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别把孩子教坏了
——为了孩子的明天,家长需要做什么
父爱的影响力与母爱的亲和力
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是什么?看看现在忙碌的家长,他们的行动似乎是在回答:孩子最需要的是钱和人脉。金钱和人脉的确可以帮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拿到名牌大学的文凭,在就业竞争中免受其苦,但是孩子是否幸福、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并不会因为这些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有所改变,富豪家庭也有很多家庭问题不能解决。
相对于现在的辛劳父母,北宋名臣司马光则显出几许洒脱。司马光在晚年告诫子女,不要给后辈留很多金钱财富。他说:“其若不贤耶,虽积金满室,又奚益哉!”孩子不仅没有学会贤德勤俭,也意识不到父母的恩情,只怨家财不够挥霍,也不会劳动生存。我们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当这个聪慧机灵的小孩变成家长时,他将一生的经验浓缩成为一句话:从小培养孩子的品德最为重要。
我国历来就有重视孩子的精神教育的传统,孔子大讲仁义礼孝,而且在后来的两千多年中,许多名人都将品德修养列入家训,文人雅士甚至以鄙视权势和金钱为荣。直到近代,仍有大学问家不断地提出要少留财多留德。然而举目今日,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品德培养还是有主次之分,现代父母关心孩子的吃穿用度,渐渐忽视了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精神动力。
怎样的孩子才算是接受了完整有效的教育?所有教育专家和平民百姓给出的答案都是“身心健康”。孩子不仅仅要身体健康,也要品格端正,心态与自己的年龄相符,少年老成或心智未开都是不健康的表现。身体健康对很多家庭来说已经不是困难,但是心灵健康的孩子,在生活中并不多见。且不说独生子女存在的通病,很多人身为父母,连精神教养的意义和方式都还没有接触。父爱缺失、母爱过剩成为孩子精神成长中的重要障碍,让人担忧。
为了能够给宝宝一个健康有利的环境,爸爸辛勤地工作,妈妈日夜为家务操劳。但是,还是有很多家庭面临成长的烦恼,爸爸似乎太忙,忙得已经忘记了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完整融洽的家庭;妈妈也似乎太心切,忘记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先抛开家庭教育的问题,我们来看一看社会对“成功人士”设计的标准像:
他有实战的能力,当团队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把希望放在他的身上,并且相信他;他能够调动所有人的热情,让大家积极地面对困境,并且提出大胆的方案,最后用事实证明他没辜负朋友的信任。
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幽默随和的人,让人信赖,乐于与人分享。他敢爱敢恨,言出必行,关心朋友的生活,又保持礼节上的距离。他总是带来快乐,带走疑虑,身上充满魅力。在工作中他是主心骨,在生活上他是挚友知音……
这样的人太过完美,如果遇到便是不可多得。但是,按照“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的道理,我们培养小孩就应该朝着最高的目标努力,也就是期望他今后能够成为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成功人士。我们应该向“成功人士”身上学习什么?就从工作和生活两方面来说,他既具有领袖的影响力,又具有朋友的亲和力,既能组织人,也能感动人。
影响力和亲和力是孩子成为杰出人才必备的两种气质,它们不同于外貌那样完全由父母决定,但却和身体发肤一样受之父母——父亲的影响力和母亲的亲和力促进他的成长、改变他的性格、以至于成就他的梦想。
父亲是家庭的保护伞,也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引路人。父亲的示范和启示,能够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拥有一个完整坚固的精神世界,这也必将影响到他今后的事业,但是现在的父亲在家庭中往往只是“赞助商”的角色,孩子除了从父亲那里得到经济支柱,感受不到关爱。母亲对孩子的悉心照料,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的美好,陪伴他健康成长,也势必会让他心怀善意,包容他人,成为值得信赖和托付重任的有为青年,然而太过注重生活细节的母亲们,却让孩子变成了不能动手只知享受的小皇帝。现实敲响了父亲和母亲的警钟,父亲的影响力、母亲的亲和力亟待回归!
孔融4岁就知道谦恭礼让,王勃13岁作《滕王阁序》,霍去病19岁封骠骑将军,正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让他身上兼备影响力和亲和力,也同样需要从出生开始。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往往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凸显出了不凡的气度,日后成就伟业所需要的两种品质,他们需要从教育中感受、模仿、拥有。因此,当新的生命在家庭中诞生,父亲母亲先问问自己:是否找准自己的位置,来迎接这个拥有无限可能的生命。
·教育点·
注意无意识的举动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对于新买的玩具不懂得爱惜,到处乱抛,新鲜劲一过,又吵着买新玩具;不懂得尊敬长辈,没大没小,好东西抢着自己先享受;等等。然而我们是否想过孩子的这些行为习惯是怎么形成的?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有没有责任?成人在生活中有没有奢侈浪费的行为?父母对老人是否尊敬,是否尽了孝道?我们敢当着孩子的面说我们的言行是问心无愧的吗?
常言道,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作用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也就是说,儿童的年龄越小,其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果父母十分善于交际,则孩子很容易形成合群的性格特点;如果父母开通豁达,则孩子很容易形成开朗大度的性格特征;如果父母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进取,则有利于儿童形成认真的性格品质;如果父母平时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则孩子也很容易形成消极的品质;有的家长行为不检点,言谈举止粗俗野蛮,则孩子也很容易养成不讲道理的坏作风。
相信大家都记得这么一个公益广告: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妈妈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替奶奶端上一盆洗脚水,并替她洗脚。这情景每每给年幼的孩子看在眼里。有一天,妈妈回到家,看到还在玩耍的孩子急速向厨房跑去的背影。妈妈正觉纳闷,只见孩子已端来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由于年纪小力气不够,水端不稳还一个劲儿地往外晃荡。孩子把水端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洗脚。”这时画外音响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所以,不要只知道批评责骂孩子,孩子的毛病要学会从父母自己身上找。敢于自责的父母不仅不会有损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反而会对孩子心灵造成极大的冲击,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成人都应该记住,只有当他们的行为正直而高尚的时候,他所坚持的道德观念才能深入孩子的心灵中去,并支配孩子的思想和感情。”
因此,当孩子的行为标准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打骂孩子,而是要静下心来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我们现在先来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罗宾斯,我和你讲了许多次要守时守约,否则会浪费别人的时间,也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你不这样认为吗?”
“的确不好,不过,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父亲有些生气了:“怎么能说没什么了不起呢?你养成这样的毛病,长大会怎么样呢?还有谁会信任你呢?”
看见父亲生气,罗宾斯也有些沉不住气了:“你是大人了,不是也过得很不错吗?没见你有什么麻烦呀?”
“你是什么意思?”父亲没想到话题会转到了自己身上。
“你大概忘记了,好几次你答应来参加我们学校的活动,我都告诉老师你会来,你却到活动结束了都不见人影。”
“那是因为我临时工作上有事情,而且那些活动也不是一定非参加不可……”父亲注意到儿子不屑的、甚至有些讥讽的表情,尴尬地停住了。
接下来罗宾斯的父亲会怎么做只能我们来想象了,其实,我们都曾遭遇过这样相同的经历。只是我们没有在意。还记得孩子在对我们第一次撒谎的时候,我们的心痛和难过吗?想打他,想骂他,想教育他,却唯独没有想过要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如果我们为孩子开假的病假证明,为了不使子女“吃眼前亏”而支持孩子打架,通宵达旦地打牌、打麻将,当着孩子的面直呼老师、领导或长辈的姓名,在孩子面前发牢骚,说一些脏话,不加分析地大谈特谈社会消极、负面现象,等等,这样又怎么能期待孩子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家庭虽然人数较少,空间有限,但它却是个大课堂。孩子们在宽松的生活环境中,优缺点极易充分表露。因此,为了教导孩子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重塑父母形象。
用父爱传输给男孩男子汉气概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约翰·格雷的经典命题,爸爸妈妈自身的性别特质本身就是教育孩子的一种“优势”,爸爸身上的阳刚之气、果敢、坚毅的性格等都是妈妈难以展现出来的,聪明的爸爸会懂得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来打造男孩的男子汉气概。
学习更符合自己性别特质的教养智慧,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在我们传统的中国人眼中,父亲就是整个家庭的主心骨,他是家庭经济上的主要来源,也是全家重要事情的决策者。父亲在男孩的眼中,常常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角色。
“父亲”这个岗位对男孩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育儿专家给“父亲”这个岗位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和定义:
1.父亲是男孩游戏的重要伙伴,孩子需要在游戏中成长
家庭组织一次野餐,父亲常常会带着男孩上山采果、下河摸鱼。在男孩看来,唯有父亲能陪他完成这次冒险,并且在危难的时候帮助他。即使在家里,父亲也常常会用触觉、肢体运动的游戏把男孩举到肩上,来回旋转,或抛向天空。这些动作常有一定的危险性,但父亲的大手和力量可以让男孩感受到刺激与安全,男孩快乐地“咯咯”大笑。
在刚开始的20个月时,父亲成为男孩的基本游戏伙伴,20个月的婴儿对父亲的游戏明显地感兴趣,反应积极;30个月以后,则成为主要的游戏伙伴。这时的婴儿能兴奋、激动、投入、亲近、合作而有兴致地和父亲一起游戏,他们会把父亲作为第一游戏伙伴来选择。
2.父亲帮助男孩形成积极个性品质,培养男孩的正面情绪
在现代社会,男性的独立、自主、坚强、果断、自信、与人合作、有进取心等更是富有创业精神的一代人积极学习的精神。父亲正是促进男孩形成积极个性的关键因素。理想的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自主、坚毅、勇敢、果断、坚强、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富有进取心、富有合作精神、热情、外向、开朗、大方、宽厚等个性特征。
男孩在与父亲的互动中,一方面,接受影响并且不知不觉地学习、模仿;另一方面,父亲也自觉、不自觉地要求男孩具有以上特征。如果男孩在5岁前失去父亲,对他的个性发展会非常不利。男孩年龄越小,影响越大。没有父亲的男孩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具有较多的依赖性,缺乏自信、进取心,同时在控制冲动和道德品质发展上也有不利的影响。
3.父亲能提高男孩社交技能,让男孩今后成为乐于协作的人
父亲是保持家庭与外部社会联系的“外交官”,对男孩社交需要的满足、社交技能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男孩长大,他与外界交往的需要日益增多,父亲成为男孩重要的游戏伙伴,扩大了男孩的社交范围,丰富了男孩的社交内容,满足了男孩的社交需要。
同时,父亲和男孩的交往使男孩掌握更多、更丰富的社交经验,掌握更多、更成熟的社交技能。当男孩在和父亲的游戏中反应积极、活跃时,在和同伴的交往中也较受欢迎。因为父亲影响了他的交往态度,使他喜欢交往,在交往中更加积极、主动、自信、活跃。
4.父亲能促进男孩认知发展,提高男孩的智商和情商
由于父亲性格、能力等的独特特点,特别是父亲与男孩在交往上的独特性,使男孩从母亲和父亲那里得到的认知上的收获是不完全相同的。从母亲那儿,男孩可以更多学到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体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从父亲那儿,则可以学到更丰富、广阔的知识,比如认识自然、社会的知识,并通过操作、探索、花样繁多的活动、玩法,逐步培养起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精神。男孩的想象力受到刺激、变得丰富,并愿意动脑、有创造意识,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同步发展。
可以看到,男孩将来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的知识、沟通技巧都受到父亲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力是持久的、牢固的。没有父亲的人,常常感到不安、自卑,也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生活在压力之中。正是父亲,为男孩的成长支起了一片天空,在他还没有能力经受风雨的时候,给他时间成长筋骨、养精蓄锐。父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岗位,认识到这一点,对每一个父亲来说,既是重要的责任,也是迈向成功教育的第一步。
·教育点·
爸爸把好性格遗传给孩子
性格决定命运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但谁更能影响男孩的性格呢?答案就是父亲。
教育专家认为:“对孩子而言,爸爸意味着安全和自信。”幼儿园有一种叫“钻鱼”的户外活动器材,在爸爸妈妈接孩子回家时,经常会有孩子爬着爬着就到鱼背上下不来,害怕地叫爸爸或妈妈。妈妈听到孩子叫声后总是急急忙忙把孩子抱下来,而爸爸听到叫声后往往对孩子说,你自己下来!能上去就能下来。生活中的妈妈一般较爸爸胆小、感情丰富,看个电视,遇到不顺的事容易掉眼泪。爸爸在这方面更容易影响孩子形成勇敢的品质,对男孩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男性能显示给孩子勇敢、自信、安全、坚毅、强悍的性格特征,孩子的性格形成,与父母个性影响有很大关系,而爸爸的影响力又比妈妈的大。
爸爸同男孩的关系愈健全,将来男孩走向社会之后应付压力的能力也愈强。曾有一对夫妻在阳台上看见儿子与别人打架,这位爸爸在阳台上大声喊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一句话提醒了儿子,儿子本无心恋战,一溜烟跑回家。但是妈妈就容易指责自己的孩子或指责别人的孩子,把本该结束的事件延续。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性别影响性格的案例。
有一本很著名的励志书中讲到,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好的性格,他再有勤奋、智慧等等优点中的任何一条,就能走向成功了。从爸爸们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好性格对人的影响力也是不言自明的。我们都知道,好性格不仅是具有脾气好、能为别人着想、看得开这些特征,更是积极进取、愈挫愈勇、追求卓越的一种习惯。这也是男孩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最好的财富。
母亲放手,儿子才能长大
很多妈妈由于对男孩太过于精心照料,使男孩往往会对母亲过度地依赖,逐渐变成了娇软的“奶油小生”。
小学生强强对妈妈说:“妈妈,我的同桌小丽昨天打了我的头,还把我的书包扔到教室外面去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还有个小男孩居然对妈妈讲:“我一个人过马路害怕,妈妈你每天送我上学好吗?”
这些本应该是充满着阳刚之气的男孩,怎么会变得如此的胆小怕事呢?
我们不得不把矛头指向那些乐于事事代劳的妈妈,她们处处疼爱孩子,为孩子做好一切,结果换来的是男孩自理能力的下降。
一个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子,在中午吃饭时突然大哭起来。老师问他为什么哭,男孩子一边抽泣着一边说:“今天的鸡蛋太硬了,没法吃。”原来,以往男孩带的鸡蛋都是妈妈事先剥好皮的,而这次来不及了,妈妈没有帮他剥皮。
东南大学的一位教师说过,一些学生考入大学、离开父母后,基本不会独立生活,不能自理自立。一位考上南京某名牌大学的高才生,入学一个月便将自己的各种证件、钱物等都丢失了,并且无法处理简单的日常生活。不得已,学校只能要求他的家长前往学校帮助其料理生活。后来这名同学还是感觉生活不适应,只好休学回家。还有的学生将自己换下来的脏衣服打成邮包寄回家,让父母去洗。一些大一、大二的学生均反映适应不了大学生活。
其实,男孩从小就有独立的愿望,两三岁的孩子常常会对母亲说:“我也能干。”上了学的孩子常常希望有更多的独立做事的权利。有的时候,正是因为妈妈太能干了,把本该男孩自己独立做的事情也都一手包办了。
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大扫除。有一位妈妈拿着抹布来帮助儿子做卫生。老师不禁感到纳闷,问这个妈妈:“平时孩子在家做家务吗?”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妈妈毫不犹豫地回答:“疼还疼不过来呢,怎么能让他做家务呢?”
男孩要经历自己独自处事才能长大成人,如果妈妈总是不给男孩机会,他又怎么能有成长的余地呢?这样被妈妈“一手包办”长大的男孩,将来肯定是懒惰与无能的,注定会给家长带来悲哀和失望。
要想把自己的男孩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男子汉,当妈妈的可以表现得不那么强势,给男孩提供显示本领的机会。母亲的过于能干、刚强,会让男孩失掉施展才华的天地,其能力慢慢地被弱化。
事实确实如此,如果妈妈把男孩当成一个男子汉来培养,他会慢慢变成令妈妈满意的男子汉。如果妈妈总是把男孩当作一个小孩子,即便他已经长到了十几岁甚至是二十几岁,他在心里也会永远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小孩子。
·教育点·
适当让男孩受一点苦
有一次,我国有一位青少年教育专家到华盛顿参加完一个国会的听证会,出来在路边等车,看见一个母亲和一个3岁左右的小孩过马路。那个小孩不小心摔了一跤,母亲走了过去,对小孩说:“汤米站起来!”小孩继续在地上耍赖。母亲的声音越来越大、表情越来越严肃:“站起来!”小孩立刻站起来了。母亲把小孩带到路边就开始训斥:“汤米,你看看你刚才,像个男子汉吗?还说长大了要保护妈妈,你那个样子能保护我吗?做事情不能担负自己的责任,还妨碍交通。”3岁的小孩含着眼泪,被妈妈带走了。
赫胥黎说:“人在早年遭受几次挫折实际上有极大的好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男孩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在成长时期太顺利了未必是好事,对男孩过分保护,往往会妨碍男孩身心的正常发展,使他们变得胆怯、依赖心重、神经质,不敢做任何尝试,而且不易与人接近。为了让男孩在以后的生活中少吃苦头,在男孩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做的是精心设计一个有益的教育环境,使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适当地吃些苦头,培养他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有了这样的准备,男孩才可能在以后少吃苦。
众多家长也明显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怜子之心让他们非常矛盾。男孩迟早都要单飞,在成长的道路上吃一些苦,绝对不是坏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过苦难的男孩,方有希望成为大器之材。我国儒家的亚圣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要让男孩成就辉煌的人生,就放手让生活的磨难去砥砺男孩坚强的品质和心性吧。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和安逸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一个可以培育信念,一个只能播种平庸。身为教育男孩长大成人的父母,必须让男孩知道,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往往是与艰难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来的。如今的男孩生活过于安逸,普遍缺乏经受磨炼的机会,因此,他们很难学会忍受挫折和失败带来的负面情感,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狮子故意把自己的小狮子推到深谷,让它从危险中挣扎求生,这个气魄太大了。虽然这种作风太严格,然而,在这种严格的考验之下,小狮子在以后的生命过程中才不会泄气。在一次又一次地跌落山涧之后,它拼命地、认真地、一步步地爬起来。它自己从深谷爬起来的时候,才会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的力量前进’的可贵。狮子的雄壮,便是这样养成的。”
母亲是女孩的榜样,女儿就是妈妈的影子
常人讲到:“女孩是妈妈的影子。”就是在形容女孩与妈妈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妈妈,就会有什么样的女儿。
大多数的女孩在生活中会不自觉地把妈妈当成自己的模仿对象,母亲可以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影响女儿。女孩也是在生活的各个细节中从妈妈那里学会了生活的方式和处世的态度。
(1)妈妈是否善良,是否有爱心,这些决定着女儿的品格;
(2)妈妈是以事业为重还是以家庭为重,这些决定着女儿将来对家庭的态度;
(3)妈妈在社交圈子中的地位和风格,往往是女儿模仿的轨迹;
……
正是因为如此,妈妈们要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的时候由于自己不经意的小动作,甚至就会给孩子带来误导。
姗姗的妈妈发现自己的女儿有私自拿别人东西的毛病,就觉得很纳闷:因为爸爸妈妈从来都不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她是怎么学会的呢?而且让妈妈更加担心的是,孩子年纪小小,并不懂“偷”的意思,可是姗姗的行为——私自拿别人的东西,不就是偷吗?
妈妈经过仔细地反思,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原来,妈妈平时去超市买东西,总是习惯把姗姗带上。姗姗看到妈妈把需要的东西从货架上拿下来放到购物筐里,然后就可以拿回家了。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行为,姗姗就觉得只要是需要的东西,直接拿过来就是自己的了,她并没有注意到妈妈最后还要结账。妈妈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就非常后悔,不应该把孩子带到商场买东西。
可见,妈妈的一言一行,都对女孩的影响很重大。
妈妈是否孝敬老人、妈妈是否喜欢帮助别人,这些女儿都是看在眼里,并且在认真地模仿。所以,聪明的妈妈先要为自己塑造一个好形象,然后教育女孩就成了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
·教育点·
别当女孩的反面典型
妈妈是女孩心中最信赖的人。通过与父母的朝夕相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女孩的心灵深处埋下相应的种子,妈妈的反面行为,对女孩的未来只会产生恶劣的影响。
女孩的思想观念、政治信仰、行为习惯、兴趣爱好都会或多或少带上家庭的烙印。“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这句话不无道理。
一个人打算悄悄跑到邻居家的麦田中偷一些麦子。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到处漆黑一片,她偷偷带着女儿离开了家。
她压低声音说道:“孩子,你给我站岗,如果有人来就大声喊我。”
然后这人溜进麦地,开始收割。不一会儿,女儿就喊道:“妈妈,有人看到你了!”
这人向四周看了看,但是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于是她把割下的麦子收拾起来,又走进麦地。
“妈妈,有人看到你了!”女儿又大声喊道。
这人再次停下来,向四周张望,但还是什么人也没看到。她又收了些麦子,然后来到另一块麦地。
过了一会儿,女儿大声叫道:“妈妈,有人看到你了!”
这人又一次停下手中的活,向四周望了一下,但还是什么人也没有看到,于是她把割下的麦子捆好,然后溜进最后一块麦地。
“妈妈,有人看到你了!”女儿又叫了起来。
这人停止收割,向四下看去,还是没有看到人。“你为什么总是说有人看到我了?”她生气地问女儿,“我四处看了看,什么人也没看到。”
“妈妈,”那孩子低声说道,“有人从天上看到你了。”
站在女孩的角度,我们禁不住为故事中女孩的诚实和童真喝彩,但同时又为偷麦子的家长感到悲哀。虽然孩子涉世未深,但家长的行为直接给她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偷麦子看似一件小事,但在女孩的心灵上该打上怎样的烙印?
很难想象,这样的家长,能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也许,家长的许多行为是无意的,但无形中就成了孩子不诚信的“始作俑者”。把目光投向更多的家庭,其实有很多家长在不经意间就做了孩子的反面教材。
一个叫花花的小女孩,本来非常诚实可爱,但到4岁左右就变成了一个好说谎话的孩子。原因何在呢?原来是受她母亲的影响。花花的母亲平时爱占小便宜。
一次,她带花花去买水果,趁卖主没注意,便拿了几个梨放在自己提兜里。这情景被花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也开始变得爱说谎起来。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每日四问中的第四问便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愈大,为非作恶的能力愈大。不容乐观的是,当前社会的非诚信教育行为对儿童、青少年的污染已经相当严峻。由此我们提醒各位家长,千万要注意以身作则,不要做女孩的反面教材。
用父爱留给女孩最大的精神财富
当我们看到女孩穿上新衣服高兴的样子时,一定会说:“小女孩,还真是像妈妈。”然而,人们可能忽视了一点。实际上女孩洗手的姿势、哈哈大笑的样子更像爸爸,她们不自觉地在模仿着爸爸,她们的内心也一直希望向着爸爸的方向发展。爸爸对女孩的影响是巨大的,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父亲影响着女孩的气质
对于女孩来讲,气质远远胜过于她的容貌。美好的气质犹如一件美丽的衣服,永远不会褪色,令女孩光鲜可爱。而女孩气质的塑造,很大的程度来自于父亲的影响。
当女孩买了一件新衣服,很希望得到爸爸的肯定。如果爸爸很欣赏她的打扮,就会以赞赏的态度给予回应。女孩的气质是在父亲的赞赏或否定中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她对于美的认识,对于气质的表达方式,也是来自于父亲的影响。
除此以外,父亲对女孩气质的影响不仅仅是服装打扮,还有对女孩艺术和学习方面影响深远。
我们不妨来看看著名画家丰子恺教育女儿的故事。
丰先生有很多朋友,他们常常到丰家谈天说地,正如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人们在一起谈书论画,畅所欲言。只要孩子有兴趣,丰子恺总是鼓励她们加入进来,并说说自己的想法。丰先生不仅看重待客之道,也非常珍视孩子独立思考和学习的品质。正是在这样开放、自由的讨论氛围中,孩子们渐渐学会了自己去辨别和理解事物。
除了在教育方式上开放、灵活,丰子恺自己也是一个很有创新意识的人。他在年轻时留学日本,但是经济原因让他只能停留10个月,在这10个月里面,他学习西洋画、小提琴、日文、英文和德文,他还常常去听歌剧,参观各种地方。在50多岁的时候,他还学习了俄文,并用俄文翻译了不少俄罗斯的音乐、文学、美术作品。
丰子恺学习、尝试的精神对儿女也有很大影响。丰一吟继承父亲的喜好,成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画家,她的风格与父亲并不相同。用自己的目光来观察世界,是丰一吟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最大影响。
2.父亲影响着女孩的性格
有一位爸爸曾说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以前每次和女儿交流的时候,总是不看着女孩说话。对此他也没觉得什么,一直都没在意。后来,有一次,他在和女儿说话的时候一直用眼睛看着她。女孩告诉他:“我第一次感觉到你在和我交流。”这个爸爸很惊讶,女儿接着说:“因为以前每次你说话的时候都不会看着我。”
和妈妈相比,爸爸就不擅长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然而,女孩的心总是细腻敏感的,如果她感受不到爸爸在赞赏她,就会以为是爸爸不爱她,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女孩就会感到自卑,甚至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感兴趣。相反,如果爸爸很关注女孩,并且善于向女孩表达他的情感,那女孩会在爸爸的鼓励之下变得自信、乐观。
周婷婷从小就双耳失聪,又聋又哑,但她的父亲从没有对女儿放弃过,为了让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样正常地学习生活,爸爸没少费心。小学的时候,由于听不明白老师讲课,婷婷的数学非常糟糕,但是父亲一直在鼓励她,帮助她树立信心。有一次,爸爸给婷婷10道数学题目,而婷婷只做对了一道题,父亲显得很高兴,对她说:“你真是太优秀了,这么难的题目竟然做出来一道,将来一定能学好数学。”等到后来婷婷长大之后,父亲回忆起这段往事,告诉孩子说:“多亏当时她做对了一道,否则的话自己真的都不知道怎样安慰女儿了。”
正是由于父亲的鼓励,给予了婷婷很多积极的心理暗示,婷婷自信地迈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关卡,她有勇气漠视令人绝望的生理缺陷,而获得了比常人更多的惊喜。
3.父亲影响着女孩的择偶标准
父亲是女孩遇到的第一位男性,所以很自然地为女儿树立了最权威的男性标准。在女儿的眼中,父亲是最可爱、最合人意、最值得尊敬、最有责任感、最有教养的人。
总之对于女孩来说,父亲的影响早已深入她的内心,无论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在女孩成长的路上,是父亲在指引着她对男性的认知。很多女孩在成年之后,都会选择那些与自己父亲很有相似之处的男人作为自己一生的伴侣。
·教育点·
爸爸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女儿
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关注她,尤其女孩显得更为强烈。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次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智商高。
经过许多实例和科学研究表明,父亲不管多忙都要抽空陪陪女孩,以满足她的情感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性格健全的完美女孩。
如今父亲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早上,在孩子没醒之前他们已经出门,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可孩子早已进入梦乡。父亲和孩子似乎永远是错开活动的,由于工作的繁忙,父亲再没有更多的精力来管孩子。
萌萌的爸爸平时是一个大忙人,几乎没有时间和她在一起。
在萌萌的心中,爸爸就是一个提着公文包忙进忙出的人。她希望周末能够和爸爸一起去动物园或者是植物园,但是爸爸周五晚上接到一个电话,表情严肃地交谈了几句之后,开始犹豫要不要陪她了。
在爸爸犹豫的时候,萌萌感到担忧:
“他不能马上答应我,一定是在犹豫,这一次还是不行么?”
当听到爸爸说“这一次爸爸有工作要做……下一次……”的时候,萌萌心中既失望又委屈。
“在爸爸眼中,永远都是工作最重要。”
“他之前也说过‘下一次’的,根本就不算数。”
“我再也不会相信他的话了!”
“讨厌爸爸!”
这些缺少父亲陪伴与沟通的女孩被称为“情感饥饿”的孩子。
就拿萌萌来说,如果她需要的仅仅是去了解植物动物的机会,那谁来带她去都可以,甚至找一个生物学家最合适。但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萌萌,她内心最需要的,其实是一种爱的感觉——和爸爸在一起,相互交流,在亲密的接触中感受到爱和温暖。这种被爱的感觉,是萌萌日后乐观、自信、积极的动力,也是加强一个女孩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父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赞助商”,而且对女孩性格的影响和生活习惯的养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长期缺少父亲的陪伴,女孩的性格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职场人士一定要切记,多挤点时间陪陪女儿。你可以把孩子交给保姆、老人,但是谁也取代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千万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孩子推给保姆、老人,不管多忙,一定要记住和孩子多聊天、多沟通。”这是一位职场爸爸在总结自己的育儿经验时发出的感慨。
有这样一句格言:一个好父亲胜于一百个教师。
所以,父亲为了表示对女儿的关心,可以利用每天午饭时间问女儿的情况,向女儿讲述有关自己的事情,或者睡前去女儿房间与她交谈一段时间。在平时的时候和女儿分享自己童年的生活,在轻松幽默中讲述自己曾经记忆深刻的事情。有时候也可以与女儿一同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感受,赢得她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