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
——于细微处见精神
姓名:沈括
生卒年:1031—1095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沈括出生于一个下层官吏的家庭,少年时代,差不多都是跟随父亲沈周在各地任上度过的。这为他接触多方面的人物、增长见识、培养广泛的兴趣提供了机会。
11岁那年,父亲奉命到福建泉州任职。家人把一切家什用品都搬到了船上,马上就要开船起航,沈括却不见了。他的父亲赶紧派了一个下人去寻找。房前屋后都找遍了,也不见他的踪影。最后,下人远远地看见在河湾站着一个小孩子,像是沈括,赶紧奔过去。原来,沈括正在向一个老渔民请教问题。下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沈——沈公子,赶紧回去吧,马上就要开船了,大家都在等你呢。”沈括说:“不急,我还有一个问题没弄明白呢。”说着,他转过头问那个老渔民:“老伯,鱼鹰逮住鱼,为什么不吃掉,反而要吐出来呢?”老渔民乐呵呵地答道:“这是多年训练的结果,时间长了,它也就习惯了。”沈括眨巴了几下眼睛,又问是怎么训练的。老渔民耐心地说:“训练的时候,先用绳子套在鱼鹰的脖子上,然后把它放进水里。它在水里捕了鱼,想吞下去,却卡在喉咙里,最后只得吐出来。时间久了,不用绳套,它也会乖乖地把鱼吐出来。”
这时,沈括才比较满意。他礼貌地跟老渔民告别:“老伯,我要走了,家里人都等着我呢。”等回到船上,沈括的父亲很不高兴,沉着脸问下人:“怎么找了这半天才找到?”下人如实回答:“其实,早就找到了。只是小公子跟一位老渔翁请教训练鱼鹰的事,耽搁了一会儿。”听到这里,沈括的父亲才面露喜色。他转向沈括:“括儿,你打听鱼鹰的事做什么?”沈括认真地回答:“不懂的事就要问明白,不能不懂装懂。”
到了泉州后,沈括的父亲忙于公事,没时间教导他,他就跟着母亲读书写字。有一次,他读到白居易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了想,感觉不对,就问母亲:“为什么山下的花都凋零了,山上寺庙里的桃花却刚开始盛开呢?”母亲笑了,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说第二天就去山上庙里进香。次日,沈括兴致勃勃地随母亲来到山上。母亲进香,他就在附近玩耍。当时正值四月,他一看寺院里的桃树果然开满了花。沈括正在纳闷,忽然一阵山风吹来,凉气袭人。他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由于山上的地势高、气温低,所以桃花要比山下开得晚。
沈括从12岁时开始正式从师读书。他从小就体弱多病,经常卧病在床,有时候接连10多天出不了屋,读书学习也经常因此而中断。他想,这怎么能行呢,没有好的身体什么也做不成。于是,他在学习之余开始和哥哥一起练武习艺。这一招果然灵验,他的身体比以前结实多了。但有时还得一些小病,有病就要请医问药。天长日久,他又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人家都说久病成医,我为什么不就着这个机会学点医道呢?自此,沈括每次看病时,都向医生请教一些看病方面的问题。时间长了,他对医学越来越感兴趣,时常登门拜访当地的名医,请他们解释一些医学上的难题。闲暇之时,沈括还搜求一些民间的药方。有时,他采集的药方连有名的老医生都不知道,但治病却非常灵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沈括的兴趣愈来愈广泛,只是那股认真劲一点没变。当时,开封大相国寺有一幅壁画《众工奏乐图》。这幅画表现的是艺人吹打弹奏的热闹场面,看过此画的人都赞不绝口。这一日,沈括与众人一起来赏玩这幅画。有人忽然站起来说:“此画者于音乐是外行,画中的管乐放右手二指,应该是在奏六音,然而琵琶的六音在中弦,画中乐工的拨子却置于老弦。”此言既出,四座皆惊,大家都以为碰上了高手。
此时的沈括却不以为然。他站起来加以反驳道:“此言差矣,管乐器为手指离孔发音,琵琶则是用拨子拨过发音。画中的艺人过中弦而遮老弦,此时正是六音鸣响之际,怎么能说错呢?高益构图从来周密,此处可见一斑。”他说完后,众人都点头称是,称赞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沈括终于成为我国古代科技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成才启示
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在细节上发现问题。
深入实践,才能有更多的新发现。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散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又是“苏、米、黄、蔡”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在词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开豪放一派。他以豪迈的性格和广阔的胸怀,给当时的词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主要词集有《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