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除心魔ABC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遭受心理困扰的人问一位高僧:“我该如何停止述说自己的苦难呢?”高僧答:“你拉出的粪便臭不臭?为什么你不把它包起来放在身上,见到人就拿出来告诉别人,我很讨厌这些东西?你一定会觉得很恶心!”
请记住,苦难也是这样,它已经过去了。回忆和诉说就如同把粪便拿出来向人展示,既臭自己又臭别人!
停止诉苦。这是晓姗要做第一件事。懂你的人不需要你解释,不懂你的人解释也没有意义。本来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你,因此你不必对全世界喊话;但有时候,你被最爱的人误解,你难过到不想争辩,也只有选择沉默。越诉苦越苦,越抱怨越怨。
面对晓姗遭受不公平的歧视,我除了对她的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之外,没有办法也不可能帮助她消除社会的偏见。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假设是要晓姗本人自己回答出她是怎样一个人,她的问题是什么,她是否想解决这一问题,她是否想做出自己的努力等问题。
我所能做的只是向她提出某些说明、解释、意见和建议,通过她本人的领悟和学习,改变心态,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因为外界环境提供的一切外因都只是变化的条件,而她内心的改变等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
ABC理论
这一种咨询假设就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ABC理论。他认为人有其固有本性,人的先天倾向中有积极的取向,也有消极的本性,换句话说人有趋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这样的内在倾向,同时也具有非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倾向,而且艾利斯更强调后一种倾向,他认为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导致心理失调。
面对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个体相应会出现一些想法和信念(beliefs),即他对于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在特定的情况下,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这就是人们面对生活事件ABC反应模式。某些反应模式是你感到痛苦的根源。
在与晓姗交谈中,我曾与她讨论过这个理论,直到此时,晓姗才开始注意到她生活环境的改变(失恋)是导致她情绪失控的重要原因,由于情绪不好,恋人和友人都对她敬而远之,她感到压抑和痛苦,她需要宣泄,需要理解,需要安慰。不幸的是,她没有向人倾诉,也很少有人真正地理解她。当平时温文尔雅的她突然大吼大叫时,同事认为是精神病发作,这样进一步的误解加剧了她内心的痛苦,进而使她产生一种错觉:没有人真正关心我,领导和同事的做法只是出于对一个精神病人的关心。为此,她才发出“给我公平、给我理解”的呼声。其实,反过来想呢,事情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果?我不得而知,但我认为她必须要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问题,这是她生活下去的重要支柱。
记得读大学期间,大伙儿都迷上了健美运动,于是我也决定去参加学校健身俱乐部,但是当我走进去时,我所看到的全是结实的肌肉、健美的身材。再看看自己,脑海中第一个念头就是:我来这儿是干什么呀!真是丢人现眼,我应该趁别人还没注意到我时赶快离开。我觉得非常不自在,结果进去不到15分钟就出来了。
我的另一位同学,身材和我相仿,一样瘦弱。但他情绪高涨,整天乐呵呵,哼着歌表现出一种欢呼雀跃的心情。你猜他怎么想的?他说,当我看到全是坚硬的肌肉、健美的身材时,我的第一个念头是只要我坚持锻炼,我也会像他们一样,并希望和他们成为朋友,学习他们健美的方法。
现实条件并没有什么改变,悲观的解释和评价会导致被动和颓丧,而乐观的解释和评价会使你更加健康和快乐!
换个角度看世界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讲的是有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愁,愁什么呢?每逢晴天,老太太叹息: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哟!于是为大儿子担忧。每逢阴天,老太太又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怎么晒?于是为二儿子犯愁。终于忧虑成疾,卧病在床。
两个儿子很孝顺,四处寻医问药,最后找到一位智者,这位智者对老太太说:“晴天好晒盐,你应为二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你该为大儿子高兴才是呀!”老太太依计而行,果然改变了情绪,病也就好了。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心理咨询工作者如何引导来访者走出心理困扰很有启发。
心理学家告诫人们,在认识、思考和评价客观事物时,要注意从多方面看问题。如果从某一角度来看,可能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只要能够转换视角,就能改变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看到另一番景象,解除情绪障碍和心理压力。
对于同样的问题,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