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世界不好,是你懂得太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观风撒网,圆润通达

能相地势,能立军势,善之以技,战无不利。

——《兵经百言》

圆通,无伤害地实现目的

生存在复杂的现实社会中,圆通是一种处世哲学,虽不高深,却并非人人皆可悟其精义,得其要领。因为处世圆通,不但须要阅历与智慧,而且要有不问是非之心,善和稀泥之技。

时代与时代不一样,为官之道也是有所区别的,房玄龄能做二十年的太平宰相,一生极尽荣宠,关键还在于那是个和平年代,稳定的政治环境为他施展自己的抱负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倘若一个人处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那么忠侍一主则极有可能被时代无情地吞噬掉。俗话说“乱世宜用重典”,有“心机”的人应该知道乱世要学学圆通的智慧。

清末民初的官场上,徐世昌就是一位深谙此道的“教父级”人物。徐世昌是1905年入值军机处的,在军机处,他仍行“中庸”的做官之道。

军机大臣当时是庆亲王奕劻,他与袁世凯关系密切,当时与奕劻和袁世凯对立的是瞿鸿机。瞿鸿机在其任期内作了三件大事:

一是否决了袁世凯欲推奕劻任总理组阁的建议。

二是赞同新设立的陆军部收回北洋六镇。

三是弹劾奕劻父子收贿纳妾,向慈禧建议解除其军机大臣之职,举醇亲王载沣以代之。

瞿鸿机与袁世凯、奕劻对立,对徐世昌却颇有好感,他“独信徐世昌,谓其谨厚”。另一位军机大臣鹿传霖,又以乡谊与徐世昌亲近,因此徐世昌在军机处颇为得意。

徐世昌与瞿鸿机亲近,与袁世凯更近,在清末著名的“丁未政潮”中,岑春煊对慈禧痛言奕劻贪黩误国,要求罢免奕劻,但后来奕劻却保住了自己的权位,还与袁世凯一起反击,结果岑春煊被罢职。

袁世凯在给两江总督瑞方的密信中说:“幸大老(奕劻)平时厚道,颇得多助,复出此内外夹攻之厄。伯轩(世续)、菊人(徐世昌)甚出力,上(慈禧)怒乃解。”由此不难看出,徐世昌为保奕劻是出了大力的。

徐世昌不得罪奕劻,也不得罪瞿鸿机。奕劻与瞿鸿机暗斗,奕劻总想把瞿鸿机挤出军机处,袁世凯对瞿鸿机亦早有不满。奕、袁二人商议,以瞿鸿机当时兼领外务部尚书为由,派他出洋,他自然无法推卸,只能启程离京。但奕劻、袁世凯让徐世昌在军机处提出此议,这下子,徐世昌为难了。瞿鸿机听了徐世昌的话,一下子就明白了,他说:“我老了,不能远涉重洋,还是让年富力强的人去吧!”徐世昌随机应变,立即改为自请成行,给了瞿鸿机一个台阶下。瞿鸿机由此对徐世昌十分感激。

后来,徐世昌见上层斗争太激烈,难以应付,就请调东北三省总督,避开了官场激烈斗争的漩涡。这不失为明智之举。

做人难,难做人。生活在这纷繁的世界,做人真的很难,要做到人人喜欢更难。综观世界历史,大凡能成就伟业者,无不深谙方圆之道,知道做人何时应该进,何时应该退,何时应该发脾气,何时应该深藏不露。

为人处世,要学会圆通

方圆处世的谋略,乃是责天法地的大智慧,顺应了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大规律。

figure_0136_0055

总之,人生在世,只有运用好“外圆内方”的为人处世哲学。才能无往而不利,所向披靡,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不平凡的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那些成大事者,多方圆通达,在危难时刻总能把做人的机智发挥得淋漓尽致。处在乱世时,态度一定要圆通;假使处于末世,就要方圆并用了。这是因为在太平盛世时,大道得以通行无阻,所以可以放心地依道而行;但如果身逢乱世,眼见正道不再通行,做人就要圆通一些,以免替自己招来不幸。方正的言行,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动荡不安的时候,还不晓得明哲保身,而陷身于危境,就未免太不明智了。

顺势而为,用最省力的方式取胜

古代《兵经百言》上说:“能相地势,能立军势,善之以技,战无不利。”创势、造势、依势能造就自己的江山,顺势才能造势。借力使力,也是顺势的一种,要如何顺势而为并抓住时势,这也是方圆做人的必修课之一。

凡事“顺天、因时、依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就好像四时的春夏秋冬,人类的生活作息必须顺应四季的更替才行,因为顺势而为才能“水到渠成”,唯有水到渠成才能理所当然。顺势而为有两种:一种是听从外来的信息,随波逐流;另一种是运用自己的脑子,选择能使自己和世界变得更好的方法。

其实未来的时势,并非一望无际或者遥不可及,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们正置身其中。认清时势就像是“开窍”,而开窍有时就像是灵光乍现,有时又像是找对了保险箱的密码,是那种一触即发却选择正确的事。而了解时势,就能让你做正确的选择,我们都想把自己的目标推向比较正确的方向,那么我们就必须知道时势是什么。

公元前203年,垓下之战失败后的项羽逃至乌江,乌江亭长泊船而待,劝项羽急渡,然后称王于江东,待时再起。项羽却把失败归于天意,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将战马送给乌江亭长,手持短兵,独自搏杀汉兵数百人,最后自刎而死。楚汉战争以刘邦全胜而告终。次年二月,刘邦称帝,建立汉朝,中国重归一统。

大业未成,又损兵折将,固然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然而,面对乌江对岸的故乡会稽,面对生的希望,项羽却不听手下的忠言,一意了结性命。殊不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顺应时势的变化而能重新崛起者方为英豪。

所以,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不要放弃,现在失败了就等待来时,顺应现在的时势积蓄力量。只要你有恒心、有毅力,认清时势,顺应时势,总会有扬眉吐气的一天。

作为一位有着丰富统治经验的帝王,乾隆皇帝在清朝的对外贸易中,总体上采取保守策略,但在处理具体事务时,却不乏灵活机动。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闰六月,乾隆皇帝接江西道御史李兆鹏奏折,建议严禁生丝出口外洋,以此来平抑生丝价格。乾隆皇帝将这一问题交给大学士会部议,结果同意禁止生丝出口,于是乾隆皇帝允准。这时两广总督李侍尧上报,称本年外商已经采购的生丝,有的已搬运上海船,是否可以出口。乾隆帝闻奏,破例允准。

然而,禁止生丝出口并没有使生丝的价格降下来,相反使清朝每年损失了100万两的白银收入。因为清朝每年对外出口生丝,收入都在百万两白银以上。于是,乾隆帝在五年之后,又重开禁令,允许生丝出口。

乾隆帝在谕旨中称:“禁生丝出口行之日久,而内地丝价仍未见减,而且更贵者有之……

徒立出洋之禁,则江浙所产粗丝转不得利,是无益于外洋,而更有损于民计,又何如照旧弛禁,以天下之物,供天下之用,尤为通商便民乎!”

从这道自纠过错的谕旨中,我们不难看出乾隆皇帝随时应变的实用主义思想。这也正是他得以统治清朝六十余年而不乱的原因。

何为顺势而为

figure_0138_0056

时势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一点一滴逐渐累积形成的,等它形成时,就如潮水般,沸然莫之能御。成功者就是能清醒认识时势的人,而能顺应时势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就已经打开了成功的大门。当你抓住时代的脉动、掌握趋势的发展,再加上因势利导,那么你所做的一切就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谓之争无须争

很多时候,我们没必要去跟别人计较长短,生活中,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就不必去较真。

阿强大学刚毕业时,有一次参加朋友的婚礼。席间有一位年轻人在介绍新郎与新娘的关系时,用了“青梅竹马”这个成语。但他为了夸耀自己的博学,还念出了这首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不过,这位年轻人却搞错了,他所念的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长干行》,而他却误以为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写的诗。阿强当时年轻气盛,又认为中国文学是他的特长,为了夸耀这点,阿强毫不客气地当着众人的面,纠正那人的错误。可是不说还好,这样一说,那人反倒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了。

就在阿强和他争论不休时,恰巧看见自己的大学老师坐在隔桌,阿强的这位老师是专攻唐代文学的博士,现在任教的课程也都是与诗歌有关。于是阿强和那个年轻人去找阿强的老师评一评,那个年轻人也听过阿强的老师的大名,所以同意让阿强的老师当裁判。阿强和年轻人都把各自的论点说完,老师却只是静静地听着,然后在盖着桌布的桌下,用脚轻踢了阿强一下,态度庄重地对阿强说:“你错了,那位先生说的才对。”

回家的路上阿强越想越不服气,阿强不相信老师这么有学问的人,竟会忘记这首诗,一到家就从书架上找出《唐诗三百首》,第二天阿强连班都不上了,拿着书去学校找老师,要他还自己一个公道。

在教授研究室里阿强遇上了老师,还没等阿强把书拿出来与他争辩,老师就先说了:“你昨天说的那首诗是李白的《长干行》,一点也没错。”这时阿强更纳闷了,一脸的不解,老师看了看阿强,温和地说:“你说的一切都对,但我们都是客人,何必在那种场合给人难堪?他并未征求你的意见,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错根本与你无关,你与他争辩有何益处呢?在社会上工作别忘记这点,永远不和人作无谓的争辩。”“永远不和人作无谓的争辩”,这句话从此成了阿强的座右铭。

“永远不和人作无谓的争辩”,这句话能让你在即将发生争论的场合熄灭内心的怒火。仔细想想,即使我们真的辩论胜了,那么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其实,都是好胜心在作怪。在人际关系中,与人为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与其与人争论,不如找自己的错误。

杨在争论中,并不产生胜者,所有人在争论中都只能充当失败者,无论他愿意与否。因为,十之八九,争论的结果都只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绝对正确;或者,即使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却也绝不会在对手跟前俯首认输。

不过,心服与口服没法达到应有的统一,人的固执性,将双方越拉越远,一直到争论结束,双方的立场已不再是开始时的并列,一场毫无必要的争论造成了双方可怕的对立。所以,天底下只有一种能在争论中获胜的方式,那就是避免争论。

如何避免争论

figure_0140_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