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养体质
很多人都觉得,中医养生理论用在孩子身上听起来似乎太深奥了。其实,中医养生理论在几千年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深深地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液和骨髓里,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它也是可靠有效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祖祖辈辈的生活都受到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比如很多人都知道春天多吃荠菜和香椿芽对身体好,为什么呢?按照中医的观点,阳气乃生命之本,春季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而荠菜性平温补,能养阳气,又是在春季生长,符合春天的生发之机,所以春天吃荠菜对身体就比较好。另外,中医理论中,凡是向上的、生发的东西都是阳性的,而香椿芽长在椿树的枝头,又在早春季节就开始生长,这表明它自身有很强的生长力,代表着蓬勃向上的一种状态,也能激发身体中阳气的生发。可见,我们祖辈传承下来的一些生活习惯中都暗含着中医养生的精妙。因此,父母不要把帮助孩子养生的事想得太复杂,本于生活,做好生活调节,就是孩子最好的养生方式,同时也是孩子体质养生的重要指导思想。
那么,从孩子体质养生的角度,父母在生活调节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概括起来很简单,有以下三点:
1.要注意“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会生病了才想着去治疗,而是未雨绸缪,预防在先,防病于未然,这在中医上叫作“治未病”。
“治未病”是孩子体质养生的理论精髓,就是当孩子疾病尚未发生时,父母能提前预测到疾病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提高孩子的自愈能力,以杜绝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比如春季万物萌生,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也相应活跃,感冒之类的疾病就有可能流行开来,所以中医提出“正月葱、二月韭”的饮食,以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夏季天气炎热,中暑发生的可能性相对就大,中医就强调“饮食清淡”“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案,减少中暑发生。秋季气候干燥,肺部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所以,中医强调秋季以“养肺除燥”为主,多吃梨以生津解渴。冬季要保护好孩子体内的阳气,注意保暖,早卧晚起,好好休息等。
2.要顺应自身体质,合理生活
由于每个孩子的先天身体条件、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等因素各不相同,所以每个孩子的体质都不相同,在防病治病的过程就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因此,每一个父母都要首先知道自己孩子的体质,然后进行相应的生活调适。比如,阳虚的孩子,就要在日常生活中补一补阳,而不要等到生病之后再去吃大量的药物,这对身体的损害是很大的。
3.要注重“心神合一”,以神养身
《黄帝内经》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说要学会掌控自己的身体和欲望。虽然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可否认地出现贪婪和欲望,所谓欲望无止境,如果不懂得节制,迟早会被埋葬在欲望之火中。所以,让孩子掌控自己的身体和欲望才是健康的不二法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注意帮助孩子调“神”,比如培养孩子养花、旅游等良好的业余爱好,这样一来,对于孩子体质很有帮助。
除此之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节孩子的生活习惯,如卫生习惯、合理运动习惯等,这些在之后的章节我们会详加论述,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