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VLAN的工作机制
在引入VLAN后,二层交换机的端口按用途分为访问连接(Access Link)端口和汇聚连接(Trunk Link)端口两种。
基于端口的VLAN分为Port-VLAN和Tag-VLAN两类。
访问连接端口通常用于连接客户的PC,以提供网络接入服务。该端口只属于某一个VLAN,并且仅向该VLAN发送或接收数据帧。端口所属的VLAN通常也称Port-VLAN。
Port-VLAN有以下特点:
● VLAN是划分出来的逻辑网络,是第二层网络。
● VLAN端口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
● VLAN隔离广播域。
Port-VLAN的工作机制是:通过查找MAC地址表,交换机只对同一VLAN中的数据进行转发,对发往不同VLAN的数据不转发。
汇聚连接端口属于所有VLAN共有,承载所有VLAN在交换机间的通信流量。此端口所属的VLAN通常也称Tag-VLAN。
Tag-VLAN有以下特点:
● 传输多个VLAN的信息。
● 实现同一VLAN跨越不同的交换机。
● 要求Trunk连接端口至少要100MB。
Trunk链路承载了所有VLAN的通信流量,为了标识各数据帧属于哪一个VLAN,需要对流经Trunk链路的数据帧进行打标(Tag)封装,以附加上VLAN信息,使交换机通过VLAN标识,将数据帧转发到对应的VLAN中。
目前交换机支持的打标封装协议有IEEE 802.1Q和ISL。其中IEEE 802.1Q是经过IEEE认证的对数据帧附加VLAN识别信息的协议,属于国际标准协议,适用于各个厂商生产的交换机,该协议简称为dot1q。而ISL协议仅适用于CISCO产品。
IEEE 802.1Q中附加的VLAN识别信息位于原数据帧中“源MAC地址”和“类型”之间,添加了2字节的标记协议标识(TPID)和2字节的标记控制信息(TCI),如图4-3所示。
图4-3 IEEE 802.1Q
标记协议标识(TPID):固定值0x8100,表示该帧载有802.1Q标记信息。
标记控制信息(TCI):
Priority:优先级,3比特。
C.nonical format indicator:1比特,表示总线型以太网、FD D.、令牌环网。
VlanID:12比特,表示VID,范围1~4094。
802.1Q工作特点如下:
● 802.1Q数据帧传输对于用户是完全透明的。
● Trunk上默认会转发交换机上存在的所有VLAN数据。
VLAN工作原理如图4-4所示。当HOST B发送数据到HOST Y时,在进入交换机端口前,数据帧的头部并没有被加上VLAN Tag标记。当数据进入交换机Switch A端口后,由于端口所属VLAN2,在数据帧的头部加上VLAN2的Tag标记,在交换机中查找此VLAN2的MAC地址表,若没有找到对应的端口,则在VLAN2中广播,当数据通过交换机SwitchA的级联端口24时,由于该端口为Trunk口,数据从此端口转出时仍带有VLAN2的Tag标记。数据到交换机SwitchB的级联端口24,根据VLAN2的Tag标记,在SwitchB的VLAN2中广播,HostY响应,得到对应的目标端口2。Switch B剥去VLAN2的Tag标记后,将数据帧从端口2转发给HostY。
图4-4 VLAN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