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全书](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52/26187752/b_26187752.jpg)
四时有变化,脏腑养生也有偏重
在古人看来,春夏秋冬是各有其对应的脏器。具体来说就是春天属木,与肝相应;夏天属火与心相应;秋天与肺相应;冬季与肾相应。养生,就要懂得在不同的季节特护相对应的脏器。
1.春天养肝
春季与肝脏相对应,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所以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那么该怎么养呢?
首先,应注重精神调摄,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愤然恼怒。其次,注意运动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在饮食保养方面,宜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例如葱、蒜、韭菜是益肝养阳的佳品,菠菜疏肝养血,宜常吃。大枣性平味甘,养肝健脾,春天可常吃多吃。春季除养肝外,还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硒,多吃富含硒的动、植物,如海鱼、海虾、牛肉、鹌鹑蛋、芝麻、杏仁、枸杞子、豇豆、黄花菜等,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保健养生。
有些人在春季容易抽筋、腹泻,这叫“肝旺脾虚”。五行中肝属木,脾属土,二者是相克的关系。肝气过旺,气血过多地流注于肝经,脾经就会相对显得虚弱,脾主血,负责运送血液灌溉周身,脾虚必生血不足,运血无力,造成以上诸般症状。这时,可服用红枣、山药、薏米粥等以健脾养血,脾血一足,肝脾之间便平和无偏了。
2.夏季养心
《黄帝内经》里说:“心者生命之本……为阳中之太阳,应于夏气。”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火性为阳,阳主动。加之心为火脏,两火相逢,所以心神易受扰动而不安,出现心神不宁,引起心烦;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心跳加快就会加重心的负担,那就不利于养心。所以,夏天首先要心静,“心静自然凉”,静则生阴,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
3.秋季养肺
五行之中,肺脏属金,旺于秋季。因肺喜清肃濡润,主呼吸,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故燥邪最易伤肺,引起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皮肤干燥、便秘等症。因此,秋季养生应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
怎么养呢?在饮食上要少辛增酸,即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酸性食品以及新鲜蔬菜等。另外,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提出的“延年六字诀”中的“咽字功法”,可收定金润肺之功。具体方法是:两足分开,宽与肩等,双手高举过头,然后迈出左脚,有足尖点地向前走一步。挺胸,双手向后一扬即吸气。注意用鼻吸气,用意将气送至丹田,再将气缓缓从口呼出。呼出气时念“咽”字,或默念或轻声。此法每日做18次,长久坚持下去,可以起到清肃肺金,调护和强健肺气的作用。
4.冬季养肾
冬季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由于阳气的闭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降低。因而需要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人体能量和热量来源于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力”“火力”旺说明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就弱。冬天,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将会导致心颤代谢失调而发病。综上,冬季养生的重点是“防寒养肾”。
该怎么养呢?早睡晚起,穿贴身而暖和的衣物,多呼吸新鲜空气,多晒晒太阳,多吃羊肉、鸡汤等能够温肾、补肾的热食,以补充机体的能量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