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产自何处
箜篌,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弹拨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风俗通》《通典》说是汉武帝时乐人侯调所作,因为制器的人姓侯,而其声坎坎,所以叫“坎侯”。箜篌高三尺多,形状像半边木梳,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箜篌多用于宫廷雅乐,但是在民间也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到欢迎和流传。而到了汉唐时期,更是出现了三种形制的箜篌,它们分别为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但是,从14世纪后期,箜篌就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卧箜篌平放横弹像琴瑟,又称箜篌瑟,是公元前111年产于汉代的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盛行于汉至隋唐代,宋代后失传。箜篌在古代皇室乐器演奏中,是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之一。由于它有数组弦,不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独奏或伴奏方面,都较其他乐器理想。汉代卧箜篌被列入《清商乐》中,以其形制优美、乐声雅正,而被称为“华夏正声”的代表乐器,当时的箜篌有五弦十余柱,以竹为槽,用水拔弹奏,刚开始流行于中原和南方一带,之后还逐渐流传到东北和朝鲜。卧箜篌在朝鲜却得以传承,经过历代的流传和改进成为今日的玄琴。而之后又由朝鲜传入日本,因为当时的朝鲜名为“百济国”,所以传入日本的箜篌又称为“百济琴”。汉代诗词常可见“箜篌”这种乐器,其流行程度可见一斑。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竖箜篌又名胡箜篌,是东汉之时由波斯(今伊朗)传入我国的一种角形竖琴,形状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鸣槽(音箱)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并带有脚柱和肋木,张着二十多条弦。弹奏的时候,将其竖抱在怀中,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演绎。明代燕乐制度中的箜篌直长四尺八寸,并柄上雕龙头,二十弦。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有唐代漆竖箜篌残件,有槽、颈、脚柱、响板、梁等部分,从这些残件和有关图像来看,音箱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下方横木供系弦之用。唐代以后的箜篌就专指竖箜篌。琴弦一般系在敞开的框架上,用手指拨弹。箜篌与琵琶、五弦、筝一起合称隋唐俗乐中的丝弦。而这种乐器组合也经常出现在佛说法图、涅槃图、因缘故事和伎乐天人的供养图中。
有人推测,竖箜篌可能源自于古代的亚述、巴比伦以及埃及、希腊等地,当地十分流行的一种乐器可能是竖箜篌的雏形,那就是“竖琴”。如今,古代的箜篌实物虽已不存,但汉魏壁画上多见到弹奏箜篌的人像,如敦煌莫高窟431窟弹奏的就是竖箜篌,它们完全与亚述浮雕上所见的竖琴相同。另外,新疆已经出土近十件箜篌,从造型上看,也与亚述浮雕中的乐器非常相似。
凤首箜篌,在东晋时自印度传入中原,晋曹毗《箜篌赋》描绘这种凤首箜篌为,“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可知其是以凤首为饰而得名。但是,这种箜篌却在明代后失传了。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近,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像一艘船的形状,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是用来拨紧琴弦的。曲颈项端雕有凤头,正如《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杜佑《通典》:“凤首箜篌,头有轸。”
据考证,为了能够让箜篌这种具有悠久历史性的绝美乐器重新站在舞台上,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若干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师们为了能够还原这种乐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翻阅古籍文献,对照现有壁画,以此对箜篌的形制、演奏技法做出相关研究和信息提取。其实,中国已经尝试制作出了几个类型的箜篌,但是因为数量有限,所以并没有得到推广。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一种结构比较完善的箜篌被制作出来了,并进行进一步的推广箜篌乐器。这种箜篌是一种新型箜篌——雁柱箜篌。随后,在雁柱箜篌的基础上,又设计制作转调机械结构,研制出结构完善、造型优美、表现力强的乐器——转调箜篌。这种改革的箜篌是结合竖琴古筝并加以发展的新型乐器,擅长演奏划音、吟音、揉弦等手法,表现力极为丰富。转调箜篌音域宽广,和声色彩丰富,音色纤细柔美,既有竖琴的音响效果,又有古琴、古筝的韵味,更加完美地表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