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大开发发展报告(201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区域协同发展

现阶段,很多省份在自身定位上出现雷同,如果都到处铺开搞建设,走传统扩张式发展的老路,那么就容易产生沿线地区重复建设、相互挖墙脚等问题。《“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规定了各地区的功能定位,需要我国各地区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一)目的

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是指各地根据自己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和潜在优势,找准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优劣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关系。只有立足于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合作,才能实现区域的相互联系,实现整个经济系统的资源利用最大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区差距一直在扩大,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资源短缺等问题突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日益重大。协同发展的实质是各区域以相互联系、有序整合的方式进行整体发展,集整体之力,实现优势互补与良性互动的发展,因此可以有效地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协同发展可以充分发挥落后地区的比较优势,利用发达地区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加快自己的发展,缩小地区差异,最终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减少无序竞争。协同发展有利于经济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为主导(支柱)产业开辟市场,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同时,专业化分工协作可以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体系,实现企业、产业规模化,有利于提高地区整体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协同发展可以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从而避免恶性竞争。各地区各方面的条件和情况都不一样,彼此相互独立,无法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导致产业结构雷同、交易成本高、资源浪费等问题。区域协同有助于打破行政区的界限,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使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形成别具特色、互动融合的有机整体。

提升国际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协同发展使我国区域和优势产业得到更多的与世界接轨和拓展国际贸易的机会,有利于资源要素在更大的空间、更广阔的市场中优化配置,实现沿海和内陆的有机对接,推动产业转移和市场扩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协同发展是赢得世界性竞争最有效的捷径,还可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抓住“他为我用”的机会,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少走弯路,提高起点后跳跃式进入新技术革命时代。通过发展新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在高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分享世界市场,有利于形成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二)内容

1.主要特征

资源共轭是各经济要素由独立运动向关联运动转化的过程。充分利用现有各种优势资源,进行资源共轭,使经济资源之间相互依赖,并将区域内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在开放条件下,以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为核心,以区域优势产业为主导,引导其他经济要素围绕优势产业协作发展,产生协同效应。这需要准确把握区域经济资源自身发展的规律,科学运用一切有效手段和措施,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建立和保持经济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为经济要素之间关联运动的协同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创造条件。开放性,即区域与外部环境存在经济往来。区域内部各经济要素接收外部经济信息,对系统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反过来又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区域内部外部互为发展环境,并在共享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区域经济系统趋向于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最大经济效益。这需要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的技术交流、参与外部经济的竞争与合作,又要适当放宽经济政策和适度取消贸易壁垒,科学判断外部的各种经济信息,准确把握内部经济要素独立运动规律和关联运动规律。经济要素间联系的无障碍性把人为因素放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下。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会造成经济要素协同的障碍,使得市场在配置资源时很难实现最优。要在各个经济要素之间建立起顺畅联系的渠道,就需要充分尊重经济要素相互作用的规律,把计划调控与市场配置结合起来,消除经济要素之间联系的障碍,为协同发展创造条件。

2.理论原则

首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区域应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分工。如东部有技术、信息、市场和管理理念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而中西部有自然资源、劳动力和市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合理的区域分工与经贸合作,能更经济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提高效率、效益,从而推动整个大格局的共同发展。根据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各地区应使用各自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地区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区域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差异的存在,因此可以通过合理的产业分工进行整个区域资源与产业的整合,实现整个区域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区域内存在一定的经济技术发展梯度,要重视东部对中西部的正梯度推移。高梯度地区可以通过资金、技术、人才、产业、产品、生产经营的组织方式与管理经验、先进观念以及其他创新活动或成果的空间转移,对低梯度地区进行辐射和扩散。同时,不能忽视反梯度推移,低梯度地区要优先和大力发展本区域的优势产业,利用自己的优势产业、产品或其他创新成果对高梯度地区进行反梯度推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西部优势产业的积极作用,有效地把它们纳入到带动大区域发展的动力体系中。

最后,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如泛珠三角建立起来的共生共赢型经济体系就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极”,可以进一步增强整个区域的辐射和吸纳能力。发达地区,如粤、港、澳等“增长极”将会对欠发达地区起到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东部的技术、资金、信息、观念会向中西部扩散,后者也向前者输送自然资源、劳动力、信息等。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涓滴效应逐渐显现,从而缩小地区差距。随着合作的深入开展,发达地区作为中心区将通过商品、技术、资金等的输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创新信息的传递与扩散;而后者也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实力,逐渐形成自身的中心区,改变依附关系,发展互补互动型关系,实现整个区域的协同前行。

(三)重点

1.区域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一般指区域内科技创新的协同,即科技创新在区域系统内部实现子系统的联动发展,地方政府、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深度协同合作,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最终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效益的最大化。区域内的创新主要有:系统内各要素在经济关系上的高度协调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经济环境;在行政关系上的高度协调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行政环境;高级人才无障碍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的技术研发;结合自身区域定位确定不同产业投入比重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区域间的创新主要有:创新主体在公平互利的基础上本着整体区域最优发展的目的,进行跨区域的综合发展规划;各类主体相互合作,联合开展各类研究性课题,开发各区域的各类资源,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高级人才交流合作,以促进各区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联动发展,合理调整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发展速度等,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环境创新等方面进行各类知识、技术研发和传播,实现整个区域环境的优化。

2.产业协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产业协同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具有集成特性,即一些孤立的要素或事物以某种特定的方式集中在一起,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协同是系统自组织的动态概念,区域内各产业时刻处于平衡和失衡交替的状态当中。产业在开放条件下作为一个地区经济运行的子系统,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产业群内和产业群间进行相互协调,并通过协同效应形成宏观有序的结构,依托复杂的协同关系推动产业间的相互促进,从而实现产业共生演化。从管理集成理论思想看,产业协同应涵盖跨企业协同、某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协同即跨产业协同、主体间协同和地理空间区域协同,也只有做到这四位一体的协同,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协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集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产业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有利于各地区共享资源、市场,发挥规模效应,增强对外竞争力;有利于加快信息、技术传播,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旅游协同

旅游协同是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方向。旅游协同是指从旅游的经营规律和特点出发,跨越行政区的限制,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旅游优势、特色,精心组织旅游线路和产品组合,共享客源市场,逐步形成相对发达的旅游区域。它是一个完整、协调统一的旅游体系,有统一的区域旅游市场,有着统一的目标和规划、严谨高效的组织协调与运作机制,区域间有高度的协调性和整合度,各旅游区既平等又相互开放,既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又优化组合旅游产品。我国旅游资源的空间差异性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旅游产品趋同普遍和区域旅游经济难以形成规模等问题突出,旅游协同能有效缓解这些问题。旅游协同是实现区域旅游业规模经济的必要条件,能发挥地区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地区同中求异,避免恶性竞争,有利于相互关联,共享资源与信息,形成旅游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旅游产业集群。

4.协同治理

协同治理代表了多中心、网络化及多层次治理等多种治理方式发展新趋势,在欧盟和美国大都市区的区域合作中已展现成效。协同治理是区域治理模式中的高级阶段,指区域内各组织以尊重彼此利益为前提,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共同愿景下,共同参与、优势互补,互相影响、监督的过程,具体有以下特征:第一,治理主体的多样性。不仅有中央和地方政府,而且还有企业、公民、利益集团和第三部门,它们都有权参与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第二,治理过程的协调性。协同治理是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三者相互支持、监督和制约的过程,三者在执行方面具有平等地位。第三,治理方式的丰富性。多元治理主体决定了治理方式的丰富性,政府有更强的行政效用,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更加灵活、高效和经济。第四,治理成果的可持续性。协同治理的民主化程度和社会满意度都很高,因此治理成果有更强的可持续性,避免了朝令夕改的尴尬与资源浪费。

5.基础设施协同

基础设施是区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支撑和承载功能,影响着区域间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的交换及人口、资源和经济等系统之间的联系。从系统的角度看,高度网络化、快捷的交通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区域内外部的联系;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降低了区域内或区域间的运输成本,提高了地区间的通达性,能与外界环境进行高效快速的物质、人才、能量等的交流,从而形成结构稳定有序的区域系统,促进区域的协同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对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可以带动各项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不仅促进信息、资金等资源的流动,而且同时缩短地区间的交互距离,促进区域间无形网络的形成,改变区域发展模式。

(四)机制

1.海上互联互通

海上互联互通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相互开放市场的政策和机制、产业对接、人文交流等方面,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全方位合作的重要保障。我国要科学谋划海上互联互通,针对合作方向、合作重点、共建机制开展系统研究、科学规划;沿线地区要在总框架下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各显其能、统一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海上互联互通是中国—东盟合作的新亮点和重要内容,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中国和东盟各国正着力开拓港口、海运物流和临港产业等领域的合作,加强在码头建设、仓储物流、航线航班、港口信息化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将继续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提供好各种服务,将建立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委员会对话机制和制定实施《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等。海上互联互通的根本是产业互联互通。为了保持我国的产业优势,要进行产业特别是临港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腹地经济的多元产业化发展。如充分利用新技术(如物联网、生物技术等)、新方式(如电子商务),转型升级沿线地区的传统产业,加快港航物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海洋旅游业等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明确扩大地方参与比例,就地转化,延长产业链等。

2.港口城市合作

港口城市要像五个手指头一样分工合作、找准定位,在竞争中实现合作,推动港口经济及腹地经济的协调发展。很多港口有相似的资源和区位条件,产业选择趋同,货源竞争、同类产业竞争不可避免,差异化定位和联动发展十分重要。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加快,各港口城市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打造自己的特色,促进临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如上海航运中心的建设始终需要江苏、浙江等省兄弟港口城市的支持和配合,上海按照长三角建设上海航运中心的战略布局要求,联合江浙的兄弟港口,继续深化港口城市的协调和合作,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全力支持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建设,全力与江浙的内陆航道对接,全面启动高等级内陆运输的网络建设,为其他港口城市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港口城市合作将引领区域海洋合作新模式,有利于促进区域航运体系建设,拓展区域合作新空间。中国—东盟正在建设“生态—智能—可循环”的港口模式,需要加强彼此间的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等港口合作机制的建设,实现双方港口合作的机制化、常态化,促进中国西南腹地与东盟海上国家的海陆互联互通。

3.无水港

陆港,即无水之港,在船港连接上与传统的沿海沿江港口不同,具有港口功能,如货物吞吐集疏运、区域辐射与分拨等,这种特征决定其产业定位主要为“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陆港既是沿海港口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支线港,又是内陆承接国际资本、沿海产业转移以及通向国际市场的直接通道。为了加快把陆港建设为新丝绸之路的平台和基地,我们一方面要依托已成立并还在壮大的全国陆港联盟,形成沿线陆港网络,加强陆港与海港、陆港与陆港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服务于内陆的开发开放;另一方面,则要通过与沿海、沿江港口和沿边口岸的合作,构筑海铁、水陆、陆空等多式联运的立体交通走廊,加快通关速度,建立陆港集疏运体系,改善和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加快建设国际陆港,加大对外开放。国际陆港是世界各地货物和资源进入内陆的便捷通道,是我国实施区域政策的重要保障,推动内陆生产能力通向国际市场,最终推动内陆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内陆经济中心城市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纷纷规划建设国际陆港,沿海港口为了在内陆拓展货源也大举建设国际陆港,为了避免盲目发展和浪费投资,政府需要加强行业管理,科学规划设计,不断调整现有的开放政策,继续保持对外开放的优势,研究修改国际条约、国内法、国际商事惯例,使其适应国际陆港和内陆国际贸易运行与发展的需要,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4.其他

(1)自由贸易区。通过区域内外部签订经济合作协议或自由贸易协定等,建立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来促进和规范区域经济的对外开放,构建国际多层次经济贸易载体。2010年中国与东盟全面建成自由贸易区,这是一项互惠共赢的制度安排,实质性地提升了双边经贸合作水平,推动了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融合。(2)开发区或工业区。开发区具有抱团出行、可产生聚集效应、能带动区域发展等特点,正走向海外并发挥出巨大作用,是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工具,能激励生产要素的竞争与合作,促使区域经济从初级协同向高级协同发展。其基本做法是开发方征地后先行建设基础设施,将土地由生地变成熟地,或出售或出租,并出台优惠政策引进中外企业投资入园,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将开发区纳入“一带一路”规划,输出企业要遵照国家布局开发沿线项目,避免盲目性,重视与驻在国政府进行有效沟通,将开发区项目纳入两国经贸合作框架。(3)行业协会和跨区域企业集团。从国内外的经验看,行业协会可以发挥政府和企业无法起到的作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跨地区的,跨行政区组建行业协会,可突破行政界限,并具有一些特有职能,如组织或引导国内产业协调发展,引导不同地区有关产业经营主体的联合、分工与合作,实现规模经营;发挥服务功能,提供科技推广、市场信息、人才交流等服务;推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产业集群及生产力的合理布局等。跨区域大型企业集团的建立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是最有效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有利于打破行政界限和行政干预,合理安排其内部组织的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