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著述定名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是我近20年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和发展问题思考和探索的一次阶段性总结。
我接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和发展问题,开始于1996年初,是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理解为起点的。当时,我刚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调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工作,就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二级学科拓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有机会较多地接触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和研究的老师们,其中不乏当时在这一领域已经颇有影响的学者,由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和发展问题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和理解。两年以后的1998年,我再次调动工作,到教育部机构调整中新成立的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任职。作为教育部具体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管理部门,我自然有责任花费更多的时间,更为广泛地接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各方面的问题。这时,也才真正地对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这一时期,正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98方案”开始实施,使我能有机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的改革和发展中,增强对课程改革和学科建设的实践和理论问题的探索和理解。应该说,1998年8月到2001年底这三年多时间,极大地拓展了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当时还称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认识的视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学方式、师资培训等问题上也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2001年底,我再次调动工作,到刚刚实现四校合并的武汉大学工作。在这之后,一直到2010年底调回教育部工作,这九年间,我作为学校主要负责人,成了武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的教授,成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第一负责人”。同时,也经历了从“98方案”到“05方案”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亲历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和建设的过程。
从1996年到2010年这十五年,我的行政管理工作和教学、科研的经历,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直到现在,我作为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导师,一站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讲堂上,就会产生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学术成就感;一站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骨干教师培训论坛上,就会看到历史在今天的成功赓续,就会感受到今天的成就正在向着未来延伸。
我长期以来从事的是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学和研究,在马克思经济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方面有较长时间的研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研究领域,尽管已经有十多年的探索,但说来其实还是一个“门外汉”;进入这一领域,主要还是因为在教育部社政司和武汉大学工作的需要,当然也包括从武汉大学回教育部后,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从事培训工作的需要。多年努力,在这一领域虽然没能有更多建树,但还是积累了一些学习体会和研究心得。长期以来,我始终坚持的一个做法是:文章非得自己动手,不可由人捉刀;学术必有自己心得,不可由人代劳。现在,呈现于读者面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并不包括我曾经历的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的记录,论述的主要是我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和积累起来的一些理论探索和学术研究的心得。
我始终认为,近3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发展,是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要内涵,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突出体现。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发展问题的研究,就应该从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的高度,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结构体系与学科的调整和完善的视域,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的境界等方面展开。为此,我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分作以下四篇。
第一篇“指导思想探索”,主要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列讲话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特别是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第二篇“学科建设思考”,主要是从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提高到学科建设高度切入,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以及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等问题作出探讨。
第三篇“课程改革研究”,主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历程及其经验的研究,突出的是对“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新情况和新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第四篇“基本理论探析”,主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一些理论问题的分析和释疑,包括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问题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和科学内涵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问题的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确实有一个不断“求其解”、“得其解”的过程。重在“求”字,这一“求”字包括求实、求真、求新、求是。“求”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过程,诚如恩格斯所言:“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这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1]。恩格斯晚年还把“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的问题结合起来,将其提升到党的思想方法的高度来认识。他认为:“我所在的党并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2]。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问题上强调一个“求”字,就是对恩格斯关于“过程”这一思想方法的回应。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是我近些年来持续研究的结果,其中的许多研究成果曾刊于《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在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补充完善的著述,难免会留下这十多年间对各方面问题渐次探索的印迹,这也许可以看作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历史”和“过程”的记忆。
感谢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出版给予的支持,也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此书出版给予的帮助,特别感谢编辑们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
顾海良
2015年3月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29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5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