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金融学一本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在现代社会里,金融盲无法生存

首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关于金融素质的小测验。假设你要买台价值1000英镑的新电脑,打算贷款来买。你的选择如下:(a)分期付款,每月支付100英镑,共偿还12个月;(b)按20%的年利率贷款,也就是说一年后偿还1200英镑。这两种做法哪种更省钱,还是说应该选(c)“二者一样”?

金融学教授、金融扫盲中心主任安娜玛利亚·卢萨尔迪称,93%的美国人不能答对。她还补充说,金融盲现象在国际上也很普遍。即使比这还浅显的金融问题也会难住大多数人。金融,看似高深,实则并不全然属于机构或专家行为。金融,看似抽象,实则并不超然于日常生活之上,换以“理财”表述,恰与普通民众有着切实的关联。正因如此,美国国会众议院以决议的形式规定,把每年4月确定为“金融普及月”,或可称作“金融扫盲月”。

目前,金融市场上形形色色的金融产品的复杂程度已大大提高,而消费者的“复杂程度”却没跟上。“知识没有跟上现实世界的发展,”卢萨尔迪说,“关键词是‘脱盲’。如果你是文盲,你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中生存,如今,金融盲也没有办法生存。”

华盛顿大学教授刘易斯·曼德尔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金融教育对形式上的金融脱盲指标似乎没有任何影响——它的确能够改善人们日后在生活中作出的金融决策。专家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部分原因,在于个人作出非理性金融决定和采取非理性行动,金融扫盲或许有助于防范这类危机再次上演。

对金钱,“人人都想要它,却没有人懂得它”。财务和经济涉及收入,通俗表述即金钱。对金钱,普通美国人时下所持的普遍态度和认识,依照约翰·布赖恩特的描述,可以归结为:“人人都想要它,却没有人懂得它。”为低收入者提供“动手能力,而非施舍”,无异于一场“银权运动”。布赖恩特说,在美国,“金钱是一项大禁忌,大家不会公开谈论它。这就是有人会以次级贷款形式举债的原因”。

次贷举债,一度让不少低收入阶层成员圆了住房梦,时下也让其中不少人面临无力支付高利率分期还款、房产可能遭放贷机构没收的前景。一些美国民众当初为购买住房而举借次贷时,按照布赖恩特的判断,并不了解分期还款额度会随着利率上升而增加,也不明白作为抵押物的房产在交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相当低,因而需要承受超乎正常贷款项目的风险。

美联储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中提供了一系列数据:

——全美国范围内,高中学生中,能对个人财务和经济问题提供正确答案者平均仅为48.3%。

——同一批接受调查的样本中,认为从出生至就读大学18年间股票市场收益一般高于银行储蓄收益者仅为16.8%。

——依美国法律规定,如信用卡失窃、窃贼透支1000美元,信用卡持有者即使通报信用卡发行商,依然可能分担至多50美元损失,却有将近53%的调查对象不知。能完整、准确作答者仅为13%。

这项调查每两年举行一次,此为第六次,所获结果不如2006年。两年前的调查中,能对个人财务和经济问题提供正确答案者平均为52.4%。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的恶劣影响波及整个美国和全球金融业,影响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看似需由政府“救市”和“埋单”,实际却最终将由纳税人,即普通民众付出代价。布赖恩特认为排除(放贷机构)贪婪以及金融解释误导因素,“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金融(知识)文盲,存在于广泛层面上”。正因如此,次贷危机之下,金融扫盲尤显必要。

金融知识匮乏会造成什么问题

figure_0029_0012

遭受财产损失。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货币符号、尺寸、防伪标志、反假币等知识的掌握很不足,容易收到假币,损失财产等。

figure_0029_0013

不能最大化地创造财富。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理财方式有多种,对于理财方式的选择上也不清楚哪种更适合自己,无法最大化地为自身创造财富。

figure_0029_0014

容易遭遇金融诈骗。

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曾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联邦储备委员会大楼内发表讲话,提及向年轻一代普及金融知识的意义。“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做好金融知识准备,”伯南克说,“对(改善)他们自身的福利而言必不可少,而对(维护)我们大家的经济前景而言则至关重要。”他强调,“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出现严重问题,提醒大家意识到,个人从年轻时就熟悉金融知识是何等重要……他们可以更好地作出抉择,纵然金融市场日益复杂,也会有能力驾驭自如。”

美国人的消费信贷债务截至2006年累计达到2.4万亿美元,其中信用卡债务为8250亿美元。更令人吃惊,也常被学者引为全球经济失衡原因之一的数据是:美国人储蓄所占收入的比例2006年为负1%,创下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的储蓄率最低纪录。

财务管理技能必不可少,金融扫盲,并非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提出的课题。美国国会众议院成员、民主党人鲁宾·伊诺霍萨2007年3月27日正式递交一项决议案,提议设立“金融普及月”。这项决议案当时获得119名众议员附议支持。2007年4月17日,众议院全体成员投票表决,以超过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这项决议,把每年4月确定为“金融普及月”,以推动金融知识普及。决议文本写道:“个人财务知识对确保个人管理现金、信贷和债务以及成为富有责任感的员工、一家之长、投资者、创业者、企业领导人和公民而言必不可少。”至于推广金融教育的针对性,它指出,“个人财务管理技能和终身习惯形成于儿童时代”。

经济的繁荣离不开金融的发展,而金融的发展则离不开人们对金融的消费。但目前,我国有诸多的“金融消费者”对金融这份“套餐”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搞不清自己拥有诸如“金融获知权”“金融消费自由权”“金融消费公平交易权”“金融资产保密权”等权利,弄不懂自己在消费过程中应知、应会的金融法规常识。2001年6月,河南省某县金融系统在“金融宣传月”活动中,印发600份货币知识问卷,选择300名农民和300名城镇居民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流通几十年的人民币符号、尺寸、防伪标志等简单知识基本掌握的城镇居民占25%,农民仅有10%;掌握货币形态等知识的城乡居民不足5%。在同时进行的居民假币识别能力调查中,有15%的城乡居民略懂一些反假币知识,对反假币知识一无所知的城乡居民高达85%。

由于金融知识的不普及,近几年来犯罪分子利用假存单、假支票、假货币等形式大肆进行金融诈骗活动,金融案件频繁发生。2000年,我国因金融案件而导致的直接损失高达10亿元,比1999年翻了一番。而这一切无不缘于在“金融消费者”中存在的“金融盲区”。

历史上许多次的金融危机都源于民众的金融盲,使得最初的金融危机,变成经济危机,最后成为信任危机。实际上,经济危机是一种价值观念的危机。所以“金融扫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