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孤独不是一种慢性的毒
快乐的人善于给予,把好的情绪与人分享,而不快乐的人则把好的情绪压制在内心,不愿拿出来分享。一个不快乐的潜意识渴求更多的关爱,“我不开心,我需要关心”;同时让不喜欢自己的人离自己远点儿,“我正烦着呢”。所以,快乐的人点亮自己也让身边的人开心,但恰到好处的不快乐可以控制局面,控制喜欢你的人。
有一天,小兰来到心理咨询中心诉说她的苦恼。
小兰今年23岁,患有突发性左侧头痛,左半身不适,伴着心慌、失眠、烦躁已有两个月。她说她平时对健康比较关注,一旦觉得什么地方不舒服,便要找医书杂志对照研究一番。前不久在图书馆一本科普杂志中看到一篇短文,叙述了神经官能症的早期症状,她觉得自己的症状与书中所述的很相似,便疑心自己是否得了神经官能症,心情很紧张,次日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休息两天就会好,为此她更加焦虑。回家不放心查阅医书,但一无所获,后来自感头痛和胸痛加重,多次反复去各大医院就诊,做了透视、脑电图、心电图、超声波、纤维胃镜等十几种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听完她的自述,对于她的情况我已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她患的其实是疑病症。由于她过分害怕自己会得某种病,因而焦虑不已,焦虑本身可引起一系列的自主神经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反过来又加重了她对疾病的恐惧,形成了恶性循环。可以肯定地说,她的病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不是躯体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她的情况,我们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谈话。
“你对参加集体活动的看法如何?”
“没意思。”
“为什么?”
她说,她很少信任别人,因而没有什么朋友,其实有时候她又很渴望有几个朋友,但在现实生活中她对自己和别人都缺乏信心。
在谈话过程中,我发现她虽然在表面上总是拒人千里,但在潜意识里,她是渴望被人关心和爱护的,所以有时在幻想时夸大自己病症的严重性,为的是引起周围人的关注,久而久之,引起了焦虑和疑病。
但究竟为什么她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此关注呢?我想,这里面必定有一些更为直接的原因。于是我让她谈谈个人经历中不愉快的事情。开始她不肯说,并有些反感,还质问我,有病与个人经历有什么关系?
人的心理不愉快,特别是幼年时期不安全感的体验,往往在成年后容易诱发疑病症,这是内心深处惧怕情绪的再现,只有恐惧心理消失,疑病症才能治愈,这里起主导作用的是心理,一般不涉及生物学的器质病变。
听了我的话,她沉默良久,想来是触了到病根处。经再三开导她才向我倾诉了自己的坎坷经历。她说:“我很不幸,三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整天忙于工作不怎么管家,继母经常打骂我,我幼年时过的是提心吊胆的生活,现在终于上了大学,离开了家庭,只想过一种平静的生活,唉,过去的事就算了,不想提,提起来也伤心。”
“人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是正常的心理需求,而一旦有了好日子能不能过,这是一个大问题。有的人会过,生活安排科学,有规律,既没有过高的要求,又没有后顾之忧,心理平静,坦然愉快;有的人不会过,总怕发生不幸,自己画虎吓自己,结果把幸福变成了痛苦。从你的情况来分析,现在有好日子,但你没有学会过,本来你的身体很健康,但坏情绪干扰了心理平衡,造成危机。究其原因,是幼年的痛苦经历的影响。如果用成年人的观点来判断,这种恐惧是无任何根据,是吓唬小孩子的,幼稚的。”说到这里,我稍微停了一下,问她,“你觉得我说得对不对,因为这是科学,咱们可以共同探讨。”
她马上点头,说:“有道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行为确实不正常,这也充分证明,找你咨询是找对了,不然,我掉进苦海里就出不来了。”说到这里,我们都会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