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健康及健康教育
一、健康的内涵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方面全部良好的状态。这一表述正是基于人类对自身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标志着人类对健康的认识逐步科学化、立体化。
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于个体而言,健康乃第一要义。健康是个体认识世界、发展自己的物质基础,具有唯一性。个体所具有的智慧与创造力、个体所能感受到的幸福、个体在世界的所有经历,都必须依赖健康的存在。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身体健康是1,其他因素为0”这一比喻生动地诠释了健康之于个体的重要性。于社会而言,健康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个体的聚合构成社会。个体的健康状况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运行状态。
二、健康的标志
身心具备怎样的状态才可谓之为“健康”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包含三个维度: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可见,健康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状态。
“身体健康”即生理状态良好,各器官与系统功能正常,无疾病与残缺,精力充沛;“心理健康”,即情绪稳定,观察问题客观现实,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社会适应良好”则表现为自己的思想、情感与行为都能与社会环境的要求保持协调。
林崇德等(2003)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对“健康”给出了3方面的评定指标。
1.生理标准
身体强壮,各系统功能良好且相互协调,以目前的检查手段未发现病理性改变。
2.心理标准
心理功能正常、协调一致,主观感觉良好,精力充沛、情绪稳定,应付环境自如,有积极的人生观。
3.社会标准
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家庭功能和职业功能良好,能享受生活和工作的乐趣。
【微知识】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10条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安排生活,胜任工作;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
(8)牙齿清洁,无龋齿;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三、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本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为生物、心理、社会3个方面。
1.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影响健康的首要因素。生物因素又具体包括:一是遗传因素,这是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某些先天的缺陷和变异会导致身体发育畸形,功能出现异常。二是围产期间的保健不当,致使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受到损害,导致发育障碍甚至残疾。母亲孕期的酗酒、服药、吸烟或婴儿刚出生时受到的感染与服药,都是影响婴儿健康的危险因素。三是后天生长过程中由病原体引发的疾病,以及身体机能衰退导致的病变。
2.心理因素
心理状态是健康的一个重要维度。早在我国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曾提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20世纪初,美国生理学家坎农(Cannon)的实验表明:外界压力可引起个体情绪改变,使机体分泌大量“交感神经素”,以应对紧急状况。加拿大学者汉斯·塞利(Hans Selye)将此一系列反应称之为“全身性适应综合征”。机体若调节成功,则恢复平衡,否则,会引起疾病等不良反应。这个调节的过程即为“应激”。
除了应激外,性格、情绪状态等因素也影响到健康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脾气暴躁易发怒的人极易引发心脏病。人在愤怒时,肌体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会导致心率加快、动脉扩张,即使在愤怒情绪平息很长时间后,其精神也仍处于慌乱的状态。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环境因素。
首先,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活方式是人们长期接受一定文化、经济、习俗、规范的影响,特别是家庭影响后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与健康意识。如今,不良生活习惯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日益加深,“慢性病”一旦防治不及时,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不容忽视。
其次,环境从更大的角度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环境是身心发展的背景,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大到空气、水,小到所住小区的绿化,都属于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刚需;社会环境的范畴也很广,从文化教育到人际关系,均属于社会环境。随着时代发展,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有机相融,相互影响,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四、健康教育的含义及重要性
健康教育,即通过信息传播与行为干预,引导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具有系统性以及完整的评价体系,其核心是引导人们树立健康观念,并自愿形成良好的、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意识、有能力做出科学的选择。
幼儿园必须把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教育放在首位。健康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一样,都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在主动参与的状态下接受教育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保护和促进幼儿健康,有效促进幼儿身体发育与机能发展,初步形成安全感与乐观的人生态度。《纲要》明确指出,健康的身心状态包括“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这些既是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