,如对称、均衡、持续、普遍、完满等。一旦这种规律、对称、完满等有了缺陷或者遭到破坏,该有而没有,就出现了“空穴”。“空穴”会让人产生完满心理,使人产生去填补上这个“空穴”的欲望。家长要想诱发孩子的求知欲,就可以利用这一原理让孩子形成“空穴”。怎样形成空穴呢?一是让孩子感到“该有”,二是让孩子看清“没有”。
孩子的天性和需求为诱发求知欲提供了可能,即提供了“有”,所以诱发孩子的求知欲的主要内容是从孩子的天性出发,着重指出“无”的存在,从而让孩子感到“该有”并看清“没有”。把知识的学习放在知识体系中去理解,让孩子不但知道该知识点,而且知道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做到“知其然,亦知所以然”,这样才能使新知识被原有知识兼容,并在兼容过程中培养更高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更大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