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 大展拳脚
北非战役胜利结束后,盟国首脑定于1943年1月在卡萨布兰卡召开一次作战会议,商讨未来的作战问题。
为了准备参加这次会议,1942年12月间,由马歇尔牵头组建的旨在协同美国陆海空军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天天都在紧张工作,以便拿出一份周密的计划来同英国盟友商谈。
其中,海军参谋长金上将力争扩大太平洋海军力量,主张把北非登陆的舰艇调到亚洲去对付日本人。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将军提出一个从英国出动重型轰炸机,空袭德国本土基地和其在欧洲占领区的“基地”计划。马歇尔则提出了1943年夏天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登陆的详细作战方案,这个还是他念念不忘的法国登陆战。
罗斯福坚持把美军重点放在欧洲,所以海军的方案不行。而航空兵司令提出的计划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欧洲的空战任务主要由英国空军承担。所以这一方案也不行。最后在马歇尔的方案上,罗斯福没有立即表态。
马歇尔计划的筹划人新任作战计划部部长魏德迈本人也不太认同马歇尔的计划,如果在1943年登陆成功,则将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缺乏实战锻炼的美国地面部队难以对付久经沙场的德国军队。
马歇尔坚持自己的想法,并命令保密,以防英国人知道后吹毛求疵以至计划流产。
马歇尔防着英国人,但却同时和英国人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得到了英美两国首脑的认可。马歇尔最亲密的英国战友是英国驻华盛顿的首席联络官、英国陆军元帅迪尔。两人为沟通英美的合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时,马歇尔的陆军参谋长工作干得成效显著。
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已在珊瑚岛和中途岛海战中遏制了日本人在太平洋的进攻;在北非战场上,美国军队和由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国第8集团军,击退了凶悍的隆美尔,并打赢西西里岛登陆战,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
在扩军上,马歇尔在美国参战后的一年时间里,把美国陆军的兵力几乎翻了一番(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为540万人,即73个现役师和167个战斗飞行大队)。
美国陆军和航空兵在全世界6条不同的战线上作战,战争规模之庞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而这一切背后的“大脑”就是马歇尔。他很快使缺乏实战的美国和美国军队调整到高效率的“战争状态”。
不过,马歇尔的计划还是被英国人知道了,结果当然是他遭到英国盟友数落一通。当然,这一计划还是在1944年通过了,作为马歇尔一手策划的计划而扬名于世。
▲ 马歇尔雕像
1944年,无论在苏德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以及中国战场,法西斯势力都到了强力的遏制,是到了最后一击的时候了。
如果马歇尔的计划在1942年或1943年实现的话,那么,盟军最高统帅应该是一名英国人,这是英美谈判的结果。但到了1944年,美国在盟军中的兵力和物资都大大超过了英国。一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美军部队迫使丘吉尔让步,美国将军将完成这一留名青史的使命。
至于谁来当盟军最高统帅,这在美国和英国内部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第一大热门当然是马歇尔。马歇尔在参谋长的位置上居功至伟,但没有实际领过兵,这正是可以使得他获得举世无双的荣誉的机会。
赞成马歇尔成为盟军统帅的人有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等显赫的人物,几乎所有人都期待这荣耀的一幕。马歇尔本人也十分希望能够带兵指挥作战。
不过马歇尔老上司潘兴将军不同意,他认为马歇尔更适合做参谋工作。而马歇尔本人对此也还有疑虑。
马歇尔知道只要他点头,他就能够当上盟军统帅,但他毕生都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他以高风亮节的风度,把最高司令官的位置让给艾森豪威尔。后者不辱使命,以粉碎纳粹德军的“期末成绩”回报了这位可敬的“伯乐将军”。
1944年6月5日,马歇尔盼望已久的计划“霸王行动”终于开始。最终,策划很久的诺曼底登陆战成功了,盟军在欧洲战场站住脚跟,并进展顺利。
▲ 马歇尔与戴高乐
不过,越到临近胜利,事情越难处理。军种之间、将军之间、民众和政府之间、政府和军队之间,盟国之间都吵得不可开交。马歇尔认为1945年是他最焦虑的一年。
盟军到了德国边界后,美军第9军距离柏林只有55英里。
又一次剧烈的争论开始了。英国人明确表示对德的指挥权应该移交给蒙哥马利,由蒙哥马利统帅盟军,并赶在苏联军队占领德国首都柏林之前先占领。
盟军内部有两种进攻意见和两种指挥意见。这让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十分为难。
两种进攻意见是:英国的蒙哥马利和美国的巴顿认为应该抢先占领柏林,抢到“二战”
中最大的战利品。而布莱德雷认为不应该和苏联争柏林。
两种指挥意见,即一种认为应由蒙哥马利指挥,一种认为应由美国将领指挥。
此时罗斯福去世。马歇尔审时度势,他积极支持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认为应该把注意点放在柏林附近的德国军队,而且攻打柏林牺牲会很大,实在得不偿失。布莱德雷的意见也一样。
马歇尔的意见也一样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我认为我们当时不应该攻占柏林,必须记住,我们那时正在和苏联人打交道。我们一直在同他们并肩作战。他们是我方武装部队的组成部分——非常坚定的一部分。他们在战争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削弱了德军力量,对所有这些,我们都要好好加以考虑。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们变得非常敏感,时刻都在注意是否有迹象表明英美打算背着他们决定战争的结局,因此,我们对这一点很注意,英国人比美国人更注意。丘吉尔先生的态度相当明确,而后来事态的发展证明,他的主张更可取。”
马歇尔关于欧洲战事的指示是:打败德军,赢得战争,同友军保持良好关系。这对于艾森豪威尔而言是一剂强心针。马歇尔的做法已经在考虑政治上的因素,他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家,而是一个有政治视野的军事家。
欧洲战事大获全胜。接下来是对日战争,不久后,美国使用原子弹轰炸了日本本土,加速了日本的败亡。
1945年11月26日,新任总统杜鲁门在白宫为马歇尔举行告别仪式,并承诺不再打扰马歇尔。“时代巨子”光荣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