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戏剧文化丛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人民大学近年力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成立了国剧研究中心,开展相应的系列研究,成果也在陆续推出,很是引起社会的注目。其同仁最近又编了一部《民国戏剧文化丛谈》,邀我作序。

翻一翻,原来是将本校教师和校外同仁已发表的研究民国戏剧的论文结集出版,内容涵盖了民国时期戏剧文化的诸多方面,例如对京剧名家的谈往追忆、对表演绝活的品评总结、对戏曲经典的眷顾回味、对梨园旧迹的爬梳考证、对戏剧范畴的辨析讨论,以及其他种种。因为现在较少看到这么集中议论民国戏剧的著作了,我于是津津有味地读了下去。

吴小如先生说当年看叶盛章的戏,文戏如何,武戏啥样,丑戏怎的,新戏咋的,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是过去坐园子品戏文人的惯常笔法,读之别有情致。今天我们还能对哪个京剧演员如此品头论足、满嘴余香地议论他的戏路和绝活呢?读来真是恍若隔世。钮骠先生说萧长华丑角艺术、说丑角戏的文字,类似明日黄花般的梦呓,更使我们哀叹今日京剧丑行的式微,钮骠先生本人也成为丑行功夫的硕果仅存了。其他文章里议论到的程长庚、谭鑫培、陈德霖、金少山、梅兰芳、裘盛戎,一直到前门外的老戏园子、京都梨园戏神、京剧唱片的灌制,还包括日本歌舞伎访华,这些,都是民国时期戏剧文化的珍贵内容。对这些内容的表述,过去常见为“掌故”类文字,今天少见了。“国剧研究中心”将其视为珍宝,也确系物有所值。但是,民国的文化生态业已发生改变,因而又有京剧和梅兰芳的走出国门、走向东西方世界,于是集子里也留下了这类言说。我所高兴的是,这里面还有着更年轻一代学人的观察和思考,他们的视角和方法已经打破了既有思维,向学界发出了新的声音。

民国戏剧文化丛谈民国在国学和国剧史上都是一个特殊的、重要的历史阶段。对国学来说,旧学转型,新学盛开,一代典章由此奠基。对国剧来说,则出现了传统生态中的戏曲最后繁盛期,它的光环直接辐射了戏曲的昨天和今天,甚至还影响未来。所以,对那一时期戏剧生态的研究,就不仅是民国史料的爬梳,更有其特殊的时代意义和认识价值在了。

究竟如何?请试读之。

廖奔

于北京马圈

2015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