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懂宏观经济
经典提示
投资不是想到什么就投什么,必须懂得一些知识,尤其是想要做长期投资的人,必须懂得宏观经济。投资不能坐井观天,了解天下的经济形势相当重要。事实上,有很多人不敢投资,就是因为对宏观经济缺少把握。
理财困惑
赵先生是一个工薪阶层,他感到压力很大,因为他在上海这座大城市生活。他大学毕业近8年了,但一直都没有买房。虽然手上有20多万的存款,但是家里有2岁的小孩、近70岁的老人。而且,月收入虽然6000元左右,可又很不稳定。最重要的是,他的妻子一直找不到工作。妻子很想有自己的房子,于是就建议他首付20多万买个二手房,贷款50万,但他担心房价跌下来会背上一身贷款,每月还款3000元左右,加上自己不稳定的收入来源,如果买房的话,将给家庭带来长期的巨大压力,因此赵先生迟迟不敢下决心。
但他最担心的,却是当时的经济形势,他怕出现像日本那样的大崩溃,或者通货膨胀使手里的20多万变得一文不值。这样的话,自己几年来的辛苦就白费了,变得一无所有。因此,他去咨询有关专家,希望得到帮助。
理财专家并不建议他马上买房,也不希望他把钱存入银行,而是让他进入股市,可是赵先生对股市很不信任,并没有接受理财专家的建议,结果白白错过了2008年的牛市。
很明显,赵先生就是因为不了解宏观经济,以至于犹豫不决,最可惜的是,他错过了一次赚钱的好机会。
理财智慧
了解经济形势,有助于投资理财,作为刚学投资的新手,多关注一下国家的经济形势有益无害,千万不要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
那么,怎样才能了解宏观经济呢?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一些耳熟能详的量化指标。在国际上,通用的量化宏观经济的指标是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在教科书上,GDP的定义是:一年当中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值。GDP增长了,表明经济也增长了,反之则说明经济衰退。
投资者关注GDP,当然最终还是要落在证券市场上。因此,我们看GDP,可以先看一个比值,也就是沪深两个证券市场的总市值与GDP的比率。这一比值,一般被称做证券化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衡量股市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
沃伦·巴菲特认为,如果要选择一个指标来判断任何时刻市场的估值水平,证券化率可能是最好的指标,当该比值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准时,就相当于一个严重的警告。如果证券化率降到70%~80%的区间,就比较适合买入,但如果证券化率逼近200%时你再买入,则无异于玩火。
宏观经济对投资理财的影响
宏观经济的变化对投资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对常见的几种理财产品。那么,投资理财时应该如何应对宏观经济的变化呢?
“股神”的话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美国股市在2000年崩盘的时候,上市公司总市值约占GDP的190%。日本股市1990年初崩溃时,上市公司总市值也占到GDP的180%。
中国GDP的增长大致分成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GDP持续高速增长,前些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伴随总体经济成长,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上市公司利润持续上升,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小,同时,个人收入不断增加,对股票的需求也在加大,从而上市公司的股票得到全面升值,使得价格上扬。中国的证券市场全面火爆,与中国的GDP一直持续增长不无关系。
第二种是GDP增长率保持在6%~8%,这时证券市场则将呈平稳渐升的态势。
第三种是GDP在6%以下,甚至出现负增长,这时证券市场很可能出现长期慢慢下跌的走势。
除GDP之外,还有一些了解宏观经济的量化指标,比如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它反映了通货膨胀的情况,也常被当做通货膨胀率使用。CPI持续下行,超过3个月,则预示当前物价水平下降较大,经济发展态势不太乐观。此时股市上行压力很大,但商业类股票相对于工业、制造业类的股票更有投资价值,因为经济再不景气,去商场买东西还是少不了的,民以食为天嘛。而PPI,即生产资料物价指数,它反映了工厂的原材料成本情况,PPI高则工厂成本高,导致出厂价格升高,继而导致销售价格上行,带动CPI上行。故CPI相对滞后于PPI。PPI如果持续下行,则说明原材料需求不足,价格较低,经济运行情况不太理想。
除了以上几个量化指标之外,还有诸如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BDI(波罗的海航运综合指数,也是干散货航运指数)等指数,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宏观经济的走势。
宏观经济是投资者必须懂的一门学问,投资者不必成为宏观经济学者专家,但必须认真学习,包括对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数据达到耳熟能详的程度,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数据还包括央行利率水平、出口退税情况、行业振兴数据等等。总之,股市可能短期内偏离经济,但长期看,股市必定跟随宏观经济走势。
理财链接
有诗曾经说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当你站在宏观经济的最高点,把握了经济形势时,就可以达到拨开云雾、看清真相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