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老很老的小偏方.小孩小病一扫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宝宝夜间惊恐,搓耳朵,梳百会

症状:会突然惊醒坐起,面露恐惧表情,但意识仍朦胧,同时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瞳孔扩大、出汗、脉搏加快。

偏方:搓耳朵,梳百会。

方法:

将耳朵搓红,从百会穴开始往后梳头。

宝宝在晚上的惊恐喊叫现象称为“夜惊”。夜惊发生率约在整体儿童中占3%左右,男孩比女孩略多,此病症可能发生在宝宝的任何年龄段,但以5~7岁最为常见。夜惊多发生在入睡后半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2小时,约2/3的患病宝宝在入睡后15~30分钟发病。

宝宝夜间惊恐特别容易让家长担心,因为此时宝宝的表情常常表现惊骇,突然惊醒坐起,眼神恐惧,但意识仍朦胧,同时具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瞳孔扩大、出汗、脉搏加快等症状。发作时,如果父母叫唤宝宝,不容易将宝宝从懵懂中叫醒。宝宝常会紧张地抓住身边的人和被子,似乎在继续遭受某种强烈的痛苦,面对妈妈的安抚、拥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自行入睡。夜惊有可能在一夜发生数次,也可能在几天或十几天内发作一次。

对于年龄相对小一些的宝宝,在受到惊吓后,很容易睡不安稳,胃口也不好,甚至部分宝宝受了惊吓后,几天都缓不过劲来,总是睡不踏实或生一场病。

导致宝宝出现夜惊的原因很多,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外界的刺激和身体内部的刺激都有可能会引起宝宝夜间惊恐。出现夜间惊恐现象的原因一般有:

(1)宝宝在白天受到不良刺激,如恐怖的故事,成人的责备和打骂等。

(2)身体内部的刺激,如有疾病(疾病会引起人体组织内生理的改变,会破坏体内血清促进素的平衡)。这种白天大脑无暇顾及的微弱疾病信息,在夜晚睡梦中能反映出来,如肺部疾病患者常梦到负重运行,胸部受压,被人扼住脖子而感到窒息等。做噩梦者往往心中恐惧,呼喊不出而突然惊醒。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要及时带宝宝上医院检查。

如果不是身体方面的原因,爸爸妈妈大可不必惊慌,只要平时加以注意就可以改变这种情况。一旦遇到小儿夜晚惊恐,可以采用本节所推荐的偏方:帮助宝宝按摩耳朵,轻轻地、慢慢地把宝宝两个小耳朵都搓得红红的,再帮宝宝在头顶的百会穴轻轻地从前往后梳理几十下,宝宝的紧张情绪很快就能缓解下来。家长还可以再给宝宝喝用半勺红糖冲的温开水,宝宝就不会出现因受惊而睡不踏实的情况了。

搓耳朵和梳理百会穴之所以有效,是根据人受到惊恐后心脏跳动加速,大脑皮层供血不均引起紧张的生理原理。将耳朵搓热能有效缓解大脑的紧张情绪(很多人在紧张的时候,就会脸红耳热,其实是一种生理调节,这里是家长帮助宝宝进行调节)。百会穴是人“气血”所汇聚的高点,经过梳理也能帮助抚平紧张情绪。

除了偏方之外,家长朋友还是应该注意宝宝日常睡眠质量的护理工作,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在每天临睡前给宝宝洗脸、洗手,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屁股清洁干净。对于出牙的宝宝,妈妈不要忘记用淡盐水给宝宝口腔擦拭一下,养成晚睡前洗漱的习惯。睡前就不要喂水或者少喂,以免因小便影响睡眠质量。睡前一定要给宝宝把尿。较大的宝宝睡前不给甜食,以保持口腔清洁,并改掉夜间吃奶的习惯。让宝宝每天都睡在同一张床上,这样可以让宝宝形成按时入睡的条件反射。

(2)在宝宝入睡时千万千万不拍、不摇、不哄、不抱、不唱催眠曲、不讲故事。手里不要拿着玩具,更不能嘴里叼着毛巾、假奶头、手等物品入睡。要培养小儿自然入睡的习惯,如果出现上述不良行为,应该及时纠正。

(3)宝宝的室内空气要新鲜,室温适中,被褥柔软,厚薄适宜。婴儿时期的宝宝应换上宽松、柔软的衣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宝宝换上专用的婴儿睡衣,使其全身得到放松,睡得舒服。

(4)白天和夜间的睡眠时间应掌握好,养成按时入睡、按时起床的习惯。不要任由宝宝想睡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或睡醒后不起床,在床上玩儿,或该睡觉时不睡。到了该起床的时候,可通过把尿、放音乐等将宝宝叫醒。经过一段时间后,宝宝会养成一种良好的生理习惯吗,定时自然醒来。

另外,平时睡前,不要讲惊险恐怖的故事,或用一些恐怖的谎话吓唬宝宝,保持宝宝安静愉快的情绪。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睡前不要吃得太饱,不要让宝宝喝太多的水。还要注意不让孩子过度疲劳,这样就能避免宝宝出现夜间惊恐的情况。

家长还需要了解的是,宝宝一天有2/3左右的时间在睡觉,并且通过睡眠可以使身体,尤其是尚未发育成熟的神经系统得到休息与调整。

除此之外,如果由于脑发育不全,大脑皮层对皮层下中枢组织不能起很好的协调作用而引起频繁的夜惊,父母应带宝宝及时去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