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与你同行(大学生心理自助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用生命去温暖生命

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好处,也制造了不少像峰一样的“病人”。我记得另一位来访者,她个性内向、敏感多疑,处于更年期,孩子和工作又出现一系列的状况,开始出现身心症状,心理医生根据其症状诊断为抑郁症,她陷入绝望之中,多次有结束生命的冲动。我前期的咨询目标是让她坚信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自己。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常让来访者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有人用针刺两个人,一个人感觉很舒服很美妙,另一个则疼痛得跳起来,你觉得哪一个才是健康的人?来访者通常会产生顿悟。这样的隐喻,您能明白吗?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许多人来到我的生命中。感谢所有的来访者,他们以独特的方式让我参与他们的生命,向我敞开他们的心扉,讲述他们的故事。那些来自他们痛苦体验的对生命的理解,比我看到的文献中的任何流派、理论都要深邃、生动和丰富,我真的非常幸运。有时,需要持久的恒心,静等成长的改变,等待他们的成长,他们会慢慢检视自己的人生,会渐渐放弃以控制或胁迫别人的方式获得爱。有一天他们会告诉我“那个依赖的小孩哪儿去了”,他们变成了美丽自信的人。对于心理咨询,我喜欢这样一句话:静候那一朵花盛开。

等待成长

等待成长,也是一种爱!这打动了您的心灵了吗?

我见过一个精彩的个案,咨询对象是一个有学习困难的小姑娘,话少且不爱与人玩儿。咨询师与孩子做了不同道具的尝试,积木、游戏、画画都没有效果。于是,心理咨询师建议说:“我们来演戏吧,我来演大夫,你来演什么都不说的人。”小姑娘忽然笑了。我讲这个案例的意思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创造性投入。

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前来求询的人,必须时刻警惕不给来访者直接的建议,并尽力克制这样的冲动;因为这是一种只输不赢的做法,如果建议有效,你只不过给了对方一根拐杖而已,这根拐杖有助于对方的行走,却会成为他新的问题;如果建议无效,那么对方会感到更加焦虑和无助,对心理医生失去信心。

避免诊断

还有一位来访者,给我印象深刻。他是一名大学生,被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来到我的办公室,陪同的还有外婆、爸妈等人。我与来访者握手、交谈、讲笑话,我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我喜欢他,他也喜欢我,因为我会以各种方式尊重他。尊重与爱是他成长的重要营养,长期缺乏爱、缺少良性互动正是导致他心理困扰的主因。

我喜欢将所有的来访者当成朋友来对待,当成一个和我一样正常的人,一个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当心理咨询时将对方当作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症状”的时候,对方会感激你。要避免任何诊断式的语言,我是一个蒙着双眼去见所有来访者的人,以全新的观点来了解来访者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个成长很顺利的孩子,因高考不理想,变得恐慌和抑郁,完全倒退为无助的状态。一个成长不太顺利的孩子却能有效地应付逆境,心理咨询的重点是帮助他增强自我能量。因为具有较强自我能量的人能以现实的、适宜的方式处理生活困境,使他能身处逆境也能从容应付现实。为此,咨询的重点是让他学会面对现实。一位女士长得漂亮,很迷人,且事业有成,可她却有一个让她操心的孩子。她常一个人哭,却对他人笑。告诉别人,我很好,我很幸福。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暂时会让她好受一些,但它最终在心灵中竖起了一堵墙,将心灵与人生真相隔离起来,心灵越来越缺乏营养,她需要做的是,不再和人生较劲。最大的转变是,拆掉那堵墙,开始为自己的心灵而活。

认同危机

我越来越觉得现代人开始饱受认同危机之苦,每个人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寻找自我,而发展稳固的社会关系已成为现代人不可回避的精神追求,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陌生人走马观花似的变换,既无法接近内心,又无法亲近权威。在这个普遍缺乏支持性的环境里,努力发展出强大的自我感,可能是很多人的当务之急。一个人所受过的伤要在爱的客体中得到修复。而爱的客体就是你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比如父母、恋人或尊敬的长辈,如果有幸找到一个爱的客体,自己也会成长为爱的客体,不仅学会了爱自己,也可以学会做一个好的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