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网络文化惠民工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网络文化惠民工程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应当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自信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的社会意识,往往表现为自己对自己(或者对同类)的肯定,呈现为自我得到确证之后的主观状态。从本质和根源上来说,自信是建立在生活的、实践的客观存在之上的较稳定的主观结构,表现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对人的主观世界的作用力在人的一方所获得的确定性,它并不是孤立的自我意识。正是由于人们的实践结果对人的改造活动的确证,人才能获得稳定的主观世界,人的主体性才能够被证明是合理的,值得肯定的,因而人的自信心才能够得以确立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自信是人类进行物质及精神改造活动中所获得的自我价值,是物质的、精神的成果对文化创造者的主体性证明,体现为主体关于其对社会存在的感觉、知觉或意识所形成的较稳定的主观结构。从内容上看,这些感觉、知觉或意识来自三个维度: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理想维度,三个维度在个体主观世界中的相互作用和融合,形成个体文化自信的基础。建立在历史、现实和理想维度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网络文化惠民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1)从历史维度看。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应当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重构。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流来自历史存在。历史是历史主体的实践,是一种过去的存在与历史主体相互作用之后的活动记录。历史存在表现为历史的史实,往往以历史的观念表现出来,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作为历史史实,是纯粹的不带任何色彩的过去,它存在于过去也灭失于过去,从时空意义上讲,这部分历史并不与后人发生直接关系。而能够影响后人的是历史的观念以及历史史实所显现出来的原则和规律。历史学家、哲学家所揭示出来的这些历史的逻辑,则丰富个体的主观世界,强化个体的意志,坚定个体的现实信念。从文化的继承性和人类历史教育的范式看,历史文化是被植入人的主观世界之中的,并形成人的历史观的组成部分。在人的现实活动的展开中,这部分主观世界则被进一步考问和检验,从历史文化中所产生的主观意识,当与从现实中所产生的主观意识,在人的大脑中进行较量时,总是会让位于现实,所以历史维度下的存在对人的影响总是依附于现实存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成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人类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支撑中国梦的实现。

(2)从现实维度看。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应当致力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实存在构成文化自信的感性基础和物质支撑,现实世界的本质是其物质实在性,表现为人的感性存在,是人的生命存续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个客观的物质世界是与人的生存与发展最直接、最根本、最密切的,它们成为人的现实和人的直接的社会存在,表现为人首先应该处理的主客体关系。现实存在通过人的感性生活掌控人的精神世界,人在对感性世界的把握中逐渐形成成熟的、稳定的自我,形成文化自信的原始本质。支撑广义文化自信的现实存在,一般表现为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两个方面。按照形成文化自信的逻辑看,物质存在对文化自信的作用力更优于精神存在。文化自信的根本,在于人所把握的物质存在是否表达了人类文化的类的意义,或者说某一族类在物质文化的掌控上是否居于先进生产力的前端,居于先进生产力前端的族类也就处于文化自信的自觉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历史发展内在要求的新文化范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辟了一条不同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文化强国发展道路,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它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道德基础;作为一种理想信念,它指明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作为一种精神纽带,它统一人们思想、维系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

(3)从理想维度看。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应当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理想。人们关于未来的理想构成文化自信的旗帜和标杆。从表象上看,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呈现为主观确定性的延展形式。但从本质上看,理想则是建立在对宇宙永恒性的假设之上的关于未来自我的建构,呈现为人关于未来时空与未来自我相统一的确定答案。人们相信未来才会建构理想,人越是拥有未来,越对现实充满自信。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想维度是立足于现实关系和历史经验而对未来的一种虚拟,表现为关于自我的未来形态在主观世界中的理念形式。理想维度在宇宙观层面为人的未来提供了一个确定的位置,把文化自信推进到更加广阔的时空际遇,拓展文化自信的时效性,增强文化自信的确定性。未来对于现实的意义,在于人作为一个生命体本身趋向未来的感性力量,在未来找到某种确定性,构成人的生命活动的特质。人关于未来的理想,既是对现实的反映,又是对现实的超越,人虽然对现实不满足,但因有了理想的支撑,现实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具有了合理的一面,这能够让个体增加更多的自信。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奋斗发展的历史根基、主体权利和文化理想的坚守,才能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斗争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中国需要更加注重以文化自信为前提和引导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更加积极展现具有主体性的文化形态和价值理念,构筑起以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方案、中国规则、中国智慧等为内涵和标识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支撑。

建构文化自信必须对其三个维度做出合理的取舍。首先,现实维度与历史维度是一对矛盾关系。历史存在与现实存在相一致,历史存在就会对文化自信起正向作用和推进作用,否则,就会不起作用或者起反作用。其次,现实维度是文化自信的根本和支撑。只有当我们积极掌握了人类先进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并将其运用于现实之中时,才能形成建构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再次,历史维度的理想定位是文化自信的生长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或者说传统文化在历史中所给予人们的自信,必须将其转化为历史的普遍性,如果不能让历史的成果超越其历史的局限,就不能为现实所接纳和吸收。最后,理想只有建立在对现实合理性的延展之上,才能对文化自信发挥提升作用。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坚定而执着。我们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增强激浊扬清、抵御侵蚀的底气;传承革命文化之“魂”,增强攻坚克难、战胜诱惑的骨气;坚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根”,增强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