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如今每到冬季,一些年轻的父母就忙着给孩子加衣,里三层外三层的,生怕孩子冻着。一些孩子就因为生长在这种“温室”的环境里,体温不断上升,等父母发现时,孩子往往已经处于高热之中,这样便形成了常见的冬季“中暑”。
其实,“常带三分饥和寒”的保健方法对孩子更有好处。人若在空气中受到寒凉,人体自然会调集卫气分布于体表以御寒,防止感冒。家长如果给孩子穿得过暖,就会形成过于温暖的环境,人体在这样的环境中毛孔会张开。没有寒冷环境的刺激,人体也不会在体表形成防寒的卫气。严寒的冬日,穿得再多,也有脱衣服的时候,谁敢保证孩子每一秒都待在暖和的地方?很可能就在脱衣服的瞬间,寒气从孩子开放着的、没有防寒系统的毛孔长驱直入,这样孩子会很容易感冒生病。所以,在秋天凉意初起的时候,父母不要忙着给孩子加衣,要让其保持“三分寒”,以增强抗寒能力。
再者是要孩子“三分饥”,即吃七分饱就可以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独生子女又比较多,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尤其是爱吃些不易消化的肉食。孩子吃多了,一是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吸收,久之导致营养不良;二是造成胃肠食积。中医认为,“久积化热”有内热容易导致外感,易生感冒等疾病。
有些家长,孩子不吃饭总是追着喂,殊不知这会让孩子养成挑食和厌食的坏习惯。孩子不吃饭是因为不饿,饿了自然吵着要吃的,所以家长要吸取“三分饥”的喂养经验。
孩子穿衣讲究“三分寒”,是从宏观上讲的,而不是说让孩子全身都要“寒”,正确的做法是“三暖三凉”。
1.三暖是:背暖、肚暖、足暖
保持背部的适当温暖,可以减少感冒机会。适当温暖,就是不可过暖,过暖则背部出汗多,反而因背湿而患病。
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孩子常脾胃不足,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时,孩子就会肚子痛,从而损伤脾胃功能,影响到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另外,中医还认为,脾胃与免疫功能有关,所以,肚暖是孩子保健的重要一环,睡觉时围上兜肚,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
脚部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2.三凉是:头凉、心胸凉、下身凉
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而神昏。头部最容易“上火”,孩子患病更是头先热。如果孩子保持头凉、足暖,则必定神清气爽,气血顺畅。
穿着过于厚重臃肿,会压迫到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穿着过厚,还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所以,应该保证孩子的心胸凉,胸部不能穿得过多。
孩子在十岁之前,血气都很旺盛,但是阴气不足,此时他们下身的衣服宜薄不宜厚,如果下身过于温暖,则有碍于阴气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