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黄帝内经》,一部千古中医奇书
◎《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公认的中医学奠基之作,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帝内经》是中国“三大奇书”之一
在中国古代,有三大以“经”命名的奇书。第一部是《易经》,代表了易家;第二部是《道德经》,代表了道家;第三部就是《黄帝内经》,代表的是医家。这三本书并称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奇书”。再加上《论语》和《六祖坛经》,共五部经典,称为“国学五经”。
《黄帝内经》作为一本医书,虽然字数不多,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现在就让我们揭去面纱,重新发现这部千古中医奇书。
首先,《黄帝内经》是目前中国流传到今天最早的医学典籍,它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公认的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书中主要以黄帝和岐伯对话的形式,围绕着生理、病理、解剖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其次,《黄帝内经》不仅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还是第一部养生宝典。也就是说,书中不仅告诉了医者应该怎样诊病治病,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传递了一种不生病的养生智慧——“治未病”,这是《黄帝内经》中非常重要的思想。书中认为,一等的医生不是等到疾病发生再去治疗,而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通过一些养生方法加以阻止。很多人就是由于不注意预防导致疾病缠身,疲于奔命,因此,这种“治未病”的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后,《黄帝内经》还是一部关于生命科学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成书的年代虽然距今很久远,但是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大则天地,小则动植飞禽,特别是对人体生命的起源、本质,生命的生长、繁殖、发育、运动形式、思维等生命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等,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论述。所以,我们也可以将它看作一部古代生命科学的巨作。
总之,《黄帝内经》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书,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对医学的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另外,它还奠定了我国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黄帝”与“岐伯”
——《黄帝内经》的两大主角
读过《黄帝内经》的人,对黄帝和岐伯二人肯定不陌生,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二人问答的体裁形式写成的。在黄帝和岐伯二人的一问一答中,将古人养生的方法和道理一一道了出来。《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因此后人也常以“岐黄”代替中医学。那么,历史上的黄帝和岐伯究竟是谁呢?
1 黄帝其人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录的第一个帝就是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其国号为“有熊”。可以说,黄帝是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祖宗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上古时期约在姬水一带形成的较为先进的黄帝族,即因这位杰出的始祖而得名。黄帝族和住在姜水(今陕西宝鸡市清姜河)一带的姜姓炎帝族世代互通婚姻。后来,在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遂称夏族。于是,黄帝也就成了华夏民族的始祖。
◎黄帝是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祖宗神,中华文明在他的统治下得到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在《黄帝内经》中,对黄帝是这样描述的:“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意思是说,黄帝一生下来就很神灵,跟一般人不一样。在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能够说话,在他幼小的时候做事情就非常迅速、果断;长大成人了,二十几岁,非常厚道而且绝对的聪明;等到他活到100岁,“成而登天”,变成神仙骑上一条龙就飞上天了。当然,有人对这句还有另外一番解释,认为是将黄帝的一生分成了五个阶段,分别对应人生的各个阶段。但无论如何,这句话让我们对这位远古的祖先有了一个笼统的认识,尽管这种认识可能带有夸张的成分。
中国的一切文化,科学、宗教、哲学,都是从黄帝时期开始的。《易传·系辞》《世本·作篇》等各种文献都声称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属于生产技术方面的,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服牛乘马、作驾、作舟等;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等;精神文化方面则有作甲子、占日月、算数、造律吕、笙竽、医药、文字等。当然,其中有不少是黄帝以后的发明创造,但也反映了黄帝族获得的辉煌成就。可能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后人才把《黄帝内经》冠以黄帝之名。
2 岐伯其人
关于岐伯,史家有不同的说法。有人将其看作传说中的人物;也有人认为他和黄帝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不过,从可查阅的诸多资料来看,多数人认为岐伯确有其人,而且同黄帝的关系密切。
一般认为,岐伯家居岐山(今陕西省岐山)一带。而新近有资料表明,岐伯为甘肃省庆阳县人。如清朝乾隆年间《庆阳县志·人物》记载:“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医术脉理,黄帝以师事之,著《内经》行于世,为医书之祖。”据说,岐伯曾随中南子学医。黄帝在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时,中南子在场,他向黄帝推举了岐伯。后来黄帝前去拜访岐伯,不管是论医还是问政,岐伯都能对答如流,于是便被黄帝封为重臣。
后来,黄帝让岐伯主方药,并且同他谈医论道。黄帝提出疑问,岐伯进行回答,两年的时间,岐伯回答了黄帝提出来的1080个问题,黄帝便封他为“天师”。“天师”的名号,说明岐伯能够修养天真,先知先觉,精通道。上古之人对于道是非常重视的,岐伯因为传道而设教,故有此尊称。
另外,在史籍《晋书·皇甫谧传》中记载了皇甫谧一句话,他说:“黄帝创制于九经,岐伯剖腹以蠲肠。”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也记载:“黄帝命岐伯作镯铙、鼓角、灵髀、神钲以扬德而建武。”根据这些史载说明,上古时期确有岐伯这个人,他是黄帝的大臣,也是一名著名的医学家。岐伯尝味百草,主管医药,掌握经方,擅长外科,能做剖腹手术。还有传说认为,岐伯用医理辅助黄帝,打败了炎帝,消灭了蚩尤。由于岐伯和黄帝的智慧与合作,对整个华夏文明的形成有着巨大的贡献。
《黄帝内经》为何以“经”命名
在中国数千年的浩瀚文明中,冠以“经”字的不在少数,比如我们上文提到过的《易经》《道德经》,此外还有《金刚经》《三字经》等,生活中人们也常会从嘴里蹦出“钱经”“财经”“生意经”等词汇。面对这些纷呈的“经”,人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才可以称为“经”,《黄帝内经》又为何以“经”命名?
◎因为“经”寓意“不变、本质”,而《黄帝内经》讲述的是一种带有生命根本性的问题,故以“经”来命名。
“经”在古代是指丝线,丝线的原始意象是脐带,而脐带是人在成为独立的个体后对于母体的一种留恋,连接着人的先天和后天。所以“经”因为“丝”的这一意象,有了“根本”之意。看过织布的人,都会知道南北为经的概念。织布时先拉过来的那条线叫经,经线有个特性,就是一旦被拉过来,就不许再动。在地球仪上,经线是连接两极的线,所有的经线长度一致,它们与垂直于自己的纬线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准位置。因此,很多时候,“经”就取其引申之意:不变、本质。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后来逐渐将那些讲述原则的著述称为“经书”,并且“经书”都有亘古不变的特性。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对《黄帝内经》有一个轮廓性的认识,即《黄帝内经》讲述的是一种带有生命根本性的问题,至少是会阐述身体如何进行固本守元等原则和意义的书,而不像《伤寒论》那样关注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疾病的治疗问题。
那为什么又叫“内经”,而不叫“外经”呢?有人说内经就是讲内科的,讲内在人体规律的,其实“内经”更多的是“内观”和“内求”。我们知道,西医可以通过现代仪器检测身体脏器的运行情况,或者通过解剖来做到。而《黄帝内经》在不依赖仪器,不解剖身体的情况下,是如何观察气血的运行、脏腑的活动呢?这凭借的是“象”的运用。《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和天体之间有“象”这一纽带,在天人相应的养生观念之下,通过对“象”所涵盖的内外、表里相互关系的规律性认识,从而内观我们的五脏六腑、气血流动;进而倡导一种气血畅通、经络与脏腑和谐相处的格局来达到养生目的。人想要健康长寿,重要的不是求医问药,而是要往里求、内炼,通过调整气血、经络、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