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市场监测与分析报告(201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中国消费品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纵观2012年的消费品市场的价格走势,居民消费价格(CPI)比2011年同比上涨2.6%,其中,城市上涨2.7%,农村上涨2.5%。受国内外内需疲软、食品价格结构性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全年CPI成下行趋势且保持在较低水平。受2011年影响,2012年年初CPI增幅依然较大,但上半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下半年CPI涨幅较为平稳,围绕在2%水平左右,10月份达到全年最低涨幅1.7%。从季度上看,2012年前两季度CPI涨幅始终以较快速度下降,后两季度的涨幅较为平缓:第一季度CPI上涨3.8%,第二季度CPI上涨2.9%,第三季度上涨1.9%,第四季度上涨1.9%。总的来看,2012年CPI走势为向右下方倾斜且尾部略翘的曲线,整体水平高于2011年2.7个百分点。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的调控目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调控物价的任务已超额完成,全年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纵观2012年消费品市场的价格走势,表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从总体上看,2012年消费品市场价格略有增长,但涨幅较小,虽年初涨幅较大,但随后CPI涨幅逐月收紧,且多数月份涨幅较小并维持在2%左右的水平。

如图1—23和图1—24所示,2010年1月以来CPI涨幅逐月表现为倒“V”字形曲线,即呈现先逐月上升后转为逐月降低的态势。2011年7月前六个月CPI逐月上涨,平均涨幅为4.0%;2011年7月以来CPI涨幅一路走低,自2012年7月开始维持在2%左右的水平,并在2012年10月达到1.7%的最低水平。2012年虽在年初的时候延续了2011年的高位水平,但后期一路下降,致使2012年全年CPI涨幅维持在1%~4%的低位区间震荡。

image

图1—23 2010—2012年CPI涨跌幅月度走势

2012年1月CPI指数为104.5,同比上涨4.5%,年初CPI涨幅处于高位。随后,在2月份CPI涨幅下降1.3个百分点,降至3.2%水平,3月份则出现短暂的回升,上涨0.4个百分点;第二季度CPI涨幅呈连续下降趋势,并在6月份降至2.2%的水平;进入第三季度后,CPI涨幅保持在2%的水平下;受前三个季度CPI涨幅连续下跌的趋势影响,10月份CPI涨幅跌至全年最低点,但10月后,受冬季蔬菜等食品价格结构性上涨因素影响,CPI涨幅出现上扬趋势,约有0.3个百分点的回升。总的来说,CPI指数全年增长2.7%,呈现“逐月下降、略有上翘”的走势。

image

图1—24 2011—2012年CPI月度涨跌幅对比

2012年CPI走势具体来看可以分成“先大幅回落,后趋于平稳”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第一季度,由于2011年CPI涨幅保持在5.4%的高位水平,加上食品类CPI涨幅超过10%,拉动1月份以4.5%的较大涨幅开局,2月份CPI指数大幅降低,受天气及交通因素影响,蔬菜及水产品价格水平全线飘红,导致3月CPI呈现小幅上涨的趋势。第二季度,春夏季气温回升果蔬价格压力放松,CPI涨幅逐月下降。第三季度,CPI指数维持在102以下的较低水平。2012年第四季度,国家调控物价的成果显现,10月份CPI指数创33月新低,后受季节因素影响,11月CPI涨幅上扬至2.0%的水平。纵观全年CPI,涨幅虽然逐月收窄,但食品类价格10%左右较大幅度的上涨仍然是造成CPI出现短期上扬波动的重要因素,同时烟酒及衣着类CPI涨幅与整体CPI涨幅基本持平。

纵观2011年全国31个省(市、区)CPI指标,均超过标准值100,呈现正增长。如表1—13所示,全国增幅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同比增幅为3.7%,增幅最小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增幅为1.8%,31个省(市、区)平均增幅为2.6%。全国所有省份均达到了政府年初设定的增幅4%的控制目标。可见,2012年物价相对平稳,国家及各地区政府平抑物价、控制通货膨胀的举措效果显著,普遍性的、增幅较小的价格上涨是2012年全国各省份价格走势的综合体现。

表1—13全国31省(市、区)CPI指数一览表
image

续前表
image

第二,从城乡结构看,如图1—25所示,2012年颠覆了2011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运行特点,除年初1月份以外,每月均为城镇CPI略高于农村CPI。

2011年城乡CPI均为正增长,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为2.7%,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为2.5%。2012年第一季度,城乡CPI均处于稳定上涨态势,涨幅均为3.8%,第二、三季度以来,由于国内外需求相对疲软、经济下行、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城乡CPI均呈现大幅下降的态势,农村CPI降幅尤为明显,增幅降至1.7%。第四季度,受季节性蔬菜供给等因素影响,城乡CPI涨幅略有攀升。此外,2012年与2011年相比,城乡之间的CPI水平差距逐渐缩小,且自2月以来,农村CPI水平持续低于城市,这表明政府在面对城乡差异扩大反弹的情况下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在控制城乡价格水平攀升的同时,缩小了城乡价格水平差异。

image

图1—25 2012年城乡CPI月度涨幅对比图

第三,从地域结构上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CPI涨幅均大幅回落,这共同推动了全国CPI在2012年涨幅回落并稳定在较低水平。

如图1—26所示,上述三大区域CPI涨幅趋势与全国水平基本同步,最低值均出现在2012年7月,分别为1.8%、1.6%、1.9%,相对2011年,CPI涨幅的区域差异得到缩小。总体上看,上述三大区域CPI上涨趋势基本同全国CPI上涨趋势一致,其中西部地区在多数月份成为全国CPI涨幅的主要贡献力量,但其涨幅较其他两个地区差别不大,中东部地区相对而言,成为了遏制全国CPI指数上涨的因素,2012年东部、中部、西部CPI平均涨幅为2.6%、2.6%、2.7%。

image

图1—26 2011—2012年全国三大地区CPI指数对比

如图1—27所示,具体到全国七大地区,西北、东北、华南、华北地区价格走势位于各地区前列,有效推动了全国价格水平上涨。市场化程度高的华东地区的CPI走势平稳,且涨幅最低,它与华中地区、西南地区一道,成为遏制全国价格水平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image

图1—27 2012年全国七大地区CPI指数对比

第四,从消费品结构上来看,2012年我国食品、居住、医疗等大部分商品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保持全年正增长的趋势。

如图1—28所示,八大类商品中,食品商品价格涨幅最大,2012年全年5个月涨幅超过6%,更是在年初1月份达到10.5%的水平,全年平均涨幅为4.8%,成为2012年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最主要的因素。前两个季度烟酒及用品、衣着类价格涨幅均在3%左右,全年平均涨幅分别为2.9%、3.1%,成为支撑全年CPI上涨的主要力量。居住类价格全年涨幅为2.1%,围绕2%水平上下小幅波动,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全年涨幅分别为1.9%、2.0%,全年保持低位波动。交通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类涨幅均低于1%,成为遏制居民消费价格上扬的结构性阻力。

由此可见,一方面,政府在2012年度实行的有关调控物价的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对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的调控效果尤为明显;另一方面,控制食品类价格、烟酒及用品以及衣着类用品成为控制CPI上涨幅度、平抑物价新的突破方向。

image

图1—28 2012年八大消费品对比

分析上述价格走势特点,进而展望未来价格趋势,需要对我国经济体系和价格机制运作情况进行分解,并结合国际环境展开分析。根据分析,2012年推动CPI上涨的因素较往年有所减少,拉动CPI走低因素较往年增多。

(一)遏制价格上涨的阻力因素

2012年,遏制CPI上涨的因素强劲,拉动CPI上涨的因素相对有限,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增长乏力、政府大力调控物价的影响下,CPI涨幅不断下降且长时间保持低位运行。

1.粮食增产增收成为缓解CPI上涨压力的供给因素

从消费品结构来看,粮食作为衡量物价水平的重要产品,其连续九年增产增收的状况成为了遏制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的供给因素。

截至2012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九年的增产增收,粮食产量的稳定增加减缓了CPI持续上涨的压力。根据全国31个省(市、区)抽样调查和全面统计,201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1 267千公顷,比2011年扩大了694千公顷,增长了0.6%;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 299公斤/公顷,比2011年增加了133公斤/公顷,提高了2.6%;粮食总产量为58 957万吨,比2011年增加了1 836万吨,增产了3.2%,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产量远远超出《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确定的2020年粮食产量54 000万吨的规划目标。

2012年粮食生产毫不放松,实现了夏粮、早稻、秋粮生产季季增产:全国夏粮总产量12 995万吨,比2011年增产356万吨,增长2.8%;早稻总产量3 329万吨,比2011年增产53.6万吨,增长1.6%;秋粮总产量42 633万吨,比2011年增产1 415万吨,增长3.4%。从粮食产区上看,2012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4 609.8万吨,比2011年增产1 187.8万吨,增长2.7%,占全国总增产量的64.7%。粮食主产区的稳产增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上升到76%。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增产较多,其他主产区生产保持稳定。东北及内蒙古四省(区)共增产粮食538.8万吨,增产量占全国总增产量的29.3%。其中黑龙江增产190.8万吨,增长3.43%,吉林增产172万吨,增长5.4%,辽宁增产35万吨,增长1.7%,内蒙古增产141万吨,增长5.9%。值得注意的是,安徽增产153.6万吨,增长4.9%,成为除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外,增产量及增幅最大的省份。从单产量上看,2012年,全国粮食单产达到5 299公斤/公顷,比2011年提高了133公斤/公顷,提高幅度达2.6%。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1 478万吨,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79.9%。从三大粮食作物看,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0 812万吨,增产1 534万吨;稻谷产量20 429万吨;小麦产量12 058万吨。玉米产量超过稻谷产量383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从播种面积看,201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1 267千公顷,比2011年增加694千公顷,增长0.6%。因播种面积增加增产粮食358万吨。

由于2012年粮食全面增产增收,良好的供给有效减缓了CPI上涨的压力。在2012年,粮食CPI上涨幅度(4%)低出食品类上涨幅度约0.8个百分点,全年CPI涨幅维持相对较低的水平,充足的供给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遏制了CPI的增长。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各色“贸易壁垒”成为遏制物价上涨的输入性因素

金融危机过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上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一直保持在50%以上,产品出口受阻,对于我国实体经济来讲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无法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转而“内销”后,又给我国国内消费品市场的供给带来巨大冲击,造成国内产能过剩,部分细分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场面。就统计结果来看,根据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公布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我国共有263批食品遭其通报。其中警告通报16批,信息通报83批,禁止入境通报161批。受阻产品主要是食品、食品接触器具等。这种现实也充分说明了我国产品出口难度日益增大,因出口不畅导致的产能过剩也出现了同方向的增长。2012年,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以及我国多年累积的高外贸依存度的共同作用下,物价难以出现大幅上涨,产品出口不畅成为遏制物价水平上涨的输入性因素。

3.保障流通成为增加供给、平抑物价的政策因素

流通环节是影响商品供给数量的重要领域,进而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的波动。保障流通环节畅通是增加供给、平抑价格的重要政策因素。2012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市场流通顺畅和价格稳定,从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到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进一步保障了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2012年6月20日,商务部在成都召开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建设,在保障肉菜数量和质量上提供支持。另外,2012年9月27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自2012年10月1日起,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

2012年6月起,肉禽及其制品CPI连续七个月为负,蛋类CPI指数在1月至8月均表现为负数,这充分体现出流通环节的优化措施逐步发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人民币持续升值是居民消费价格下降的货币因素

从理论角度讲,人民币升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出口增速,减少贸易顺差和外汇占款,降低货币供应增速,从而可以对CPI上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实现抑制CPI上涨和纠正外贸失衡两个政策目标。如图1—29所示,相比2011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走高,2012年人民币对美元走势基本稳定在6.3~6.35的水平,呈现略有升值迹象。自2012年年初汇率破6.31后,人民币汇率连续6个月稳定在这一水平,第三季度出现小幅贬值,但受国际热钱及美国QE4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在第四季度再度出现升值迹象,但升值幅度不大。人民币对美元全年增值幅度约3%,更是在2012年11月达到6.28的历史新高。因此,2012年人民币的小幅升值成为遏制CPI过快增长的货币因素。

image

图1—29 2011、2012年人民币汇率月度对比

5.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成为抑制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市场因素

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使得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下降的影响力被传导到消费层面。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买方市场的作用,生产企业生产成本降低,这样一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一直被控制在生产资料购进价格指数之下,原材料价格的下跌遏制了消费品市场价格的上扬。

如图1—30所示,2012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第一季度一直处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之下,进入第二季度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始终位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之上,但两者涨幅在全年的绝大多数月份均为负,说明工业品出厂价格及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全年都处于下跌状态。全年二者的波动趋势均呈现“先大幅下跌,后略有回升”的特点。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8月降幅达到顶峰,二者的差距也在8月达到最大,差距为0.63。同时,二者的差距在后几个月稳定在0.6左右。

image

图1—30 2012年P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对比图

(二)导致价格上扬的动力因素

2012年,能够促使消费品市场价格上扬的因素较往年比十分有限,具体动力因素如下。

1.国内外需求稳步增长是拉动CPI平稳上涨的需求因素

需求增加是拉高居民消费价格的主导因素之一。2012年延续了2011年需求增长的态势,具体体现为国内外需求的同时扩张。

从国外需求来看,2012年出口总额为19 699亿美元,同比增长6.9%。各类商品出口总额虽有不同程度增长,但涨幅均不大,更有多类商品的出口额出现负增长,这成为我国外部需求的增长幅度较2011年水平出现收缩的重要原因。从对外贸易方式来看,2012年我国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出口额大幅上升,增幅达到了86%,体现了中国保税区物流仓储功能的大大提升,保税区功能开发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从国内需求来看,2012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7万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24%;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 306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14.39%。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中,新建固定资产17.55万亿元,增长了22%;扩建固定资产4.8万亿元,同期增长了14%,改建固定资产为4.9万亿元,增长了20%。新建项目22.3万亿元,增长了24%,占城乡总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60%,新建项目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部分。在消费需求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2万亿元,增长了14.3%,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万亿元,增长了14.4%,城市和农村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86.7%和13.3%。由此可见,城市需求仍是国内需求的主要力量,广大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仍然有待开发。

总之,纵观2012年国内外需求的变化,内外需求的同时扩张成为拉动这一轮CPI上涨的需求因素。

2.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是CPI持续上涨的结构性因素

2011年1月,国家统计局启动新一轮CPI调整方案,将食品类商品等七类商品的权重下调,但食品类商品所占权重仍是八大类商品中最高的。因此,食品类商品价格的变动将结构性地带动整体商品价格的波动。

纵观2012年,食品类价格涨幅达4.8%,非食品类涨幅为1.6%,食品类价格涨幅全年高于CPI涨幅。我国食品价格走势一直领涨各类产品,其涨幅从1月份的10.5%逐月降至10月份的1.8%,多于5个月的CPI涨幅超过4%。

如图1—31所示,从食品结构看,检测到的六类商品(粮食、肉禽及制品、蛋、水产品、鲜菜、鲜果)价格中,蛋类、肉禽及制品、鲜果价格出现下降,粮食、水产品、鲜菜价格全线保持上涨。其中鲜菜涨幅波动最大且价格上涨最快,最大涨幅在5月份攀升至31.2%,全年涨幅高达16.1%;水产品全年价格涨幅也高达7.9%,成为拉动食品CPI上涨的又一重要因素;而粮食全年价格始终保持温和上涨,CPI涨幅为4%。受2011年仔猪流行性腹泻和其他一些疫情等因素影响,肉禽类价格在2012年年初因供给不足价格位于高位,在年初加大养殖规模、扩大存栏数后,第二季度价格开始下降并出现“七连降”。由于春季养殖户盲目扩张导致整体供应量远远大于需求量,加之春季正处于产蛋高峰期,故蛋类市场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前三季度的蛋类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后半年由于供给规模得到调整,供求趋于平衡,蛋类价格出现了小幅上升。鲜果价格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以下降为主,在第三、第四季度出现了大幅上涨,这主要是由天气和运输成本造成的。但是,从整体来看,鲜菜、水产品、粮食价格对食品价格的总体变化的贡献率远高于其他三类食品,因此,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全年仍然位于高位,占CPI权重最大的食品价格再度成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扬的主要结构性因素。

image

图1—31 2012年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

3.流动性过剩成为推动CPI持续上涨的货币因素

长期性货币流动性过剩将直接导致通货膨胀,以通货计价的商品价格自然会出现攀升。因此,货币的流动性因素一直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力量,与商品价格成正相关关系。

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频繁使用逆回购释放流动性,我国货币流动性呈现增加的态势。从货币供给上看,2012年全年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和流通中货币(M0)均值分别是93.5万亿元、30.0万亿元和5.5万亿元,同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12.7%,6.12%和10.9%;流通中M1、M0供给短期见效,直接影响当期CPI,其供给量超过10%的大幅增加,直接推动了此轮CPI的持续上涨。

另外,从流动性结构来看,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中国成为推动CPI持续上涨的输入性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第四季度的回暖和美国QE3及QE4的影响,国际热钱流入境内的动力持续强劲。

(1)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提供的数据,2012年全年新增外汇占款3 599.99亿元人民币,同比2011年上涨1.04%;2012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 850.95亿美元,新增1 039.47亿美元。

(2)根据商务部数据,2012年1—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8 014家,同比增长1.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 280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外商投资中国企业将会带来连续性的热钱涌入,增加了我国流通中的货币量。

(3)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9 002.8亿美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值刷新年度历史纪录。其中,出口额20 499亿美元,增长8%;进口额18 503.7亿美元,增长6%。贸易顺差1 995.3亿美元。

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出近8 000亿元的流动性,加上大量国际“热钱”的流入,使得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增加,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2012年价格水平上升的货币因素。

4.劳动力成本上涨是推动中国CPI上行的成本推动因素

十六大以来,政府强调保障民生及转变分配方式,不断提升劳动力的最低保障工资水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民生工程。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 621元,同比增加658元,增长幅度为22%。工资性收入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7%,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 872元,增长16%,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部分地区继续规范落实津补贴制度。2012年农村居民及城镇居民工资收入均上涨超过15%,正面反映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使得商品生产成本增加,不可避免地促使了物价水平的上行。一方面,劳动力工资水平决定着其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需求和购买力,需求又会作用于商品价格;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商品的生产成本,进而对产品的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5.美国次贷危机后的宽松货币政策是推动中国CPI上涨的国际环境因素

为促进经济更强劲复苏和避免通缩的出现,美联储于2012年度宣布了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和QE4),这是继2008年12月和2010年11月3日后,美联储第三和第四次采用量化宽松政策。从国际市场看,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出现大幅震荡,大量投机资本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均为大量货币(主要是美元)流向国际市场的佐证,美元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进而加大了全球的通货膨胀压力。因此,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球经济通货膨胀的大环境,并使得我国国际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剧,进而使得我国的物价水平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