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北京人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本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特别委托项目“北京人口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06 CcLS023)的最终成果。该课题由《北京人口史》(高寿仙著)和本书《当代北京人口(上下)》构成。《北京人口史》以今北京市域为地理范围,系统梳理了该地区自远古到民国时期的人口变动过程。本书则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10年北京市人口发展过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内容包括北京人口规模、自然变动、迁移流动、自然构成、社会构成、人口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管理等方面。为便于读者了解和利用本书,本绪论将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并简略介绍本书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疆域、行政区划变迁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3月,中央政府从西柏坡迁至北京,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9月27日,北平恢复“北京”名称,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参见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综合卷·人口志》,27页,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为了适应首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大规模发展的需要,中央政府先后5次扩大北京市辖行政区域的范围。1948年,北京市辖面积为707平方公里,到1958年,扩大到现域面积,共16410.8平方公里,市辖面积比民国时期扩大了22倍,具体变动情况详见表0-1。

表0-1 北京行政区划变动

*2000年,经航拍重新测定,北京市市辖面积为16410.8平方公里,其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和北京市政府网站均采用此数据。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7)》,编辑说明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

这一时期,北京行政建置也发生较大变化。1948年底,北平政府共辖20区,包括内城7区、外城5区、郊区8区。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管会和北平市人民政府成立,除原20区外,新划入军管区12区,共辖32区。1949年10月1日后,作为国家首都,北京行政区划多次调整变更,行政建置也发生巨大变化,逐渐形成今日行政建置,参见表0-2。本书行政建置使用的是2001年12月确立的16区2县建置,见图0-1。

表0-2 北京行政建置变革

续前表

资料来源:尹钧科:《北京建置沿革史》,22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笔者作了格式修改。2010年资料来源于中国政府网(见http://www.gov.cn/jrzg/2010-07/01/content_1643113.htm)《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功能核心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图0-1 2001年北京市行政区划

二、相关概念

1.户籍人口

户籍人口是指我国公民依照政府规定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这类人口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某地注册有常住户口,则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按照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户籍人口包括有常住户口和未落常住户口的人,以及被注销户口的在押、劳改、劳教人员。这里未落常住户口的人,理论上包括持出生、迁移、复员转业、劳改释放、解除劳教等证件未落常住户口的人,城乡均无户口的人以及户口情况不明且定居一年以上的流入人口。参见刘军:《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区别》,载《北京统计》,2004(Z1)。

2.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应是指一定时期内经常居住在某地域的人口,是区域实际居住人口,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产生实际影响,是描述人口规模的主要指标。衡量常住人口有两个标准,一是时间标准,二是空间标准。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市常住人口统计口径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规定。

1949年1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制定《管理户口内务细则》中,规定常住人口即参加了户口登记的人口。参见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综合卷·人口志》,278页。195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六条规定:“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中国人口年鉴》编辑部:《中国人口年鉴(1985)》,8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按照此规定,常住人口即在居住地所在街道、乡镇公安局派出所进行了户籍登记的人口,将常住人口等同于户籍人口。1978年改革开放后,离开户籍地到外地务工经商和学习培训的人越来越多,户籍人口已经不能反映一个地区实际人口情况。1992年2月,北京市统计局发布了《1991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第一次在政府正式文告中使用不同于以往的“常住人口”概念来指代实际居住人口。参见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1992)》,8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但其时间标准、空间标准在不同时期不尽相同(详见本书第一章第一节)。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将常住人口界定为五种人:(1)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并已在本乡、镇、街道办理常住户口登记的人;(2)已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常住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以外的人;(3)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但已离开常住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4)普查时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常住户口待定的人;(5)原住本乡、镇、街道,普查时在国外工作或学习,暂无常住户口的人。参见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北京分册》,编辑说明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除有特别交代外,此书中提到的所有全国人口数据均不包含我国港澳台地区。常住人口指以上5种人,从1995年以后,常住人口的概念沿用至本书成稿时。就北京市范围来讲,简言之,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本市,户口登记地在本市的人和居住在本市,户口登记地在外省市,但离开户籍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参见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统计局:《200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656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3.迁移人口

迁移人口是已经为户籍管理机关认可,在迁入或迁出地办理过迁入或迁出手续的人口。参见冯晓英:《北京地区流动人口的演变及其特征》,载《北京党史》,1999(1)。1949年以来的北京市公安局户口登记月报制度,记录了较为完整的北京市户籍人口迁入迁出情况参见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六十年》,76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实施后,我国形成了严格的户籍迁入迁出登记制度。

4.暂住人口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维护社会秩序,北京市公安机关在重点加强对闲散人员和盲流乞丐收容遣送的同时,对暂时居住北京的外地来京人口始建了登记管理制度参见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政法卷·公安志》,380页,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规定暂时居住在居民户中三日以上的借住人员和旅栈、客店之每日住客被登记为暂住人口,暂住人口的概念由此产生。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在常住地市、县范围以外的城市暂住三日以上的,由暂住地的户主或者本人在三日以内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暂住登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暂住登记制度未曾中断过,反映了北京市非户籍迁移人口的状况,是北京市人口总量的重要构成部分。

5.流动(外来)人口

改革开放以来,没有户籍迁移和没有进行暂住登记的外地来京人员数量越来越多,为了区别进行了暂住登记的暂住人口,逐渐用外来人口的概念来统称没有北京户籍的外省市来京人员。1995年4月北京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1995年7月公安局系统成立外来人口管理机构,“外来人口”概念随之被广泛使用。2003年后,政府逐渐用“流动人口”来代替“外来人口”概念。2007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委员会成立。“流动人口”相关法规政策陆续出台,之后,流动人口成为对外省市来京人员普遍使用的概念。

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人口的发展状况进行专门研究的书籍和论著较少。在由李慕真主编,众多学者参与编写的《中国人口(北京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一书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84年北京人口总量变化、出生死亡变动、迁移与流动、人口性别、年龄和分布结构的变动等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由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进行编纂的《北京志·综合卷·人口志》(北京出版社,2004)一书分人口规模、人口构成、人口管理三编,用修志的方式呈现北京人口变化,其中描述了1949—1994年北京市人口各方面发展。这两本有代表意义的研究,为本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北京人口发展变迁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料和研究思路。

更多研究北京人口的著作是对北京人口某一时期或某一领域的研究。某一时点的著作,特点是众多学者参与,利用某一年份普查或调查数据,对调查年份的北京市人口规模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常以论文集形式发表。主要有《跨世纪的中国人口》编委会编著的《跨世纪的中国人口(北京卷)》(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北京市统计局人口处等单位主编的《1995北京人口:北京市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论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北京市统计局编的《北京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课题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编的《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课题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等等。这些著作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某一时期的北京人口状况分析研究成果,为本书1980年代以后的写作提供了素材。

对北京人口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研究的著作或论文集有一定数量。北京市老龄问题委员会编的《北京老年人口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邬沧萍主编的《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生活质量问题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白恩良主编的《北京市老年人的需求与对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2)等是研究北京市老年人口和老龄化现象的论文集;邹兰春主编的《北京的流动人口》(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办公室编的《199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论文集》(北京出版社,2000)、尹志刚和洪小良等著的《北京市流动人口移民倾向和行为研究》(北京出版社,2008)、张展新和侯亚非等著的《城市社区中的流动人口:北京等6城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以及侯佳伟著的《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地:趋势、模式与影响因素》(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等著作和论文集对北京市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受关注的流动人口现象做了研究;曾宪新和张骏生著的《北京人口素质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齐明珠著的《北京人口动态与预测》(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则是关于人口素质和人口规模未来变动趋势的研究成果;此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人口发展研究中心编的《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06)》和《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07)》(同心出版社,2006,2007)是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对北京人口相关课题研究的集成之作。这些研究成果成为本书相关章节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已发表的文章方面,关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人口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科学的恢复和发展,学者们陆续发表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本书多有借鉴。由于数量较多,难以枚举,这里只能依照分类和发表时间先后择要列举一些。

人口规模研究:陈一夫等《北京人口与城市发展》,载《城市问题》1991年第6期;朱谐汉《北京人口特点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载《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崔承印《对北京人口规模的反思与认识》,载《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5期;林志远《北京人口膨胀的三个主要原因》,载《北京观察》2007年第1期等。

生育研究:北京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理论研究所联合调查组《北京市妇女婚姻生育的发展变化》,载《人口研究》1983年第1期;黄荣清《试析北京市70年代末的婚姻热》,载《人口与经济》1983年第4期;王树新《北京市千分之一点三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简析》,载《人口与经济》1985年第3期;臧萝茜《北京人口生育高峰研究》,载《人口研究》1989年第4期;马小红、侯亚非《北京市独生子女及“双独”家庭生育意愿及变化》,载《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1期等。

死亡研究:陈文珍等《十年来北京市城区孕产妇死亡分析》,载《中华妇产科杂志》1959年第6期;北京市妇女保健所《1959—1983年北京市城区孕产妇死亡分析》,载《北京医学》1986年第2期;童世庐《1980年及1984年北京市居民寿命表分析评价》,载《中国卫生统计》1989年第1期;张玲美等《40年来北京城区孕产妇死亡原因的分析》,载《北京医学》1990年第5期;潘迎等《1989—1994年北京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载《北京医学》1998年第1期;袁雪等《北京市1992—1998年新生儿主要死因的变化趋势及对策》,载《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年第4期;王惠珊等《北京市1992—2000年婴儿及胎婴儿死亡率的监测与干预研究》,载《中华医学杂志》2001年第23期;朱雪娜等《北京市1999—2003年儿童死亡状况分析》,载《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第20期;沈汝等《北京市孕产妇与流动人口孕产妇1995—2004年死亡分析》,载《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第3期;谢学勤等《北京市1949—2006年居民死因分析》,载《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第7期等。

迁移流动研究:王举《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状况及管理对策》,载《人口与经济》1993第4期;段成荣等《北京市迁入人口特征的比较研究》,载《南方人口》1997年第3期;鲍思顿、段成荣《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动历史趋势分析》,载《西北人口》2001年第1期;马小红《新城市规划下的北京市迁移流动人口》,载《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S1期;翟振武等《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载《人口研究》2007年第2期;冯晓英《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评述》,载《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吴丽丽、段成荣《北京市市内人户分离人口状况研究》,载《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等。

人口分布研究:冯健、周一星《1990年代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最新变化》,载《城市规划》2003年第5期;黄荣清《1980年代以来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分布的变化》,载《人口研究》2005年第5期;尹德挺《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动和职业流动》,载《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王静文、毛其智《北京城市近10年人口分布演变态势分析》,载《北京规划建设》2010年第1期等。

人口自然结构:冯丽云《北京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消费行为研究》,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张纯、曹广忠《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载《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2期等。

人口文化素质研究:马林《北京市科技发展历程回顾》,载《北京党史》2006年第1期。

少数民族研究:苏晨光《北京市少数民族人口散杂居状况的特点》,载《中国民族报》2006年7月7日;马中璞《浅析北京的少数民族及其民族工作》,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婚姻家庭研究:查瑞传等《北京市几代妇女婚姻生育的变化》,载《人口研究》1983年第1期,以及《北京市妇女婚姻变化的分析》,载《人口研究》1983年第5期;郭志刚、段成荣《北京市人口平均初婚年龄的研究》,载《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郭志刚《北京市家庭户的变化及外来人口影响》,载《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等;田莉莉《北京:家庭户规模逐年缩小》,载《北京参考》2006年3月28日。

人口与资源环境研究:毕维铭、付桦《北京山区人口容量与迁移对策研究》,载《北京规划建设》2000年第4期;范英英等《北京市水资源政策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载《资源科学》2005年第5期;郭艳红《北京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6月等。

人口管理研究:冯晓英《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评述》,载《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以及《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与北京人口管理》,载《前线》2004年第5期;王姝《从居民身份证法看我国身份证制度的规范与完善》,载《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张英红《户籍制度的历史回溯与改革前瞻》,载《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等。

以上期刊文章对北京人口某一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本书进行人口发展状况原因分析提供了数据和资料支持。

文献研究表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北京人口研究存在着时期短、不全面等不足。李慕真主编的《中国人口(北京分册)》只对1949—1984年这段时期的人口变迁进行了描述分析;《北京志·综合卷·人口志》由于体例限制,只对1949—1994年北京人口状况进行了描述,没有展开分析。其余著作只是对北京人口某一时期或某一领域的研究,到本书成书前,还缺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对全面描述北京人口发展变迁的研究性著作,本书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空白。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

本书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和写作,采用人口学科的研究体系,充分利用官方发布的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和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挖掘档案资料,参考学者们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分人口规模、人口过程(含生育、死亡、迁移与流动)、人口分布、性别年龄结构、人口社会构成、人口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管理等方面,对1949年至2010年北京人口发展变化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全书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十二章,力图帮助人们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北京人口发展的脉络,深化对现实人口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在本书大纲、初稿形成后,我们广泛听取了专家学者、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几经修改,形成本稿。

本书按照人口学体系进行了各章节内容安排。主要内容包括:

绪论部分介绍了相关背景,交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北京行政区划和建置的变化,界定了本书主要概念,对相关研究作了综述,介绍了研究方法。

第一章为人口规模,按年代对1949—2010年北京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人口数量变动进行了描述分析,分析了变动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因素。

第二章为生育,分阶段对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北京人口出生率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总和生育率、生育模式和生育年龄等妇女生育水平和模式进行了概括总结。

第三章为死亡,对不同历史时期死亡率的演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变动情况,对平均预期寿命变化进行了概括分析。

第四章为迁移与流动,对北京市迁移人口在60多年间起伏较大的迁入迁出活动进行了分析,对流动人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变动和管理进行了研究,回顾了境外在京人口变动情况。

第五章为人口分布,对北京人口的空间地理分布、人口密度和城乡分布的变动情况和原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第六章为性别年龄结构,分析了北京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对出生性别比、总人口性别比和老龄化的变动特征和原因分析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第七章为文化素质,对北京市人口教育素质与受教育水平的年龄、性别、地区差异进行了分析,另外对科技活动人员的科技水平作了回顾和全国比较。

第八章为劳动力人口,对北京市劳动适龄人口、在业人口规模和从业人口中的流动人口规模与结构作了描述分析,分阶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力配置情况作了分析。

第九章为少数民族人口,分阶段对北京市少数民族人口的规模变动进行了描述,对少数民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婚姻、文化,以及行业和职业结构作了分析。

第十章为婚姻与家庭,对北京人口婚姻状况和家庭户规模结构变动等分阶段进行了描述分析。

第十一章为人口与资源环境,对不同时期人口与资源环境适应状况进行了回顾,对人口与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源等资源环境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描述分析。

第十二章为人口管理,对人口户籍管理、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流动人口管理和计划生育管理制度演变作了介绍。

在结论部分,对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北京人口发展变动特点作了概括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