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内容和本书框架
本书按照概念界定、实证分析、理论构建、政策分析这四个步骤依次展开讨论。为了更清晰地展示本书的写作框架和逻辑脉络,我们画出了全书的框架图,如图1—1所示。
图1—1 全书框架
本书第2章着重阐述了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概念与联系,解释了为什么要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分析收入分配格局,进而为全书的实证与理论分析打下基础。
接下来是本书的实证部分,包括第3章和第4章。具体而言,第3章通过规范的数据分析全面呈现了十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各个维度的变化情况,包括平均收入、收入差距、贫困、收入流动性以及机会不平等的程度。本章所采用的数据是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各年的数据,涵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家庭样本,非常具有代表性。通过本章的介绍,读者可以对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历史变革与现状有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把握和了解。第4章的最大贡献在于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最全面、最详细的分析。之前有相当多的研究已经触及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些部分,但它们并未给我们一个清晰完整的画面。该章在全面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10个主要特征。
第5章是本书的理论部分,旨在以上一章分析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核心特征为基础构建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力求更准确地刻画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以及收入分配的决定机制,为提出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建议提供理论依据。本章基于当下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些重要特征,结合我国独特的户籍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歧视,构建了一个三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模型,并求出了模型的封闭解。根据我们掌握的文献情况,本模型或许是迄今为止针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最具体、最严格的理论模型。
第6章是本书的政策分析部分,也是核心之所在。本章采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当前较为热门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政策对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进而为我国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提出政策建议。
首先,本章运用第5章构建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分析了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政策选择。中共中央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了城乡一体化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发展路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正文部分主要阐述了城乡一体化的两种路径选择,即农业发展路径和新型城镇化路径。然而,这两种路径对应的改革思路却不尽相同。由于我国仍有约2亿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农业发展路径可以被认为是要把更好的工作转移到农村,即在保持劳动力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就业结构,其根本是工作的流动(Move jobs to people)。相反,新型城镇化道路则是把更多的农民更好地转移到城市,给农民以平等的市民待遇,其根本是人员的流动(Move people to jobs)。那么,在中国改革的大潮中,这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究竟哪个对我国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更有利?具体而言,我们将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探讨几种不同的城乡一体化政策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此外,由于第5章的模型并没有考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存在异质性的问题,我们并不能运用该理论分析教育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我们在第6章的后半部分运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如何调整教育政策和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式进而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
第7章是本书提炼的主要结论和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