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拉筋拍打治百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经筋与运动力线—牵一筋而动全身

《黄帝内经》认为,经筋主束骨而利关节,即主人体百骸的连接与关节运动。人体自身的肌肉收缩即可产生躯体在空间的位置改变,这就是运动。运动是人生存所必需的生理活动,但非生理的运动却可能造成肌肉及其相关组织的损伤。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体运动是由自身的肌肉主动收缩而产生的,也就是说,自身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由肌肉本身传递到肌两端与骨相联结的结合点上,从而使其跨越的关节产生活动,从而出现肢体的运动。同理,当损伤性的肌肉收缩时,也会在肌肉的两端(即起止点)施加同样的力,故而也会造成肌肉起止点的损伤。虽然,由于解剖结构不同,可以先在某一端出现,或表现得比较显著,但反复、长期的非生理的肌收缩,往往会使两端受力点受伤,因此,当肌肉附着的一端出现关节疼痛时,常常在肌肉另一端附着点也会伴有轻重不等的损伤。这样,就出现了在痹痛关节远端的疼痛点。将两点相连,则成为一条痛点连线。而这一连线,也恰恰是该肌肉的运动力线。由此可知,人体的任何一个活动都不是一块肌肉所能完成的。除上述主动肌的运动损伤外,一般都会殃及相关的其他辅助这一运动的肌组,甚至要累及参与这一运动的所有肌群,从而出现极长的损伤线。例如一个投掷运动,它不仅有握肌肌组的参与,还要有屈肌肌组参与,屈肘、屈肩、收腹、下肢蹬地、弹跳等一系列主动肌的顺序参加。这样,一个投掷运动的损伤,常常会沿这条超越局部的力线出现病痛。而这些痛点或力线,恰恰与《灵枢·经筋》对十二经筋从四肢末至头身的整体性描述一致。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经筋更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于它是对人体运动力线的深刻总结和描述。这种描述从生理上概括出参与同项运动的肌肉组分布规律;在病理发展过程中,又是病痛传变的潜在扩延线。这种规律性总结,可以称作点线规律。说得简单一点儿,也就是牵一筋而动全身。

figure_0030_0003
◎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即主人体百骸的连接与关节运动。

此外,任何运动都需要固定肌的参与。固定肌是指那些起着固定原动肌起或止点所附着骨骼作用的肌群。比如,在屈肘举臂过程中,首先要固定肩胛骨,继而固定肱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肱二头肌、肱肌的屈肘功能。固定肩胛骨是由肩带的前伸、后缩肌群和上下回旋肌群同时收缩完成的,还涉及肩胛提肌、菱形肌、冈上肌、冈下肌、前锯肌、胸小肌。由于协同肌都居于主动肌两侧,因此,协同肌损伤的痛点就分布于主动肌力线的两旁。将这些病痛点与主动肌力线上痛点相连,则往往形成一个“面”。由此,经筋劳损扩延的过程还可以由“线到面”,这又可称作线面规律。

运动时也少不了拮抗肌——那些与主动肌相对抗的肌肉群就是“拮抗肌”,它们与主动运动相反。然而,正是借助拮抗肌的主动弛缓或伸展,使主动运动平稳,节制其运动过度,防止出现急跳或痉挛运动。由此可见,不协调的运动和劳损性伤害,不仅损伤主动肌,而且可以损及拮抗肌和固定肌。由于拮抗肌分布在肢体对侧面,当其损伤时,其病状会出现在肢体对侧,使痹痛症状向立体方向发展,即“由面到体”。“由面到体”的逐渐进展规律可称为面体规律。十二经筋正是总结了这种临床疾病传变规律,且从生理分布和病理发展角度,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手足三阳经筋分布于人体躯干与四肢背侧(阳面);手足三阴经筋分布于人体躯干与四肢前面(阴面)。反映了前(阴)、后(阳),即整体的身前、身后经筋的生理与病理关系。足三阴经筋以厥阴居中,太阴居前,少阴居后,反映了下肢内侧“面”的经筋生理与病理关系。足三阳经筋以少阳居中,太阳居后,阳明居前,反映了下肢、躯干背侧“面”的生理与病理关系。手三阴经筋以厥阴居中,太阴居前,少阴居后,反映了上肢内侧“面”的生理与病理关系。手三阳经筋以少阳居中,太阳居后,阳明居前,反映了上肢背侧、头颈部“面”的生理与病理关系。十二经筋循行线则分别反映了“线”的生理与病理关系,而每个筋结点和结筋病灶点,则反映“点”的生理与病理关系。因此,结合中西医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十二经筋是以12条运动力线为纲,对人体韧带学、肌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充分论证了其“牵一筋而动全身”的重要意义。

figure_0031_0004
◎经脉是经络的主体,主要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条,称为“十二正经”,奇经有八条,称为“奇经八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