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要有大胸怀,容人之所不能容
睿智的心灵在于它的开阔与宽松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帆风顺,轻轻松松,简简单单,然而,生活却有重重压力。例如,追求的失落,奋斗的挫折,情感的伤害,等等,都让我们的心灵背上了重重的负荷。面对压力,要想获得平和的心,有一个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注意为自己的心灵留下适当的空白,使自己的内心保持一定的余裕。
事实上,刻意地使心灵空白的确能有效地为人们带来心安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将头脑中忧虑、不安、沉重、憎恶等不良情绪“清空”,取而代之的是愉悦、安定、轻松、满足的心境。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在拉赖因号轮船上举办过一场演讲会。他在演讲中说道:“当你感觉到内心有压力和烦恼时,不妨走到船尾去,把烦恼的事一一说出,然后把它们抛掷到汪洋大海中,注视着它直到它消逝不见。”这个建议乍听起来仿佛有一点儿荒诞和幼稚,但是当晚却有一个人跑来对他说:“我按照你的话去做了,结果觉得心中非常舒畅,这实在是件令人吃惊的事呀!”这人还继续说道,“待在船上的这段时间里,我每天在日落的时刻,把一切烦忧抛入大海,直到自己觉得完全没有一丝烦恼为止。同时我将日日注视着这些烦恼消失于时间的大海里!”
的确,我们很多时候因为忙碌,因为各种事情的困扰,我们每天从早到晚的工作,没有自己的时间,我们没有给自己的心灵时间,没有给自己心灵对话的时间,或者让自己的心灵完全出于一片空白。静静地去听一首喜欢的音乐,或者大笑或者大哭着看完一场电影,简简单单的去野外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或者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什么都不想,都不做,又或者周末去除所有忙碌,自己给自己煮一壶咖啡,惬意地坐在窗前晒着太阳。这样的日子会让自己心情非常的愉悦,我们不必很功利地刻意为了学英语去看外文电影,或者为了学习某些东西去看一些书,只是很简单地,很享受地信手拈来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很随意地翻看着。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各种各样的烦恼所困扰,为自己的前途奔波,为父母的身体担心,为孩子的选择学校而忙碌,为自己日渐发胖的身体而忙着减肥,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有自己的时间?什么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很烦琐的事情所左右呢?我们的大多的时间被一个叫作“忙碌”的东西所占用,到头来却发现自己需要的东西一个都没有得到,而实际上生活需要一些宁静,自己的心灵需要定期的清空,需要我们将生活那些烦恼都倒出去,新鲜的,带有活力的内容才可以填充进来,否则,我们的生活将是一团糟,烦躁和抑郁接踵而来。
我们需要这样的安静,可以清空内心的烦恼和忧虑,使我们从压力中解脱出来,当然,仅使心灵空白还是不够的,必须加进一些内容才可,因为人的心灵不能永远呈现空白而毫无内涵,否则,曾经丢弃的消极想法极有可能又会重新蹿入你的思想之中。因此,我们必须在心灵呈现空白的同时,立即注入富含创造性、健康性的想法。这样一来,那些负面的想法就无法再对你造成任何影响。久而久之,那些重新注入脑中的新想法将在你的思想中生长,而且能击退任何负面的想法。那时你的心灵将远离压力的困扰,永葆平和。
扩大你的内心格局
几个人在岸边的岩石上垂钓,一旁有几名游客在欣赏海景之余,亦围观他们钓上岸的鱼,口中啧啧称奇。
只见一个钓者竿子一扬,钓上了一条大鱼,约三尺来长。落在岸上后,那条鱼依然腾跳不已。钓者冷静地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将鱼丢回海中。
围观的众人响起一阵惊呼,这么大的鱼犹不能令他满意,足见钓者的雄心之大。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际,钓者渔竿又是一扬,这次钓上的是一条两尺长的鱼,钓者仍是不多看一眼,解下鱼钩,便把这条鱼放回海里。
第三次,钓者的渔竿又再扬起,只见钓线末端钩着一条不到一尺长的小鱼。围观众人以为这条鱼也将和前两条大鱼一样,被放回大海,不料钓者将鱼解下后,小心地放进自己的鱼篓中。
游客中有一人百思不解,追问钓者为何舍大鱼而留小鱼。钓者经此一问,回答:“喔,那是因为我家里最大的盘子只不过有一尺长,太大的鱼钓回去,盘子也装不下……”
舍三尺长的大鱼而宁可取不到一尺的小鱼,这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取舍,而钓者的唯一理由,竟是因为家中的盘子太小,盛不下大鱼!
在我们的生活经历中,其实也存在许多类似的例子。例如,很多时候,我们有一番雄心壮志时,就习惯性地提醒自己:“我想得也太天真了吧,我只有一个小锅,煮不了大鱼。”因为自己背景平凡,而不敢去梦想非凡的成就;因为自己学历不足,而不敢立下宏伟的大志;因为自己自卑保守,而不愿打开心门,去接受更好、更新的信息……凡此种种,我们画地为牢、故步自封,既挫伤了自己的积极性,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那些人生篇章舒展不开,无法获得大成就的人,大多是没有大格局的人。所谓大格局,就是以长远的、发展的、战略的、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博大的胸襟对待人和事。对一个人来说,格局有多大,人生就有多大。那些想成大业的人需要高瞻远瞩的视野和不计小嫌的胸怀,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大格局。古今中外,大凡成就伟业者,他们都是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眼,一步步构筑他们辉煌的人生大厦的。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盘棋,那么人生的结局就由这盘棋的格局所决定。在人与人的对弈中,舍卒保车、舍车保帅、飞象跳马……种种棋路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拼搏。相同的将士象,相同的车马炮,却因为下棋者的布局而大不相同,输赢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把握住棋局。要想赢得人生的这盘棋局,就应当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有先予后取的度量,有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方略与气势。棋局决定着棋势的走向,我们掌握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大局势。
通过规划人生的格局,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才可能更容易地获得人生的成功,理想和现实才会靠得更近。人生每一阶段的格局,就如人生中的每一个台阶,只有一步一步地认真走好,才能够到达人生之塔的顶端。
所以,扩大自己内心的格局,对于前景,去构思更大、更美的蓝图。我们将会发现,在自己胸中,竟有如此浩瀚无垠的空间,竟可容下宇宙间永恒无尽的智慧。
有什么样的人生格局,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结局!
突破旧的格局,开放你的人生
同样的榕树种子,放在小盆里栽种,最多只能长到半米高;放到大盆子里,就会长到一米多高;而放在大自然中,就可以长到五米以上。明白了这些,我们何不把自己的格局放宽一点儿、拓深一些,这样我们理想的种子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开放自己的人生,需要我们打破禁锢自己的旧格局,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开创更宏大的发展空间。
创造新格局,需要我们培植以下的几个关键因素:
1.志当存高远。
有一句话这样说:“取乎上,得其中;取乎中,得其下。”就是说,假如目标定得很高,取乎上,往往会得其中;而当你把目标定得很一般,很容易完成,取乎中,就只能得其下了。由此,我们不妨把目标定得高一些,因为愿景所产生的力量更容易让人在每天清晨醒来时,不再迷恋自己的床榻,而抱着十足的信心和动力去面对新的挑战。
2.心态决定命运。
心态决定事业的成败,在人生的这盘棋局中,心态会决定你人生棋局状态,所以,好心态才能实现好格局。
3.人生当进退自如。
大丈夫应当能屈能伸。屈于当屈之时,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伸于当伸之时,同样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屈,是隐匿自我,是为了保存力量,是暂时处于人生的低谷;而伸,是发扬自我,是为了光大力量,是为了攀登人生巅峰。只有能屈能伸的人生,才是完满而丰富的人生。
4.宽容豁达,厚德载物。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管子云:“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土;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但凡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古往今来,许多事实也证明了一个真理:宽容才能成就伟大。
5.大处着眼,不贪一时之利。
金钱财富、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贪得太多,只会失去更多,适可而止,知足才能常乐!
6.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一种胆略,是一种气势,是一种魄力。破釜沉舟,绝处求生,这样的人生才算极致精彩!
在许多大师所指示的成功法则中,敞开自己的心门,去接受各式各样的信息和评价,是极重要的一环。切莫因自己的浅薄和慵懒,而不接受许多深奥、开阔的智慧,坐井观天绝非一位积极追求卓越人生的人所该抱持的态度和方式。破除旧格局的拘囿,我们才能迎来新格局的异彩纷呈。
人生无格则难成局,无局则难有造化!格局是气度的经纬,视野的引导,仁慈的酵母,得失的座右铭,耐力的通行证。所以,神之异于人乃气度不同,故云:上指天,下指地,天地之间唯我独尊;君之异于庶乃视野不同,故云:日月每从肩上过,江河总在掌中望;仁之异于暴乃所怨不同,故云:对别人仁慈并非对自己残忍,而是给自己成长;得之异于失乃座右铭不同,故云:舍弃就是一种选择;智之异于蠢乃耐力不同,故云:时间对有智慧的人是成就的通行证,但对愚蠢的人是面目可憎的催化剂。每个人都如此,差别只在于采取的对待方式不一样而已!
格局是引领风骚的精髓,是决胜千里的兵略,我们不能哀叹时运不济碌碌虚度此生,何不昂起不屈的头颅,打破旧格局,拼搏一番呢?
视野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换个视角看风景,风景便有不一样的风采;换个角度看人生,人生也会有不同的发现。一个人的世界有多大,取决于他视野的大小,视角越大,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也许心的体积很小很小,世界却很大很大;换一个视角,心的格局可以变得和世界一样无限广阔。
1941年深夜,在美国洛杉矶一间宽敞的摄影棚内,一群人正在忙着拍摄一部电影。“停!”刚开拍几分钟,年轻的导演就大喊起来,一边做动作一边对着摄影师大声说:“我要的是一个大仰角,大仰角,明白吗?”
又是大仰角!这个镜头已经反复拍摄了十几次,演员、录音师……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已累得筋疲力尽,可是这位年轻的导演总是不满意,一次次地大声喊“停”,一遍遍地向着摄影师大叫“大仰角”!
此时,扛着摄影机趴在地板上的摄影师再也无法忍受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站起来大声吼道:“我趴得已经够低了,你难道不明白吗?”
周围的工作人员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他们。年轻的导演镇定地盯着摄影师,一句话也没有说。突然,他转身走到道具旁,捡起一把斧子,向着摄影师快步走了过去。
人们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导演会做怎样的蠢事。在周围人的惊呼声中,只见年轻的导演抡起斧子,向着摄影师刚才趴过的木制地板猛烈地砍去,一下、两下、三下……他把地板砸出一个窟窿。
导演让摄影师站到洞中,平静地对他说:“这就是我要的角度。”就这样,摄影师蹲在洞中,压低镜头,拍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仰角,一个从未有人拍出的镜头。
这位年轻的导演名叫奥逊·威尔斯,这部电影是《公民凯恩》。电影因大仰拍、大景深、阴影逆光等摄影创新技术及新颖的叙事方式,被誉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之一,至今仍是美国电影学院必备的教学影片。
拍电影是这样,对待人生更是如此,如果你的视角很低、很小,你怎么能看到艰难后面的希望和快乐呢?人生的格局也许难以改变,但怎么看却由你来决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换个视角看风景,风景便有不一样的风采;换个视角看人生,人生也会有不同的发现。
改变生命的视角,你就能看见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拥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一个人的视角若只局限在眼前,就容易变得短视,就常会为小事纠结。可是一旦放宽视野,惊叹于世界之大,我们就会感觉到,那些曾被你看重的东西,其实只不过是微乎其微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心的格局很宽很大。
开阔视野,重要的是怎么去看待周围的世界和认识你自己,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态度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生活中烦心的事本来很多,有的越想忘掉越不容易忘掉,那就坦然地接受它就好了,放大视野看烦恼,反而可以变得超脱。也许心的体积很小很小,世界却很大很大;但世界的容积是有限的,心的格局却无限广阔。
胸襟的大小可以丈量你的世界
为人处世,首先要有“豁达大度”的胸怀。豁达,即性格开朗;大度,即气量宏大。合起来就是说,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气量宽宏,能够容人。
气量和容人,犹如器之容水,器量大则容水多,器量小则容水少,器漏则上注而下逝,无器者则有水而不容。
气量大的人,容人之量、容物之量也大,能和各种不同性格、不同脾气的人都处得来;能兼容并包,听得进批评自己的话;也能忍辱负重,经得起误会和委屈。
古语云:“大度集群朋。”一个人若有宽宏的度量,他的身边就会集结起大群的知心朋友。大度,表现为对人、对友能求同存异,以事业上的志同道合为交友基础;大度,也表现为能听得进各种不同意见,尤其能认真听取相反的意见;大度,还要能容忍朋友的过失,尤其是当朋友对自己犯有过失时,能不计前嫌,一如既往;大度,更应表现为能够虚心接受批评,发现自己的过失便立即改正,和朋友发生矛盾时,能够主动检查自己,而不文过饰非,推诿责任。大度者,能够关心人、帮助人、体贴人,责己严,待人宽。
气量大,还表现为在小事上不较真,不为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私怨宜解不宜结”,在处理朋友关系当中,尤其应当如此。“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不计较小事,这是一种美德。如果朋友之间能够心地坦然,互相信赖,互相谅解,有了意见能及时交换,那么彼此之间即使有些成见也是不难消除的。有些人容易结死疙瘩,就是因为心胸狭窄,气量狭小,爱纠缠小事,时间长了,意见变成见,怨气变成怨恨,感情上就会格格不入,转而反目成仇。在小事上宽大为怀,不会使你蒙受损失,只会使你受人敬佩。西汉时的韩信,在年轻潦倒之时,曾有人逼他从胯下钻过去。后来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不但没有杀这个人,反而赏之以金,委之以官,使其大受感动,不仅消除了私怨,最后还成了舍命保护韩信的勇士。韩信这种“以德报怨”的方法,比起有些人一感到被欺负就“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的做法来,实在要高明的多。
宽宏的度量,往往包含在谅解之中。要想见到不顺心的事时不发脾气,就必须养成能够原谅他人的缺点和过失的习惯。待人接物,不能过于苛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别人过于苛求,往往使自己孤立起来。社会是由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有讲道理的,也有不讲道理的,有懂事的,也有不懂事的,有修养深的,也有修养浅的,我们不能要求别人讲话办事都符合自己的标准和要求。真正的豁达大度者,当那些不懂事、度量较小、修养较浅的人做了得罪自己的事情时,能够宽容他们、谅解他们,不和他们一般见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豁达、宽容的人,乃是善于谅解人、通达世事人情的人。
豁达的度量,从根本上说是来自一个人宽广的胸怀。一个人倘若没有远大的生活理想和目标,其心胸必然狭窄,就像马克思所形容的那样:愚蠢庸俗、斤斤计较、贪图私利的人,总是看到自以为吃亏的事情。
眼睛只盯着自己的私利,根本不可能有豁达和宽容的胸怀和度量。“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从个人私利的小圈子中解放出来,心里经常装着更远、更大目标的人,才能具备宽广的胸怀,领略到海阔天空的精神境界。
宽容差异,让他三尺又何妨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同样没有两副完全相同的面孔。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自己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脾性……倘若人没有了差异,那就成了机器人。在很多时候,一些人也许会以为别人的所作所为会跟他相差无几,一旦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时,他就会生气、不快或者恐惧。若他是某一领域的主管者,他就会在有意无意间要求别人都能跟他一样,以使他所主管的领域成为一个没有差别的整体。事实上,这根本做不到。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亲身感觉与经验,无法去接受或相信别人的感觉与观点,殊不知,当他把大家的想法综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个优秀的团队。由此可见,他所缺少的并不只是团队精神,还有对这个大千世界差异性存在的不承认,或者说是对别人观点和感觉的一种宽容心态。
人生在世,谁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使人不快的小摩擦、小冲突。别人一触犯了自己就动怒,或者记下一笔等着“秋后算账”,这样只会破坏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如果大家都能求同存异,那么天下就会少很多纷争。所以,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为了减少矛盾和摩擦,就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以达成共识。为别人着想,就会产生同化,彼此间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别人和自己的共同点上,与人相处就会容易一些。
“差异”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即使是物与物、观念与观念、文化与文化、社会与社会之间也同样存在。例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越来越被社会所宽容。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男人是天,是家里的顶梁柱;女人是男人的贤内助,是男人事业上的帮手,要像男人的一只胳膊一样。一个好老婆,要会料理家务,善于做美味饭菜;一个男人要全力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不管家里的琐碎之事。现在大家的观念开始转变:男女平等,女人也能作出一番事业,也会成为家里的顶梁柱,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女总理、女市长、女老板、女总裁,男人料理家务也不再是新闻。
除了男女观念有所转变外,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不再单一,逐渐出现服装的中性风、发型的中性化……对于创业者来说,既没有退休这个概念,也没有必须离开学校才可以创业的规矩。
“差异”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法消除、永远存在,与其努力强调它,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最终走向冲突,倒不如以宽容之心去接纳它。
每个生命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存在的独特性、多样性便构成了大千世界,万般人生。生命相关相连,维系你我他和万物的,便是人类离不开的,适用今天也适用未来的——宽容精神。
心存雅量,人生才会活出大境界
世上有许多的情节,皆因一句话、一个小举动弄得反目成仇,想想有此必要发大脾气吗?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十载,许多事就如同过眼云烟一样,根本不值得挂念,何况许多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为何还要如此顽固,经常为一点儿小事就和别人争执呢?
有位修行很深的禅师叫白隐,无论别人怎样评价他,他都会淡淡地说:“就是这样的吗?”一天,寺庙旁一户人家的未婚女儿怀孕了,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女孩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二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白隐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的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白隐每天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但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样。
事隔一年后,这位未婚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住在同一条街的一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白隐仍然是淡然以对,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的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霎时即逝!
白隐为了给邻居的女儿以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代人受过,牺牲了为自己洗刷清白的机会,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但是他始终处之泰然,“就是这样的吗”,这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是对“雅量”最好的解释。
人生中,雅量意味着胸怀、风度和气质,它是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的天敌,它对有意或是无意间的伤害是宽厚,对敌意的攻击是忍让。有雅量的人对人对事看得开、想得开,不会计较生活中的得失。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一个人胸怀宽广,就会站得高、看得远,就会宽待他人、善待他人。有了这样的雅量,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误解、偏见,乃至讽刺、挖苦、谩骂就会统统不放在心里,更不会为此愁肠百结、郁愤难平、伺机报复,这样的人就会使人感到可亲、可敬和可佩。
一个人的气量是大是小,心平气和时较难鉴别,而当他与人发生矛盾和争执时,就容易看清楚了。气量大的人,不会把小矛盾放在心上,不会计较别人的态度,待人随和。而气量狭小的人,则往往偏要占个上风,讨点儿便宜。还有的人在和别人争论时,当自己是正确的,成为胜利者的时候,就心情舒坦,较为愿意谅解对方;但当自己是错误的,成为失败者的时候,往往容易恼羞成怒,对对方耿耿于怀,这也是气量小的一种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争论是常有的,一个真正有雅量的人,不应该因为别人和自己争论问题而对对方耿耿于怀,更不应该因为别人驳倒了自己的意见而恼羞成怒。
佛经云:“心包虚,量周沙界。”你能把虚空宇宙都包容在心中时,你的心量自然就能如同天空一样广大。无论荣辱悲喜、成败冷暖,只要心量放大,自然能做到风雨不惊。
雅量,不是看破红尘、心灰意冷,也不是与世无争、随波逐流,而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只有拥有雅量的人才真正懂得善待自己、善待别人,人生才会活出大境界。
心胸开阔,要有不嫉妒别人的雅量
芸芸众生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技不如人,却对别人的成绩嗤之以鼻,“妒人之能,幸人之失”,从而上演了一场场丑陋的嫉妒闹剧。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别人评上了比自己高的职称而指桑骂槐、因为某人得到领导的厚爱而愤愤不平、因为别人的生活条件比自己好而郁郁寡欢的大有人在,给本已不太平静的生活平添了几多烦恼和些许纷扰。
那么产生嫉妒的原因是什么?产生嫉妒的原因是个人的自我软弱。当人的自我价值得到确立,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人活得有价值,生活就充满诗意,就充满了情趣与热情。相反,一个人如果自我价值得不到确立,他就不会有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感,自卑、自贬、自我厌恶就会紧紧缠绕着他,他的生活必定是一团糟,嫉妒便应运而生。就嫉妒而言,无论是被嫉妒还是嫉妒别人,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嫉妒是来自地狱的一块嘶嘶作响的灼煤,它像一条蛆虫,蛀蚀和毁害着他人和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嫉妒对手,一旦你心生嫉妒,你的心理就会失衡,你的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狭窄。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位英才盖世、文武双全的大英雄叫周瑜。这位当时很了不起的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年纪轻轻就执掌江东(吴国)的统兵大都督要职。尤其在赤壁大战中,他更是显出谋略高人一筹、指挥得当的政治军事奇才。他居然以少量东吴和刘备之师,取得大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的辉煌胜利,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声名。据说,周瑜不仅能征善战,文韬武略也堪称上乘,是位难得的英俊奇才。而且,周瑜还熟谙音律。有传闻说他听音乐演奏时,若谁奏错一个音符,他便即刻能耳辨明详。为此,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后人在对周瑜其人褒奖盛赞之际,也同时看到了这位英年早逝者的两大致命弱点,那就是他的气量狭小和嫉贤妒能。
周瑜一生度量太小,人人皆知。比如,在取得火烧赤壁大战成功后,他竟容不下与其共同抗曹的诸葛亮的存在,并密令部将暗杀诸葛亮。不料诸葛亮早有准备,密杀不成。为此,周瑜万分气愤。如此不能容人的周瑜,密除同盟,过河拆桥,实在让人心寒并叹其可悲。
周瑜为什么容不下诸葛亮?原来,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周瑜一筹,尤其在关键时刻,事事想在周瑜之前,且能将周瑜的内心活动看得一清二楚。正因如此,才使得气量狭小、嫉贤妒能的周瑜妒忌得寝食难安,并随时想除掉才智高于自己的诸葛亮。而诸葛亮总是在周瑜欲谋害前就有了防备,这更使周瑜一次次气憋于心。结果,周瑜反把自己给活活“气死”。有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周瑜在临死之前,非但未能悔悟自己的致命弱点,反而含恨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一代英雄就这样自掘坟墓,害人而最终害己。
每个人都难免会有嫉妒之心,但是有雅量的人往往能用理性去抑制嫉妒之心,在难免产生嫉妒的地方,用它去刺激自己努力而不是阻挠对方。而那些被嫉妒之火燃烧得心智迷乱的人,往往会被内心这种疯狂的激情所消耗掉,使他人和自己两败俱伤。
嫉妒他人是件很痛苦的事。因为嫉妒他人的人总是为了改变事实而做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甚至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使自己的心灵得不到平衡,总是浸泡在一种莫名其妙的苦水之中。这是一种自私、一种短视、一种障碍,到头来只会给自己带来身与心的伤害,倒是不如将此看得淡一些,跨出海阔天空的一步,放弃这种自私,放弃这种短视,放弃这种障碍,跳出这莫名其妙的苦水,让微风吹拂自己的身心,使自己的身与心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以宽广的胸怀去接纳、祝福自己的对手,你也会获得对手的尊重,同时你也能从对手那里学到经验,从而提高自己,何乐而不为?
胸有成竹时相信自己,迷茫怅然时相信别人
生活中,对于别人的批评、意见,心胸狭窄的人可能会把它看成是包袱,并因此嫉恨,而心胸宽广的人则把它看作是提高和充实自己的机会,并报以感谢。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是要怀疑自己,而是在相信自己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的目光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鼠目寸光”而又“自以为是”,看不到事物的客观真实性。唯有拥有雅量者,才会视批评为箴言。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戏剧家阿瑟·米勒曾经到当时已年逾古稀的戏剧大家曹禺先生家做客。午饭前休息时,曹禺先生突然从书架上拿来一本装帧讲究的册子,上面裱着画家黄永玉写给他的一封信,曹禺先生逐字逐句地把它念给阿瑟·米勒和在场的朋友们听。这是一封措辞严厉且不讲情面的信,信中这样写道:“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的心不在戏剧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绎分析也不够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这封信,用词不多,语气却相当激烈,还夹杂着明显的羞辱意味。然而,曹禺先生念着信的时候神情激动,仿佛这信是对他的褒奖和鼓励。
当时,阿瑟·米勒对曹禺先生的行为感到茫然,其实这正是曹禺先生的清醒和真诚。尽管他已经是功成名就的戏剧大家,可他并没有像旁人一样过分看重自己的荣誉和名声。在这种“不可理喻”的举动中,透露出曹禺先生已经把这种羞辱演绎成了对艺术缺陷的真切悔悟。那些批评对他而言已经是一笔鞭策自己的珍贵馈赠,所以他要当众感谢这一次羞辱。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意见、看法与自己相左的人。我们自己认为十分优秀的业绩或得意的报告却被他们贬得一文不值,我们竭尽全力做出的创意被他们指责为脱离实际,我们认为做得很好的事却常常成了别人批评的焦点。面对这些批评,大多数人都会头脑发热,据理力争,甚至还会用非常恶毒的话予以还击,结果使事情变得更糟。还有一些没有主见的人,一听到别人的批评,马上就推翻自己之前的所有努力,结果在成功路上走了弯路,这对他们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损失。
其实,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总会有人对你的表现提出反对意见,过分看重别人的批评,只会增加自身的压力,如果仅仅因为批评而否定自己,则更不是明智之举了。例如,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胜出者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的。所谓的压倒性胜利指的是有60%的人投你的票,也就是说,就算是一个大赢家,也还是有40%的人投反对票。明白这个道理,在别人的批评面前,就能保持冷静与开阔的胸襟了,毕竟没有一个人好到无懈可击,可以完全避免批评。
古人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不能夸口自己是完美的,同时,也没有人一无是处,在“胸有成竹”时相信自己,在“迷茫怅然”时相信别人,让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你就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一个宽容的人保持着一种恬淡、安静的心态,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幽默的话语,也许就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怨恨和矛盾,填平感情的沟壑。
真正的宽容接纳正如《宽容之心》中写道的:“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宽容赋予女人美丽的内心,宽容让女人心平气和、纯净安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两个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联系上。这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但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的一点儿鹿肉。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怎么度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容了他。”
的确,能容纳别人的人是可敬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彼此接纳的和谐之中,饶恕是一种极高的美德,一个饶恕别人的人自己的内心也会得到释放,因为自己的生活不是充满了仇恨而是充满了爱。
大海因为能够容纳百川,所以成为浩瀚的海洋。莎士比亚忠告人们说:“不要因为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灼热得烧伤你自己。”假如别人伤害了自己,千万不要只会怨恨,关键是要学会宽容,并避免被别人再次伤害。
一个懂得宽容的人对别人不苛求,“能容人且容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既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要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换个角度,多注意别人的好处,用理解、同情和爱心去影响别人,使他既能认识自己的缺点,又能心悦诚服地改正,你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得到很好的发展。
处处宽容别人,绝不是代表软弱,绝不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在短暂的生命里程中,学会宽容,你的心情因此更加快乐。
伸开手得到的是整个世界
法国作家雨果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一位画家在集市上卖画,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来一位大臣的孩子,这位大臣在年轻时曾经把画家的父亲欺诈得心碎而死去。这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流连忘返,并且选中了一幅,画家却匆匆地用一块布把它遮盖住,并声称这幅画不卖。
从此以后,这孩子因为心病而变得憔悴,最后,他父亲出面了,表示愿意付出一笔高价。可是,画家宁愿把这幅画挂在自己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出售。他阴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每天早晨,画家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这是他表示信仰的唯一方式。
可是现在,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画的神像日渐相异。
这使他苦恼不已,他不停地找原因。然而有一天,他惊恐地丢下手中的画,跳了起来:他刚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那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么的酷似。
他把画撕碎,并且高喊:“我的报复已经回报到我的头上来了!”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胸怀,可以无所不容;在世界上最狭隘的也是胸怀,可以斤斤计较。有幸和胸怀宽广的人在一起生活或共事,是一生的快乐;不幸与心胸狭窄的人在一起生活或共事,是不尽的烦恼。
胸怀宽广的人,乐观、向上,视野广、理解人;心胸狭窄的人,悲观、偏激、自负、自私、鼠目寸光、猜疑心重。决定因素是一个人的抱负、知识和修养。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绝不会为了区区小事斤斤计较;知识渊博的人,绝不会因为一时的困难和挫折而一蹶不振;有良好修养的人,绝不会稍不如意就怒发冲冠。
1917年1月4日,一辆四轮马车驶进北京大学的校门,徐徐穿过校园内的马路。这时,早有两排工友恭恭敬敬地站在两侧,向蔡元培,这位刚刚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的传奇人物鞠躬致敬。
新校长缓缓地走下马车,摘下他的礼帽,向这些杂工们鞠躬回礼。在场的许多人都惊呆了:这在北大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北大是一所等级森严的官办大学,校长是内阁大臣的待遇,从来就不把工友放在眼里。今天的新校长怎么了?
像蔡元培这样地位崇高的人向身份卑微的工友行礼,在当时的北大乃至中国都是罕见的现象。兼容并包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尊重杂工也是一种伟大的胸怀。
来过北京的人都知道,挤公交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遇到上下班的高峰期,车上人很多,很是拥挤。这个时候,很多人的心情都很烦躁,所以一些小的事情也很容易产生争吵。
在生活中,每天都有琐碎的事情发生。如果对待每一件事情,我们都那么在意,那么很可能我们的生活就被这些小事情给拖垮了。适当的放开胸怀,给自己一片天空,不要以为整个大地都是你的,而你的目光也只看着那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把目光放远,或者学会释怀,学会淡化,这样你就会少了很多压力。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你幸福的源泉,只要你敞开心扉,随手抓住的都会是快乐。
心宽一寸,福多十年
俗话说:“老筋太短,寿命难长!”《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中曾说:“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在中医理论中,十二经筋纵横交错,结聚散络,广泛分布于四肢、头面、躯干等全身各个部分,支撑人体的坐立行走,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如果长时间不运动,就会造成筋缩的状况,导致各种症状,最主要的有腰背痛、腿痛及麻痹、长短脚的感觉,严重者行走困难。要想远离这些病痛,人们平时的生活中就要注意拉筋,正如人们常说的“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当筋缩导致了人体种种病痛的滋生,就需要拉筋,让人们身体更健康,让生命得以延长。健康与经筋的长度有关,和拉筋一样,幸福与心灵的宽度有关。心宽一寸,福多十年。将你的心灵空间不断放大延伸,就能容下更多的幸福之泉。正如佛家所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无论欢笑苦痛,让你的心都一一容纳,将其转化为人生中前进的动力,变换为生命中难能可贵的记忆。
有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这里有充足的水源。它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每天都在欢快地歌唱。
有一天,一只鸟儿飞到这里,便停下来在井边歇歇脚。青蛙主动打招呼说:“喂,你好,你从哪里来啊?”
鸟儿回答说:“我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而且还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所以感觉很劳累。”
青蛙很吃惊地问:“天空不就那么大点儿吗?你怎么说很遥远呢?”
鸟儿说:“你一生都在井里,看到的只是井口大的一片天空,怎么能够知道外面的世界呢!”
青蛙听完这番话后,惊讶地看着鸟儿,一脸茫然和失落的样子。
许多人都读过井底之蛙的故事,或许都曾嘲笑过这只青蛙的肤浅,可是在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自己做了井底之蛙却不自知。如果我们的心灵只是井口般大小,禁锢其中的我们只能做一只井底之蛙,相较别人的逍遥快活,我们或者是一脸茫然,继续不自知地愚蠢生活,或者是一边艳羡别人的幸福,一边哀号自己的苦痛。
包容他人是我们的生命的升华
有很多人,遇到挫折后,不是去寻求合适的方法克服困难,而是把一切原因都归结到别人的身上,喜欢迁怒于别人。挫折心理都是由刺激即挫折源引起的。自然逆境引起的挫折没有人为性,而社会逆境和个体自身因素引起的挫折都具有人为性的特点,这样就必然涉及挫折后如何对待他人的问题。
社会逆境引起的挫折,挫折源都是人为的。对于有意为自己设置障碍的人,受挫折者该如何对待呢?是耿耿于怀,视为永远的敌人,还是宽容大度,化干戈为玉帛呢?应该是后者。因为包容他人是我们的灵命,迁怒于别人只能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障碍,对排除困难没有好处。因此,受到挫折者也应该善待别人。
包容看起来是一件很矛盾的事,但如果不包容而去伤害,只能导致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包容不是对原则问题的一种让步,而是对他人的一些非原则性缺点和过失的一种宽容和谅解。同时,不包容往往会最直接地影响人的健康,那些不肯包容别人的人会因此失眠、肠胃不适,甚至还会引起高血压。然而,一旦包容别人之后,他们就会获得一次心理上的升华——一个可以称为再生的心理净化过程。当然,受到伤害的人必须有时间处理自己的愤怒,认清楚自己对整个事件所负的责任,以及拒绝包容后会带来的后果,这样包容的功效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包容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品质,一种正确的自我意识的体现。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才会有包容的胸怀。
包容是极高思想境界的升华,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表面上看,它只是一种放弃报复的决定,这种观点似乎很消极,但真正的包容却是一种需要巨大精神力量支持的积极行为。我国有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心理的病态,也主要由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得来。”而人际关系的失调严重伤害人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学会包容。包容得到的收益是人际关系的协调和适应。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从交恶到包容,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杰斐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想告诉亚当斯,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情,在杰斐逊未来得及开口时,亚当斯便咆哮起来:“是你把我赶走的!”俩人的友情自此破裂,中止交往达11年之久。直到后来杰斐逊的几个邻居探访亚当斯时,这个坚强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往事,但接着脱口而说出:“我一向喜欢杰斐逊,现在仍然喜欢他。”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斐逊。杰斐逊也不计前嫌,他主动请了一位彼此皆熟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了他的心里话。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他,俩人从此开始了书信往来。
包容是为那些曾经侵犯我们的人着想而做出的,它使我们从中看到了非常强大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友谊、爱情和事业,它的最高境界是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一个人的品德往往是体现在能否包容他人这一点上。这就决定了他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而人们在选择自己所追随的目标时,也往往是以包容为标准的。也就是说,包容的人能以德服人。
人生在世,难免会经历一些风风雨雨,怎样活得痛快,活得潇洒,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其实,只要你豁达些、宽容些,你的窘境很快就会得以摆脱。
不要迁怒有缺点的同伴
一日之始就要对自己说:我将遇见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傲慢的人、欺诈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他们染有这些品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可是如果我们能够分清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应该对那些无知的人表现出宽容和谅解。因为不管他们是什么人,都是我的同伴,即使眼前还没有合作的机会,但是不知道哪一天,我们终究会相遇。
小提琴演奏家艾德蒙先生曾经历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当他走进家门的时候,突然听到楼上卧室里传来了小提琴的声音。
“有小偷!”艾德蒙先生马上反应过来,急忙冲上楼。果然,一个大约13岁的陌生少年正在那里摆弄小提琴。他头发蓬乱,脸庞瘦削,不合身的外套里面好像塞了某些东西。他被艾德蒙先生抓了个正着。
那少年见了艾德蒙先生,眼里充满了惶恐、胆怯和绝望,那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眼神,刹那间,艾德蒙先生想起了往事……愤怒的表情顿时被微笑所代替,他问道:“你是丹尼斯先生的外甥琼吗?我是他的管家。前两天,丹尼斯先生说你要来,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那个少年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应说:“我舅舅出门了吗?我想先出去转转,待会儿再回来。”艾德蒙先生点点头,然后问那位正准备将小提琴放下的少年:“你也喜欢拉小提琴吗?”“是的,但拉得不好。”少年回答。
“那为什么不拿着琴去练习一下?我想丹尼斯先生一定很高兴听到你的琴声。”他语气平缓地说。少年疑惑地望了他一眼,还是拿起了小提琴。
临出客厅时,少年突然看见墙上挂着一张艾德蒙先生在歌德大剧院演出的巨幅彩照,身体猛然抖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跑远了。
艾德蒙先生确信那位少年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没有哪一位主人会用管家的照片来装饰客厅。
那天黄昏,回到家的艾德蒙太太察觉到异常,忍不住问道:“亲爱的,你心爱的小提琴坏了吗?”
“哦,没有,我把它送人了。”艾德蒙先生缓缓地说道。
“送人?怎么可能!你把它当成了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艾德蒙太太有些不相信。
“亲爱的,你说的没错。但如果它能够拯救一个迷途的灵魂,我情愿这样做。”见妻子并不明白他说的话,他就将经过告诉了她,然后问道:“你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吗?”“你是对的,希望你的行为真的能对这个孩子有所帮助。”妻子说。
三年后,在一次音乐大赛中,艾德蒙先生应邀担任决赛评委。最后,一位叫里奇的小提琴选手凭借雄厚的实力夺得了第一名。颁奖大会结束后,里奇拿着一只小提琴匣子跑到艾德蒙先生的面前,脸色绯红地问:“艾德蒙先生,您还认识我吗?”艾德蒙先生摇摇头。“您曾经送过我一把小提琴,我珍藏着,一直到了今天!”里奇热泪盈眶地说,“那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把我当成垃圾,我也以为自己彻底完了,但是您让我在贫穷和苦难中重新拾起了自尊,心中再次燃起了改变逆境的熊熊烈火!今天,我可以无愧地将这把小提琴还给您了……”
里奇含泪打开琴匣,艾德蒙先生一眼瞥见自己那把心爱的小提琴正静静地躺在里面。他走上前紧紧地搂住了里奇,三年前的那一幕顿时重现在艾德蒙先生的眼前,原来他就是“丹尼斯先生的外甥琼”!艾德蒙先生眼睛湿润了,少年没有让他失望。
因为宽容,艾德蒙先生成就了一个音乐奇才。可是,生活中,人们却很少有人能够谅解自己的朋友,他们会嫉妒,会斤斤计较,会猜忌,所以不管是怎样的人在他们的身边,他们都会觉得很痛苦。抛开挑剔与苛责的想法吧,对别人宽容一些,你就能放下心中的包袱,感受到与人和平相处的快乐。
博大的心量可以稀释一切痛苦烦忧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年轻的小和尚,他过得很不快乐,整天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唉声叹气。后来,他对师傅说:“师傅啊!我总是烦恼,爱生气,请您开示开示我吧!”
老和尚说:“你先去集市买一袋盐。”
小和尚买回来后,老和尚吩咐道:“你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待盐溶化后,喝上一口。”小和尚喝完后,老和尚问:“味道如何?”
小和尚皱着眉头答道:“又咸又苦。”
然后,老和尚又带着小和尚来到湖边,吩咐道:“你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再尝尝湖水。”弟子撒完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老和尚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小和尚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老和尚又问。
“没有。”小和尚答道。
老和尚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小和尚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盐的咸味,我们所能感受和体验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将它放在多大的容器里。”小和尚若有所悟。
老和尚所说的容器,其实就是我们的心量,它的“容量”决定了痛苦的浓淡,心量越大烦恼越轻,心量越小烦恼越重。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忍不得,受不得,装不下大格局。有成就的人,往往也是心量宽广的人,看那些“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古圣大德,都为人类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盐粒似的痛苦,它们在苍白的心境下泛着清冷的白光,如果你的容器有限,就和不快乐的小和尚一样,只能尝到又咸又苦的盐水。
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他的成就就有多大,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去夺,扫除报复之心和嫉妒之念,则心胸广阔天地宽。当你能把虚空宇宙都包容在心中时,你的心量自然就能如同天空一样广大。无论荣辱悲喜、成败冷暖,只要心量放大,自然能做到风雨不惊。
寒山曾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之?”拾得答道:“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如果说生命中的痛苦是无法自控的,那么我们唯有拓宽自己的心量,才能获得人生的愉悦。通过内心的调整去适应、去承受必须经历的苦难,从苦涩中体味心量是否足够宽广,从忍耐中感悟暗夜中的成长。
心量是一个可开合的容器,当我们只顾自己的私欲,它就会愈缩愈小;当我们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它又会渐渐舒展开来。若事事斤斤计较,便把自心局限在一个很小的框框里。这种处世心态,既轻薄了自身的能力,又轻薄了自己的品格。
心量是大还是小,在于自己愿不愿意敞开。一念之差,心的格局便不一样,它可以大如宇宙,也可以小如微尘。我们的心,要和海一样,任何大江小溪都要容纳;要和云一样,任何天涯海角都愿遨游;要和山一样,任何飞禽走兽,都不排拒;要和土地一样,任何脚印车轨,都能承担。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一些小事而心绪不宁、烦躁苦闷!
把心打开吧,用更宽阔的心量来经营未来,你将拥有一个别样的人生!
用宽容感化别人的无礼
由于你坚持你自己,忽略了别人的态度,就会有人出来干预你,甚至会对你横眉冷对,要对你横加阻挠。因此,我们必须懂得怎样判断一张无礼的面孔。在大街上,在朋友的客厅里,我们都可能遭遇到别人的白眼。如果这种反感让我们手足无措,那么我们也只能哭丧着脸回家,然后自己躲在一边沮丧。可是,如果我们对待别人的无礼表现出一种宽容、一种大度,那么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美国前总统福特在大学里曾是一名橄榄球运动员,体质非常好,所以在62岁入主白宫时,他的身体仍然非常挺拔结实。当了总统以后,他继续滑雪、打高尔夫球和网球,而且对这几项运动都很擅长。
1975年5月,他到奥地利访问,当飞机抵达萨尔茨堡,他走下舷梯时,他的皮鞋碰到一个隆起的地方,脚一滑,就跌倒在跑道上。他立即跳了起来,没有受伤。但使他惊奇的是,记者们竟把他这次跌倒当成一项大新闻,大肆渲染起来。在同一天里,他又在丽希丹宫的被雨淋滑了的长梯上滑倒了两次,险些跌下来。随即一个奇妙的传说散播开了:福特总统笨手笨脚,行动不灵敏。自萨尔茨堡以后,福特每次跌跤或者撞伤头部或者跌倒雪地上,记者们总是添油加醋地把消息向全世界报道。后来,竟然反过来,他不跌跤也变成新闻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这样报道说:“我一直在等待着总统撞伤头部,或者扭伤胫骨,或者受点轻伤之类的来吸引读者。”记者们如此的渲染似乎想给人形成一种印象:福特总统是个行动笨拙的人。电视节目主持人还在电视中和福特总统开玩笑,喜剧演员切维·蔡斯甚至在《星期六现场直播》节目里模仿总统滑倒和跌跤的动作。
福特的新闻秘书朗·聂森对此提出抗议,他对记者们说:“总统是健康而且优雅的,他可以说是我们能记得起的总统中身体最为健壮的一位。”
“我是一个活动家,”福特抗议道,“活动家比任何人都容易跌跤。”
他对别人的玩笑总是一笑了之。1976年3月,他还在华盛顿广播电视记者协会年会上和切维·蔡斯同台表演过。节目开始,蔡斯先出场。当乐队奏起“向总统致敬”的乐曲时,他“绊”了一跤,跌倒在歌舞厅的地板上,从一端滑到另一端,头部撞到讲台上。此时,每个到场的人都捧腹大笑,福特也跟着笑了。
当轮到福特出场时,蔡斯站了起来,佯装被餐桌布缠住了,弄得碟子和银餐具纷纷落地。蔡斯装出要把演讲稿放在乐队指挥台上,可一不留心,稿纸掉了,撒得满地都是。众人哄堂大笑,福特却满不在乎地说道:“蔡斯先生,你是个非常、非常滑稽的演员。”
一个睿智的玩笑,却化解了别人的尴尬。在面对别人对于自己的无礼时,福特选择了一笑置之,可见福特为人的宽容。
生活里,难免会遇到对自己的非议。那些对着你愤怒的人,往往如同对着你欣喜的人一样让人摸不到头绪。特别是那些领导者,群众愠怒的面孔,和他们对你的欢笑一样,并没有深层的原因,而是随着风向的变化、报纸的操纵而转换的。所以,一个阅历丰富的坚强人物要忍受别人的愤怒并不难。只要你心中充满着包容和谅解,那么别人的攻击也不过是你生命里最不起眼的小事,包容它、忽略它,它也就不会对你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了。
与人争辩,你永远不会真赢
与别人看法和意见不一致,就去跟别人争辩?这样的想法是错的。因为在你争辩的过程当中,势必会想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通常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听到别人对于自己的批评和指正,所以即使我们说的是对的,他也未必能够听进去。再者,争论的过程中,每一方都以对方为“敌”,试图以一己的观念强加于别人而根本不把对方的意见放在眼里,最终一定会伤害彼此之间的情感,引发很多不必要的误解。
美国耶鲁大学的两位教授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耗费了7年的时间,调查了种种争论的实态。例如,店员之间的争执,夫妇间的吵架,售货员与顾客间的斗嘴等,甚至还调查了联合国的讨论会。结果,他们证明了凡是去攻击对方的人,绝对无法在争论方面获胜。
当别人在和你谈话时,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若你自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对方绝不会乐意接受。所以,你不可随便摆出要教导别人的姿态。你的同事向你提出一个意见时,你若不能赞同,最低限度要表示可以考虑,但不可马上反驳。要是你的朋友和你谈天,你更要注意,太多的执拗会把一切有趣的生活变得乏味。遇上别人真的错了,又不肯接受批评或劝告时,别急于求成,往后退一步,把时间延长些,隔一天或两个星期再谈吧!否则大家都固执,就不仅没有进展,反而互相伤害感情,造成隔阂了。
许多人因为喜欢表示不同意见,而得罪了同事,所以常常有人认为不要轻易表示出不同意见。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只要你的办法是正确的,向别人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不但不会得罪人,而且有时还会大受欢迎,使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得饶人处且饶人,得理也要让三分
作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往往是来自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畅销书作家托尼·希勒获得过美国侦探小说家大师奖。他的作品之所以深受读者的欢迎,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他第一次打工就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当时他去是做农场工,这次打工经历不仅使他赚得了人生第一笔收入,而且受益匪浅。
他在14岁时,英格拉姆先生敲响了他家农舍的门。这个老佃农住在马路那头大约一英里的地方,想找人帮助收割一块苜蓿地。托尼也欣然应允,于是这就是他得到的第一份有报酬的工作,1小时12美分,要知道这在1939年已经很不错了,当时还属于经济大萧条时期。
一天,英格拉姆先生发现一辆装有西瓜的卡车陷在自家的瓜地中。而原本整齐的瓜地里此刻却一片狼藉,瓜秧被毁坏,西瓜都被摘掉了。显然,有人想用卡车偷走这些西瓜,却没有料到客车陷进去拉不出来。这时,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影。看到这种情景,英格拉姆先生并没有勃然大怒,反而非常平静,只是说车主很快就会回来的,让托尼在那儿看着,长点儿见识。此时,托尼也在思索,英格拉姆先生到底会用什么方式来对待这几个前来偷盗的人呢?果然没过多久,正如他所料,一个在当地因打架和偷窃而臭名昭著的家伙带着两个体格粗壮的儿子出现了。他们看起来非常恼怒。
英格拉姆先生见到这几个来势汹汹的人没有质问他们,却用平静的口吻说道:“哎,我想你们要买些西瓜吧?”
那个男人显然没有料到,他们处心积虑要偷窃西瓜的主人会用这种方式来应对。他回答前沉默了很久:“嗯,我想是的。你要多少钱一个?”
“25美分1个。”
“好吧,你帮我把车弄出来吧,我看这价格还合适。”
于是,英格拉姆先生以宽容的心态,巧妙的处事艺术,化干戈为玉帛。双方本来是剑拔弩张的境况下,居然用寥寥几句话双方达成了一致,顺利完成了一笔交易。而且,这笔交易成了他们夏天里最大的一笔买卖,而且还避免了一场危险的暴力事件。等他们走后,英格拉姆先生笑着对他说:“孩子,如果不宽恕敌人,就会失去朋友。”这句话使托尼回味良久,透过这句话他明白了英格拉姆先生处事的哲理。
这件事给托尼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明白了要学会包容。试想,如果当初英格拉姆先生针锋相对地揭穿对方的偷窃真相,这个偷窃事件肯定会演变成暴力事件,双方都会受到伤害。并且,这次前来偷窃的父子可能今后还会变本加厉地继续此类不良的行为。几年以后,英格拉姆先生去世了,但托尼永远忘不了他,也忘不了第一次打工时他教给自己的东西。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自己利益受损的事情。自己辛苦种下的花草被来往的路人随意践踏;好不容易洗干净晾晒的衣服被别人弄上了脏物,等等诸如此类。一旦遭遇此类的事情,要学会宽容别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得理也要让三分。若容不下别人,生活也会容不下自己。待人宽厚是一种美德。要明白,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并不等于窝囊,并非一味地纵容对方的恶意举动,而是尊重对方的自尊心,是一种有意为之的高尚。懂得这些,也就没有什么气可生了。
宽以待人是门艺术,需要我们在点滴的生活中逐渐磨炼而形成。一个成功的人不仅自己的胸怀宽广,更会注意别人的自尊。要给别人的自尊心保留空间,一个人如果损失了金钱,还可以再赚回来;一旦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甚至可能为自己树起一个敌人。掌握了这门艺术,你也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得理且让人”就是要照顾他人的自尊,避免因伤害别人的自尊而为自己树敌。
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生活。反之,若容不下生活,生活也容不下你。
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
与人相处要记得时刻给别人留有余地,只有不把事做绝,不把话说死,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才能在与人相处时游刃有余。很多年轻人眼中揉不得一点儿沙子,发现别人的错误,不管什么场合、什么时机,非狠狠地给予批评和抨击才觉得心安。殊不知,自己的批评已经把对方逼入绝境了,更不知对方已经讨厌自己了。说话办事都要顾及别人的感受,都要给别人留一点儿回旋的余地。在给别人方便的同时,也给了自己成功的可能。
在克劳利任纽约中央铁路局的总经理期间,有一次差点儿出了大事故。有两个工程师,他们都在铁路上服务了很长时间,但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犯下了大错:由于他们的疏忽,差点儿使两列火车迎头撞上。这么严重的事是完全不可推诿的,上司命克劳利解雇这两名员工。但是克劳利却持反对意见。
“像这样的情况,应当给予相当的考虑,”他反对说,“确实,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不可宽恕的,是理应受到严厉惩罚的。你可以对他们进行严厉的处罚和教训,但是不可剥夺他们的位置,夺去他们唯一可以为生的职业。总的看来,这些年,他们不知创造了多少好成绩,为铁路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仅仅由于他们这次的疏忽,就要全盘否定他们以前的功绩,这样未免太不公平。你可以惩治他们,但是不可以开除他们。如果你一定要开除他们的话,那么,就连我也一起开除吧!”
结果克劳利取得了胜利,两名工程师被留了下来,一直都在铁路局工作,后来他们都成了忠诚而效率极高的员工。
克劳利给下属留了余地,同时也给了自己事业更好的发展之路。反之,如果你逞一时之快断尽别人的退路,那么当危机来临时,没有一扇门会为你打开。
有只狐狸和毛驴是非常好的朋友。狐狸在生病时,毛驴到处找食物给狐狸吃,狐狸在毛驴的精心照顾下,身体很快就康复了。为此,狐狸很感激毛驴,并发誓说:“毛驴大哥,我以后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毛驴相信了狐狸的话,把狐狸当成了自己最真挚的朋友。毛驴只要找到了好吃的,就留一半给狐狸,还真心诚意地对狐狸说:“兄弟,只要我们俩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也不用再惧怕森林中的狮子了。”
“是的,是的,只要我们俩联手,狮子也会怕我们三分。”狐狸边吃着毛驴送来的食物边说。
一天,狐狸和毛驴结伴到森林里寻找食物,在路上它们碰到了狮子。
狐狸发现危机当前,便对狮子说,只要狮子答应不伤害它,它就帮助狮子捉到毛驴,狮子同意了。
毛驴听后,生气地对狐狸说:“现在大敌当前,我们只要精诚团结,肯定能战胜狮子,你怎么能出卖我呢?”
“老哥,我这是与狮子斗智呢!我刚才是骗它的。你看。那边有个大坑,你跳进去躲起来,狮子交给我来对付就行了。”狐狸故意压低声音对毛驴说。
“谢谢,好兄弟。”毛驴感动得掉下了眼泪,毫不犹豫地跳进了那个深坑里。
“尊敬的狮王,我已把那该死的蠢毛驴骗进了深坑里,现在你可以放了我,去吃你的美餐了。”狐狸向狮子谄媚道。
“呸,毛驴已逃不掉了,早晚会成为我的盘中之餐,现在,我要吃的是你!”说完,狮子猛扑上去,咬死了狐狸。
没有人可以永远一帆风顺,也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在生活中永远高枕无忧。就像那只狐狸,平日里再风光、再得意,有一天也会面临失败的危机。当你面临危机时,有朋友扶你一把吗?你的同事会热心地伸出援助之手,还是冷漠地袖手旁观呢?这一切,都取决你平日里的所作所为。若是你为别人留余地,那么你就会发现,有很多双手拉你出泥沼。而如果你总是切断别人的退路,总把别人逼入绝境,还有谁会帮你呢?他们不落井下石就是对你的仁慈了。
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此话道出了人性的一大特点:爱面子。可是我们不能只爱自己的面子,而不给他人面子。每个人都有一道最后的心理防线,一旦我们不给他人退路,不给他人台阶下,他只好使出最后一招——自卫。因此,当我们遇事待人时,应谨记一条原则:给别人留点儿余地。
心宽之人,看世界满是鸟语花香
有智慧之语曰:“心宽则乐。”静心,首先要把心养“宽”——心宽体健、心平气和,五体安宁。可以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宽可以载物。无论对谁来说,都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比大海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即便是生活把你压缩到了一个拥挤不堪的小空间里,但你的思维空间却永远不受限制,你心灵的旷野更是没有藩篱。所以心宽之人,看世界满是鸟语花香,而生命的迷人之处也正在这里。
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有位秀才第二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以前住过的客店里。考试的前两天他接连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高粱;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秀才认为这两个梦似乎意味着什么,于是他第二天赶紧去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先生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高粱不是白费劲儿吗?戴斗笠还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到客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客店老板非常奇怪,问道:“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你怎么今天就回乡了?”秀才就将算命先生的说法向客店老板说了一番,客店老板乐了:“咳,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高粱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是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觉得客店老板的话比算命先生说的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去参加考试,居然还高中了榜眼。
和故事里的秀才一样,很多时候,心结困顿了我们的心灵,破坏了我们的情绪,让我们看不到身边的美景,享受不了人生的快乐,徒然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人生如果背负太多的东西,就不可能走好,也不可能走远。
遇事不要总往坏的一面想,自找麻烦,钻牛角尖,不问自己得了什么,只看自己失去了多少,情况会越来越糟糕,心情会越来越低落;如果能从积极的方面看问题,那么就会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做起事来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因此,人在失意时要懂得放下心结,凡事要看开,这样才会活得更快乐。一件事情,心胸狭隘的人只会看到阴暗面,而心宽的人会看到洒在开阔之地的阳光。
总之,失意在所难免,权且把心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