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数二:“释迦掷象功”——巧用道具式
“亮艺”:《新闻1+1》2011年10月19日《这个“绿色”不环保!》
主持人白岩松:在进演播室之前,我究竟是戴一个红色的领带,还是戴一个绿色的领带?我犹豫了一下,最后我还是选择要戴一个绿色的领带。但是戴完了绿色的领带之后,心里又有点含糊,会不会有很多观众朋友会认为我是一个不太好的主持人,跟戴红领带的主持人比较起来我比较差。当然,这只是一段开玩笑的话,我是故意戴上绿色领带的,但是戴上这条领带其实是特别想跟西安一所小学刚上一年级就戴了绿领巾的孩子们说上两句话,白叔叔和你们一样都戴过绿色的领巾,但是不意味着咱不好,咱们相当棒,而且非常好,跟戴红领巾的孩子一样棒,当然了你们比白叔叔还棒。
“High点”:
“释迦掷象功”:金庸《神雕侠侣》中的武功,天竺高手尼摩星修炼。此功引用佛经中释迦掷象的故事,运此神功掷石,岩石在空中急速旋转,挟烈风疾撞而去,石头成了强力武器。借助外物,独孤求败眼中草木竹石皆可为剑。
这期《新闻1+1》,道具不是石头,而是“绿领巾”,电视节目中,道具本身也是观点传递的一部分,岩松用此来“掷象”。
这不是个猛料选题,西安一所小学别出心裁给学生区分为带“红领巾”的和“绿领巾”的,多么熟悉的学校功利教育问题。岩松开头的这个创意,另类趣味中,又有很庄重的悲悯。就像他曾在节目研讨中提到的四有口号:“有料、有趣、有种、有方向”。
没想到,这个开篇设计,第二天就成了媒体新闻标题,《白岩松戴“绿领巾”声援被色彩区分的差生》,起到二次新闻传播的意外效果。
当然,玩花样形式外还得有方向,这期我是策划之一,“冷暴力”教育,这样的评论太容易陈词滥调。所以节目一方面亮明不认同绿领巾做法,但是也反向思维,提出了困惑,教育惩罚的界限在哪里?舆论过度保护孩子,老师是不是就要畏首畏尾?孩子的挫折教育标准是什么?A面B面都进行探讨。
一期节目,如果能对教育工作者起到“释迦掷象”般的内心思考激荡,并启示改革者发力,也算功德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