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性的弱点和优点
罗伯特定理:走出消极漩涡,不要被自己打败
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把你打倒,除了你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得倒你,除非你自己放弃。人生道路漫漫,坎坷重重,遇到挫折摔一跤,是在所难免的,只是当我们面对挫折时,应当无所畏惧,愈挫愈勇。现在我还记得小时候妈妈说的一句话:“跌倒了,自己爬起来!”
无论遇到什么境况,都不应该放弃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有这么一则故事:
一天傍晚,一位美丽的少妇坐在岸边的一棵大树旁,梳洗着自己的头发,一位老渔夫在湖边泛舟打鱼,这本来是多么美丽的一幅风景画。可是,当渔夫撑船准备划向湖心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扑通”一声,老渔夫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位美丽的妇人投河自尽了。老渔夫急忙调转船头,向少妇落水的地方划去,跳进水里,救起了少妇。渔夫不解地问少妇:“你年纪轻轻的,为什么寻短见呢?”少妇哭诉道:“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两年前你是怎么生活的?”渔夫问。少妇想了想,眼睛一下变亮了:“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得无比幸福……”“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当然没有。”“可是现在,你同样是没有丈夫和孩子呀!你只不过是又回到了两年前的状态,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记住,孩子,那些结束对你来讲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少妇仔细想了想,猛然醒悟,她回到了岸上,望着远去的老渔夫,她心中又燃起了新的生活希望,从此再也没有寻过短见。
这位少妇的人生遭遇的确很不幸,但是真正让她走上绝路的不是这些不幸,而是她自己,是她放弃了自己。其实,人生会遭遇什么,我们无法控制,我们能控制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如何来看待这些遭遇。“宠辱不惊”是一种境界,“永不放弃”是一种态度。对待我们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永不放弃;对待人生的遭遇,我们应该宠辱不惊。
张海迪、桑兰,这些让我们既自豪又羞愧的名字,她们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无论怎样,都不能放弃自己。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有一些人一遇到困难就萎靡不振,有些人甚至被误以为的灾难给害死了。前几年,看报纸上的一则报道,说一个人得了感冒被误诊为癌症,结果没几天这个人就死了。这个人就是被自己给害死的,他以为自己得了癌症,肯定活不了,自己先放弃了自己,生命自然也就放弃了他。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也讲了个类似的故事,只是故事里那个放弃了自己生命的病人,被一位老画家及时救了回来。这位画家并不是妙手回春的神医,他只是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病人窗外的树枝上,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切都是一帆风顺的。当你遭遇失败时,当一切似乎都是暗淡无光时,当你的问题看起来似乎不会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时,千万不要放弃希望,只要心存信念,勇敢地站起来,你就会看到奇迹发生。
别让悲观遮挡了生命的阳光
有一个对生活极度厌倦的绝望少女,她打算以投湖的方式自杀。在湖边她遇到了一位正在写生的老画家,老画家专心致志地画着一幅画。少女厌恶极了,她鄙薄地看了老画家一眼,心想:幼稚,那鬼一样狰狞的山有什么好画的?那坟场一样荒废的湖有什么好画的?
老画家似乎注意到了少女的存在和情绪,他依然专心致志、神情怡然地画着。过了一会儿,他说:“姑娘,来看看画吧。”她走过去,傲慢地睨视着老画家和他手里的画。少女被吸引了,竟然将自杀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她没料到世界上还有那样美丽的画面——他将“坟场一样”的湖面画成了天上的宫殿,将“鬼一样狰狞”的山画成了美丽的、长着翅膀的女人,最后将这幅画命名为《生活》。这时,老画家突然挥笔在这幅美丽的画上点了一些黑点,似污泥,又像蚊蝇。少女惊喜地说:星辰和花瓣!老画家满意地笑了:“是啊,美丽的生活是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发现的呀!”
一个阳光的人,心情乐观开朗,他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这类人在这段时间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相对比较多。自我价值实现得越多,自我肯定的成就感也就越强,这样就能拥有一个好的心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反,一个心情阴暗的人整天愁眉苦脸地面对生活,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积极,甚至错误百出,那么他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会越来越少,自我否定的因素就会增加,使心情更加消极抑郁,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世界的色彩是随着我们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的,你拥有什么样的心情,世界就会向你呈现什么样的颜色。所以,别让悲观挡住了生命的阳光,当你的心情快乐起来的时候,你的世界将会是朗朗晴空。
皮尔斯定理:意识到无知,是知道的开始
最大的智慧是看到自己的无知
在古希腊雅典的一个神庙里,有一道神谕,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却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之所以说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天下最大的智慧就是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妄自尊大的人,却缺少那些真正意识到自己无知的人。越是有智慧的人,越能看到自己的无知。一个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却往往是个真正一无所知的人。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想想看,孔子本身就是一位老师,是一位智者,但他却并不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反而谦虚地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遇到的人中肯定会有自己的老师。不仅如此,孔子还说要“不耻下问”,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是进步的起点,要真正取得进步就要靠不耻下问来填补自己的无知。大家都知道孔子一生收了不少徒弟,却不知他也拜了不少老师,他只要有不懂的问题就立刻向别人请教。也许,正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拥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成就了孔子。
美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总统——林肯也是如此。林肯的父亲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木匠,母亲是一位平庸的家庭主妇。而林肯却有着超凡的文笔、极强的处理事务和管理的能力。更让人吃惊的是,他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还不满一年。那他是如何获得那些学识和能力的呢?原来,林肯从小就能看到自己的无知,无论是农夫、商人、律师还是村儒学究,他都能从其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他说:“每个人都可能做我的教师。”正是这种态度,让他不断积累知识,让他不断增强能力,最终成为美国的总统。
为人应谦虚。真正的谦虚,是在对自我进行清晰剖析后,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而流露出来的真实态度,而不是表面上做做样子。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真诚的建议,促进自己改正不足。
学海无涯,没有人是无所不知的。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并没有什么好丢脸的,反而是促进自己弥补无知的前提。无论你的人生追求是什么,雄心壮志是什么,在达成这些之前,首先要把自己做好了。换句话说,只有先把自己做好了,才能达成你的人生追求、雄心壮志。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最前面,就是因为这是以下几项的前提和根本。只有先修好身,才可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修身修什么?首要的就是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地去完善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不断地去填补空白。如何修?就是要不断地自省。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与不足。慎独,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不要让自大阻挡你前进的步伐。又有言曰:“大智若愚。”那些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不自以为是,而是处处都以“无知”的面目示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谦虚待人,不耻下问。
人贵有自知之明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子兵法》中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都是一个道理:人要懂得看清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那些有所作为的人,大多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如果你不想虚度自己的人生,就先从看清自己做起吧。
春秋时期,有一段时间越国政治混乱,兵力疲弱。作为“五霸”之一的楚庄王认为,这正是攻打越国的好机会,于是就要出兵讨伐越国。这时,有一个名叫杜子的人前来劝阻。他问楚庄王:“大王要攻打越国,为的是什么?”楚庄王答:“因为越国现在政治混乱,兵力疲弱!”杜子听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一个人的智慧就好比人的眼睛,能够看清楚很远的地方,却始终无法看见自己的眼睫毛。自从大王的军队被秦国打败,楚国已经丧失了许多的国土,这是兵力疲弱;有人在国内造反,官吏却无法制止,这是政治混乱。目前,楚国兵弱政乱的情况与越国不相上下,而您还要出兵攻打越国,难道您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吗?”听了这一席话后,楚庄王立即取消了攻打越国的计划。
有很多人都像楚庄王一样,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是很危险的,不自知的人很可能在战争中送命,在生活工作中失败。所以,无论何时都要谨记中国的那句古训:人贵有自知之明。
有一只乌鸦,看到老鹰总是能抓到羊吃,而自己也一样长着翅膀、尖嘴和爪子,于是它就想自己肯定也能抓到羊吃。可是,当它扑向羊的时候,不但没有抓到羊,还被羊角给扎死了。
不难看出,这只乌鸦犯的就是不自知的错,它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鹰的差别,只是想当然地认为鹰能做到的它也能做到,结果白白地送掉了性命。
其实,人无论在何时,处于何等的高位,都要做到有自知之明。应该说,越是处于高位,越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被别人的恭维蒙蔽了神志。
权威效应:人微则言轻,人贵则言重
南朝的刘勰写出《文心雕龙》却无人重视,他请当时的大文学家沈约审阅,沈约不予理睬。后来他装扮成卖书人,将作品送给沈约。沈约阅后评价极高,于是《文心雕龙》成了中国文学评论的经典名著。在我们赞赏刘勰聪慧的同时,也不得不折服于心理学中强大的权威效应。
掀开“机长综合征”的心理学面纱
在航空工业界,有一个现象叫“机长综合征”。说的是在很多事故中,机长所犯的错误都十分明显,但飞行员们没有针对这个错误采取任何行动,最终导致飞行事故。下面这个故事,就是“机长综合征”的一个典型。
一次,著名空军将领乌托尔·恩特要执行一次飞行任务,但他的副驾驶员在飞机起飞前生病了,于是总部临时给他派了一名副驾驶员做替补。和这位传奇的将军同飞,这名替补觉得非常荣幸。在起飞过程中,恩特哼起歌来,并把头一点一点地随着歌曲的节奏打拍子。这个副驾驶员以为恩特是要他把飞机升起来,虽然当时飞机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起飞的速度,他还是把操纵杆推了上去。结果飞机的腹部撞到了地上,螺旋桨的一个叶片飞入了恩特的背部,导致他终生截瘫。
事后有人问这位副驾驶员:“既然你知道飞机还不能起飞,为什么要把操纵杆推起来呢?”他的回答是:“我以为将军要我这么做。”
从心理学角度讲,这个故事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权威效应。也就是说,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对身边的人或者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影响力的大小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权威人士容易对其他人产生更大的影响。
例如,某天你眼部不适,到医院就诊,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有一位眼科专家和一位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大夫供你选择,相信你一定会选择专家。还有,一篇医学论文是被推荐到联合国的某个组织去报告,还是刊登在普通杂志上,这种反映医学成就的信息,其影响肯定是不同的。
权威对我们的影响力要超出常人,崇尚权威,迷信权威人士成了社会大众的一个普遍特征。社会中大多数处于中下层地位的人,学识有限,心理脆弱,对超出自身生活经验的问题不甚了解,不辨真伪,因而盲目相信所谓权威的意见。他们甚至不在乎“说什么”,只在乎说者本身的权威地位。古往今来的君主枭雄、教主领袖,乃至市井中有号召力之人,他们的号召力往往正是来源于对大众心理的这种控制。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擦亮双眼,理智思考,不要让权威成为遮盖事实真相的心理面纱。
自信是突围负面“权威效应”的利器
不可否认,“权威效应”有它积极的一面,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上进的“权威效应”是值得提倡的。
例如,树立权威人士做群众的好榜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请权威人士担任形象大使,负责环保、节能、关爱生命、如何急救等有意义的公益宣传,将会在大众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从而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权威效应”也有其消极、颓废一面。例如,某些虚假、误导的广告,由于聘请了一些权威人士进行代言,造成诸多消费者受骗上当。特别是那些涉及医药用品与医疗服务方面的广告,造成的危害及恶劣影响更大。要知道,从心理学层面讲,对于大众而言,权威人士代言广告的性质属于“证言广告”,大家虽然没有切身去体验,但因为对代言者的推崇和信任,往往会对产品热心追捧,甚至深信不疑。这也是为何人们再三强调,权威人士或名人在代言广告方面,要强化一种责任感和守法意识。
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明白,其实“权威”也是凡人,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时代和自身条件的局限。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而总是跪倒在“权威”的面前,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进步。
我们具体应该如何破除“权威效应”的消极圈套呢?
洛德·卢瑟福是英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因对元素裂变的研究获得了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曾断言:“由分裂原子而产生能量,是一种无意义的事情。任何企图从原子蜕变中获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谈妄想。”但数年后,用于发电的原子能就问世了。目前原子能已经成为主要的发电新能源。在法国,原子能的利用率甚至已占各种能源的40%。
在科学大发现的时代——19世纪,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伦琴发现X射线后,有科学家曾断言:科学的路已走到头了,以后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尽量使实验做得更精确一些。但不久,爱因斯坦就发现了“相对论”,为科学界打开了新视野。
与之类似,下面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真实故事:
一位导师,每天晚饭后都要出去散步,在散步之前,他都要给他的一位学生留三道题,放在桌子上,等学生来解答。
这天这位学生发现老师只给他留了两道题,他很快做完了,又在老师的书中发现了一个折着的小字条,上面写着一道题,题目是:“如何用一支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尺子来画一个正十七边形?”他开始苦思冥想,到深夜的时候,终于找到了答案。于是次日来见他的导师,导师看到答案后异常地惊讶,因为那道夹在书里的题目是他打算花大力气解决的,是当时数学界的一道难题。这位学生就是高斯。
试想,如果当时高斯知道那是一道当时数学界的难题,也许根本不会那么快找到答案。
所以,我们不要被问题吓倒,不要惧怕权威,更不能盲目地迷信权威。我们应该学会独立思考,用自信心作为突围那些权威名义下的种种圈套的利器。
野马结局:不生气是一种修行
生活中的“野马”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天早晨,有一位智者看到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于是上前问道:“你要去做什么?”
死神回答说:“我要到前方那个城市里去带走100个人。”
那个智者说:“这太可怕了!”
死神说:“但这就是我的工作,我必须这么做。”
这个智者告别死神,并抢在它前面跑到那座城市里,提醒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请大家小心,死神即将来带走100个人。
第二天早上,他在城外又遇到了死神,带着不满的口气问道:“昨天你告诉我你要从这儿带走100个人,可是为什么有1000个人死了?”
死神看了看智者,平静地回答说:“我从来不超量工作,而且也确实准备按昨天告诉你的那样做,只带走100个人。可是恐惧和焦虑带走了其他那些人。”
实际上,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经常会发生,只不过我们没有在意。不良的情绪可以起到和死神一样的作用,这就是野马结局的心理效应。
野马结局来源于一匹野马和吸血蝙蝠的故事:
有一种吸血蝙蝠,喜欢叮咬在野马的腿上吸血。它们主要依靠吸食动物的血生存。为了赶走这个小家伙,野马拼命地奔跑、撞击,可是吸血蝙蝠就是无动于衷。那些小蝙蝠一定要等到吸得饱饱的才离开,而野马因为忍受不住折磨,暴怒而亡!动物学家发现蝙蝠吸的血量其实不多,完全不足以使野马死亡。原来,造成野马死亡的最直接原因是它对吸血蝙蝠的叮咬产生了剧烈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野马是被暴怒情绪活活折磨致死的。
野马以可悲的结局告诫我们,负面情绪的力量极其可怕,如果不加以克制,则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和影响。
一个人大发脾气或生闷气时会使人体生理上产生一系列变化和反应,致使人体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比如:当你得知别人因为嫉妒而诬陷你偷盗的时候,你的大脑神经就会立刻刺激身体产生大量起兴奋作用的“正肾上腺素”,其结果是使你怒气冲冲,坐卧不安,随时准备找人评评理,或者“讨个说法”。
此外,生气还能伤脑失神,人在发怒时心理状态失常,使情绪高度紧张,神智恍惚。在这样恶劣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不良情绪之下,大脑中的“脑岛皮层”受到刺激,长久后就会改变大脑对心脏的控制,影响心肌功能,引发突发的心室纤维颤动,心律失常,甚至心博停止而死亡。可见生气发怒可致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失调,并带来极大的损伤。
人生不是为了生气
当你正惬意地与友人散步街头,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忽然一辆疾驰而来的车溅得你一身泥水时,你是不是会愤怒得瞪眼甚至破口大骂呢?生活中很多人都可能会。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反应,即这种情况下产生愤怒的心理并使脾气变得异常暴躁,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特殊情况下动怒和激怒是一种痛苦和压抑的释放。
然而,如果你是一个稍有不顺心、不如意就大动肝火的人,那么应该给自己敲警钟了。火气大,爱发脾气,实际上是一种敌意和愤怒的心态,当人们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相悖时就会产生这种消极的情绪反应。一个人有爱发脾气的毛病,确是令人苦恼和遗憾的。
早晨8点是上班的高峰期,李明开车去上班,由于车流量很大,眼看就要迟到了。车龙好不容易向前移动了一点,可前面的司机偏偏像睡着了一样,丝毫不动弹。李明开始冒火了,拼命地按喇叭,可前面的司机依然不为所动。李明气极了,他握住方向盘的手开始发白,仿佛紧紧地卡住前面司机的脖子,额头开始冒汗,心跳加快,满脸怒容。真想冲上去把那个司机从车里扔出来!
他简直无法控制自己了,车还是停滞不前,他终于冲上前去,猛敲车门,结果前面的司机也不甘示弱,打开车门,冲了出来。就这样,一场恶斗在大街上开始了,结果李明打碎了那个人的鼻梁骨,犯了故意伤人罪。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这下不仅没赶上上班的时间,反而连工作也彻底丢了,这一切都是他的脾气暴躁带来的。
脾气暴躁,经常发火,不仅会强化诱发心脏病的致病因素,而且会增加患其他病的可能性,它是一种典型的慢性自杀。因此为了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必须学会控制自己,克服爱发脾气的坏毛病。
我们还可能看到过这样的画面,大街上聚着一群人,原来是两个人在吵架,旁人在围观。两位主角口沫横飞,甚至还有撸起袖子要一决高下的架势。细问之下,才知道起因是谁不小心踩了谁的脚。我们在为这样的小事也能形成这么有“规模”的场面而欷嘘不已时,也为他们感到羞愧。如果踩了别人脚的人及时说声“对不起”,如果被踩的人能在听到道歉后宽容地说一句“没关系”,不就不会有这样伤身伤气又耗费时间的局面了吗?
如此大闹一场,于人于己都没有半点好处。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人人能够和颜悦色一些,宽容大度一些,还有那么多的“口水战”吗?让人与人之间更友好一些,让生活更平和美丽一些,何乐而不为呢?
有一位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撒了满地。弟子们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是为了美化寺庙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牵挂得太多,我们太在意得失,所以我们的情绪起伏,我们不快乐。在生气之际,我们如能多想想:“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做夫妻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生儿育女的。”那么我们的心情会宁静安详许多。
所以,当你要和别人起冲突时,要记住,彼此的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克制自我是一种智慧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巴的人,每次和人生气起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坐在田边喘气。
爱巴工作非常勤奋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房子和土地有多么广大,只要与人起争执而生气的时候,他就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爱巴为什么每次生气都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呢?”所有认识他的人心里都想不明白,但不管怎么问他,爱巴都不愿意明说。
直到有一天,爱巴很老了,他的房子和土地也已经太广大了,他生了气,拄着拐仗艰难地绕着土地和房子转,等他好不容易走完三圈,太阳已经下了山,爱巴独自坐在田边喘气。
他的孙子在旁边恳求他:“阿公,您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这附近地区也没有其他人的土地比您的更广大,您不能再像从前,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三圈了。还有,您可不可以告诉我您一生气就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的秘密?”
爱巴终于说出了隐藏在心里多年的秘密,他说:“年轻的时候,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地跑三圈,边跑边想自己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去和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努力工作。”
孙子问道:“阿公!您年老了,又变成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地跑呢?”爱巴笑着说:“我现在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自己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
我们又何尝不是年轻时的爱巴呢?谁没有动过怒,生过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性格、情绪,一旦控制不好,人与人的碰撞就充满了火药味,何况社会人生也自有其运行规则,不能让每一个人都顺心遂意。
然而,愤怒有它存在的理由,却不能让它主宰我们的生活。合理的情绪宣泄是必要的,可是为了避免野马结局,就应该把情绪控制在个人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如果说情绪主要是通过外界带给个人的,那么心情就是自己的。为了守护阳光般的心情,人们应该学会控制阴暗情绪。只要通过努力,坏情绪是可以克制的。
在现实生活中,愤怒确实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大早起来乘车就遭遇到交通堵塞,不知何时才能通过下一个路口,只能挂在公交车上自己生气;到公司上班,却遭到老板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此时此地敢怒不敢言,只能怒火中烧;劳累一天回家,妻子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停地唠叨,孩子又不听管教,堆积的怒火终于找到了出口,一发不可收拾地向孩子下手,小事就可以把人推向愤怒的深渊。
愤怒是一种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情绪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有道是“要活好,心别小;善治怒,寿无数”。生活中,那些动不动就陷入情绪风暴的人,往往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才给身心带来巨大的危害。现实生活中也不乏一些人因为情绪失控而引发的悲剧。所以,学会克制情绪是一件关系一生命运的大事情。
在负面情绪爆发之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克制。
第一,分析原因。闷闷不乐或者忧心忡忡时,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出原因。比如,某个人一向心平气和,可突然一阵子对同事和丈夫都没好脸色,那就需要找原因了。或许是因为担心工作的调动问题,也或许是与丈夫闹矛盾了。一旦了解到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么,整个人似乎就会轻松许多。其实,将这些内心的焦虑用语言明确表达出来,便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找出问题症结后,便能够集中精力对付它。这样,不仅消除了内心的焦虑,还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当中。
第二,意识控制。人在负面情绪控制之下很容易失去理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通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来减少或杜绝不良的情绪反应。比如,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多读一些经典名著,不仅书中的内容可以丰富个人的文化底蕴,而且,读书的过程也是道德培养和意志锻炼的过程。
第三,积极乐观。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些人往往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和思想等同于现实本身,其实,我们周围的环境从本质上说是中性的,是我们给它们加上了或积极或消极的价值,问题的关键是你倾向选择哪一种?”同样是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说:“还有半杯水呢!”而悲观的人则会说:“只剩下半杯水了。”同样一个面包圈,乐观的人看到的是外面的面包,而悲观的人看到的只是中间的空洞。长期悲观的人会因为情绪的不良而对身体造成危害,而生命短暂,我们何苦又要自寻烦恼呢。
情绪定律:情绪影响一切
情绪的惊人力量
有个岛上生活着一个未开化的部落。一天,村里发生了一桩杀人案。为了查出罪犯,人们请来了一名巫师。巫师让所有嫌疑分子都喝了“法液”——一种有一定毒性但不致毒死人的液体,并告诉他们,这种“法液”只对杀人凶手起作用,清白的人不会有事。结果,喝了法液的所有嫌疑人,几乎都安然无恙,唯独一人,终日绝望,没过多久便死了。究其原因,我们就要到情绪上找答案了。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兴高采烈的时候,看什么都顺眼,做什么都顺手;情绪一落千丈的时候,觉得自己做什么事都不顺心,什么都做得不好。其实,这就是情绪的强大影响力。前面法液缉凶的例子亦是如此,清白的人坚信“法液”不会伤害自己,情绪安然,身体也就无恙;而真正的凶手却由于心存恐惧,认为“法液”对身体伤害很大,情绪低落,终日绝望,自然容易走向死亡。
人常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没错,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曾因自己的情绪变化,差点儿造成他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后果。
有一天,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由于牙病,疼痛难忍,情绪很坏。他拿起一位不知名的青年寄来的稿件粗粗看了一下,觉得满纸都是奇谈怪论,顺手就把这篇论文丢进了纸篓。
几天以后,他的牙痛好了,情绪也好多了,那篇论文中的一些奇谈怪论又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于是,他急忙从纸篓里把它拣出来重读一遍,结果发现这篇论文很有科学价值。他马上给一份科学杂志写信,加以推荐。
后来,这篇论文发表了,并且轰动了学术界。该论文的作者也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想想看,如果奥斯特瓦尔德的情绪没有很快好转,结果恐怕就不言而喻了。
事实上,情绪的好坏与我们自己的心态及想法密不可分,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情绪定律。一件事,在别人眼中看着是悲哀的,在你眼中也许就是喜乐的,关键是自己怎么想。下面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口黑糊糊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糊糊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这个棺材,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红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可见,面对同一口棺材,两个秀才产生了不同的情绪,进而造成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情绪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
身处世事,人类拥有数百种情绪,它们或泾渭分明,如爱恨对立;或相互渗透,如悲愤、悲痛中有愤恨或愤怒夹杂;或大同小异的情绪彼此混杂,十分微妙。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情绪面前,语言确实有些苍白无力。不过,只要我们了解了这些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学着理性地去控制情绪。
不做情绪的奴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漫漫人生路上,要么是我们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我们,而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手的,就是我们的情绪。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消极不良的情绪可以像敌人一样袭击我们,积极健康的情绪可以像朋友一样帮助我们。
其实,如果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对一件事的看法,我们的情绪也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有位老人,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雨伞的,小儿子是卖草鞋的。晴天时,她心想:真糟糕,大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了;雨天时,她又想:真糟糕,小儿子的草鞋卖不出去了。所以,老人每天都愁容满面、忧心忡忡。
有一天,邻居告诉她:“你换过来想一下不好吗?晴天时,你就想小儿子的草鞋可以卖出去了,不是很开心吗?雨天时,你就想大儿子的雨伞可以卖出去了,是不是也很开心呀?”老人听了这番话,就照着做了。
从此以后,老人每天都很开心,常常笑容满面。
许多时候,我们也和那位老人一样,对于同一现实或情境,从一个角度去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如果从另一角度看,就可能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要知道,使自己快乐的钥匙不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郁闷也好,快乐也好,其实都不是由外界原因造成的,而是由我们自己的情绪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而不能被情绪左右。正如心理学家所证明的:人不仅仅是消极情绪的放大镜,而且也是积极情绪的制造者,生气郁闷只能是折磨自己。我们应该学会自我调整,这样就可以时常保持积极情绪。
保持积极情绪状态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宽容别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掌握有效的自我调节的方法等。如果你不慎掉进了河沟,不妨想想也许有一条鱼会游进你的口袋;当你参加一些重要的考试或活动,感到非常紧张时,可以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沉住气,别紧张,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的”,这样自然就会令情绪冷静,信心百倍;当遭遇困难或身陷逆境时,想想“失败乃成功之母”,振作精神,那么,下一步就会走向成功。
幸福递减定律:知足才能常乐
莫让内心失去对幸福的敏感
一个饥肠辘辘的人遇到一位智者,智者给了他一个面包,他边吃便慨叹:“这真是世界上最香甜的面包!”吃完,智者给了他第二个面包,他开心地继续吃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满足感。吃完,智者又给了他第三个面包,他接过面包,一副饱胀的样子。吃完,智者又给了他第四个面包,不料,他痛苦地吃着面包,最初的快乐荡然无存。
也许你会不解,为何饥饿者得到的面包总数不断增加,而幸福感与快乐却随之减少?这就是著名的幸福递减定律。
与上面的例子相似,我们在生活中,还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人在很穷的时候,总觉得有钱才是幸福;但真成了富翁的时候,再被问及什么是幸福,他往往会说平淡之类的是幸福,而不再是过去一直崇拜的金钱。
事实上,幸福之所以打了折扣,并不是幸福真的减少了,而是由于我们内心起了变化。正如幸福递减定律所阐释的,人处于较差的状态下,一点微不足道的提高都可能兴奋不已;而当所处的环境渐渐变得优越时,人的要求、观念、欲望等就会变得越高。所以,当你感觉不到幸福的时候,其实幸福依然在你的周围,只是你的内心失去了对它的敏感。关于这一点,曾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国王带领军队去打仗,结果全军覆没。他为了躲追兵而与人走散,在山沟里藏了两天两夜,期间粒米未食、滴水未进。后来,他遇到一位砍柴的老人,老人见他可怜,就送给他一个用玉米和干白菜做的菜团子。饥寒交迫的他狼吞虎咽地就把菜团子吃光了,并觉得这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东西。于是,他问老人如此美味的食物叫什么,老人说叫“饥饿”。
后来,国王回到了王宫,下令膳食房按他的描述做“饥饿”,可是怎么做也没有原来的味道。为此,他派人千方百计找来了那个会做“饥饿”的老人。谁料,当老人给他带来一篮子“饥饿”时,他却怎么也找不出当初的那种美味的口感了。
我们不难看出,国王回宫后,尽管菜团子还是当时的“饥饿”,但因为顿顿都是山珍海味,饱食终日令其再也没有饥肠辘辘的感觉,所以那种“饥饿”的美味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可见,幸福不过是人们的一种感觉。但这种感觉又是灵活多变的,同一个人对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
再用最前面那个饥饿者与面包的例子来说。一开始他非常饥饿,第一个面包送到嘴里,便感到无比香甜,无比幸福;吃第二个面包时,由于吃完第一个面包已经不那么饥饿了,幸福的感觉便会明显消减;等吃第三个和第四个面包的时候,反而有了肚子发撑、吃不吃都无所谓的感觉,当然就谈不上什么幸福感了。
这种幸福的递减告诉我们:幸福随着追求而来,随着希望而来,随着需要而来,但随着这些条件的变化,它又像过客一样,不会永远停留在某时、某处。既然如此,那不断追求和企盼幸福的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我们应学会用心去体会生活,去感受点滴的幸福。要知道,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礼物,如果你想抱怨食物不够美味,请想想那些食不果腹的人,跟他们比,难道你不幸福吗?如果你想抱怨工作不顺、乏味,请想想那些仍未找到工作而四处奔波的求职者,跟他们比,难道你不幸福吗?如果你想抱怨爱情不够浪漫,请想想那些还在为结束单身生活而向上帝祷告的人,跟他们比,难道你不幸福吗?如果你想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请想想那些渴求骨肉却不能生育的人们,跟他们比,难道你不幸福吗?
所以,请时刻提醒自己,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要懂得用心去感受,不要让我们的内心麻痹,失去对幸福的敏感。
知足与感恩,飞往幸福的一对翅膀
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常乐”,生活在尘世,或许已经很少有人能真正达到知足者常乐的意境了。因为人都是有贪欲的,想要的东西越得不到就越想得到,经过努力得到才会觉得很高兴,但是得到的多了又会变成负担。
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但知足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加轻松。
一对青年男女步入婚姻的殿堂,甜蜜的爱情高潮过去之后,他们开始面对日益艰难的生计。妻子整天为缺钱忧郁不乐,因为有了钱才能买房子,买家具家电,才能吃好的穿好的……可是,他们的钱太少了,少得只够维持最基本的日常开支。丈夫却是个很乐观的人,不断寻找机会开导妻子。
有一天,他们去医院看望一个朋友。朋友说,他的病是累出来的,常常为了挣钱不吃饭不睡觉。回到家里,丈夫就问妻子:“假如给你钱,但让你跟他一样躺在医院里,你要不要?”妻子想了想,说:“不要。”
过了几天,他们去郊外散步。他们经过的路边有一幢漂亮的别墅。从别墅里走出来一对白发苍苍的老者。丈夫又问妻子:“假如现在就让你住上这样的别墅,但变得跟他们一样老,你愿意不愿意?”妻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才不愿意呢!”
他们所在的城市破获了一起重大团伙抢劫案,这个团伙的主犯抢劫现钞超过100万,被法院判处死刑。
罪犯押赴刑场的那一天,丈夫对妻子说:“假如给你100万,让你马上去死,你干不干?”
妻子生气了:“你胡说什么呀?给我一座金山我也不干!”
丈夫笑了:“这就对了。你看,我们原来是这么富有:我们拥有生命,拥有青春和健康,这些财富已经超过了100万,我们还有靠劳动创造财富的双手,你还愁什么呢?”妻子把丈夫的话细细地咀嚼品味了一番,也变得快乐起来了。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出幸福其实很简单,只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快乐感受,摆脱欲望羁绊后的无忧无虑。懂得知足,人才会变得豁达。所以,知足是一件无价之宝,无论你是否曾经意识到,从现在开始,学会知足吧,用内心感受身边的幸福。
懂得了知足常乐的道理,我们就要怀着感恩的心面对生活。那样,人们就会更加乐意与你亲近,人生也会因此而更加美好。
黄美廉自小就患有脑性麻痹,病魔夺去了她肢体的平衡感与发声讲话的能力。然而,她没有向这些外在的痛苦屈服,而是昂然面对,迎向一切的不可能,终于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
有一天,她站在台上,不规律地挥舞着她的双手;仰着头,脖子伸得好长好长,与她尖尖的下巴扯成一条直线;她的嘴张着,眼睛眯成一条线,诡谲地看着台下的学生。基本上,她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全场的学生都被她不能控制自如的肢体动作震慑住了。这是一场倾倒生命、与生命相遇的演讲会。
“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你都没有怨恨吗?”台下的一位同学小声地问道。
“我没有怨恨,我很感激上帝给予我的一切。”美廉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这几个字。她写字时用力极猛,很有气势。写完这个问题,她停下笔来,歪着头,回头看着发问的同学,然后嫣然一笑,回过头来,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妈妈给了我可爱的面容!
上帝给了我一双很长很美的腿!
老师对我也很好!
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
忽然,教室内一片鸦雀无声,没有人敢讲话。她回过头来定定地看着大家,再回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我感激别人给我的一切。”
不得不承认,黄美廉是不幸的,因为病魔残忍地剥夺了她的肢体的平衡感与发声讲话的能力。然而,她并没有陷入自怨自艾、忧愁或悲观等消极心态的漩涡,而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孜孜以求。所以,她和我们一样,能够拥有“可爱的面容”、“很长很美的腿”、博学慈爱的“老师”,能够画自己想画的画面、书写自己心中的话……
试想,如果我们都能像美廉那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知足,那么,我们怎么会不幸福呢?
心理摆效应:人心也会像钟摆一样
解惑“乐极生悲”
如果直接告诉你,你的心里有个钟摆,你一定不会相信。那么,请你回想,自己的心情是否曾如大海的波涛一样,大起大落?例如,同朋友聚会时热闹得快快乐乐,自己单独一人时又孤寂得冷冷清清;出去玩一场觉得很开心,可回来后又为日常生活的单调枯燥而心烦……这些,都是我们内心向两个极端摆动的现象。
事实就是这样,我们的心理都有十分明显的两极性。有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紧张与轻松、激动与平静、爱与恨、乐与悲、祸与福、赞成与反对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心理会随着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而产生在这些两极之间摆动的现象。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最为精彩、最振聋发聩的篇章,范进的乐极生悲就是典型的心理摆效应的例子。
乡试出榜那天,家里断炊,范进抱着一只母鸡到集上去卖。报喜人来了,邻居寻范进回去打发报喜人,范进不信,被邻居一把拖了回来。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金榜)。”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说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范进被人唤醒后,哭笑无常,满街疯癫。后来,经他的岳父胡屠户扇了一记耳光,惊醒过来,疯病才见好。
多数人都不解,一个正常的人为什么会产生心理摆效应呢?这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心理存在着一种起伏现象。这是说,人的心理变化犹如大海的波涛,潮起潮落,经常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而这种变化总是在心理的两极来回摆动,从而产生心理摆效应。
第二,心理摆效应的产生与个人的两极循环人格密切相关。有些人的人格特征总是两极心理状态很明显,一会儿狂喜,一会儿宁静;一会儿激情万丈,一会儿心灰意冷;一会儿快快乐乐,一会儿哭哭啼啼;一会儿爱,一会儿恨等等。这些人特别容易产生心理摆效应。
第三,与环境、角色反差较大有关系。一般来说,环境与角色反差较大的人,心理摆效应易产生;反之,不太容易产生。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感情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具有多度性和两极性的特点。每一种感情具有不同的等级,还有着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如爱与恨、欢乐与忧愁等。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感情的等级越高,那么在这种情形下出现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因此也就越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进行转化。
顺其自然,让心不再摇摆
面对“心理摆效应”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反应,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难道就让情绪无情地操控着我们,使心成为一个无休止的钟摆吗?
当然不是!我们应懂得顺其自然,要知道,人生不能总是高潮,生活也不可能永远是低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可怕的不幸、灾难或不愿意接受的事实,但是,这些往往是我们无法选择、也不可避免的。对此,明智的应对方案就是默默地接受,从而避免心情陷于低潮。还有另一种方法,也可以帮助你减弱不幸的伤害,那就是,当不幸降临时,不要将其放在心里,予以忽略,予以蔑视,以此来调整心态。
面对不可避免的事实,我们就应该学着做到诗人惠特曼所说的那样:“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与挫折。”因为,环境不能决定你是否快乐,你对事情的反应才决定你的心情。
请记住这样一句话:要驱除生命中的黑暗,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生命充满阳光;要避免混乱,就得追求和谐;要使头脑戒绝错误,就得使头脑充满真知;要远离邪恶,就得多多思索美好可爱的事物;要摆脱一切讨厌和不健康的东西,就必须深思一切怡人和有益健康的事情。因为截然相反的思想不可能同时占据一个人的头脑。做到这一点,你就真正成为了自己情绪的主人。
我们一定要懂得消除一些思想上的偏差。人生有聚也有散,生活有乐也有苦。有些人由于希望永远生活在激情、浪漫、刺激等理想的境界之中,因而对缺乏上述因素的平凡生活状态总是心存排斥,他们的心情自然就会因生活场景的变化而大起大落。
我们应该学会体验各种生活状态的不同乐趣。既能在激荡人心的活动中体验激情的热烈奔放,又能在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享受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唯有此,自己才能在生活场景发生较大转换时,避免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和消极的情绪。
此外,避免心理的极性摇摆,我们还要做到加强理智对情绪的调控作用。让自己在快乐兴奋的生活时空中,保持适度的冷静和清醒。而当自己转入情绪的低谷时,要尽量避免不停地对比和回顾自己情绪高潮时的“激动画面”,隔绝有关刺激源,把注意力转入一些能平和自己心境或振奋自己精神的事情和活动当中去。
链状效应:想叹气时就微笑
离职场抱怨远一点
有些人心胸不够宽大,对一些事情总是放不开,喜欢怨天尤人。如果你总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的话,那么久而久之,你也会变成一个爱抱怨的人。这就是链状效应。所以,如果你不想变成一个“唠叨鬼”、一个“抱怨精”的话,那么就离那些爱抱怨的人远一点。
在职场上,更是如此。如果有爱抱怨的同事,你千万要躲他远一些。因为你不能为他解决任何问题,听他抱怨除了自找麻烦外,只能让自己的心情也变得很糟。而你本人,也千万不要对你的同事抱怨,特别是工作上的事情。如果你抱怨多了,除了自失尊严外,还会让同事对你避之唯恐不及。谁也不希望别人的消极情绪影响自己的好心情,所以想抱怨的时候,就微笑;有同事向你抱怨的时候,就一笑而过。
身在职场,就应该懂得职场内部的一些规则。不要把自己糟糕的形象暴露在同事面前,这样只会让他们觉得你很无能。不要抱怨工作辛苦,不要抱怨自己多干了活,更不要抱怨老板苛刻。办公室就是用来办公的地方,不是用来让你诉苦的场所。心中的委屈,留着给密友说,或者干脆把它变成一种前进的动力,督促自己更加努力工作。化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你也要化抱怨为动力,微笑面对自己的工作。
娄小明是公司刚从一家大企业挖来的人才。到公司后,很受部门领导的器重。他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让同事们也很佩服。有一次,总公司有一个出国深造的机会,让有资格去的人每人写份申请并附带一份深造计划交到总部。娄小明的部门只有他和张小军符合资格,于是他俩就提交了申请和计划。可是每个部门只有一个出国深造的名额,两个人的实力都很强,资格也都够,领导就开会讨论让谁去比较合适。最后,讨论的结果是让张小军去。这让娄小明很不甘心,自己一点也不比张小军差,如果有差别的话,就是张小军是老总的亲戚,而自己不是。于是,他一有机会就向同事抱怨这件事,抱怨公司的领导如何的不公正,自己的遭遇如何的令人气愤等等。他每次抱怨完都觉得心情很舒畅,而且认为同事们会和自己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替自己打抱不平。结果却不像他想的那样。张小军比他来公司的时间长,为人也很平易近人,与其他同事的关系都搞得不错。娄小明越是抱怨,同事们就越觉得张小军比娄小明的气量大,比他能担当。娄小明的抱怨直接地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却间接地提升了张小军的人气。于是,同事们对待娄小明的态度越来越冷淡,再没人觉得他是什么人才。娄小明自己也发现了这一变化,细想后才发现,这都是自己爱抱怨惹的祸,把自己原来的光环和神秘全都打破了,还给同事留下一个心胸狭窄的印象,而自己不能出国的事实一点也没有改变。
怨天尤人,一点益处也没有。对你的工作不会有任何帮助,还会让别人看低你。所以,潜伏办公室,就要把自己消极的情绪锁起来,永远呈现出积极阳光、精明能干的一面,这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领导的器重,工作的顺利。
耐心听你的抱怨,只是公司的假象
无论是老板还是同事,与你合作是希望你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听你抱怨。做好工作是你的本职,抱怨只能让人讨厌。如果你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你就离“死期”不远了。
“烦死了,烦死了!”一大早就听王宁不停地抱怨,一位同事皱皱眉头,不高兴地嘀咕着:“本来心情好好的,被你一吵也烦了。”王宁现在是公司的行政助理,事务繁杂,是有些烦,可谁叫她是公司的管家呢,事无巨细,不找她找谁?
其实,王宁性格开朗外向,工作起来认真负责。虽说牢骚满腹,该做的事情,一点也不曾怠慢。设备维护,办公用品购买,交通讯费,买机票,订客房……王宁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恨不得长出8只手来。再加上为人热情,中午懒得下楼吃饭的人还请她帮忙叫外卖。
刚交完电话费,财务部的小李来领胶水,王宁不高兴地说:“昨天不是刚来过吗?怎么就你事情多,今儿这个、明儿那个的?”抽屉开得噼里啪啦,翻出一个胶棒,往桌子上一扔,“以后东西一起领!”小李有些尴尬,又不好说什么,忙赔笑脸说:“你看你,每次找人家报销都叫亲爱的,一有点事求你,脸马上就长了。”
大家正笑着呢,销售部的王娜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原来复印机卡纸了。王宁脸上立刻晴转多云,不耐烦地挥挥手:“知道了。烦死了!和你说一百遍了,先填保修单。”单子一甩,“填一下,我去看看。”王宁边往外走边嘟囔:“综合部的人都死光了,什么事情都找我!”对桌的小张气坏了:“这叫什么话啊?我招你惹你了?”
态度虽然不好,可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真是离不开王宁。虽然有时候被她抢白得下不来台,也没有人说什么。怎么说呢?她不是应该做的都尽心尽力做好了吗?可是,那些“讨厌”、“烦死了”、“不是说过了吗”……实在是让人不舒服。特别是同办公室的人,王宁一叫,他们头都大了。“拜托,你不知道什么叫情绪污染吗?”这是大家的一致反应。
年末的时候公司民意选举先进工作者,大家虽然都觉得这种活动老套可笑,暗地里却都希望自己能榜上有名。奖金倒是小事,谁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呢?领导们认为先进非王宁莫属,可一看投票,50多份选票,王宁只得了12张。
有人私下说:“王宁是不错,就是嘴巴太厉害了。”
王宁很委屈:“我累死累活的,却没有人体谅……”
抱怨的人不见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欢迎。抱怨就像用烟头烫破一个气球一样,让别人和自己泄气。谁都恐惧牢骚满腹的人,怕自己也受到传染。抱怨除了让你丧失勇气和朋友,对解决问题也毫无帮助。其实,抱怨别人不如反思自己。
小王刚出来打工时,和公司其他的业务员一样,拿很低很低的底薪和很不稳定的提成,每天的工作都非常辛苦。当他拿着第一个月的工资回到家,向父亲抱怨说:“公司老板太抠门了,给我们这么低的薪水。”慈祥的父亲并没有问具体薪水,而是问:“这个月你为公司创造了多少财富?你拿到的与你给公司创造的是不是相称呢?”
从此,他再也没有抱怨过,既不抱怨别人,也不抱怨自己。更多的时候只是感觉自己这个月做的成绩太少,对不起公司给的工资,进而更加勤奋地工作。两年后,他被提升为公司主管业务的副总经理,工资待遇提高了很多,他时常考虑的仍然是“今年我为公司创造了多少”。
有一天,他手下的几个业务员向他抱怨:“这个月在外面风吹日晒,吃不好,睡不好,辛辛苦苦,大老板才给我们1500元!你能不能跟大老板建议给增加一些。”他问业务员:“我知道你们吃了不少苦,应该得到回报,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这个月每人给公司只赚回了2000元,公司给了你们1500元,公司得到的并不比你们多。”
业务员都不再说话。以后的几个月,他手下的业务员成了全公司业绩最优秀的业务员,他也被老总提拔为常务副总经理,这时他才27岁。去人才市场招聘时,凡是抱怨以前的老板没有水平、给的待遇太低的人他一律不要。他说,持这种心态的人,不懂得反思自己,只会抱怨别人。
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希望招进爱抱怨的员工,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同爱抱怨的人打交道。抱怨只能使人讨厌。即使别人看上去无动于衷,其实内心深处早已将抱怨的人列为不受欢迎的对象。作为职场人士,要想避免成为爱抱怨的人,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下面这些现实:
(1)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分内的事情你可以逃过不做么?既然不管心情如何,工作迟早还是要做,那何苦叫别人心生芥蒂呢?太不聪明了。有发牢骚的工夫,还不如动脑筋想想: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我所面对的可恶现实与我所预期的愉快工作有多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如愿以偿?
(2)发牢骚的人没人缘。没有人喜欢和一个絮絮叨叨、满腹牢骚的人在一起相处。再说,太多的牢骚只能证明你缺乏能力,无法解决问题,才会将一切不顺利归于种种客观因素。若是你的上司见你整天发牢骚,他恐怕会认为你做事太被动,不足以托付重任。
(3)冷语伤人。同事只是你的工作伙伴,而不是你的兄弟姐妹,就算你句句有理,谁愿意洗耳恭听你的指责?每个人都有貌似坚强实则脆弱的自尊心,凭什么对你的冷言冷语一再宽容?很多人会介意你的态度:“你以为你是谁?”何况很多人不会把你的好放在心上,一件事造成的摩擦就可能使你一无是处。小心翼翼都来不及,何况是恶语相加?
(4)重要的是行动。把所有不满意的事情罗列一下,看看是制度不够完善,还是管理存在漏洞。公司在运转过程中,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没有问题。那么,快找出来,解决它。如果是职权范围之外的,最好与其他部门协调,或是上报公司领导。请相信,只要你有诚意,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当然,如果你尽力了,还是无法力挽狂澜,那么也尽快停止抱怨吧,不妨换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