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个人乃至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时,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礼仪可以使人变得有道德,可以帮助塑造理想的个人形象,可以促进事业的成功,更可以使社会变得安定、文明与和谐。
学习礼仪,首先是个人的需要,因为礼仪可以使人际交往变得顺畅,有助于事业的发展并取得成功;其次,学习礼仪是社会的需要,人人重视礼仪,讲究公共道德,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安定。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孔子说过:“礼者,敬人也。”其本意是强调在人际交往中,人人皆不可失去敬人之意。荀子也说过:“礼者,养也。”强调的是礼仪是每个人皆须具备的为人处事的基本素养。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等因素,在大学校园有许多大学生对礼仪知之甚少,在人与人交往、公共事务、与家庭成员相处中表现出很大缺失。从日常穿着打扮与大学生身份、场合不相称,到与同学、老师、领导交往中言谈举止不得体,无一不表现出大学生对于礼仪的缺憾。
开设大学生礼仪课程,旨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为将来立足社会奠定基础。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和目的,作者专门组织了从事礼仪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富有经验的教师精心编写了《大学生礼仪》这本教材。《大学生礼仪》从礼仪概述、个人礼仪、交往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求职礼仪等方面,系统而全面地讲述了当代大学生应该掌握的礼仪知识和技能。
《大学生礼仪》的主要特点:
第一,面向当代大学生。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一直以为我国人民服务、为我国学生服务为根本。礼仪知识种类较多,纷繁复杂。有鉴于此,本教材的编写自始至终以学生为本,面向我国当代大学生。努力适应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自始致终是其首位的选择。选择性介绍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礼仪规范,有助于学生学习相关内容。
第二,面向当代社会。在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一方面力求与时俱进,关注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传授新知识;另一方面则努力贴近生活、面向社会、服务国家,始终坚持讲道德、讲文明、讲教养、讲沟通。
第三,操作性强。本书在每一章节都设有具体任务,以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习、训练、实验相结合。
第四,直观性强。本教材配用了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中的角色绝大多数是由学生扮演,更加直观、生动、真实,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强,教学效果好。
第五,便于教师备课。本教材在每章开始前设有知识要点,结尾设有小结。
本教材既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开设礼仪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社会各界人士掌握礼仪规范的有益读物。
课时分配及活动安排(供教师参考)
续表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集众家之说,参考颇多,详见本教材后面的“参考文献”,在此,向各位专家学者深表谢意。部分参考文献来源于互联网上发布或转发的信息,在此亦向各位原作者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教材由李萍任主编,吴玉亮、邵文恰任副主编,郑振峰、桑金歌任主审。具体编写分工如下:李萍拟定提纲、负责全书的统稿并编写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吴玉亮编写了第六章和附录,邵文恰编写了第四章、第五章。王磊、姬伟、彭珊珊参与了编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欠妥与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