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殊教育新进展(2013-2014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听觉障碍儿童教育的实践进展

本节概括了2013—2014年听觉障碍儿童教育的实践进展,主要包括听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成因和流行率、婴幼儿早期诊断评估和干预、特殊学校建设、听觉障碍儿童教育辅助设施和技术进展等内容。

一、听觉障碍的成因和流行率研究进展

听觉障碍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的感官残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80%的听觉障碍者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至少有一半的听觉障碍是可预防的,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1]。孙磊、郭玲(2013)对43658例新生儿用耳声发射仪、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仪、声导抗、诊断型耳声发射进行筛查和诊断,发现重度聋的发生率为1.45‰,约一半听力筛查未通过者伴有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损失家族史是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者建议加强妇幼保健宣传教育[2]。王璟、武明辉等的研究表明,窒息、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和小胎龄儿是早产儿听力发育的危险因素(p=0.05),早产儿是听力损失的高危人群,应重点监测、早期诊断[3]

二、婴幼儿早期诊断评估和干预进展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有了较大发展,进入了深入和全面推进阶段。2013年,黄治物在《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上连续发表了12篇文章,对我国现阶段先天性听力损失的早期听力学诊断评估及干预做了系统性总结,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评估的方法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检、听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医学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听力诊断评估等[4]。越来越多的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干预及效果评估研究显示,儿童早期经验在大脑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儿童的听觉技能是后天习得的,特别是语言的发展是在对声音的感知、语言的聆听和交流过程中发育成熟的,因此应帮助所有的婴幼儿拥有学习经验的机会。可以通过强化性的早期干预,帮助听觉障碍婴幼儿改善听觉和言语语言认知能力。听觉障碍婴幼儿的早期干预必须遵循的七项基本原则是:(1)对家庭进行早期干预的指导;(2)在诊断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一个月内尽早为婴幼儿验配助听器;(3)助听器使用半年后无效或效果甚微应尽早进行人工耳蜗植入;(4)双侧干预模式(双耳植入或声电联合刺激模式)优于单侧;(5)避免过度干预和干预不足;(6)提倡个体化的干预方案;(7)注重干预前后的评估。[5][6][7][8][9][10][11][12]

三、特殊学校建设进展

2007年,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的通知,通知提出国家将分三个阶段在中西部地区建设1150所左右的特殊教育学校,并使现有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张玉红(2013)对新疆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发现该工程建设存在以下问题:整体进度缓慢、布局缺乏合理规划、标准化建设滞后、学校功能不完善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对特殊教育工作的认识不足且管理不到位;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建设缺乏统筹兼顾和科学规划;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等[13]。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信息化,而长期以来,特殊教育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受到的关注较小,建设水平总体较低,并缺乏典型示范校。洪如霞、刘明清等(2013)对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案例研究,为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途径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案例[14]

四、听觉障碍儿童教育辅助设施和技术进展

(一)助听器

张敏敏、周慧芳(2013)采用实验法,对结合心理咨询和助听器改善耳聋患者耳鸣的效果做了研究,研究发现助听器不仅可以改善耳聋患者的听力水平,同时对伴有的耳鸣症状也有明显改善,助听器结合心理咨询室临床治疗耳聋患者耳鸣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15]

研究者对日常生活助听满意度问卷(SADL)中文版的信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SADL的四个子维度及复测信度较好,研究者将进一步对问卷的效度进行评估[16]

研究者探讨了选配助听器对聋儿听觉及言语发育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听觉障碍患儿助听一年内,早期听觉、言语能力、言语产出能力有显著提高,听觉障碍程度会影响患儿听力和语言的康复水平[17][18]

(二)人工耳蜗植入

沈晓丽、管燕平(2013)等对学语前的聋儿童在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发音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植入人工耳蜗后,聋儿童对声调习得的难度更大[19]。杨烨、陈杰(2013)探讨了人工耳蜗植入后影响康复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手术耳重度聋时间、双耳重度聋时间、年龄、耳聋先后顺序、术前听力状况;研究还认为,语后聋术后,若通过积极训练仍可获得良好的听觉康复;术前长期使用唇读对话交流方式对康复具有促进作用;术后使用人工耳蜗累计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康复效果的主要因素[20]。张磊、黄昭鸣等(2014)对平均年龄为32.65+5.97月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进行了非鼻音韵母的测试,结果显示人工耳蜗植入的小龄儿童非鼻韵母发音时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难度层度,因此在非鼻韵母构音矫治时,应针对不同发音难度及错误走向进行针对性训练[21]。刘海红、刘莎等(2014)的研究探讨了语前聋儿童植入人工耳蜗的“植入年龄”对开放式词汇识别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植入年龄”显著影响开放式词汇识别,影响显著的年龄分界点分别为1岁、3岁和5岁,早期植入人工耳蜗有利于聋儿童对开放式词汇的识别和习得[22]


注释

[1]卜行宽.世界防聋工作的一些动态[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1):4-6.

[2]孙磊,郭玲.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10):1608-1610.

[3]王璟,武明辉,马建荣,王军华,李东阳.影响早产儿听力发育的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34):5617-5619.

[4]黄治物.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评估及干预(1)[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209-210.

[5]黄治物.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评估及干预(2)[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3):325-326.

[6]黄治物.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评估及干预(3)[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4):437-438.

[7]黄治物.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评估及干预(4)[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5):561-562.

[8]黄治物.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评估及干预(5)[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6):669-670.

[9]黄治物.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评估及干预(6)[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1):115-116.

[10]黄治物.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评估及干预(7)[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2):227-228.

[11]黄治物.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评估及干预(8)[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3):337-338.

[12]黄治物.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评估及干预(9)[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6):669-670.

[13]张玉红.新疆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13(11):25-30.

[14]洪如霞,刘明清,王小辉.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研究——以南昌市启音学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3(2):87-89.

[15]张敏敏,周慧芳,张静,郭玉玺,王秀珍,王诺.助听器结合心理咨询改善耳聋患者耳鸣的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10):461-464.

[16]李玉玲,张华,张建一,雷畅,马佳,刘海红,王硕,亓贝尔.日常生活助听满意度问卷中文版复测信度评估[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16):874-876+880.

[17]李靖,陈雪清,吴燕君,张华,王硕,孔颖,刘博,亓贝尔.耳聋程度对选配助听器婴幼儿言语产出能力的影响[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4):391-394.

[18]吕静,陈雪清,张华,李靖,吴燕君,王硕,孔颖,刘博.中度和重度聋儿助听后早期听觉能力及言语可懂度发育[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2):1234-1238.

[19]沈晓丽,管燕平,蒋功达,俞鲁婷,周静.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元音声调发声状况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7):608-611.

[20]杨烨,陈杰,曹永晖,钱晓云,戴艳红,沈晓辉,陈峰,俞晨杰,高下.影响成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的因素初探[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6):616-620.

[21]张磊,黄昭鸣,朱文倩,朱群怡.小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非鼻韵母发音研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1):81-84.

[22]刘海红,张华,刘莎,陈雪清,张杰,葛文彤,刘志成,倪鑫.助听器效果自我评估模板的建立[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2):174-179.