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就是幸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转个弯,阳光依旧灿烂

——放下怨恨,学会宽容

人们在一起,难免会因为一些事情发生摩擦,难免会因为失误而彼此伤害,但纷争并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宽容是我们唯一的信仰。懂得宽容,沉郁已久的思绪就能舒展,如一缕轻风,拂着一朵漂泊的云,游于碧空之上,悠然自得,幸福也将不期而至。

不原谅别人就是在惩罚自己

不能宽容的人损坏了他自己必须过的桥。

我们常常在自己的脑子里预设一些规定,认为别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如果对方违反自己的规定,就会引起我们的怨恨。其实,因为别人对我们的规定置之不理就感到怨恨,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有的人以为,只要自己不原谅对方,就可以让对方得到一些教训,也就是说:“只要我不原谅你,你就没有好日子过。”

实际上,不原谅别人,表面上是那人受到了惩罚,其实真正受折磨的人却是自己,生一肚子窝囊气不说,甚至连觉都睡不好。这样看来,报复不仅让我们不能实现对别人的打击,对自己的内心反倒是一种摧残。

一位画家在集市上卖画,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来一位大臣的孩子,这位大臣在年轻时曾经把画家的父亲欺诈得心碎而死。这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流连忘返,并且选中了一幅,画家却匆匆地用一块布把它遮盖住,声称这幅画不卖。

从此以后,这孩子因为心病而变得憔悴。最后,他父亲出面了,表示愿意出高价购买那幅画。可是,画家宁愿把这幅画挂在自己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出售。他阴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每天早晨,画家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这是他表示信仰的唯一方式。

可是现在,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画的神像日渐相异。

这使他苦恼不已,他不停地找原因。然而有一天,他惊恐地丢下手中的画,跳了起来:他刚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像那个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酷似。

他把画撕碎,并且高喊:“我的报复已经回报到我的头上来了!”

可见,报复会使人疯狂,使人的心灵不能得到片刻安宁。当我们无法忘记心中的怨恨,总是想着去报复时,最终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对方,还有我们自己。

心理学专家研究证实,心存怨恨有害健康,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等疾病大多是长期积怨和过度紧张造成的。

有一位好莱坞的女演员,失恋后,怨恨和报复心理使她的面孔变得僵硬而多皱。她去找最有名的美容师为她美容。这位美容师深知她的心理状态,中肯地告诉她:“如果你不消除心中的怨和恨,我敢说全世界任何美容师都无法美化你的容貌。”

乔治·赫伯特说:“不能宽容的人损坏了他自己必须过的桥。”这句话的智慧在于,宽容使给予者和接受者都能受益。当真正的宽容产生时,没有疮疤留下,没有伤害,没有复仇的念头,只有愈合。宽容是一种力量,不仅能医治被宽容者的缺陷,还可以挖掘出宽容者身上的伟大之处,正如美国作家哈伯德所说:“宽容的快乐,是连神明都会为之羡慕的极大乐事。”由此可见,原谅不但是宽恕别人,更是宽容自己。唯有学会宽恕,忘记怨恨,才能抚慰我们暴躁的心绪,弥补不幸对我们的伤害,让我们不再纠缠于心灵毒蛇的咬噬,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

学会宽容,要做到两点。首先,我们要看到,自己原来也有很多的缺点,自己原来也有做错事的时候,自己本身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而我们原来认为不好的人,也有一些我们没有的优点。所以,要学会看到自己的缺点,也看到别人的优点,考虑问题时要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以求大同、存小异,这样我们才能够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其次,我们得承认,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宽容。

宽容别人的同时,也就把怨恨或嫉恨从自己的心中排除掉了,也才会怀着平和与喜悦的心情看待任何人和任何事,带着愉快的心情生活。所以,在生活的磨难中逐步学会宽容,能原谅他人的人,心里的苦和恨才会比较少;心胸比较开阔的人,就更容易宽容他人。

学会消除怨与恨,才能更好地给自己的心灵美容。

多几分理解,多几分感激

学会宽容,朋友之间便会多几分理解,多几分感激;学会宽容,人世间便会多几分温暖,多几分关爱。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宽容、大度。古人说:“大度集群朋。”一个人若能大度,他的身边便会聚集大群知心朋友。所以,小事,不要太过计较,要原谅别人的过失;不如意的事来临时,要泰然处之,不为所累;受人讥讽时,不要睚眦必报,要学会吃亏,把便宜让给别人。相信只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少盯着别人的缺点,每一个人都会是可爱的。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虽然很有名,又出身贵族,但他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一次,他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他想到车站里走走,便来到月台上。这时,一列火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托尔斯泰正在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先生从列车车窗里冲他直喊:“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把我的皮包取来,我忘记提过来了。”原来,这位先生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身上还沾了不少尘土,便把他当作车站的搬运工了。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皮包,递给了这位先生。“谢谢啦!”那位先生对着托尔斯泰说,并随手递给他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就在这位先生赏给托尔斯泰硬币的时候,旁边的一位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大声对这位先生叫道:“先生,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托尔斯泰呀!”

“啊!老天爷呀!”他惊呼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他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看在上帝的面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能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先生,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满面笑容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先生,留下了快乐的托尔斯泰。

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能够做到遭人误会不但不恼,而且不伤害对方面子的人,具有宽容的品德。这样的人最值得赞赏,同时他们也生活得最快活。

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你希望别人善待自己,就要善待别人,要将心比心,多给别人一些关怀、尊重和理解。人总是喜欢和宽容厚道的人交朋友的,正所谓“宽则得众”。在交往中,我们对他人的要求不能太过分,不能强求于人,能让人时且让人,能容人处且容人。一旦别人犯了错误,我们也不要嫌弃,原谅别人的过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拥有这种胸怀的人又怎么会不成功呢?

宽容是一种大度,能容下人世间酸甜苦辣,能化解所有恩怨是非。试想一下,当你的同桌不小心把你借给他的漫画书弄丢时,你是抱怨责备他,还是原谅他的过失呢?选择前者,你可能会失去一个好朋友,而选择后者,你一定会收获到他的尊重与敬佩,你将会得到一份更诚挚的友谊。这就是宽容的力量。学会宽容,朋友之间便会多几分理解,多几分感激;学会宽容,人世间便会多几分温暖,多几分关爱。

因为宽容,许多烦恼琐事,会不战自败,会自动烟消云散。宽容,会让我们的青春更加美丽。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的性格、特长各有差异,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不能强求一致。人与人要和谐相处,就要有宽广的胸怀,求同存异、相互谅解。既然我们自身都不完美,那又怎能苛求他人完美无缺呢?

和气从度量开始

将军额上跑得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河北与自立为帝的王郎展开大战,王郎节节败退,逃入邯郸城里。经过二十多天的围攻,刘秀大军攻破邯郸,杀死王郎、取得胜利。在清点缴获来的书信文件时,官员们发现了一大堆私通王郎的信件,这些信件有好几千封,内容大都是吹捧王郎,攻击刘秀的,写信者都是刘秀一方的人,有官吏,有平民。有人很气愤,说这些人吃里爬外,应该抓起来统统处死。曾经给王郎写过信的人,都提心吊胆。刘秀知道这件事后,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又叫人把那些信件取过来,连看也不看,就叫人当众把它们扔到火中烧掉了。刘秀对大家说:“有人过去写信私通王郎,做了错事。但事情已过,可以既往不咎。希望那些过去做错事的人从此安下心来,努力供职。”刘秀的这种处理方法,使那些曾经私通王郎的人松了一口气。他们都从心眼里感激刘秀,甘愿为他效劳。

常言道:“将军额上跑得马,宰相肚里能撑船。”我们纵观历史,凡是声名显赫的人物,大多是能容忍别人的人。光武帝刘秀之所以能开启汉代的中兴,其朗朗性情与宽宽度量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宽宏大量的品性推崇有加。

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就有不少关于此类的论述。比如有一次,子夏的弟子来问子张交友的问题: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的弟子问什么是交朋友之道,子张反过来先问,你们的老师是怎么告诉你们的呢?子夏的学生说,我们老师教我们,对于可以交的朋友,就和他往来做朋友;不可以交的朋友,就距离远一点。子张说,我听到的和你说的不一样,我的老师孔子说,一个人在社会中交朋友要尊贤,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值得尊敬,而对于一般没有道德、没有学问的人则需要包容,对于好的有善行的人要鼓励他,对不好的、差的人要同情他。

历史记载:“范文正公身为谏臣,清献公赵抃作为御史,因辩论事情意见相左而互有隔膜。王荆公几次诋毁范公,并且说:‘陛下问赵抃,就知道他的为人。’后来有一天,神宗问清献公赵抃,赵抃回答说:‘忠臣。’皇上说:‘你怎么知道他是忠臣呢?’赵抃回答说:‘嘉祐初期,神宗违豫,他请立皇嗣,以安定国家,难道这不是忠吗?’退出后,王荆公问赵抃说:‘你不是与范仲淹有仇隙吗?’赵抃说:‘我不敢以私害公。’”不敢以私害公,说起来容易,做到就难了。既不敢以私害公,自然也不敢以公为私。从那以后,有几个人能及他?不但范文正公佩服他,神宗也佩服,王荆公也不得不服。

这种性情,民用之,则邻里和睦;官用之,则耳目清明;相用之,则济世立身;而王用之,则天下助之,慕者云集,广开言路,政治就会昌明。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三天一提,五天一批,怎能使人安心相处呢?要想成就大事,必定要涉及用人。而用人除了知人善用外,最难的恐怕是容忍他们的小缺点了。可以说,生活中就应该把自己当成宰相,肚子里应该能容人容物。只有能容得下别人,在为人处世上才能以和为贵,能息事宁人,或化干戈为玉帛。

处世的成功离不开和他人的合作,合作从和气开始,而和气则从度量开始。能够包容别人,和大家一起做事,才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也可以使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快乐起来。

送一轮明月给他人

送人一轮明月,我们的心中也会沐浴月光,这就是宽广胸怀的体现。

宽容是心与心的交融,无语胜有声;宽容是仁人的虔诚,是智者的宁静。正因为天空包容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渺无限。

懂得宽容的人,也会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而那些心胸狭隘的人,只会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曾因别人的恶意诽谤或其他打击而深受伤害,这些伤痛一直埋藏在我们的心底,从来没有被治愈过,我们可能至今还在怨恨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其实,怨恨是一种被动和侵袭性的东西,它像一个不断长大的肿瘤,使我们失去欢笑,损害我们的健康。怨恨,更多地伤害了自己。而这怨恨,需要我们宽广的胸怀来化解。

一天,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突然开悟。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面对偷窃的盗贼,禅师既没有责骂,也没有告官,而是以宽广的心胸原谅了他,禅师的宽广胸怀和原谅也终于换得了小偷的醒悟。

世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尤其是有“我”有“你”再加个“他”,你、我、他之间的纷争就更多了。所以,若能秉持“你好他好我不好,你大他大我最小,你乐他乐我来苦,你有他有我没有”这4句偈语中含有的精神,人与人便能和谐相处,正如《易经》中所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宽容,对人对己都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援助。宽以相容,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而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有很大帮助。

以恕己之心恕人

仇恨就像海水,你喝得越多,就越觉得口渴难耐。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以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包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包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寓理于此。

在《圣经》中有一则约瑟接纳他的哥哥的故事。

约瑟是雅各的第十一子,遭兄长嫉妒,在年少时被卖往埃及为奴,后来做了宰相。有一年因为饥荒,他的哥哥们到埃及来寻求食物,约瑟见到了兄长。当约瑟发现自己的哥哥们时,在众多仆人面前终于控制不住自己,他大声叫起来:“所有的人都走吧!”

众仆人都离开了,这时约瑟对哥哥们说:“我是约瑟,我的父亲还好吗?”他的哥哥们无法回答,一个个都目瞪口呆了。接着,约瑟又对哥哥们说:“走近些。”当他们走近,他说:“我是你们的兄弟约瑟,你们曾经把我卖到埃及。”兄长们还是不敢相信。但是,当他们明白一切都是真的时,他们看着眼前的弟弟如此威风、如此荣耀,更是吓得说不出话来了。但是,这时他们听到约瑟说:“现在,你们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而感到难过,或谴责自己,那是上帝为了救我的命把我早些送来的。老家发生饥荒已经两年了,接下来还有五年时间所有的土地将颗粒无收。上帝把我早些送过来,是为了让你们继续存活,以特殊的方式搭救你们的性命。所以是上帝而不是你们把我送到这儿来的,他使我成为法老的父亲、所有财产的主人、整个埃及的统治者。”

在约瑟的话中,他把自己的少年时的苦难看成是上帝救自己命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宽以待人、化敌为友的处世为人之道。

一个心中常怀报复的人,其实自己活得也并不快乐。因为他的精力几乎全用在报复这件不愉快的事上了,而且就算成功他也会有种失落与悔恨交织的情感。《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先生,由于小时候受到其他人的嘲弄,发誓报复。当他回归山庄时便展开了一系列报复行动,最后许多人因此而痛苦地死去,但他那苍老的心却突然感到一种可怕的孤独,这就是对报复的最终报复。

既然我们都举目共望同样的星星,既然我们都是同一星球的旅伴,既然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那么就让我们忘掉仇恨,好好享受生活吧。忘记仇恨就是快乐。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经常去揭,会添新伤。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如果没有忘却,人无法快乐,只会淹没在对过去的懊悔、痛苦和对未来的恐惧、忧虑与烦恼之中,人的大脑与神经会因不堪重负而错乱,心也会被人生必经的一切坎坷啃噬,永远没有喘息的机会;如果没有忘却,人们可能会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小摩擦而导致终生没有朋友、没有伴侣;如果没有忘却,那么我们除了在既没有多少记忆,也不需要忘却的婴儿身上看到最天真的欢愉之外,不会再看到洋溢着幸福的脸。

忘记仇恨就是潇洒。宽厚待人,忘记仇恨,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必然很累。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人难得在滚滚红尘中走一遭,何必自寻那么多的烦恼呢?

仇恨就像海水,你喝得越多,就越觉得口渴难耐。实际上,忘记仇恨也是爱他人、爱世界的一种方式。人人都有不足,事事都有缺憾,但是瑕不掩瑜,只要我们忘记仇恨,不刻意追求完美,我们就能从中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从而拥有丰富而美好的生活。

以超然气度去对待他人

放大自己的气量,一个人也就摆脱了名利、得失之心的困扰。

气量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成大事的大将风范。有气量的人,很少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常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有气量不仅意味着一种超然,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胸襟。

在男子体操史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男子体操单杠决赛上,28岁的俄罗斯老将涅莫夫第三个出场,他在杠上一共完成了直体特卡切夫、分体特卡切夫、京格尔空翻、团身后空翻2周等连续6个精彩绝伦的空翻和腾越,非常完美,只是在落地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失误——向前移动了一步,观众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但是裁判只给了他9.725分!此刻,体操史上少有的情况出现了:全场观众愤怒了,他们全都站起来,不停地喊着:“涅莫夫!”“涅莫夫!”他们不停地挥舞手臂,用持久而响亮的嘘声,表达自己对裁判的愤怒。比赛被迫中断,第四个出场的美国选手保罗·哈姆虽已准备就绪,却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

此时,已退场的涅莫夫从座位上站起来,露出了成熟的微笑,向朝他欢呼的观众挥手致意,并深深地鞠躬,感谢观众对自己的喜爱和支持。涅莫夫的大度反而进一步激发了观众的不满,嘘声更响了,很多观众甚至伸出双手,拇指朝下,做出不文雅的鄙视动作。不同国度的观众这个时候结成了同盟,俄罗斯的、意大利的、巴西的……不同的旗帜飞舞着。

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裁判终于被迫重新打分,这一次涅莫夫得到了9.762分。但裁判的退让根本不能平息观众的不满,观众的嘘声反而显得更为理直气壮。重新准备开始比赛的保罗·哈姆只能僵立在原地。

这时,涅莫夫显示出了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宽广胸襟,他重新回到心爱的单杠边,只见他先是举起强壮的右臂表示感谢观众的支持;接着伸出右手食指做出噤声的手势,请求观众给保罗·哈姆一个安静的比赛环境;然后双手下压,要求观众们保持冷静。

观众理解了涅莫夫的苦心,他们渐渐安静了,中断了十几分钟的比赛才得以继续进行。

最终,涅莫夫没有拿到金牌,但他仍然是观众心目中的“冠军”;他没有打败对手,但他以自己的气度征服了观众。他是那晚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他劝慰观众的感人一幕有如大片中的经典场景,让人久久无法忘记。他的行为,捍卫了尊严;他的风度,赢得了尊敬。

这就是气量的魅力,拿得起、放得下、不计较、善爱人、能宽容。放大自己的气量,一个人也就摆脱了名利、得失之心的困扰。

评价一个人是否拥有气量,关键看三点:一是平等的待人态度,不自认为高人一等,保持一颗平常心,平视他人,尊重他人;二是宽阔的胸襟,胸怀坦荡、虚怀若谷,闻过则喜、有错就改;三是宽容的美德,能够仁厚待人、容人之过。由此,气量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素养和品性。

要有气量,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得失。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也有义务体谅他人。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得失。摒弃私心杂念,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化解。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相互间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然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在与人相处中,若能以超然气度去对待他人,我们除了能收获他人的善意外,还能体现出自己的翩翩气度。

仇恨面前,彼此宽容

诚实、见义勇为都是一个人应有的品德,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

每个人都有弱点与缺陷,都可能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要竭力避免伤害他人,要以博大胸怀宽容对方。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富翁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富翁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个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游历世界,回来之后看谁做到了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是财产的继承者。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个儿子陆续回到家中,富翁要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的经历。

大儿子得意地说:“我在游历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却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又还给了他的家人。”

二儿子自信地说:“当我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看到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了,我立即跳下马,把他从河里救了起来,并留给他一笔钱。”

三儿子犹豫地说:“我,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种事,在我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当时我只要抬一抬脚就可以轻松地把他踢到悬崖下,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下悬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这实在算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经历。”

富翁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点了点头说道:“诚实、见义勇为都是一个人应有的品德,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财产都是老三的了。”

富翁把宽容之心列为最高尚的,十分在理。

假如出现某种情况,我们在憎恨别人时,心里总是愤愤不平,希望别人遭到不幸、惩罚,却又往往不能如愿,一阵失望、莫名烦躁的日子之后,我们失去了往日那轻松的心境和欢快的情绪,从而心理失衡;另一方面,在憎恨别人时,由于疏远别人,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言语上贬低别人,行动上敌视别人,结果使人际关系越来越僵,以致树敌为仇。我们“恨死了”别人,这种嫉恨的心理对我们的不良情绪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今天记恨这个,明天记恨那个,结果朋友越来越少,对立面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成为孤家寡人。

在受到伤害,心里憎恨别人时,不妨作一次换位思考,假如我们自己处于这种情况,会如何应付?当我们被熟悉的人伤害了,想想他往日在学习或生活中对我们的帮助和关怀,以及他对我们的一切好处,这样,心中的火气、怨气就会大减,就能以包容的态度谅解别人的过错或消除相互之间的误会,化解矛盾,和好如初。这样,包容的是别人,受益的却是自己。

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是情商发达之人,他将看到广阔多彩的前景,会感觉到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冲他微笑。

在仇恨面前,我们应当修炼一颗宽容的心,包容他人,化解仇恨。

得饶人处且饶人

若容不下别人,生活也会容不下他。

作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因为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畅销书作家托尼·希勒获得过美国侦探小说家大师奖。他的作品之所以深受读者的欢迎,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他第一次打工就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当时他是去做农场工,这次打工经历不仅让他赚得了人生第一笔收入,而且受益匪浅。

在托尼·希勒14岁时,英格拉姆先生敲响了他们农舍的门。这个老佃农住在马路那头大约1英里的地方,他想找人帮助收割一块苜蓿地。托尼也欣然应允,于是这就是他得到的第一份有报酬的工作,1小时12美分,要知道这在1939年已经很不错了,当时还属于经济大萧条时期。

一天,英格拉姆先生发现一辆装有西瓜的卡车陷在自家的瓜地中。而原本整齐的瓜地里此刻却一片狼藉,瓜秧被毁坏,西瓜都被摘掉了。显然,有人想用卡车偷走这些西瓜,却没有料到卡车陷进去拉不出来。这时,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影。看到这种情景,英格拉姆先生并没有勃然大怒,反而非常平静,只是说车主很快就会回来的,让托尼在那儿看着,长点见识。此时,托尼也在思索,英格拉姆先生到底会用什么方式来对待这几个前来偷盗的人呢?果然没过多久,正如他所料,一个在当地因打架和偷窃而臭名昭著的家伙带着两个体格粗壮的儿子出现了。他们看起来非常恼怒。

英格拉姆先生见到这几个来势汹汹的人没有质问他们,却用平静的口吻说道:“哎,我想你们要买些西瓜吧?”

那个男人显然没有料到,他们处心积虑要偷窃的主人会用这种方式来应对。他回答前沉默了很久:“嗯,我想是的。你要多少钱一个?”

“25美分1个。”

“好吧,你帮我把车弄出来吧,我看这价格还合适。”

于是,英格拉姆先生以宽容的心态、巧妙的处世艺术,化干戈为玉帛。双方本来是在剑拔弩张的境况下,居然用寥寥几句话双方就达成了一致,顺利完成了一笔交易。而且,这笔交易成了他们夏天里最大的一笔买卖,而且还避免了一场危险的暴力事件。等他们走后,英格拉姆先生笑着对他说:“孩子,如果不宽恕敌人,就会失去朋友。”这句话使托尼回味良久,透过这句话他明白了英格拉姆先生处世的哲理。

这件事给托尼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明白了要学会包容。试想,如果当初英格拉姆先生针锋相对地揭穿对方的偷窃真相,这个偷窃事件肯定会演变成暴力事件,双方都会受到伤害。并且,这次前来偷窃的父子可能今后还会变本加厉地继续此类不良的行为。几年以后,英格拉姆先生去世了,但托尼永远忘不了他,也忘不了第一次打工时他教给自己的东西。

生活中经常会遭遇到使自己利益受损的事情。自己辛苦种下的花草被来往的路人随意践踏,好不容易洗干净晾晒的衣服被别人弄上了脏物,等等。一旦遭遇此类的事情,要学会宽容别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得理也要让三分。若容不下别人,生活也会容不下自己。待人宽厚是一种美德。要明白,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并不等于窝囊,并非一味地纵容对方的恶意举动,而是尊重对方的自尊心,是一种有意为之的高尚。懂得这些,也就没有什么气可生了。

宽以待人是门艺术,需要我们在点滴的生活中逐渐磨炼而形成。一个成功的人不仅自己的胸怀宽广,更会注意别人的自尊。要给别人的自尊心保留空间,一个人如果损失了金钱,还可以再赚回来;一旦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甚至可能为自己树起一个敌人。掌握了这门艺术,你也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得理且让人”就是要照顾他人的自尊,避免因伤害别人的自尊而为自己树敌。

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生活。反之,若容不下生活,生活也容不下你。

忘却过去的伤痛

宽容的心能轻易将恨意化解,让紧张的气氛化做脉脉温情。

人要想更好地活在当下,放眼未来,就必须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忘记曾经的伤疤,毕竟现在伤口已经抚平,就不要过多地计较和怨恨了。计较只会让自己更加偏执,更加劳心劳力,所以,想让我们自己轻松自如地生活,就忘记过去的伤痛吧。

1944年冬天,苏军已经把德军赶出了国门,成百万的德国兵被俘虏。一天,一队德国战俘面容憔悴地从莫斯科大街上穿过,当德国兵从街道走过时,所有的马路都挤满了人。苏军士兵和警察警戒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围观者大部分是妇女,她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其家人中或者是父亲,或者是丈夫,或者是兄弟,或者是儿子,让德国兵杀死了。

她们每一个人,都和德国人有着血债。妇女们怀着满腔仇恨,当俘虏出现时,她们把一双双勤劳的手攥成了拳头。士兵和警察们竭尽全力阻挡着她们,生怕她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这时,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位上了年纪的犹太妇女,穿着一件战争年代的破旧的长袍,她走到一个警察身边,希望警察能让她走近俘虏。警察同意了这个老妇人的请求。

她到了俘虏身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印花布方巾包裹的东西,里面是一块黑面包,她不好意思地把它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的、几乎站不住的俘虏的衣袋里。看着身后那些充满仇恨的同胞们,她开口说话了:“当这些人手持武器出现在战场上时,他们是敌人。可当他们解除了武装出现在街道上时,他们是跟所有别的人,跟‘我们’和‘自己’一样的人。”

于是,整个气氛改变了。妇女们从四面八方一齐拥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各种东西塞给这些战俘。

故事中的犹太老妇人的行为是那样具有震慑力,哪怕她面前的这些人以前干下过多么残酷的罪行,她没有选择记恨,因为她知道恨也无法挽回历史,于是她选择了原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胸襟呢?你是不是也对老妇人的行为肃然起敬呢?宽容的力量让爱溢满整条莫斯科大街。当那些双手沾满血腥的德国军人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们的心应该也被深深地震撼了。

剑桥教授安妮·森德伯克说过:“以7乘70倍的宽容来赦免你的敌人,这样可以减少你患高血压、心脏病、胃病的机会。”仇恨只会激化矛盾,酿成大祸。宽容的心却能轻易将恨意化解,让紧张的气氛化做脉脉温情。

很多人都有着很强的自我防卫心理。其实,我们在提防别人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设防,如果我们能够打开心窗,忘掉仇恨,主动地接纳别人,就能重新找回轻松快乐的生活。

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对好多事情总是难以释怀的原因就是自己总愿意去提起,总不愿意放手。好好想想自己的苦闷,好好想想自己的烦恼,最多的是不是就是庸人自扰?是不是就是放不下,不能宽恕和原谅导致的呢?人啊,为什么总活得那么累呢?既然伤疤都已经痊愈了,伤痕都已经抚平了,那就不要再去计较伤害的源头了,那毕竟都已成烟云,宽恕一个人总比记恨一个人容易,所以不要总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赶紧为自己愈合伤痕而庆幸吧!

相逢一笑泯恩仇

消灭敌人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变成自己的朋友。

战国时期百姓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原因就在于各国都想走富国强兵的路线,雪耻强国。这是战国时代各国间共同的情况——好比于个人的冤冤相报。在循环报复的思想下,绵延了几百年的战乱苦了几代百姓。

在孟子游于梁国时,正值梁惠王“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梁惠王心中所想就是富国强兵,以雪前耻,根本不会去理会孟子“仁者无敌”那一套。这可以说是战国时代各种战乱四起的原因之一。国家间因仇恨、因睚眦必报而兵戎相见,最后受伤害的是百姓。而个人冤冤相报既伤人又害己。

东汉时期,苏不韦的父亲苏谦曾做过司隶校尉。另一个官员李皓和苏谦素有嫌隙,因此怀着私愤把苏谦判了死刑。当时苏不韦只有十八岁,他把父亲的灵柩送回家,草草下葬,又把母亲隐匿在武都山里,自己改名换姓,用家财招募刺客,准备刺杀李皓,以报杀父大仇,但刺杀一直没有成功。很久以后,李皓升为大司农。

苏不韦暗中和人在大司农官署的北墙下开始挖洞,夜里挖,白天则躲藏起来。干了一个多月,终于把洞打到了李皓的寝室下。一天,苏不韦和他的人从李皓的床底下冲了出来,不巧李皓出去了,于是杀了他的妾和儿子,留下一封信便离去了。李皓回房后,看到这个场面大吃一惊,以后他每天都在室内布置许多荆棘,晚上也不敢安睡。苏不韦知道李皓已有准备,杀死他已不可能,就挖了李家的坟,取了李皓父亲的头拿到集市上去示众。李皓听说此事后,心如刀绞,又气又恨,却不敢声张,没过多久就吐血而死。

宽恕别人的一时过错,宽容别人的无意冒犯,宽容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同时也等于宽容了自己。

苏不韦的一生生活在仇恨之中,为报仇竭心尽力。李皓只因一点儿私人恩怨,不忍私仇,就置人于死地,结果导致老婆孩子被杀,死了的父亲也跟着受辱,自己最终气愤而死,被天下人耻笑,真是愚蠢至极。

冤冤相报就是如此,仇恨双方都得不到好处,这是一种“双输”的行为。因此何不将“冤冤相报何时了”变成“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双赢”,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仇恨呢?

通慧禅师年幼时,有一次去井边打水,恰好碰到一个卖鱼人。一条鱼不慎跌入他端水的盆中,他顺手将鱼捞起,扔到地上摔死了。

三十年之后的一天,早已做了住持的通慧对弟子说:“三十年前的一桩公案今天应该了结了!”弟子不明白住持的意思,垂手静听下文,可是只见通慧禅师径自闭目打坐,不再言语。

当时有个统兵张浚,是个虔诚向佛的居士,恰好这天带兵路过通慧禅师所住的寺前,刹那间性情大变,暴怒异常,手持弓箭闯入法堂,对通慧禅师怒目而视。

通慧禅师笑道:“我已经等你很久了。”

张浚问道:“我与禅师素不相识,今日一见,为何心中如此愤恨,直欲置你于死地而后快?究竟是什么原因,还请禅师开示。”

通慧禅师便如实讲述了自己在三十年前无心摔死一条鱼的往事。

张浚听后大悟,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不若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说完便站着圆寂了。

通慧禅师见张浚已往生,便取出纸笔写道:“三十三年飘荡,做了几番模样。谁知今日相逢,却是在前变障。”写完,也于座上往生了。

抛却心中仇恨,这既是宽恕了别人,也是原谅了自己。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消灭敌人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变成自己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你大可不必将它们看得太严重,动辄就上升到仇恨的地步。多一些宽容,多一份爱心,你的生活会多一点温暖,多一缕阳光。当你用宽容换来内心的豁达、用宽恕换来敌人的微笑时,你也把最好的心情留给了自己。

当然宽容并不是“以德报怨”,这是一种没有原则的宽容。孔子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体现出了夫子的睿智,因为宽容也是有条件、有原则的,不可因一味宽容而纵容邪恶,这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自古至今,宽容被圣贤乃至平民百姓尊奉为做人的准则和信念,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且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经典。宽容也是一种幸福,饶恕别人,自己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敞开心灵,以爱对恨

以爱对恨,恨自然会消失,心中自然是洒满阳光。

如今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可能是由于他人对自己的伤害,而我们往往会因为这些伤害令心中满是惆怅,闷闷不乐,甚至气急败坏。

其实,当我们在怨恨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沉浸在不快的情绪当中。受到伤害的,除了别人还有我们自己,人不是那么完美的,总会犯错误,总会有优缺点,所以,我们能给善待自己缺点的机会,为什么就不能原谅他人的过错呢?当你对别人的缺点耿耿于怀时,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做得很好了,是不是自己也尽善尽美了?要让自己快乐、充实,就要忘掉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将心中的不满、愤恨统统抛弃掉,饶恕别人的同时,也是宽恕自己。

有一对感情甜蜜的恋人经过长达5年的爱情长跑,跨越了多种障碍,终于登记结婚了。婚后虽然每月领着微薄的薪水,住着租来的房子,但两人仍然生活过得非常温馨。然而,命运却总是喜欢捉弄人。

不久之后,妻子发现自己怀孕了,两个人早就想要一个孩子了,得知这一消息简直欣喜若狂。妻子怀孕3个月后,在上班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可怜的女人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她的命保住了,但是,孩子没有了,医生告诉她这次伤及她的子宫,她很有可能以后不会再怀孕了。夫妻二人被这一晴天霹雳震惊了。此后,这个家庭的生活彻底改变了。丈夫不再像以前那样心疼妻子,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对妻子不管不问。

妻子心中对丈夫满是愧疚,自认为很对不起丈夫,尽管他对自己不再像从前那样,她还是尽心尽力照顾他的生活。不久,妻子就发现丈夫的行动越来越诡异。某天同事的一席话证实了她的猜想,丈夫发生了婚外情。她终日以泪洗面,苦苦哀求丈夫珍惜他们的幸福。但是,沉湎于另一段感情的男人,哪里能听得进去,反倒告诉她说,“你不能生孩子,总不能让我绝了后吧,对方已经怀孕了,你必须马上去和我办离婚手续!”

妻子听后,心如刀割,此刻她也彻底明白昔日他们的感情已经荡然无存,决定离婚,成全他们。在丈夫和他的情人还没来得及领取结婚证时,丈夫竟然意外遭遇了车祸,当场死亡。妻子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悲痛,甚至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离婚成全他们。正当她躲在家里流泪的时候,一个大肚子的女人敲开了她的家门。打开门后,看到这个女人同样红肿的双眼,她明白了对方的身份。不错,这位身怀六甲的女人正是前夫的情人。她来的目的,是恳求女人在孩子出生后,收养这个孩子。

这个昔日自己恨得咬牙切齿的女人竟然提出了如此过分的要求,她断然拒绝。但是,前夫的情人跪下来求她说,他们尚没有领取结婚证,无法抚养这个孩子。这时,她的心动了,无论如何,这个孩子是无辜的,并且,孩子的身上流淌的毕竟还是丈夫的血。她终于答应了这个请求。孩子出生后,她收养了这个孩子,将其视如己出。

故事中的妻子原谅了她昔日的情敌,这需要一颗宽恕之心,但是她做到了。在丈夫背叛自己的情况下,仍然在他死后,替他承担了责任,用自己的宽容和大度化解了昔日的仇恨。她的宽容之心不仅给这个孩子敞开了一扇大门,也为自己打开了一条心灵的通道。

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在无尽的怨恨、愤怒当中,自己也无法心平气和,看不到阳光和鲜花。以爱对恨,恨自然会消失,心中自然是洒满阳光。在宽容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收获一份快乐。

我们在茫茫人世间,难免与别人产生矛盾和摩擦。如果我们轻易地开启了仇恨之心,仇恨便会在我们的身体里悄悄成长,最终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甚至阻塞成功之路。当别人批评我们时,我们以宽容之心待之,就能够心平气和,审视自己。那时我们就会发现,别人的批评并非就是在针对自己,反之,如果我们以敌视的眼光看待别人,对周围的人处处提防,终会因孤独而陷入忧郁和痛苦之中。放下怨恨,学会宽容,宽容别人也等于宽容了自己。

多些度量,少些计较

真正的心宽,是具有宽广的胸怀,包容清净,也包容污秽;包容爱的人,也包容恨的人;包容善良,也包容邪恶。

人生在世,对别人宽容,其实就是对自己宽容。如果对别人多一点宽容,那么,我们的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多了一份轻松。人生的道路上有朋友,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会远离寂寞和孤独;虽然也会有敌人,但是我们也可以用宽容去温暖、融化他们。对朋友或者敌人越宽容,我们的内心也就越轻松。

寺院住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椅子,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院外去了。住持搬走了椅子,在原地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仔细一看,才发现“椅子”已经变成了住持!小和尚仓皇离去,这以后,他诚惶诚恐地等候着住持的发落。但住持并没有这样做,根本没提及这件事。小和尚从住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若干年后,成为寺院的住持。

真正的心宽,是具有宽广的胸怀,包容清净,也包容污秽;包容爱的人,也包容恨的人;包容善良,也包容邪恶。真正的胸怀,像广袤的苍穹,容纳群星也容纳尘埃;像浩瀚的大海,容纳百川也容纳细流;更像无垠的虚空,无所不含,无所不摄。

同样,对待别人的批评时,及时压制住心中的怒火,也是一种心宽的表现,同时也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当我们将手中的鲜花送与别人时,自己已经闻到了鲜花的芳香;而当我们把泥巴扔向其他人的时候,自己的手已经被污泥弄脏。不发怒、不暴躁、不患得患失、不受世俗牵挂,超然洒脱,才能达到高深的修持境界,获得真正的智慧。

一位女士不小心摔倒在一家整洁的铺着木板的商店里,手中的奶油蛋糕弄脏了商店的地板,便歉意地向老板笑笑,不料老板却说:“真对不起,我代表我们的地板向您致歉,它太喜欢吃您的蛋糕了!”于是女士笑了,老板的热心打动了她,她立刻下决心“投桃报李”,买了好几样东西后才离开了这里。

是的,这就是宽容——它甜美、它温馨、它亲切、它明亮、它是阳光,谁又能拒绝阳光呢。

宽容也是前纽约州州长威廉·盖诺所坚持的信条。他被一份内幕小报消息攻击得体无完肤之后,又被一个疯子打了一枪而几乎送命。躺在医院的时候,他说:“每天晚上我都原谅所有的事情和每一个人。”

紧紧抓住过去受到的伤害不放,只能给双方带来悲痛。要认识到这一点,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被认为是引起问题的人,可能感到自己受到排斥或辱骂;坚持认为不公平的一方会长期被痛苦所折磨,并且使问题永远存在。

要做到心宽,必须具有豁达的胸怀,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时,不能对他人要求过于苛刻,应学会宽容,原谅别人的缺点和过失。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气量,要宽宏大度。

生活在凡尘俗世,难免与人磕磕碰碰,难免遭人误会猜疑。我们的一念之差,我们的一时之言,也许别人会加以放大和责难,我们的认真、我们的真诚,也许会被别人误解和中伤。如果非得斤斤计较、睚眦必报,难免两败俱伤、没完没了,不如多些度量、少些计较,这样才能避免事态的恶化,还自己一个幸福开阔的人生。

尝试爱我们的敌人

怀着爱心吃菜,也要比怀着怨恨吃牛肉好得多。

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大海因为宽容,有了浩瀚的海面;大地因为宽容,有了世间的万物;秃山因为宽容,有了茂密的森林;天空因为宽容,有了繁多的星星;宇宙因为宽容,有了众多的星系;人因为宽容,有了许多的朋友,我宽容了,朋友自然就多了。”

现代生活中,面对他人的失败、挫折,不要去嘲笑他,哪怕他曾经伤害过你,那也是以前的事情了。如果他需要你的帮助,比起报复,宽容会是更好的选择。

一位名叫卡尔的卖砖商人,由于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陷入困难之中。对方在他的经销区域内定期走访建筑师与承包商,告诉他们:卡尔的公司不可靠,他的砖块不好,生意也即将面临歇业。

卡尔对别人解释说他并不认为对手会严重伤害到他的生意。但是这件麻烦事使他心中生出无明火,真想“用一块砖来敲碎那人肥胖的脑袋作为发泄”。

“有一个星期天早晨,”卡尔说,“牧师讲道时的主题是:要施恩给那些故意为难你的人。我把每一个字都吸收下来。就在上个星期五,我的竞争者使我失去了一份25万块砖的订单。但是,牧师却教我们要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而且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他的理论。当天下午,我在安排下周日程表时,发现住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位我的顾客,正因为盖一间办公大楼需要一批砖,而所指定的砖型号却不是我们公司制造供应的,却与我竞争对手出售的产品很类似。同时,我也确定那位满嘴胡言的竞争者完全不知道有这笔生意机会。”

这使卡尔感到为难,需要遵从牧师的忠告,告诉给对手这笔生意的机会,还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让对方永远也得不到这笔生意?那么到底该怎样做呢?

卡尔的内心挣扎了一段时间,牧师的忠告一直在他心中。最后,也许是因为很想证实牧师是错的,他拿起电话拨到竞争对手家里。接电话的人正是那个对手本人,当时他拿着电话,难堪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卡尔还是礼貌地直接地告诉他有关弗吉尼亚州的那笔生意。结果,那个对手很感激卡尔。

卡尔说:“我得到了惊人的结果,他不但停止散布有关我的谎言,而且还把他无法处理的一些生意转给我做。”

卡尔的心里感到好多了,他与对手之间的阴霾也获得了澄清。

宽容他人,信任他人,既是对人性的肯定,也是对人心理上道义的重建,其意义超过了金钱的支援。要做到胸襟开阔,首先要认识到人无完人,做到得理让人,宽容别人。

世界上如果没有宽容和信任,一切亲情、友情、爱情都将失去存在的基础,每个角落都是尔虞我诈的欺骗,社会将毫无温情可言。只因偶尔的过错而完全否定自己的朋友,以至于不再信任他,这不仅是对朋友的背叛,也是对自己的背叛。其实你本人最清楚:这个朋友正是你自己寻觅到的。不是所有的过错都是一样的,有的过错不可原谅,有的过错可以原谅。对朋友偶尔犯下的过错,只要他承担了自己应负的责任,作为朋友理当予以原谅。

小赵大学毕业初入社会,在一家公司外贸部就职。他的顶头上司每天下班后总是跟着外方科长拼命“加班”,无事瞎忙,把白天理好的文件弄得一团糟,出了错,又把责任推给小赵。小赵的稚嫩决定他不是一个会“争”的人,只好忍气吞声地等外方科长长出“火眼金睛”,看出此中曲直来,结果等了一个月,还是等不来一句公道话。

一气之下,小赵辞职去了另一家公司,在那里,他的出色工作博得了许多同事的称赞,但无论怎样也没法使苛刻、暴躁的经理满意。心灰意冷间,他又萌动了跳槽之念,于是向总经理递交了辞呈。总经理没有竭力挽留小赵,只是告诉他自己处世多年得出的一个经验:如果你讨厌一个人,你就要试着去爱他。总经理说,他就像鸡蛋里挑骨头一样在一位上司身上找优点,结果,他发现了老板的两大优点,而老板也逐渐喜欢上了他。

小赵依旧讨厌他的经理,但已悄悄收回了辞呈。

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放开心胸去包容一切,爱一切。

圣人说:“怀着爱心吃菜,也要比怀着怨恨吃牛肉好得多。”如果我们的仇人知道对他的怨恨使我们精疲力竭,使我们紧张不安,使我们的外表和内心都受到伤害,甚至使我们折寿的时候,他们不是会拍手称庆吗?

即便我们没办法爱我们的敌人,起码也应该更多爱惜自己。我们应该爱自己,不要让敌人控制我们的心情、左右我们的健康以及外表。

当然,人非圣贤,要去学习爱我们的敌人也许真的有点强人所难;但出于自身的健康与幸福,学习宽恕敌人,尽可能的忘了所有的仇恨,也可以算是一种明智之举。宽容有时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但那痛苦只是短暂的;刻薄有时给自己带来快乐,但那快乐也不会长久。有句名言说:“无论被虐待也好,被抢掠也好,只要忘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