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自我保健按摩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经络,人体中的河流湖泊

人体的经络像是生命的大河,河中流淌着的水就是经气和血,在人的身体中川流不息地运行。

远远望去,经络系统就像是个如环无端的水系,有宽阔的大河,也有狭窄的支流,更有许多数不清的小溪。这些水系看似纷繁复杂,其实它们井然有序,环绕着五个岛屿不停地流动。对于人类而言,经络就是生命之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流淌着我们生命所需的精气。

实际上,经络“内连五脏六腑,外连筋骨皮毛”,纵横交错地令人体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当中的气血精微全都在经络当中运行。经络就像是人体内的河流,从大河到小溪,分布于身体不同的位置,所有的脏腑和器官都通过它相互联系。

按照中医的解释来看,经络分别指的是两种系统,其中大的为经,它就好比是人体内的环路,广泛地连接着人体内的重要部位;小的叫络,就如同主路旁的辅路,既是对主路的补充,又能够增加细微之处的联系。其中经脉系统又包括有十二经脉,也就是十二正经,还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了。络脉系统包括有十五络脉,以及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十二经脉里的气血就好像是江河里的水,在不停地流动着,而奇经八脉就好像是湖泊和水库,有着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当十二经脉的气血量多的时候,就会渗灌到奇经八脉中。要是十二经脉的气血不足的话,奇经八脉中的气血又会流到十二经脉中。

figure_0040_0019
◎经络分别指的是两种系统,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了。

气血就是在这些主干和分支上进行着有机的往复循行。一旦经络出现了问题,不通畅了,身体里面的气血便会出现堵塞,再严重的话,整个气血交通也就瘫痪了,这样的话,病也就在人体中产生了。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这些道路的通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体的健康。

下面分别对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进行一下介绍。

1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可分为正经类、奇经类和十二经别类三种

(1)正经共有十二条,可分为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具体如下。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2)奇经有八条,称为“奇经八脉”,它们分别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3)十二经别,就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它们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内脏腑的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具有一定的循行特点。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表

figure_0041_0020

2 络脉部分可分为十五别络、浮络、孙络三种

别络是指络脉中较大的部分,浮络是指分布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孙络是指络脉中最细小的部分。

经络系统的组成中,还包含了其连属部分。

连属部分包括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筋就是指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部分,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十二皮部则是指全身皮肤按十二经脉所属划分的十二个部分,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经络与人体健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灵枢·经脉》有言:“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这说明了经脉的重要性。经络像人体内的大河,只有将河道梳理通畅,人体的气血运行才会畅通无阻。

3 十二经脉主治规律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通络的特征。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也称为“正经”。

(1)手三阴经: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胸部经过上肢屈侧抵止于手部。

手太阴肺经,多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主治胸、喉、气管、鼻、肺和同肺有关的病症。

手少阴心经,多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和神志病,主治心、胸、舌及精神情志病和同心有关的病症。

手厥阴心包经,多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和神志病,主治心包、心、胸、胁、胃及精神情志病。

(2)手三阳经: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手部经过上肢伸侧抵止于头部。

手阳明大肠经,主治头面、眼、耳、口、齿、鼻、喉及热性病和全身体疾病。

手少阳三焦经,主治头颞、耳、眼、喉、腮、胸胁及热性病。

手太阳小肠经,主治头项、耳、眼、喉、热性病及神志病。

(3)足三阳经: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头部经过躯干部、下肢外侧抵止于足部。

足阳明胃经,多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主治头额、面颊、口齿、鼻、咽、胃、肠的热性病、精神疾患和同胃有关的病症。

足太阳膀胱经,主治头项、鼻、目、腰背、肛门及热性病和精神疾患。

足少阳胆经,主治侧头、耳、鼻、目、胆、胁肋及热性病。

(4)足三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足部经过下肢内侧、腹部抵止于胸部。

足太阴脾经,多治疗消化、生殖和泌尿系统疾病,主治脐腹、脾、胃、肠及血证和同脾有关的病症。

足少阴肾经,多治疗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和脑髓、骨骼疾患,主治腰、少腹、咽喉、耳、齿、眼目及精神疾患和同肾有关的疾症。

足厥阴肝经,多治疗精神情志和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主治侧腹、胁肋、少腹、肝、胆、阴器、头顶、眼目疾患和同肝有关的病症。

4 奇经八脉主治规律

奇经八脉是人体经脉的一类,其中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共八条经脉,所以又称“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调节气血运行的一些特殊通路,功能可起到补充十二经脉不足的作用。

figure_0042_0021
◎奇经八脉是调节气血运行的一些特殊通路,功能可起到补充十二经脉不足的作用。

在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有本脉所属腧穴和主治病症。督脉为“阳脉之海”,联系人体诸阳经,能调节诸阳经经气和真元。任脉为“阴脉之海”,具有妊养和总调阴经经气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说。冲脉与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相联系,故称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带脉能约束躯体纵行的诸经,调节其经气。阴维脉和阳维脉有“维系”“维络”人身阴经和阳经的功能,阳维脉主持一身之表,阴维脉主持一身之里。阴跷脉主持阴经,阳跷脉主持阳经,对下肢内、外侧的阴经和阳经有统率和协调作用。

5 身体不同部位腧穴主治规律

头部腧穴:除均主治穴位所在处的局部病变外,百会穴还有升举、息风、清脑的作用。

面部腧穴:除均有主治穴位所在处的局部病变外,人中穴还有开窍、醒志、通督的作用。

眼区腧穴:主治眼及眼区病。

耳区腧穴:主治耳及耳区病。

颈部腧穴:天突穴有镇咳、定喘、降痰利气的作用,风府穴有祛头脑之风的作用,风池穴有熄风清脑、明目的作用。

背部腧穴:心俞穴主治心的病症,肝俞穴主治肝的病症,肾俞穴主治肾的病症,魂门穴主治疗肝的病症,神堂穴治疗心的病症,阳刚穴治疗胆的病症,灵台穴治疗心的病症。

腹部腧穴:腑病宜选用该腑募穴,膻中穴有定喘、通乳、调气的作用,期门穴有疏肝理气、平肝解郁的作用,章门穴有调肝脾、疏肝气的作用,中府穴有调补肺气的作用。

肩、髋部腧穴:多主治所在处的局部病和所在上、下肢经络上的病变。

肱、股部腧穴:这两个部位的穴位大多主治穴位所在部位的局部病症,个别腧穴还可以用来治疗上、下肢所在经络上所产生的病变。肢体下端、肘膝以下的腧穴则对其经脉所过的远部病症具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