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的方法

明确了研究的价值,确定了研究的问题范围,接着就需要有与研究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特点相适应的科学方法。我们以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比较研究的根本前提: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从根本上说,“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关系问题,说到底,就是树立一个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观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无产阶级“改变世界”的革命实践基础上的、反映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求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树立一种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体现了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的高度统一,与用所谓“本本”、“两个凡是”、“圣言”来衡量理论、裁剪事实的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将有限的“局部经验”上升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的经验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以时代变化、实践发展和科技革命为借口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根本修正的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根本对立的。当代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错误理解和解答的一个重要认识论根源,就是他们的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他们割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往往标榜 “客观”、“中立”的态度和立场,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看作阶级狭隘性;他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往往把马克思本人的思想观点等同于作为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他们不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把马克思主义在应用过程中的具体化、民族化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他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品格,把任何对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和创新都看作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修正;他们不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为反社会主义的政治需要而寻找马克思恩格斯的片言只语作为理论根据。在这种主观主义的态度下,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科学研究,更谈不上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第二,比较研究的根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是革命家,然后才是思想家。他们创立的理论不是纯粹的学术或学问,而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指南。他们的理论源于国际工人运动又为国际工人运动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总是与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领导的第一国际、恩格斯创立的第二国际和列宁创立的共产国际,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具体贯彻,也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因此,不能离开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实践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来分析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思想关系、来评价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理论地位和当代价值,否则理论研究不仅会失去客观性和科学性,而且会窒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同样,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比较研究及其成果的评价,也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根本原则,才能透过繁杂的逻辑推演和思想迷雾达致客观公正。

第三,比较研究的基本方法:坚持唯物辩证法,以问题为中心、以国际研究为背景、以文本为根据的文本关系、思想关系、生平交往关系的统一研究。唯物辩证法是“革命的代数学”和工人阶级“最锐利的武器”。必须准确掌握和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这就要求人们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作为一个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统一整体,着重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内在联系,防止片面性和简单化。国际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的经验教训反复证明,没有辩证法,就没有科学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同时,比较研究是以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为核心、以马克思恩格斯文本关系为基础,以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交往关系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综合研究。要联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研究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但不是按照历史顺序来研究,而是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文本为根据,以生平交往关系为参照,从逻辑上加以梳理分析。这种分析不能局限于国内已有的学术成果,而是要以国际的相关研究为理论参照,体现研究的国际性。

第四,比较研究的具体方法:“一致—差异”之辨与“继承—发展”之析。一般而言,比较研究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方法。世界上所有事物之间普遍存在同一和差异关系是比较研究的客观前提。就思想比较研究而言,注重同异之辨,也就是分析和阐明被比较对象的思想观点的一致与差异,是其重点。然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具有特殊性。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互不相干的独立的思想家,也不像思想史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样彼此之间是师徒关系,而是友情深厚、性格迥异、学识互补、志同道合、终身合作的思想性和革命家。他们的理论活动聚焦共同的目标——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铸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们的实践活动指向共同的理想——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他们理论研究使用的方法论具有共同性——继承、改造、超越黑格尔的辩证法而形成的唯物辩证法。他们不是像一些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分别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主义这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而是共同建构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国际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要重视同异之辨,以便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各自的思想内涵、特点地位,同时更要具体分析思想的同与异的本质和特征,将同异之辨发展为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深刻分析,进而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才从表象层面进入本质层面,达到科学。

第五,比较研究的内在要求:描述与概括、叙述与评价相结合。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首先要依据文本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文本关系和生平交往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客观的叙述,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研究及其成果作全面的介绍,这是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保证比较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前提。然而,只有叙述没有概括与评价,那只能算是历史编纂学或考据学,不是理论研究,更不是比较研究;只有概括与评价而没有叙述,那易于陷入主观主义的臆断而使研究失去客观性和真理性。要深化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创新,比较研究就不能局限于对当事人的文本、生平和思想史实的“纯粹”客观的描述或叙述,必须把描述与概括、叙述与评价结合起来。在科学研究中使用概括这种思维方法是有风险的,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使用这种方法风险更大。为减少概括带来的风险,一方面应尽可能以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同时尽可能地将思想资料的叙述介绍与对其的概括区分开来。评价是研究者对于评价对象的价值或意义的有无、大小的断定,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和主观性。但建立在科学叙述基础上的评价又可以具有客观性,它对于加深对评价对象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具有明显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能否保证概括的准确性、全面性和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就成为影响研究水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