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自ENIAC诞生以来,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这几十年中,计算机及其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不断发展与完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飞速前进。当前计算机正朝着巨型化、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等方向发展。
1.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当今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可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考虑。
第一,未来计算机要向“高”度发展。所谓“高”即指计算机的“高性能”和“高速度”,主要表现为计算机的CPU主频越来越高。以目前最普通的家用台式计算机为例,其CPU频率已超过4GHz。高速计算机已成为未来计算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第二,未来计算机要向“深”度发展,即向信息的智能化发展。如何把互联网的大量信息转换成人们想要的知识,同时人机界面更加友好,是计算科学需要完成的重要课题。未来的计算机要致力于模拟人类思维,不仅能完成“复杂”的任务,更需要做出一些“智慧”的判断,如推理、学习、联想等。自“人工智能”的概念提出以来,计算机在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步伐较为缓慢,许多预期的目标都未能实现,这说明探索人类智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第三,未来计算机要向“广”度发展,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就是无处不在,也就是说,要让计算机无处不在,像“没有计算机一样”。这里的计算机,不仅仅指个人计算机,而是指人们家里的每一件家用电器中都渗透着计算机技术,所有的电器都会被智能化。另外,日常用的书籍、相册、学习用品等,全部都被计算机技术所电子化,而且这些计算机与现在的手机合为一体,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相互交流信息。所以有人预言未来计算机将成为不被人所注意的最常用的生活用品。
2.未来新一代的计算机
直到今天,人们使用的所有计算机,都采用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原理为体系结构,因此也统称为冯·诺依曼型计算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研制新一代计算机,是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超导技术、电子仿生技术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目标是希望打破以往固有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使计算机能进行知识处理、自动编程、测试和排错,能用自然语言、图形、声音和各种文字进行输入和输出,能具有人类那样的思维、推理和判断能力。非传统计算机技术有:利用光作为载体进行信息处理的光计算机;利用蛋白质、DNA的生物特性设计的生物计算机;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元计算机,以及具有学习、思考、判断和对话能力,可以辨别外界物体形状和特征,且建立在模糊数学基础上的模糊电子计算机等。未来的计算机还可能是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DNA计算机或纳米计算机等。
3.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新发展
在当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各种新概念、新应用、新产品不断在市场上推出,令人目不暇接。走在各类学科中最尖端的计算机科学,正全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
(1)物联网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连接物品的网络,其概念早在20世纪末就已提出。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国际电信联盟(ITU)对物联网定义是: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简单地说,物联网就是解决物品与物品(Thing to Thing,T2T)、人与物品(Human to Thing,H2T)、人与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联。但是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的是:H2T是指人利用通用装置与物品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物品连接更加简化;H2H是指人之间不依赖于PC而进行的互连;而物联网希望做到的则是T2T,即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无须人的“干预”。因为互联网并没有考虑到对于任何物品连接的问题,故人们使用物联网来解决这个传统意义上的问题。物联网示意图如图1-13所示。
图1-13 物联网示意图
那么,如何理解物联网与实际物品之间的交流呢?我们来举一些例子说明。
例如,有一天,在衣橱里的每件衣服上,都能有一个电子标签,当拿出一件上衣时,就能显示这件衣服搭配什么颜色的裤子,在什么季节、什么天气穿比较合适。又如,给放养的每一只羊都分配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会一直保持到超市出售的每一块羊肉上,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知道羊的成长历史,确保食品安全。再如,在电梯上装上传感器,当电梯发生故障时,无须乘客报警,电梯管理部门会借助网络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去现场处理故障。
(2)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是由Google首先提出的。云计算作为一种网络应用模式,由一系列可以动态升级和被虚拟化的资源组成,这些资源被所有云计算的用户共享并且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访问,用户无须掌握云计算的技术,只需要按照个人或者团体的需要租赁云计算的资源。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等),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须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云计算简图如图1-14所示。云计算概念被大量运用到生产环境中,国外的云计算已经非常成熟,如IBM、Microsoft都拥有自己的云平台。而国内的腾讯、新浪、百度等企业目前也都拥有云平台,以提供相应的数据服务。各种基于云计算的应用服务范围正日渐扩大,影响力也无可估量。
图1-14 云计算简图
对于云计算服务的使用者来说,“云”中的资源是可以随时获取,并且无限扩展的。用户可以按需支付并使用“云”服务。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来帮助管理信息,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助保存数据。
云计算是当前一个热门的技术名词,很多专家认为,云计算会改变互联网的技术基础,甚至会影响整个产业的格局。正因为如此,很多大型企业都在研究云计算技术和基于云计算的服务,亚马逊、谷歌、微软、戴尔、IBM等IT国际巨头以及百度、阿里巴巴等国内业界都在其中。几年之内,云计算已从新兴技术发展成为当今的热点技术。
(3)大数据
对于“大数据”(Big Data),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的特点有四个层面:第一,数据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大数据的数据来自多种数据源。第三,处理速度快,这也是大数据的鲜明特征。第四,价值密度低,只要合理利用数据并对其进行正确、准确的分析,将会带来很高的价值回报。一般将其归纳为四个V——Volume(数据体量大)、Variety(数据类型繁多)、Velocity(处理速度快)、Value(价值密度低)。
(4)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选择合适的方式去陈述一个问题,对一个问题的相关方面建模并用最有效的办法实现问题求解。
计算思维是每个人的基本技能,不仅仅属于计算机科学家。在培养解析能力时,不仅要掌握阅读、写作和算术(Reading,wRiting,and aRithmetic,3R),还要学会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利用启发式推理来寻求解答,就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规划、学习和调度。它就是搜索、搜索、再搜索,结果是一系列的网页,一个赢得游戏的策略,或者一个反例。计算思维利用海量数据来加快计算,在时间和空间之间,在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之间进行权衡。
那么,如何理解计算思维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例如,学生上学前把当天需要的书、习题册、文具等放进背包,这就是“预置”和“缓存”。当孩子丢了自己的物品时,家长建议他沿着经过的道路寻找,这就是“回推”。对于滑冰爱好者来说,在什么时候停止租用冰鞋而为自己买一双呢?这就是“在线算法”。事实上,计算思维将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可以这样理解:计算思维是一条人类求解问题的途径,但并非要使人类像计算机那样地思考。计算机枯燥且沉闷,而人类聪明并富有想象力,是人类赋予计算机激情。只要配置了计算设备,就能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那些在计算时代之前不敢尝试的问题,真正达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