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天津的地理位置处于华北平原东部,海河流域的下游,濒临渤海。70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个普通的濒海小村寨。就现今天津市域面积而言,其早期的人口聚落可以追溯到金代,《金史》中称这一地区为“直沽寨”简称“直沽”。(现在天津市河西区仍有“大直沽”的地名)。到公元1316年(元 延佑三年)将直沽寨改名为海津镇。到公元1402年(明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率兵由直沽寨沿北运河南下夺取皇帝位后,特赐该地名为“天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这即是历史上天津这一名称的首次出现。
至公元1404~1406年(明 永乐二至四年)在此先后设立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同时建城。至公元1725年(清 雍正三年)改天津卫为天津州,公元1731年(清 雍正九年)天津州又升为天津府,下辖六县一州。至此,经过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数百年的变迁,天津城廓已初步形成。特别是进入清代初期,由于天津水路交通便利,华北腹地的货物多在这里进出,渐渐形成了货物贸易的集散地,进而演变为华北地区经济贸易中心。除此之外,天津作为京畿门户,自明朝设卫以来便有重兵驻防并修筑炮台等防御设施,成为拱卫京畿的战略要地,并逐渐由一个军事卫所,成长为一座颇具规模的沿海城市。
1550年(明 嘉靖二十九年)刻《重修天津三官庙记》碑,记述了“天津”一名的由来
正是由于天津曾经拥有的卫城(卫所)地位,也就有人将天津的历史文化称为“卫文化”或“兵营文化”。更由于天津处于九河下梢、渤海之滨致使漕运兴盛、海运繁忙,因此也有人将天津的历史文化称之为“码头文化”。另外,还因为天津以拥有众多的小洋楼著称,而有了“小洋楼文化”。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无论有多少种关于天津历史文化的定位与思考,天津自古以来就是一座有着鲜明个性的城市。
1860年(清 咸丰九年)10月,以中国清政府与英、法、俄三国订立《北京条约》为标志,第二次鸦片战争宣告结束。清政府与三国签订的《北京条约》,可视作1858年(清 咸丰七年)6月清政府与英、法、俄、美四国分别签订的《天津条约》的补充。《北京条约》中续增的条款包括: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准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将已充公的天主教教堂财产发还,法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买田地,建造教堂;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等。在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占领京津等地城池且肆意劫掠,在北京火烧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此举,对中国文化和心理造成沉重打击。此后,中国的地主阶级逐渐分化,部分清朝统治者痛定思痛,决定采取“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方略,并由此拉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暂时迎来了回光返照般的所谓“同治中兴”。
一幅反映清政府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时的绘画
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根据清政府与英、法、俄等国所签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将天津辟为商埠。开埠后的天津,先后有九个国家在天津强占土地设立租界,形成了外国列强染指中国、威慑京都、干预内政、掠夺资源、巧取财富的侵略基地。并使一个封建都会逐渐演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城市。
清王朝初期的天津,由于水陆交通便利,腹地辽阔,已是华北地区商业贸易的中心地带。1655年(清 顺治十二年)荷兰使节盖伊(Guy也译作戈耶)来华到京进贡,后在谈及他抵达天津港口的印象时称,天津与广州、镇江并列为中国的三个主要港口,并认为天津这个地方到处被庙宇所点缀,而且人烟稠密,货物交易频繁,像如此繁荣的商业景象实为中国其他地方所罕见。随后这位荷兰使节还绘制了《三岔河口图》。1793年(清 乾隆五十九年)英国派使臣乔治·马戈尔尼(George Macartney)伯爵率团来华,为乾隆皇帝补祝八十寿辰进贡(注:乾隆姓名为爱新觉罗·弘历,出生于1711年9月25日,即康熙五十八年八月十三日生,其八十岁寿诞日期应是1790年,即乾隆五十五年)。乔治·马戈尔尼抵达天津三岔河口时对那里的热闹景象大加赞赏。他的一位随员对津沽地区河流系统也做了一番饶有兴趣的分析,“一条从京城附近流淌过来的河流,一条同其他边远地方相连接的河流,这样两条河流的汇合,使中国从一个统一的帝国初期起,就必然使天津成为一个热闹非常的地方”。乔治·马戈尔尼还著有《1793年英使觐见乾隆记》,较详细地记载了出使中国的经历。
《北京条约》部分条款
乔治.马戈尔尼像
近代天津,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结构迅速解体,这时一些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放眼看世界”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创办工商业、金融业,引进西方的教育、科技和文化,为兴办洋务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这些“西学东渐”的举措,使天津开埠以来,得以享有“领时代风气之先”的称誉,并逐渐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洋务之都”,受到世界的瞩目,使中西荟萃的城市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天津开埠以来,随着外国工商业的引入,使天津从一个封建性的交通枢纽和商业城镇,逐步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工商业港口和贸易城市。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两副画作中窥见一斑。这两幅画作分别是清末杨柳青的著名年画画师齐健隆所创作的年画《天津图》,清末杨柳青的年画画工龚尖成所作《新刻天津紫竹林跑自行洋车》年画。《天津图》年画的作者齐健隆在该幅画作题跋中写道:“天津府城,自昔即为各省士商荟萃之区,中外互市以来,建设通商口岸,督宪亦行辕移住,交涉日繁,商贾云集,近益增建洋楼,电线、铁路、火车次第创办,倍形热闹,凡足迹来履是地者,不免与一览为快之,思兹特绘此图,以备卧游之助焉耳。”从这段题跋中至少体现出天津开埠以来,在对外商贸、城市建设、电力交通等方面的创设与发展给“天津府城”带来的巨大变化。如题跋中所称的“士商荟萃”、“商贾云集”形容的是当时商业贸易的发达兴旺。“中外互市”、“建设通商口岸”说明天津开埠后中外通商、国际经贸往来的增多。“增建洋楼”、“电线、铁路、火车次第创办”则反映了因外国在天津设立租界而不断增多的“洋楼”建筑,以及电线(含供电、电话、电报等线路)、铁路、火车这些近代工业文明产物的出现带给城市生活及人们出行的便利。
天津开埠后西方殖民势力的大举进入,天津开启了近代历史的进程。此为英租界码头
这幅画作反映的大约是公元1888~1890年间天津城市的景象。描绘了天津城垣开埠以后的市井风貌。图中的海河、子牙河、南运河流经城垣,城廓内可看到“望海楼教堂”以及因“洋务运动”而出现的“机器磨坊”(面粉厂),“火轮车”(铁路和蒸汽机车)等新鲜景物散布其间。远处为城池旧景,东门外是玉皇阁、天后宫以及紫竹林等“租界地”的洋楼建筑,这幅《天津图》将当年的市景风物刻画的生动清晰。此图的印刻时间大致在1897年到1900年间,它对于研究近代天津城市发展沿革具有较高的价值。另一幅由杨柳青画工龚尖成所作的《新刻天津紫竹林跑自行洋车》年画,同样反映的是天津开埠以来及兴办洋务后,引入国外的自行车这一新鲜事物的历史事实。从年画画面中可以看到,天津紫竹林外国租界旁的街道上,有几个人在两轮自行车上表演杂耍,在旁边观看的路人中既有身着西服革履的洋人,也有身穿长袍马褂的中国人,他们都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这种两轮自行车和在车上玩杂耍的人。这些西方工业文明的引入,加快了天津近代化的进程,为天津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齐健隆所绘年画《天津图》
龚尖成所绘年画《新刻天津紫竹林跑自行洋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