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气象和农事特点:九九艳阳天,春雷响、万物长
气温回升,土壤开始解冻
惊蛰时节,春雷响动,气温迅猛回升,雨水增多,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地温也随着逐渐升高,土壤开始解冻。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以及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孵化。惊蛰时节,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地区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春燕飞来,处处鸟语花香。
春耕开始,农作物要及时浇水、施好花前肥
惊蛰时节是春耕的开始。
惊蛰时节,温暖适宜的气候条件既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也使各种病虫害增加,防治病虫害和春耕除草工作也刻不容缓。俗话说:“桃花开,猪瘟来。”可见,惊蛰时节家禽家畜的防疫工作不可疏忽大意。
惊醒冬眠动物的不是雷声
人们常说,惊蛰时节,雷声“隆隆”惊醒了冬眠蛰伏的动物。其实不然,惊动冬眠蛰伏的虫类和其他冬眠动物的不是雷声,而是日渐转暖的天气、日渐升高的气温和地温。因为,冬眠蛰伏的虫类及其他冬眠的大小动物,对于温度的变化反应非常敏感。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已经不适合它们继续冬眠了,根据它们的生物钟,此时非常适宜它们活动,因此蛰伏的动物开始出来活动了。一般情况下,洞穴中、土壤中的气温回升到较高程度时,即使没有雷声,冬眠蛰伏的动物也会感到暖春已经来到,便纷纷出土出穴,开始觅食、繁衍后代。
惊蛰时节出土出穴开始活动的动物和昆虫,有些是有益的动物,如蛙、蟾、蛇类;有些是国家保护的动物,如熊类;更多的属昆虫类,如地老虎、棉铃虫、麦蚜、吸浆虫、蓝跳蛱等,它们分别以成虫、幼虫、蛹或卵的形式在土中、杂草根部蛰伏越冬,待开春后天气暖和了便出土出穴危害农作物。对于越冬的害虫,应在惊蛰以前及时采取捕杀措施将其消除。对于有益的动物和国家保护的动物,应严加保护,保持生态平衡。
华北地区“春雨贵如油”
华北地区由于春季雨水少、晴天多,春旱较为严重,又由于头一年秋、冬两季的降雨量很少,进入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天多、水分蒸发快,往往易形成秋、冬、春连续干旱。同时,此时正是越冬作物返青至乳熟期,需水量多,玉米、棉花等播种成苗,也要充足的水分,因而春旱显得尤为突出。此时,若能有雨水降临,自然就显得特别珍贵,因此在华北地区有“春雨贵如油”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