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己复礼
【原文】
——《论语·颜渊》
【译文】
颜渊请教仁的含义。孔子说:“约束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言行都符合礼的需求,这就达到了仁的境界。哪一天大家都做到这样了,天下就回归到了仁爱的境界。能否成为仁人靠的是自觉,还能靠别人吗?”颜渊问:“请问具体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事物不要去看,不合乎礼的事情不要去听,不合乎礼的言论不要去说,不合乎礼的行为不要去做。”颜渊道:“我虽然愚钝,也要践行您这些教诲。”
【解读】
“仁”是儒家文化中最根本的概念,它指人的内在心理自觉,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孔子指出通往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克己复礼”这个词其实不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而是古已有之,孔子继承、发展了前人的思想,重申了这个问题。《左传·召公十二年》中就有记载:“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克己复礼”短短四个字,蕴涵了丰富的思想内涵,揭示了“仁”和“礼”的关系问题:“仁”是里,“礼”是表,“仁”是体,“礼”是用,“仁”为核心,“礼”为手段,“礼”是实现“仁”的具体形式,表里如一的“礼”聚焦点落实于“仁”。“克己”的目的是抑制自己的私欲,通过恪守外在的“礼”以达到“仁”的境界。孔子提出“为仁”的具体途径包括不合乎礼的事情不要去看,不要去做,不合乎礼的话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从我做起,从小事入手,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制度实践落实于日常生活当中,以达到“仁”的境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完成道德自觉。
就孔子“仁”、“礼”关系的问题,李泽厚这样说过:“孔子释‘礼’为‘仁’,把这种外在的‘礼’改造为文化——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人的族类自觉即自我意识,使人意识到他的个体位置、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与他人的一般交往之中即现实世界生活之中。”李泽厚同时还指出:“这就把‘礼’以及‘仪’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了人心的内在要求,把原来的僵硬的强制性规定,提升为自觉理念,把一种宗教性、神秘性的东西变而为人情日用之常,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注:李泽厚:《论语二十讲》,傅杰选编,112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可见孔子的思想中“仁”是“礼”的旨归,“礼”是“仁”得以实现和表现的方式,“礼”的贯彻实施构成“仁”的内涵。“克己复礼为仁”,使自己的一切活动都符合礼的规范,也就做到了“仁”。“仁”表现为内在自觉,“礼”表现为外在规范,是实现“仁”的手段与“仁”的外显形式,孔子把它们统一起来了,从深层次上讲,二者同时指向君子人格,以期达到内圣外王的统一。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得道高僧基本慈眉善目,心地善良的人眉清目秀显年轻。西方也有一句谚语:四十岁以前父母为你的容貌负责,四十岁以后你自己为自己的容貌负责。
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对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实行以德治国、建立和谐社会仍然有着指导价值。当今中国,在“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气象,然而也存在诸多问题。有些人追溯悠久中国文明的时候,看到的不是泱泱中华的精粹,而是一些僵化的框架和腐朽的气息。这种状况很是普遍,比如,电视剧中清宫戏里的尔虞我诈、磕头跪拜、愚昧盲从、没有自我,参加国际电影节并获奖的往往是妻妾成群、寡妇同性恋等猎奇题材。最令人担心的还有一些教育机构,打着传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号,教人子弟的无非是一些三叩九拜、低眉顺眼的所谓的“礼仪”,完全背离了中国文化的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